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那串在古楼深处寻得的青铜铃铛钥匙,我们踏上了下山返回巴乃的归途。这串铃铛造型古朴,表面布满了暗绿色的铜锈,却在晃动时发出奇特的清脆声响,仿佛承载着千年时光的重量。我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收在行囊最深处,但即便如此,在行走时仍能听到细微的叮当声,像是远古的低语,又像是某种不祥的预警。
你们听,这铃铛声好像会变化。白芷突然停下脚步,侧耳倾听,刚才经过那片竹林时,声音特别急促,现在又变得缓慢了。
何甜甜拿出她的考古记录本,快速翻阅着:根据《滇国器物考》记载,古滇国的祭司铃铛确实具有感应环境的能力。2018年云南考古研究所在石寨山遗址发现的青铜铃铛组,在特定磁场环境下会自动发声,被认为是古代预警系统的一种。
山路越发崎岖,陡峭的斜坡上布满湿滑的苔藓和碎石。昨夜的雨水让地面泥泞不堪,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天空阴沉得可怕,乌云低垂得仿佛触手可及,远处滚动的雷声如同战鼓般沉闷,给我们的归途蒙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下山的路比上山时更加艰难。连日来的探险消耗了我们大量的体力和精神,特别是孙雪,她的脸色苍白得吓人,脚步虚浮,时不时需要搀扶才能站稳。通灵能力的使用让她付出了巨大代价——我启动系统扫描,数据显示她的生命体征波动异常,心率已降至每分钟48次,精神力指数跌破了安全阈值,仅剩32点。
孙雪,你还好吗?我急忙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躯,启动系统的医疗监测模块。监测显示她的体温已降至35.1度,血液中的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升高至正常值的三倍,这些都是典型的精神力过度使用的症状。
孙雪勉强扯出一个笑容,声音微弱得几乎要被山风吞没:感觉像是被掏空了...那些铃铛,它们不只是冰冷的青铜器物。当我感应它们的时候,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祭祀场景——祭司们戴着狰狞的面具,在月光下疯狂起舞,他们的情感和记忆如同决堤的洪水向我涌来。
何甜甜立即从背包里取出水壶和特制能量巧克力递给她:快补充点能量。我记得在《彝族巫医秘录》中记载,古滇国的通灵者常使用特定配方来恢复精力。2016年我们在西双版纳考察时,当地老巫师给过一个方子:野生蜂蜜配滇红古树茶,能在半小时内将血糖提升30%,精神力恢复速度提高两倍。
走在最前方的龙渊突然停下脚步,他的身影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尊移动的守护神。他回头凝视着我们,眼神中带着罕见的担忧:这条路的气息很不对劲。我感觉到周围有异常的能量波动,恐怕不单是天气原因。根据师门《剑气感应录》记载,这种若有若无的压迫感,往往是大型灵体现世的前兆。
果然,随着我们逐渐接近山脚,空气中的压迫感越来越强。路旁的树木无风自动,枝叶发出沙沙的异响,远处不时传来野兽的低吼,但这些声音飘忽不定,不像是真实的动物发出的。我启动系统环境扫描,数据显示磁场强度在十分钟内提升了18%,同时检测到持续的低频次声波,频率在7-20赫兹之间波动。
系统提示,这种频率的次声波能与人体器官产生共振,诱发恐惧和幻觉。我凝重地告诉大家,美国NASA在2019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7-19赫兹的次声波可以直接影响人类大脑的杏仁核,这是产生恐惧感的关键区域。在英国百慕大三角地区的异常事件记录中,有73%的案例都检测到了类似频率的次声波。
就在我们即将到达山脚,巴乃村的轮廓已经依稀可见时,孙雪突然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整个人剧烈颤抖起来。她紧紧抓住我的手臂,指甲几乎要掐进我的肉里,目光迷茫地望向古楼的方向。古楼在暮色中只显出一个模糊的轮廓,像一头蛰伏的巨兽,但此时它周围弥漫着一股不寻常的暗红色光晕,仿佛有生命在内部苏醒。
怎么了?我急忙扶住她,系统立即启动紧急分析。监测显示孙雪的脑电波出现剧烈波动,θ波和δ波异常活跃,振幅是正常状态的五倍以上,这表明她正在接收极其强烈的超感官信息。
她的声音颤抖得几乎语不成句:古楼...有什么东西苏醒了。很强大,很...愤怒。我看到了...无数血红色的眼睛,还有扭曲的影子在蠕动。它们被囚禁了太久,现在要挣脱束缚了...
我们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远处的古楼确实比平时更加阴暗,空气中飘散着一股硫磺和腐木混合的怪味。龙渊立即握紧剑柄,凌厉的剑气在周身流转,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这股气息...很不寻常。他沉声道,在师门的《异闻录》中记载,类似的气息只在百年前那场幽冥入侵事件中出现过。光绪二十三年,广西某个村落就是因为这种气息,在一夜之间化为废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