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世子去哪了? > 第112章 哭声

世子去哪了? 第112章 哭声

作者:混在黑马里的斑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3 16:34:02

李华放轻脚步,慢慢靠近那低声啜泣的身影。他并未立刻出声,只是从袖中取出自己的丝帕,动作极其轻柔地为她擦拭脸颊上冰凉的泪痕。

李玉兰正沉浸在悲伤中,被这突如其来的触碰吓了一跳,猛地抬头见是世子,顿时惊慌失措,慌忙就要下跪请罪:“殿下!奴婢死罪!奴婢不该在这好日子里哭泣扫兴,请殿下责罚!”

李华却一把扶住了她,不让她跪下去,顺势将她纤细颤抖的身子揽入怀中,语气是难得的温和与包容:“好了,别动不动就请罪。是不是……又想女儿了?”

李玉兰哭着点头。

他轻轻叹了口气,手掌在她后背安抚性地轻拍着:“这世上,最难做的便是母亲。心里揣着孩子,便是走再远,心也是揪着的。你想她,是天性,是慈母之心,何罪之有?我怎么会因此责罚你。”

李玉兰原本已经做好了承受斥责甚至更坏后果的准备,却万万没想到等来的竟是这般温柔体贴的话语。她怔怔地靠在李华怀里,听着他虽年轻却异常通透的安慰,尤其是他竟然能说出“这天下最难当的就是母亲”这样的话,完全超出了她对这个年纪、这种身份的贵人的认知。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猛地冲垮了她心中的委屈和防线。她忽然觉得,眼前这个少年,并非只是贪图她身子的纨绔,在那层霸道和恣意的外壳之下,竟藏着如此细腻和善解人意的心肠。

这份出乎意料的体贴,让她冰冷的心房仿佛照进了一缕阳光,鼻子一酸,眼泪反而流得更凶了,但这一次,却不再是纯粹的悲伤,更掺杂了无限的感动和酸楚。她将脸更深地埋进李华的胸膛,哽咽着说不出话,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片刻后,李玉兰的哭泣渐渐止歇。她抬起犹带泪痕的脸,望向李华的目光中充满了感激与柔顺,轻声道:“奴婢失态了……这就伺候殿下……”

她话音未落,李华却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制止了她接下来的动作。他并未如往常般急色,反而带着一丝好奇与难得的耐心,温声问道:“先不忙。跟我说说你女儿吧……她今年多大了?性子……淘气吗?”

李玉兰闻言,先是微微一怔,似乎没料到世子会突然问起这个。随即,一抹真正柔软的笑意不由自主地攀上她的嘴角,连眼波都变得温柔起来:“她呀……今年刚满五岁,正是猫嫌狗厌的年纪,皮实得很,一点也没有姑娘家该有的文静样子,整天就知道疯跑……”

李华听着她带着宠溺的“抱怨”,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这般性子才好!活泼泼的,多有生气!这样的姑娘,天真烂漫,日后长大了,必定招人喜欢,自有真心疼她爱她的人。”

这话说到了李玉兰的心坎里,她眼中的笑意更深了,仿佛看到了女儿美好的未来。两人就着孩子的话题,又轻声聊了许多。李玉兰说起女儿的趣事糗事,李华则听得津津有味,偶尔插嘴点评几句,气氛竟是前所未有的温馨与融洽。

烛光摇曳,映照着两人依偎的身影。李玉兰说着说着,抬眼望着眼前这个听得专注、时而发笑、眼神明亮的少年郎,他此刻的温柔与耐心,与他平日里的霸道恣意判若两人。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与悸动在她心中蔓延开来。

她忽然觉得,就这样靠在他怀里,说说家常话,竟比以往任何一次亲密接触都更让她感到安心与触动。她不再犹豫,身体微微放松,柔顺地将头靠回了李华坚实的胸膛上,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声。

一切似乎都水到渠成。李华也自然地收拢手臂,将她更紧地拥在怀中,下颌轻轻抵着她的发顶。先前那点旖旎心思似乎被这温馨的氛围冲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宁静与满足。

清晨,微光透过窗棂洒入室内。李玉兰强忍着身体的酸软,悉心伺候李华起身穿衣。

李华倒是神采奕奕,任由她为自己整理衣袍,期间一双不安分的手却始终没闲着,不是在她腰间流连,便是轻抚过她丰腴的曲线,惹得李玉兰面红耳赤,只能偏过头去,不敢与他对视,心中却不免暗暗咋舌:这位世子殿下年纪轻轻,精力竟旺盛到如此地步,夜夜笙歌竟也无半分疲态,自己都快有些招架不住了。

好容易将李华的蟒袍玉带整理得一丝不苟,退后一步端详。只见眼前的少年郎身姿挺拔,锦衣华服更衬得他面如冠玉,贵气逼人,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声好相貌。

然而,目光一触及他那双含笑的、带着几分戏谑和餍足的眼眸,李玉兰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昨夜他是如何用这副俊朗模样,哄着逼着她说出那些羞人之语、做出那些羞人之举……各种画面涌入脑海,让她顿时臊得满脸通红,仿佛有火在烧,慌忙低下头去,再不敢多看他一眼。

李华调戏两句后,心满意足的离去...

日子就这样流水般过去,转眼便到了除夕夜。

王府中张灯结彩,火树银花,宴开数席,自是说不尽的富贵风流。李华穿梭其间,享受着众人的奉承与热闹,只是目光偶尔与角落里的寿阳郡主相遇时,会闪过一丝只有两人才懂的、隐秘而危险的流光。

元旦清晨,依制举行盛大朝贺。王府属官、本地官员乃至有头脸的士绅皆需入府,向蜀王及世子行跪拜大礼,颂贺新禧。

这原本庄严肃穆的场合,却因蜀王的神志不清而闹出了不少笑话。老蜀王时而突然呵呵傻笑,指着某位官员的帽子说像鸟窝;时而又在别人三拜九叩时,莫名其妙地拍起手来,甚至想跟着一起趴下,引得众人想笑又不敢笑,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李华在一旁看得眉头直皱,却还得强作镇定,替父亲受礼,代为应答,累得够呛。

宴席间,有人为了奉承李华,故意作了首诗,夸世子“慧眼识珠”、“雅量高致”,竟能将流落民间的“遗珠”(暗指李玉兰)寻回。李华听了不觉得有什么,还赏了他,却让知晓内情的张恂、夏铖等人暗自捏了把冷汗,生怕这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向玉京跪拜时更是状况百出。一众宗室勋贵、文武官员朝着京城方向行大礼,高呼万岁。偏偏蜀王又犯了糊涂,不仅不跪,反而指着南方嚷嚷着“那边有糖吃”,吓得内侍们手忙脚乱地去搀扶捂嘴。一些年老体胖的官员跪下去就差点起不来,需得旁人搀扶,哎呦之声此起彼伏,庄严的仪式平添了几分混乱和滑稽。

总之,这个年节,蜀王府便是在这般表面光鲜、内里些许荒唐混乱,却又暗流涌动中度过了。

喜欢世子去哪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世子去哪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