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群美传 > 第135章 再见华佗。

三国群美传 第135章 再见华佗。

作者:关羽不吹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3 06:56:47

车队一路向北,坚定不移。越往北行,天空便愈发显得阴沉,铅灰色的厚重云层低低地垂挂着,仿佛触手可及,无形中带来一种压抑感,让人呼吸都有些滞涩。

凛冽的北风如同无数柄无形的冰刀,带着刺骨的寒意,呼啸着刮过旷野,打在人的脸上,带来一阵阵尖锐的刺痛。

道路两旁,夏日里曾有的葱茏草木早已凋零殆尽,视野所及,只剩下大片枯黄瑟缩的野草,在无情寒风中剧烈地颤抖着,天地间一派万物肃杀、了无生机的深秋荒凉景象。

在这略显沉闷压抑的旅途中,最为活跃、仿佛不知寒冷为何物的,莫过于赵雨和黄舞蝶这两位少女。

两个年纪相仿、性情又格外投契的姑娘并辔骑行,身上裹着厚厚的冬衣,小脸却暴露在寒风中,被吹得红扑扑的,宛如熟透的苹果。

她们似乎完全感受不到那刺骨的寒意,依旧兴致勃勃,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清脆的声音如同冰凌敲击,打破了旅途的寂静。

“舞蝶妹妹,你快看那边远处的山!光秃秃的,连棵树都难得看见,跟我们常山那边郁郁葱葱的景色真是完全不一样呢!”赵雨指着远方起伏的山峦,语气里充满了新奇。

“是啊,赵雨姐姐,”黄舞蝶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点头附和,眼中也带着探索的光芒,“我听爹爹和太史叔叔说过,朔方那边比这里还要冷得多呢!到了冬天,会下好大好大的雪,铺天盖地的,能把整个原野都盖住,白茫茫一片,可壮观了!”

“真的吗?那太好了!”赵雨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兴奋地挥舞着小拳头,“我还没见过那么大的雪呢!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打雪仗、堆雪人了!”

她们时而热烈地讨论着枪法刀术的心得,时而兴奋地猜测着朔方那边可能有的新奇事物,银铃般的欢快笑声和清脆的对话声,如同寒冬里跳跃的火苗,为这漫长而略显单调沉闷的北上旅途,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而整个队伍中,最让黄忠夫妇感到由衷欣慰,甚至觉得这凛冽寒风都带着暖意的,无疑是他们的儿子黄旭。

这个曾经在襄阳城中,被病魔折磨得气息奄奄、数次在鬼门关前徘徊的孩子。

如今穿着厚实暖和的崭新棉衣,小脸虽然被冷风吹得红扑扑的,却精神头十足,眼神明亮,不仅没有像往年一入冬便咳嗽不止、缠绵病榻。

反而在队伍中途休息时,能像只撒欢的小狗般,跟着姐姐黄舞蝶和新认识的赵雨姐姐跑跑跳跳,嬉戏打闹,甚至能凭借自己的力量,灵活地爬上那对于他来说还不算矮的马车踏板。

更让黄忠暗暗称奇的是,这小子的力气,似乎也比寻常同龄的孩子要大上不少,拎个小包袱、拿点轻便东西,丝毫不显吃力。看着儿子这般健康、活泼、充满生命力的模样。

黄忠夫妇只觉得心中被巨大的幸福填满,此前数年求医问药的所有艰辛与绝望,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化作了对凌云无尽的感激。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坐在另一辆马车里的来莺儿。

她身上虽然裹着甄姜特意为她准备的、厚厚的粗布披风,试图抵御这北地的严寒,却依旧被那无孔不入的冷意冻得脸色有些发白,缺乏血色,那双曾经只用来抚琴作画的纤纤玉指,此刻也冻得通红,甚至有些僵硬。

北地的这种深入骨髓的苦寒,与她曾经在洛阳芳泽阁中享受的锦衣玉食、温暖如春的舒适生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置身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但她只是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紧咬着下唇,从未发出一声抱怨。偶尔在车队休息、下车活动筋骨时,她还会努力地对关切望来的甄姜和凌云,挤出一个表示自己无碍的、带着些许苍白的微笑。

这份出乎意料的坚韧与沉默的承受力,让细心的甄姜看在眼里,也不禁在心中暗自点头,对这个女子又高看了一眼。

这一日,车队正行进在一条相对偏僻、人烟稀少的官道上,四周愈发荒凉。

忽然,眼尖的斥候回报,前方出现了两个模糊的身影,正顶着呼啸的寒风,步履蹒跚地艰难前行。

走得近了些,才看清是一老一少。老者约莫六七十岁年纪,背上背着一个半旧的木质药箱,身形略显佝偻,但步伐尚算稳健;旁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正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两人在这荒凉的北地官道上踽踽独行,显得颇为突兀和罕见。

凌云骑在马上,目光锐利,远远望去,觉得那老者的身形步态隐隐有些眼熟,心中一动,便下令整个车队放缓行进速度。待双方距离更近一些,他定睛仔细一看,不由心中大喜过望。

连忙一勒缰绳,利落地翻身下马,快步迎了上去,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惊喜,扬声问道:“前面可是华先生?可是元化先生当面?!”

那老者闻声停下脚步,抬起头来,露出一张清癯矍铄、布满了岁月痕迹却精神健旺的面容,须发皆已雪白,但那双眼睛却依旧清澈有神,炯炯然透着智慧与仁和的光芒——不是那位名满天下的神医华佗,还能是谁?!

华佗见到迎面走来的凌云,也是微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温和而了然的笑意,抚着银白的长须。

“我道是谁,原来是凌郡守!当真是巧遇,巧遇啊!老朽云游四方,正是应了郡守年初之约,欲前往朔方郡,着手筹建那医学院之事,不想竟在这北上途中与郡守相遇,看来真是缘分不浅。”

“太好了!能在此地遇见先生,实乃天意!” 凌云激动不已,他一直将邀请华佗北上、建立医学院之事挂在心上,此刻见到这位医学泰斗果真信守承诺前来,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先生一路跋涉,辛苦了!这北地风寒,快请上车歇息,喝口热汤暖暖身子!”

华佗见凌云态度诚恳热情,也不多做推辞,便在凌云的亲自陪同下,登上了最为宽敞暖和的那辆主马车。

在铺着厚厚毛皮的柔软座位上坐定,喝了几口凌云递上的热姜茶,驱散了些许寒意后,华佗的气色更显红润。

凌云看着他,忽然想起一事,神色变得极为恳切,开口道:“先生,晚辈有一事,冒昧相求。”

“我们车队之中,有一孩童,名叫黄旭,此前曾罹患重疾,病势凶险,几近垂危。后来虽经多方调理,得以康复,看起来与常童无异,但晚辈心中始终存有一丝隐忧,放心不下。先生乃当世医道圣手,可否请您再为他仔细诊治一番,看看其体内是否还有潜藏的隐患未曾根除?晚辈感激不尽!”

“哦?病重垂危之后,竟能康复如常的孩童?” 华佗一听,顿时来了浓厚的兴趣,医者的本能被激发出来,眼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竟有此事?快,快请将那孩子带过来,让老朽仔细观瞧观瞧。”

侍立在一旁的黄忠闻言,心中又是紧张又是期盼,连忙将儿子黄旭抱到华佗面前。

华佗先是凝神静气,仔细端详黄旭的面色、眼神、口唇色泽乃至指甲,又让他伸出舌头,观察舌苔的厚薄与颜色。

随后,他伸出三根手指,轻轻地搭在黄旭纤细的手腕上,闭目凝神,开始细细品味其脉象。

起初,他的神色颇为凝重,眉头微蹙,仿佛在探寻着什么;随即,那凝重的表情渐渐转变为一丝惊讶,眉头舒展开来;到最后,他竟是猛地睁开了双眼,脸上写满了极度的不可思议与难以置信。

连连摇头,喃喃自语道:“奇哉!怪哉!不可思议!当真是不可思议!老夫行医数十载,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脉象!”

众人见他反应如此剧烈,心都不由自主地提了起来,气氛瞬间变得有些紧张。

黄忠更是屏住了呼吸,喉结滚动,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小心翼翼地问道:“华……华先生,我儿他……他的脉象,可是……可是还有何不妥之处?但请先生直言无妨!”

华佗闻言,这才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看向一脸紧张担忧的黄忠,又看看身旁同样关切的凌云,眼中非但没有忧虑,反而充满了惊叹与兴奋之色。

他连连摆手,语气激动地解释道:“非也非也!黄将军切莫误会!非但不是不妥,恰恰相反,这是……这是天大的好事!是医学上罕见的奇迹啊!”

他伸手指着懵懂懂懂、尚不明白发生了何事的黄旭,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

“以此子当初病势之凶险,肺腑根基受损之严重程度来判断,按照常理而言,即便侥幸用药石保住了性命,也必然是大伤元气,体质孱弱不堪,终生难以彻底痊愈,日后必定缠绵病榻,风雨不调便会复发,能够如同寻常孩童般自如行走跑跳,都已是侥天之幸,万中无一!”

他话锋猛地一转,目光灼灼,如同发现了稀世珍宝:“然而!然而老朽方才细观此子如今之脉象,不仅沉稳有力,节奏分明,毫无虚浮紊乱之象,更是气血充盈旺盛,如同涓涓溪流汇成了奔涌的江河!”

“更奇的是,其脉象深处,隐隐然竟有一股勃勃的生机蕴藏流转,尤其是主管呼吸的肺脉,强健有力,其坚韧与活力,竟远胜寻常身体健康、无病无灾的同龄孩童!”

“这……这哪里是病后初愈?这分明是脱胎换骨,是近乎于再造之功啊!” 他越说越是激动,白须都微微颤抖起来。”

“更让老朽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其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之间,似乎还有一种……一种极其温和而持久的药力,在如同春雨般,缓慢而持续地滋养、浸润着他的筋骨脏腑,使其生命根基之雄厚,潜力之巨大,已然远超常人!”

“若以此趋势持续发展下去,待此子成年之后,非但可以确保无病无灾,康健一生,其力气、耐力、乃至恢复能力,恐怕都将远超寻常武夫,成为一员难得的、天赋异禀的虎将胚子!这……这简直是违背了常理,是老夫平生仅见的医学奇迹!”

华佗这番石破天惊的诊断结论,如同道道惊雷,接连在马车内炸响,震得黄忠一家三口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短暂的死寂之后,难以言喻的狂喜如同火山般从心底喷涌而出,瞬间淹没了他们!

黄忠这个历经沙场、见惯了生死、心志早已锤炼得如同钢铁般坚毅的汉子,此刻也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汹涌澎湃的激动与对凌云那如山似海的感激之情,虎目之中瞬间盈满了滚烫的热泪。

他猛地抓住了华佗话语中的关键点,声音因极致的情绪波动而剧烈颤抖着,急声追问道:“先……先生!您……您刚才说,旭儿体内还有……还有药力在滋养?是……是何等神奇的药物?我们……我们自从离开襄阳,并未再给他服用过什么特殊的药物啊!每日不过是寻常饭食……”

华佗闻言,也是捻着胡须,陷入了沉吟,脸上露出困惑之色:“这正是老朽也觉得奇怪不解之处。以此药力之温和持久,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绝非是寻常虎狼猛药所能达到的效果,倒更像是……某种长期坚持的食疗之物,方能具备如此特性?”

“食疗?” 黄忠皱着眉头,努力在记忆中搜寻,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如同黑暗中划过一道闪电,猛地一拍自己的大腿,霍然转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身旁的凌云,声音都因激动而变了调,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主……主公!莫非……莫非是您……是您自襄阳相遇之后,只要条件允许,便一直让厨房特意为旭儿准备的那个……那个冰糖炖雪梨?(没有冰糖,凌云用的是饴糖,但取名冰糖雪梨)!”

凌云闻言,也是明显愣了一下,脸上露出诧异之色:“冰糖炖雪梨?那……那只是我见他病后咳嗽,想着润肺止咳,便让人按民间寻常的食疗方子做的,再普通不过了……难道……难道竟是这东西,产生了如此不可思议的奇效?”

华佗眼中精光骤然一闪,如同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急切地追问道:“冰糖炖雪梨?凌郡守,可否将此物的具体做法、所选用的梨子品种、糖的成色品类,以及这孩子服用的时长与频率,细细地、毫无遗漏地告知老朽?”

凌云见华佗如此重视,便收敛心神,仔细回忆并陈述道:“做法倒也简单,取新鲜多汁的梨子一枚,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放入盅内,加入适量品质上乘的饴糖,注入清水,隔水慢炖,直至梨肉软烂、汤汁微黄粘稠即可。”

“所用梨子,多是沿途购置的当地产秋梨或雪梨,饴糖亦是市面常见的品类。至于服用……自襄阳相遇后,只要途中能寻到新鲜梨子,几乎日日让随行厨子为他准备一小盅,直至入了深冬,北方难以寻觅到新鲜梨子,方才停止。算起来,前后持续了约有数月之久。”

华佗凝神静听,闭目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微微掐算推演,仿佛在脑海中构建着药理模型。片刻之后,他猛地睁开双眼,眼中充满了恍然大悟的兴奋与一种窥见天地玄妙的极度激动:“是了!是了!妙啊!实在是妙啊!原来如此!竟是如此!”

他激动地转向凌云和黄忠,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详细解释道:“梨子,其性甘寒,本就主入肺经,有润肺生津、化痰止咳之效;饴糖,其性甘平,能补中益气,和胃润肺,其甘缓之性更能调和药性,使其作用温和持久。”

“此方看似平常,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与‘对症的时机’!黄旭小友当时久病,肺腑受损严重,阴液耗竭,根基动摇,其状况犹如久旱干涸、布满裂纹的田地,此时若用猛药攻伐,反而可能虚不受补,甚至加重损伤!”

他越说越是兴奋,手舞足蹈起来:“然而,正是这看似平淡无奇的冰糖雪梨,其性质温和甘润,正对了彼时他肺腑‘干涸’的症候!日日服用,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以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持之以恒,终能汇聚成滋养的江海!”

“竟在你们所有人都未曾刻意留意的情况下,不仅一点一滴地修复了他那受损严重的肺络,填补了生命的亏空,更因其性质极其温和,毫无霸道之气,反而在这长达数月的持续滋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强化了他的身体根基,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身体深处潜藏的生命潜力!”

“这……这简直是误打误撞,阴差阳错,却偏偏暗合了天地滋养、厚积薄发、以柔克刚的养生至理!非大机缘、大运气不可得!老朽行医一生,遍览古籍,诊治无数,也未曾见过如此巧合而又效果堪称神奇的案例!此乃天意,亦是此子命中该有的福缘!”

真相至此,彻底大白!原来竟真是凌云当初出于一份纯粹的关心与仁念,坚持让黄旭服用的那看似普通之极的“冰糖炖雪梨”,在特定的时机、以特定的方式,产生了如此意想不到、堪称逆天改命的神奇效果!

黄忠这个铁打的汉子,在彻底明白这前因后果之后,此刻再也抑制不住内心那如同决堤江河般的激动与对凌云那浩荡如海的感激之情,虎目之中热泪滚滚而下!

他猛地推开试图搀扶他的妻子,对着凌云,推金山倒玉柱般,“噗通”一声便双膝跪倒在地,就要行那五体投地的大礼,声音哽咽嘶哑,几乎语不成声。

“主公!您……您对我黄家……恩同再造!恩同再造啊!不仅当初赐下神药,救了旭儿的性命,如今看来,更是……更是因您这持之以恒的仁念,无意中给了他一个远超常人、光明无限的未来!此恩此德,堪比山高,似海深!黄忠……黄忠……”

他激动得浑身颤抖,后面的话语已被汹涌的情绪堵在喉间,再也说不出来。

凌云见状,心中也是百感交集,涌起万千感慨,他连忙上前,用尽全力将黄忠从地上搀扶起来,温言劝慰道:“汉升!快快请起!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大礼!”

“此乃旭儿自己命不该绝,福泽深厚,也是你我君臣之间注定的缘分使然!能看到他如今这般健康活泼,未来可期,我心中亦是无比快慰!此乃大喜之事,当高兴才是!”

一旁亲眼目睹了全过程的华佗,看着这感人至深的一幕,不由得抚须长叹,眼中充满了感慨与赞赏。

“凌郡守不仅胸怀济世安民之宏愿,更兼有体恤下属、爱民如子的仁爱之心,一举一动,发乎自然,竟能暗合天心,蕴含如此妙理。”

“看来老朽此番应约北上,这朔方之行,是来对了,来得值了!有郡守这等明主在,老朽相信,这朔方医学院,必能在这北地边陲,开创出一番惠泽苍生、光耀医道的新天地!”

经此一番跌宕起伏、最终以巨大惊喜收场的事件,整个队伍中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和振奋。

黄旭的未来,被神医亲口断定充满了无限光明;而华佗这位医学泰斗的正式加入,更是让凌云如虎添翼,对未来在朔方推行新政、发展医道充满了信心。

庞大的车队,承载着愈发浓厚的希望与喜悦,如同一条坚定的长龙,迎着北地的风霜,继续向着目的地——朔方郡,坚定不移地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