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家族的断代史 > 第20章 冲喜

一个家族的断代史 第20章 冲喜

作者:外号六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10:45:57

苗褚氏抽空去了趟刘文炳的中医堂,把男人的情况说了。刘文炳沉吟半响,告诉他,男人那是腹带的病,目前情况下不适宜吃药,至于那个心病,倒不如换个法子医治,最后的建议是给过寿冲喜。

苗褚氏回去的路上就觉得脚步轻飘飘的,刘老中医的法子颇对她的心思。男人的生日就在夏至那天,那时麦子已经入仓,她可以从容地给男人大办一场寿宴,而不至于手忙脚乱。她唯一发愁的是要不要让儿子永昶回来。两个人就这一个宝贝疙瘩,娘家嫂子曾说她心狠,咋舍得把一个独苗苗放那么远去求学。她只好解释说,不远,不远,坐火车一天就到了。算来,自年后儿子归校,他们已经足足三个月没见到儿子了,说不想纯粹是瞎话,也是骗自己,那就让儿子回来吧,反正三天时间足够。于是,她又折返回去,到刘文炳中医堂借了纸笔,给儿子永昶修书一封,简明扼要说了家里的情况,并告知了他父亲过寿的具体日期,投递了出去。

男人的生日,每年都过。这也是她跟娘家哥哥学来的。在台儿庄开了几家店铺的大哥不知从什么时候学来的洋玩意,总喜欢标新立异,城里时兴什么,家里会很快跟着模仿,以至于街坊邻居都说褚家大公子洋气。当然,不无揶揄的意味。倒是大哥颇为不在乎,说搞什么搞,自己过自己的日子,碍他们什么事,纯粹吃饱了撑的。再说,中国人憋屈了这么多年,不为自己活着才是虚伪。你们没见到,东三省已经不是中国的了,到嘴的肥肉日本人能甘心看着不吃?说给鬼鬼都不相信。信我的吧,该吃吃,该喝喝,说不定哪天命就没了,到时候后悔就晚了。

一家人很不赞同大哥的观点,那是什么逻辑呀,简直是败家子行为。可是,大哥的话又不无道理,而且他不是一个单纯的只顾自己不顾家的主,虽然那样说那样做,可大哥一点没耽误生意,南来北往的跑,生意反倒越做越大,派头也越来越足,五十多的人了,大背头纤尘不染,哪里还有庄户人的影子啊。

男人过生日没有大哥排场,对于大舅哥的做派,他没有丝毫的反感,只说人和人不一样。然后让她加两个菜,下一碗自家手擀面,算作长寿面。永昶没去济南府之前,一碗面基本上都让他吃了,男人喝点面水,看着儿子呵呵笑。倒不是吃不起,主要考虑是他的生日,具有特别的意义。

苗家亲戚少,能数得上数的都凑不够一桌,加上憨柱一家子,再加上娘家人一家子,满打满算才三桌。苗褚氏有点犯愁,三桌,实在算不上气势,可是这事又不好随便安人家。小门小户的人家安了也不宽心,难免为礼金犯愁,多了拿不出,少了拿不出门,白吃白喝,也有人不好意思,毕竟还有个脸面问题。不收礼吧,人家就会觉得亏欠,收了又难免落下孬种的坏名声,何况家里也不差这点礼钱。思来想去,她决定请全村苗姓的人来,白吃白喝,算是帮忙,外姓的也不好多说什么。另外,又请了前几日操持迁坟的那一帮执事,帮忙照应局面,毕竟苗姓的人家也能坐够二十桌,出来进去不少人呢。

郭修谋被苗褚氏吓了一大跳,随即一个念头,这娘们真能折腾。前几日迁坟弄个半刺啦,这没过几天,又出什么幺蛾子,给男人过寿。有病真的能是所谓冲喜能冲好的?郭修谋持怀疑态度,人的命天注定,阎王让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天明?真是应了那句老俗语,女人当家,墙倒屋塌。郭修谋刚刚卖了蜂蜡的喜悦就这么一下子被苗褚氏给击了个粉碎。他不动声色地笑着,尽力保持着一种得体的微笑,可是自己心里却不停地骂着,他妈的,有钱就是烧包。

男人对于过寿不以为然,听之任之的态度。苗褚氏不做他想,只奔着冲喜这个目标而去,哪管你什么折腾不折腾,花钱不花钱。钱就是花的,不花要它干嘛。想起山南那家舍命不舍财被点了天灯的土老财,苗褚氏就心生不屑,会过不是那种过法,命都没了,钱财再多又有什么用。老古语,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多少人走不出这个迷目,到死了还是不开窍,只落得人财两空。

她苗褚氏不是这样的人,自小,老爹就给他们兄妹灌输一个观念,钱都是挣来的,不是省来的,一分钱挣不来,省也无处可省,当然,有钱也不能浪费。这是浪费么?她不这么认为。为了男人生命,花在医院是花,花在过寿也是花,无甚差别。一个目标,只要对男人好,花钱无所谓,有人就有钱,没人了要钱何用。苗褚氏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开始了给男人过寿的场面排场。

夏至前一天早饭后,苗褚氏迈进了憨柱家。憨柱的女人正坐在地上摔捡来的麦穗。这个勤劳的女人,收割完自家的麦子后,挎着篮子捡拾了几近半亩的产量。地里的麦子,男人挣的麦子,都被她换成了银钱,积攒着给儿子娶媳妇用。捡拾来的麦子掏干洗净,碾成白面,留着待客,偶尔给男人和儿子打打牙祭。苗褚氏推开她家的大门时,她头都没抬一下,以为又是一阵风。待听到脚步声,抬起头看到苗褚氏吟吟的笑脸时,她忙不迭地起身,却因为起的过猛,眼一黑差点栽倒。所幸被苗褚氏一把扶住。她不好意思地一笑,继而忙不迭地跑进屋里,搬了板凳出来,又用袖子擦擦,让苗褚氏赶紧坐了。

苗褚氏坐在院子里,四下打量这个干净紧凑的院落,心下由衷地欢喜。年近五十的憨柱头前三个闺女,都已嫁作他人妇,膝前只有一个刚满十八的儿子大满。大满不屑于种地,像他爹一样做长工,而是去了枣庄北窑做了矿工。起初,憨柱两口子死活不同意,认为那是个要命的营生,无奈儿子死心塌地,寻死觅活非得去,憨柱两口子只好同意。谁知道儿子干了不到十五天,就逃回家里了,还说真不是人干的活,要是死里面连骨头渣子都找不到,这才害了怕逃回来。憨柱两口子无限欢喜,征得东家同意,到苗家的窑厂做了学徒,跟着罗锅大爷打毛坯。

苗褚氏简单把要给男人过寿的事说了,并郑重邀请憨柱一家做客。憨柱的女人惊喜地不知说什么才好,团团转了几圈后,连连说,那哪行呢,那哪行呢。苗褚氏看着眼前这个淳朴能干的女人,握住她的手说,有什么不行的,又不是外人,外人我还不请呢。

苗褚氏走后,送出老远的憨柱的女人回来后长长出了一口气,她强忍着心头的激动,里里外外把事情想了一遍,才想起来忘了给东家倒水喝。我这脑子,她拍拍自己的额头,一天到晚想什么呢。

晚上憨柱回来,女人把苗褚氏安客的事说了,憨柱指指女人说,你咋不早说呢。

女人一愣,这说也不晚呀。

憨柱说你个榆木脑袋,明天就过寿了,空手去?怎么着得备点礼物吧?

女人恍然大悟,随即埋怨自己,又说,这都快二半夜了,弄什么都晚了,可咋办呀。

憨柱默默坐了一会,抽了半袋烟,随后烟袋往腰里一掖,开门走了出去。

女人一惊,黑天半夜你干么去?

憨柱看看女人,说给我拿点钱,人说吃鲤鱼蹿三蹿,明天东家过寿,咱也没啥好送的,我想买条鲤鱼送礼,花钱不多面子还好看,再说,东家待咱不薄,空手去吃大席人家不得笑话死咱?

女人点头称是,回屋拿了二十块铜板交给男人。末了,忍不住问,这么晚了你去哪里买?

憨柱忍不住笑了,我是急糊涂了,这钱你先放着,我明早起来去青石集买,早起会回来不耽误干活。

两人睡下后,又絮絮叨叨聊了好多,最后无不为东家病情的好转宽慰,更为东家的仁义庆幸。

第二日,天刚拢明,憨柱就起身去了阴平街。去之前,他喝了一碗女人冲的鸡蛋茶。这是他一个人独享的特殊待遇,几十年了从未间断。虽然一碗鸡蛋茶,但在普遍贫穷的苗家庄的庄户人家里面,也是蝎子屎---独一份。为此,赢得许多人的羡慕,或者不屑,认为他是穷烧包,一个给人做长工的还天天一碗鸡蛋茶,那不是烧包是什么?跟东家学,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配不配那碗鸡蛋茶。

憨柱喝鸡蛋茶由来已久,那还是刚成亲的第二天早上,女人端来热腾腾香喷喷的的鸡蛋茶让他喝,看着黄黄的汪着点点油花的鸡蛋茶,他大吃一惊,老娘还没有如此待遇呢,就生气不喝,觉得新进门的媳妇偏向,这是恪守孝道的他尤其不能容忍的。新媳妇笑着告诉他,就是老娘让单门给他冲的鸡蛋茶,又低了头微红着脸说,昨晚上淌了那么多,得补补。想起夜晚的疯狂,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接过碗,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然后又顺手摸了一下老婆纤细的腰肢。以后,早上的鸡蛋茶成了习惯,起初他不好意思,不愿意多吃多占,可女人的话让他无话可说又倍感甜蜜。女人说,男人出大力,饭力必须跟上,否则哪有力气出力干活呢。

憨柱唯恐自己回来晚了耽误干活,就让女人早饭后务必给东家支应一声,问就说有点私事,万不可说去街上买鱼去了。女人应着,心里却在想着中午穿什么衣服去苗家赴宴了。

到了集上,憨柱笑了,小贩都还没出摊呢。看看天色尚早,憨柱溜到孙家包子铺,买了一屉包子,打算带回去给女人尝尝。想起女人,憨柱总有些羞愧,这个给自己生养了四个儿女的亲人,一点福都没享过,吃穿用度也都尽着他和儿女,宁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吭不咽,保持着一个庄户人的本分。至于为人处世那更是没得说,颇得亲戚邻里夸赞。要说缺点,就是有时候对自己太算计,一年到头难得见她给自己置办一丝新布丝,所穿衣物都是女儿剩下的。三个出嫁的女儿看不过,就扯些新布送来让她做衣裳,她也是柜子里放了又放,遇到人情来往,拿了随礼,省下了一份钱。

憨柱在街上买鱼的时候,马一勺带着徒弟早早来到了苗家,开始砌炉垒灶,准备着上午的寿宴。黄方山套里十三个村子,马一勺是唯一带了一帮徒弟的大厨。散布山南的厨师哪个若说不认识马一勺,那一定是野路子,上不得台面的二把刀。马一勺和大三毛唯一的大三毛不熬烂菜,就是所谓的大锅菜,主打精雕细刻,讲究菜系传承,色香味俱全。马一勺却不是,庄户人家哪有那么多讲究,哪有那么多排场,他们只认实惠,解馋,而马一勺拿手的就是熬烂菜,一炖一锅,大盆盛了,连吃加喝,端的那个解馋,过瘾。这也是马一勺享名山套里的主要原因。苗褚氏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因为所请的人都是本家户族,没必要弄那些中看不中吃的洋玩意。大碗的肉大碗的酒,才符合庄户人的胃口,其余的都是花架子。

临近晌午,二十多桌席地的菜基本准备妥当,全是干头实碗的八大碗,竖尖竖尖的像折子圈起来的麦囤。马一勺正为上次苗家没请他掌勺憋了一口气,这次使出浑身解数,煎炒烹炸,愣是整出了交口称赞的口碑。

苗褚氏和男人苗肇庆坐在厅堂上,接受了一波又一波拜寿的人群。苗褚氏脸上笑意盈盈,内心里却焦灼不安,按照估算,儿子永昶昨日应该到家,而今寿宴马上就要开始了,却连儿子的人影都没见着。世道不甚太平,儿子会不会有了意外?苗褚氏不敢往坏处想,盯着进出的人群不停地安慰自己,济南到临城一路火车没有问题,临城到山南官道直通,应该也没有问题,山南到苗家庄六里地,应该也没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