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第二日清晨,老嬷嬷从昏睡中醒来,只见篝火余烬尚温,那三个凶神恶煞般的人贩子却已不见了踪影。她慌忙四顾,只见到那位俊朗的“李公子”和他的随从正在整理行装。
老嬷嬷心下惊疑不定,颤声问道:“公子……那、那三个恶贼……?”
李华却并未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只是转过身,语气温和地说道:“嬷嬷,您醒了?此地不宜久留,我送你们主仆回镇上吧。”
老嬷嬷一听公子不仅救了她们,还要亲自护送回去,更是感激涕零,连忙挣扎着起身就要叩谢:“多谢公子!公子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临走时,郭晟目光若有所思地瞥了一眼角落里那三个原本装水的陶罐,眼神微冷,但并未多言。
雨过之后,天气非但没有凉爽,反而变得闷热起来。 大约走了一个多时辰,远处终于出现了小镇的轮廓。
刚一进镇口,便有一个家仆模样、名叫冬瓜的小厮眼尖地瞧见了她们,如同见了救星般哭喊着飞奔过来:“嬷嬷!小姐!你们可回来了!老爷都快急疯了!”
老嬷嬷赶紧拦住他,指着李华道:“冬瓜!快别嚷了!小姐无事,是这位路过的公子仗义出手,救了我们!你快快去禀报家主!”
冬瓜一听小姐安然无恙,又得贵人相助,立刻破涕为笑,连滚带爬地转身就往府里跑着报信去了。
等李华骑着马,陪着老嬷嬷和小姑娘慢步走到柳府门前时,柳家的家主柳永早已得到消息,焦急地等候在大门外。一见到女儿的身影,这位平日里沉稳的乡绅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那小姑娘更是思念父亲心切,还不等马完全停稳,就挣扎着要从马背上下来,哭着要扑进父亲怀里。柳永赶紧上前一步,小心地将女儿接住,抱在怀里好生安抚了一番:“乖囡囡,没事了,没事了,爹爹在这儿……”
待情绪稍定,柳永这才轻轻放下女儿,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李华便要郑重地躬身行大礼:“柳永多谢公子仗义相救小女!此恩此德,柳家没齿难忘!请公子受柳某一拜!”
李华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托住柳永的手臂,制止他行礼,谦逊地说道:“柳家主万万不可!路见不平,岂有袖手旁观之理?不过是举手之劳,先生不必行此大礼。若真要谢,便多谢谢您府上这位忠心的老嬷嬷吧,若非她拼死护主,后果不堪设想。”
柳永闻言,先是对着老嬷嬷温和地说道:“嬷嬷辛苦了,此番多亏有你,先带小姐下去好生歇息,必有重赏。”
老嬷嬷连称不敢,这才带着惊魂未定的小姐先行退下。
这时,一位衣着体面、神色焦急的妇人从内院疾步跑来,一把将小姑娘紧紧搂进怀里,眼泪止不住地流,上下其手不停地检查女儿是否受伤,口中喃喃着:“我的心肝儿啊……你可吓死娘了……”
柳永见状,略带歉意地对李华解释道:“公子见谅,这是贱内,因担忧小女,有些失态了。”
李华微微一笑,表示理解:“夫人爱女心切,乃是常情,何怪之有。”
见小姑娘已安然回到父母身边,李华便觉此事已了,拱手道:“既然小姐已平安归家,在下便告辞了。”
柳永一听恩人这就要走,连忙上前一步拉住李华的手臂,恳切地挽留道:“公子为何如此急着要走?您对我柳家有大恩,岂能连杯水酒都不用便让您离去?还请公子务必赏光,在寒舍稍作休息,用顿便饭,也好让柳某略尽地主之谊,好好报答您的恩情啊!”
李华婉言谢绝道:“柳家主太客气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是应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更谈不上报答。实不相瞒,在下还需赶路前往建昌卫办事,时辰不早,这就需动身了。”
柳永一听李华也要去建昌卫,眼前顿时一亮,赶紧说道:“公子也要去建昌卫?这真是巧了!实不相瞒,柳某正打算近日启程,去建昌卫探望在那为官的舍弟一家。谁知遇上小女走失,如今小女已归,若是公子不嫌弃,你我正好可以结伴同行,路上也能有个照应!”
他生怕李华拒绝,又连忙补充道:“而且,柳某深知这一带地形。从此地去建昌卫,若走官道,需多绕两日的路程。但柳某知道一条山间小路,是早年行商踩出来的,虽略显崎岖,却能节省足足一日多的功夫!公子若是信得过柳某,可由柳某引路,定然能更快抵达!”
李华一听柳永这提议,确实觉得有熟悉路径的人同行能省不少事,这时柳永忽然问道:“还未请教公子姓名?”
李华随意说自己姓贾,名宝玉。
柳永听完心里念了一遍,“贾宝玉!”
李华说完还故意板起脸,半真半假地吓唬道:“柳家主如此轻易便信了我,还要与我这陌生人同行荒僻小路?就不怕我半路起了歹心,劫了你的财,还要了你的命?”
柳永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抚须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自信:“贾公子说笑了!不瞒公子说,柳某能白手起家,挣下如今这份家业,倚仗的别无他物,唯有一双看人的眼睛还算透亮。贾公子龙章凤姿,气度卓然,更兼侠义心肠,岂是那等宵小之辈?柳某看人,至今还不曾走眼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