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孙连城和组织部的一位领导一起,乘坐飞机抵达了汉江省会的国际机场。
省委办公厅派出专人负责接机,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省委大楼。
此时省里的常委、副省长等人都过来了,这毕竟是关乎全省的干部调整工作啊!
“经汉江省委研究决定,免去孙连城同志文山市委书记职务……”
“经上级研究批准,任命孙连城同志担任汉江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
孙连城终于进部了!
心情很激动,果然是风景更好了,往下看都是笑脸相迎,怪不得那么多人拼命追求呢!
不过公开场合里,他还是能够控制好自己情绪的。
照例发表了一番就职讲话,然后就不抢别人的风头了。
和他一起晋升的还有省会城市的市长,不过他不是在省内调动,而是调任上面的某部委里,担任副部长。
对方需要卸任之后,和组织部的人一起去京城任职。
原来的那位副省长年纪大了,快要到退休年龄,所以调任人大担任副主任,后面到年龄了原地退休。
对方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跟着大家鼓掌,看着孙连城正式接过他的位置。
孙连城上任副省长后,暂时分管农业、文旅、广播体育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工作的难度没有当市委书记那么大,就是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会比较复杂一些。
以前是统筹全市的工作,现在是分管全省某些方面的工作。
他在文山市可以一言九鼎,决定下来的事情,别人必须要努力做好,不然等着挨处理吧!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副省长分管的工作也不是简单地下达命令,而是要在省里的安排下,和地方上商讨协调,共同推进各种工作。
也不是说他不能去命令下面的人,但是条条和块块确实不一样,工作的方式方法也不同。
好在孙连城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欲,适应起来也容易。
节奏慢下来后,日子就显得悠闲起来了。
就这样忙活了几个月,初步推出了一个农业发展的方案,以及一个文旅开发的方案。
农业方面,除了这些年提倡的补贴和科学种植,又增加了机械化种植、农产品加工和其他新农业发展的方案。
比如新兴的网络购物,很多新鲜的农产品也可以尽量地通过网络购物方式,发送到全国各地。
这样一来,其实是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适当帮助了某些农民的发展。
更细致的发展工作可能需要后面再说,孙连城刚刚上任,省长柳文升就和他说了,以后他的工作可能是招商引资和工业建设、信息化发展等方面。
目前分管的工作是暂时的,还要看后面的调整。
所以孙连城没有越俎代庖,胡乱提方案出来,后面接任的人可能就要骂娘了。
万一不合对方心意,推翻了你的方案可能会得罪你,批准了你和方案就可能会很为难。
所以孙连城没有做太多的事情,就当是适应阶段了。
孙连城的晋升仿佛是个开端,到了年中的时候,汉江省更大规模的调整也开始酝酿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省委书记何新钊,有消息说他即将要随着裴一泓的脚步,晋升局委大佬了!
孙连城倒是没有那么乐观,因为何新钊前任的裴一泓才上去,不可能连着两个都进局委吧?
哪怕是错开一点时间呢?
其次,裴一泓当年可以升上去,是多种因素综合起来的结果。
裴一泓在八十年代就已经是汉江省的干部,担任过当时省委书记刘焕章的秘书。
后来在地方上也干过,更是把平州市发展成了世界人居奖的花园城市。
虽然经济方面不如宁川市,但是他的脚步很稳,没有犯什么错,手段也足够高明。
哪怕是赵安邦所在的宁川市经济更好,结果还是裴一泓先一步上去了。
裴一泓是改革的大将,也是稳定发展的帅才,综合来看,能力、资历、政绩都足够了!
何新钊是从外省调过来的,能力方面且不说,资历和政绩就不如裴一泓了!
这些年汉江省确实也发展得很快,但是和裴一泓当年比起来,突出的政绩不够多!
比如以前孙连城所在的文山市,是裴一泓和赵安邦一起制定了北部地区振兴计划,将文山市的发展和北部欠发达地区的共同进步确定了大致的框架。
虽然何新钊到任后,仍然给予了文山市很大的支持。
但是这些方面的政绩,总不能都算在何新钊身上吧?
单看这一点,裴一泓和赵安邦才是开创者,何新钊对于汉江省北部城市的发展想法,可能还不如裴一泓呢!
不过何新钊掌舵汉江省的这些年,各方面确实更加平稳,没有再出什么大错。
所以何新钊能够升上去不奇怪,也可能不是赵立春那样的虚职。
但是能不能直接进入局委,那就很难说了!
除了何新钊的事情,其他人也可能会变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