当主持人念出“齐思远”的名字时,报告厅里响起一阵期待的掌声——他带来的心脏肿瘤疑难病例分析,早就在业内小范围传阅,不少专家都等着听他的深度解读。
齐思远撑着座椅扶手慢慢站起来,脚步还有些虚浮,李主任在他身后悄悄扶了一把,低声说:“稳住,你能行。”他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攥紧电脑,一步步走向讲台。
站定在话筒前,他调整了一下呼吸,点开PPT。熟悉的病例资料出现在屏幕上,专业的本能让他暂时压下身体的不适,声音虽有些沙哑,却清晰有力:“今天我带来的是3例晚期心脏转移性肿瘤的诊疗案例,重点分析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方案……”
他条理清晰地梳理病例背景、诊疗难点,连专家们最关注的用药剂量调整和副作用管理,都讲解得细致入微。PPT上的数据图表直观明了,搭配他的临床经验总结,台下的专家们频频点头,甚至有人拿出笔记录。
中途,一位老专家举手提问:“齐医生,你提到的第二例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当时为何选择暂停靶向药而非调整剂量?”
齐思远没有丝毫慌乱,结合患者的心率监测数据和心肌酶指标,详细解释:“该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显着升高,暂停用药是为了避免进一步心肌毒性,同时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干预,后续根据恢复情况再制定个体化方案……”回答逻辑严密,有理有据,老专家满意地笑了。
汇报进行到最后,他总结诊疗心得时,声音明显弱了些,额角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视线也开始微微发晃。但他咬牙坚持,直到说出“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报告厅里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
他鞠躬致谢,转身走下讲台时,脚步一个踉跄,幸好李主任及时上前扶住他。“撑下来了,做得好!”李主任拍着他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欣慰。
齐思远靠在李主任身上,虚弱地笑了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终于,没辜负大家的期待,也没错过和江瑶的约定。
齐思远靠在李主任怀里,刚松了口气,还没来得及感受汇报成功的轻松,意识就像被突然抽走的潮水,瞬间陷入黑暗。身体软得像没有骨头,若不是李主任紧紧扶住,几乎要直接摔在地上。
“思远!思远!”李主任急得声音发颤,伸手探他的颈动脉,又摸了摸鼻息,万幸还有微弱的生命体征。
报告厅里的掌声还没完全落下,见此情景瞬间安静下来,前排的几位专家立刻起身快步上前。“快,把他放平!”一位心内科专家喊道,语气沉着,“谁有速效救心丸?先给他含服!”
旁边的医生立刻递过药,李主任颤抖着手给齐思远舌下含了两粒。另一位专家已经蹲下身,开始检查他的瞳孔和生命体征,语速飞快地安排:“马上联系急诊,准备心电监护!他这情况像是急性心脏事件,幸好咱们都是医生,能先应急!”
原本严肃的研讨会现场,此刻变成了临时急救场。医生们分工明确,有人维持秩序,有人监测齐思远的脉搏和呼吸,有人快速联系医院急诊通道。李主任守在旁边,看着齐思远苍白如纸的脸,眼眶泛红——早知道他撑得这么辛苦,说什么也不会让他上台。
几分钟后,急诊推车匆匆赶来,医生们合力将齐思远抬上推车。“家属跟我们走!”护士喊道。
李主任连忙跟上,走之前不忘回头对主办方说:“后续交流我委托同事跟进,辛苦大家了!”说完便快步跟着推车往急诊室跑。
报告厅里渐渐恢复秩序,医生们看着急诊推车消失的方向,纷纷议论着齐思远的情况,语气里满是担忧。没人知道,那个和江瑶约定好晚上吃饭的人,此刻正躺在急诊推车上,与危险赛跑;也没人知道,江瑶满心期待的重逢,正面临着突如其来的变数。
江瑶送走甲方代表,看着修改意见表里那些近乎荒唐的要求——“把蓝色改成‘有科技感的暖白’”“展厅入口加个两米高的水晶摆件”,忍不住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业务部同事路过,递来一杯温水,眼神里满是怜悯:“辛苦了,甲方这要求确实离谱,你还能硬着头皮改完,够厉害的。”
江瑶接过水杯,苦笑了一下:“没办法,乙方嘛,客户满意最重要。”嘴上这么说,心里的委屈却悄悄翻涌,可一想到晚上的约定,这点委屈又瞬间被雀跃取代。她拿出手机,点开和齐思远的聊天框,手指飞快地敲着:“汇报应该结束了吧?晚上想吃什么?我来定地方!”
发送完消息,她忍不住对着手机笑了笑,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摩挲——不仅要庆祝他汇报成功,还要恭喜他即将升副高,更重要的是,她终于准备好,要跟他说“我们复婚吧”。之前分开的日子里,她无数次想起两人在一起的时光,如今看着他为事业努力的模样,更确定自己还爱着他。
她收拾好电脑,跟同事打了声招呼,就快步走出客户公司。晚风带着凉意吹过来,却吹不散她心里的热乎劲。她沿着街边慢慢走,一边看附近的餐厅推荐,一边在心里演练见面时的场景:先给他递上准备好的小礼物,再笑着说恭喜,最后……一定要鼓起勇气说出复婚的想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