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群美传 > 第78章 告别温柔乡,抵达颍川。

三国群美传 第78章 告别温柔乡,抵达颍川。

作者:关羽不吹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3 06:56:47

七日时光,如握在掌心的沙粒,弹指即逝。新婚的缱绻与甜蜜尚在心头温热地萦绕,唇齿间仿佛还残留着彼此的气息,离别的时刻,却已如同窗外无可阻挡的晨光,冰冷而坚定地到来。

清晨的甄家庄园门口,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化开的凝重与深藏的不舍。露水打湿了青石板路,反射着微寒的光。

凌云(凌风)已换回了那身便于长途跋涉的青色劲装,外罩御寒的皮坎肩,昔日的喜庆吉服早已收起,仿佛那五日的温馨只是一场短暂而美好的幻梦。

典韦、李进及二十名亲卫也都已整顿完毕,个个神情肃穆,马匹似乎也感受到了离别的气氛,不安地喷着团团白气,蹄子轻轻刨着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甄姜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素雅的月白襦裙,未施过多粉黛,却更显清丽动人。她站在凌云面前,微微仰着头,强忍着在眼眶中盈盈欲滴、不断打转的泪水,伸出微微颤抖的纤纤玉手,一遍又一遍地、极其仔细地为他整理着本就十分平整的衣领和襟口。

她的动作很慢,很轻柔,仿佛想通过这无言的触碰,将眼前人的模样更深地刻入心底,也想将这注定分离的一刻,尽可能地无限延长。

“夫君……”她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与沙哑,千言万语,万般牵挂,如同乱麻般堵在心头,最终却只化作了最朴素、也最真切的叮咛。

“此去……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定要……多加小心,万事……以安危为重。”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平稳些,“家中一切,自有姜儿打理,琉璃之事,亦会严格遵照夫君之计行事。你……切勿以家为念,只管……放手去做你该做之事。”

凌云看着眼前人儿这般明明心如刀割、万分不舍,却还要努力维持着镇定与坚强,只为让他能毫无牵挂、安心离去的模样,心中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涌起浓浓的愧疚与蚀骨的怜惜。

他伸出手,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轻轻握住甄姜那双有些冰凉、甚至微微汗湿的柔荑,仿佛想将自己的温度传递过去,低沉的嗓音带着压抑的情感:“姜儿,对不住……委屈你了。新婚燕尔,红烛尚温,便让你独守空闺,尝这离别之苦……”

甄姜连忙用力摇头,打断了他充满自责的话语,目光坚定而温柔:“夫君莫要如此说。夫君志在四方,心系天下,所做之事,皆是非同小可的大事、正事,姜儿心里都明白的。

能在这后方,为夫君打理些许事务,助夫君一臂之力,姜儿心中……是欢喜的,亦是骄傲的。”她抬起头,努力在脸上绽开一个尽可能温柔、却依旧带着一丝凄婉的笑容,那笑容比哭泣更让人心疼,“姜儿别无他求,只盼夫君此行,诸事顺遂,早日功成,然后……平平安安地归来。”

凌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触动,他不再多言,只是重重地、紧紧地握了握她的手,仿佛要通过这力道传递自己坚定的承诺:“等我回来。待我归来之日,必不再让你我承受这般分离之苦。”

他环顾了一下这座承载了他短暂幸福时光的庄园,对前来送行的甄逸及甄俨、甄尧等甄家核心众人,郑重地拱手道:“岳父大人,诸位,凌风就此告辞了!姜儿……便托付给大家照料了。”

甄逸神色复杂,花白的胡须在晨风中微颤,眼中既有对爱女即将独守空闺的不舍与心疼,也有对凌云这个女婿未来前程的深切期待与一丝隐忧,他郑重回礼,声音沉稳:“贤婿放心前去,家中一切,自有老夫看顾。前程险阻,务必……珍重。”

不再多言,也无须再多言。凌云最后深深看了一眼那强忍泪水、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有些单薄的甄姜,仿佛要将她此刻的模样烙印在灵魂深处。随即,他利落地翻身上马,坐稳之后,一勒缰绳,压下心中翻涌的离愁别绪,沉声下令:“出发!”

清脆而有力的马蹄声顿时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队伍如同离弦之箭,沿着官道,向着南方疾驰而去,很快便化作了远处一片模糊的烟尘,最终彻底消失在道路蜿蜒的尽头。

甄姜一直怔怔地站在原地,任由清晨的寒风吹拂着她的裙摆和发丝,目光固执地望着队伍消失的方向,直到那里再也看不到任何影子,那强忍了许久的、滚烫的泪水,才如同断了线的珍珠般,无声地、肆意地滑落冰凉的脸颊。

离开了甄家这处短暂的温柔乡,队伍少了女眷的拖累,全员皆是精悍骑手或驾驭着几乎空载(主要装载必要物资和剩余的、作为“敲门砖”的琉璃珍品)的马车,行程速度果然提升了数倍。

凌云将那一丝对娇妻的愧疚与思念深深埋入心底最深处,目光重新变得如同出鞘利剑般锐利而坚定,充满了对前路的审慎与征服欲。他的下一站,目标明确——正是那名士辈出、冠盖云集、素有“天下之中”、“文风鼎盛”美誉的豫州颍川郡!

路线在他心中早已勾勒清晰:自冀州中山国毋极县出发,一路向南,经赵国、魏郡,进入司隶校尉部辖下的河内郡,然后择机自孟津或小平津等重要渡口,设法渡过波涛滚滚的黄河天险,便可进入豫州地界,再向西南方向持续行进,即可抵达此行的目的地——颍川郡治所阳翟城及周边区域。

这一路,不再有城池中的短暂休整与灯下温情,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为了尽可能节省时间,避开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常常刻意错过沿途的驿舍与城镇,只能在荒郊野外寻找背风、近水处临时扎营。

初春的北方,夜晚依旧寒冷刺骨,呵气成霜。众人围着噼啪作响的篝火,啃着冰冷坚硬的干粮或猎来的野味,听着旷野之中呼啸的风声与远处山峦间偶尔传来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野狼嚎叫。

马蹄踏过尚未完全解冻、依旧坚硬的官道,或是刚刚开始变得泥泞的土路,溅起点点冰冷的泥浆;风吹日晒,霜打雨淋,每个人的脸上、甲胄衣袍上都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尘土,多了几分难以洗刷的沧桑与疲惫,但那一双双眼睛,在经历了塞北风沙与沿途见闻的洗礼后,却愈发显得精亮悍勇,锐气逼人。

沿途所见所闻,与相对安稳、生机勃勃的朔方郡,以及甄家势力范围内尚算有序的冀州北部迥然不同。越是靠近被视为帝国心脏的中原腹地,越是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与动荡。

道路两旁,田地荒芜、村落废弃的景象逐渐增多,面黄肌瘦、拖家带口的流民乞丐时有所见,目光麻木而绝望。

各地豪强大族修筑的坞堡比之前更为林立高耸,墙头上私兵武装巡逻的身影清晰可见,带着戒备与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过往行人。而官府设立的关卡税吏,盘剥过往商旅百姓的手段也愈发苛刻沉重,怨声载道。

一幅帝国迟暮、纲纪松弛、乱象已显的凄凉画卷,正缓缓在凌云面前展开,这景象无声却有力地敲打着他的心防,更坚定了他必须尽快网罗英才、加速积蓄力量以应对未来变局的决心。

经过近二十日几乎不曾停歇的紧赶慢赶,一路餐风饮露,沐雨栉风,队伍终于风尘仆仆地抵达了颍川郡的地界。

刚一踏入颍川,整个队伍都能明显感觉到,此地的气氛与之前所经州郡陡然一变!这里的山水似乎都浸润着一股灵秀隽永之气。

田野规划得井井有条,阡陌纵横如棋盘,水利沟渠等设施完善,虽同样能见到民生艰难、赋税沉重的迹象,但整体的文化氛围与精神面貌却截然不同。

道路上,随处可见身着干净儒衫、头戴进贤冠、手持书卷的士子们结伴而行,他们或高声辩论着经义策论,或低声吟哦着诗赋文章,慷慨激昂之声与沉着思辨之语清晰可闻。

即便是乡亭市集之间,亦能听到从简陋塾舍中传来的孩童们诵读《诗》、《书》的稚嫩而整齐的嗓音。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与一种无处不在的、追求学问与思辨的独特气息。

颍川郡,阳翟城外。凌云勒住胯下同样疲惫的坐骑,抬手示意队伍暂歇。

他微微眯起眼睛,眺望着前方那座并不以城墙高大雄伟见长,却因无数智慧之星在此孕育、碰撞、交锋而名动天下的古老城池。

荀氏、陈氏、钟氏、郭氏……一个个在未来数十年间将如雷贯耳、深刻影响天下大势的谋臣姓氏,其根基或发迹之地,皆在于此。这里,是智慧的摇篮,是思想的熔炉,是未来即将搅动天下风云的诸多顶尖谋臣的故乡与初舞台。

“颍川多奇士,人杰地灵,果然名不虚传。”凌云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混合着期待与挑战意味的弧度,眼中闪烁着如同发现宝藏般的光芒,“且让我看看,能否在这龙潭虎穴、英才荟萃之地,寻得一二真正能照亮我等前路的璀璨明珠。”

潜龙悄然潜入颍川,他将在这片人文荟萃、智谋如云的土地上,收敛爪牙,谨慎地展开新一轮的寻访、观察与无声的角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