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群美传 > 第71章 冬藏蕴暖,修养生息。

三国群美传 第71章 冬藏蕴暖,修养生息。

作者:关羽不吹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3 06:56:47

朔方的冬日,在白日呼啸而凛冽的北风裹挟下,总是显得格外短暂,天色常常灰蒙蒙的,仿佛太阳也只是匆匆一瞥。

然而,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点燃了煤炉,那跳跃的橘红色火焰驱散了满室的寒意,时光便在炉火旁静谧而温暖的氛围中,被拉扯得悠长而缓慢。

整片朔方大地,仿佛一头收敛了爪牙、蛰伏起来的巨兽,在厚厚冰雪的覆盖下沉沉睡去,实则体内热血奔流,筋骨暗涌着力量,呈现出一种外冷内热、蓄势待发的独特状态。

对凌云而言,这个冬天少了往日策马扬鞭、金戈铁马的喧嚣与紧迫,却多了几分来之不易的宁静与深入骨髓的温情。他的时间和精力,大抵分给了两处最重要的所在。

一处,自然是甄姜的身边。两人的感情在平淡而真实的朝夕相处中,如同窖藏的陈年佳酿,愈发醇厚绵长。

虽因时局未定,尚未正式举行婚仪,但甄姜以其温婉与才干,早已俨然是将军府上下公认的女主人,将府内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赏罚分明,使得府中氛围和睦而井然。

每当夜幕低垂,书房内的那座精铁煤炉总会燃起温暖的火焰,驱散着从门窗缝隙渗入的寒气。

甄姜会亲手沏上一壶滚热的新茶,然后坐在凌云身侧,将来自甄家商队的最新见闻,细细说与他听:“幽州的马匹,因边境不宁,今年价格普遍涨了三成;冀州的大粮商似乎嗅到了什么风声,正在暗中囤积居奇,市面上流通的粮食日少……”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如同窗外悄然飘落的雪花,却字字珠玑,为凌云勾勒出一幅远比官方文书更为真实、生动的大汉江山经济民生图景。

雪后初晴的午后,阳光映照在皑皑白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两人常会裹紧裘氅,并肩漫步在府内那座小小的梅园之中。

凌云会指着枝头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梅花,如数家珍:“姜儿请看,此乃朱砂梅,其色最为浓艳,如火如血;那边是玉蝶梅,花瓣莹白,清雅脱俗,别有风致。”

兴致来时,他偶尔会触景生情,吟诵出一两句超越这个时代审美意境的诗句,或豪迈,或婉约,总能引得甄姜美眸中异彩涟涟,看向他的目光中,除了爱恋,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欣赏与探究。

然而,最是温馨动人的,还当属书房**度的那些时光。当凌云伏于宽大的案几之上,凝神挥毫,写下诸如“宝剑锋从磨砺出”这般充满豪情与砺志的诗句时,甄姜便会在另一侧,静静地、耐心地为他研墨。

她纤细白皙的手指稳稳握住那方上好的松烟墨锭,在微凹的端砚上划出一个又一个优雅而均匀的圆圈,淡淡的墨香与她身上清雅的体香在温暖的空气中悄然交融,弥漫一室。

偶尔,他会从书卷中抬起头,恰巧迎上她凝望的目光,四目相对间,不必任何言语,无尽的默契与温情便已在目光交汇处静静流淌,温暖了彼此的心田。

另一处深深牵绊着凌云心神与脚步的,则是那间日益完善、工具愈发齐备的琉璃工坊。整个冬天,他与王铁手等三位核心工匠几乎将这里当作了第二个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与精力。

工坊内因常燃炉火而热气蒸腾,与窗外凛冽的严寒形成了鲜明对比。

角落里,日益堆积起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失败品——有因炉温始终不足而呈现出半熔状态的怪异石状物,有因出炉后冷却太快而炸裂成的无数锋利碎片,更多的则是色泽浑浊不堪、内部布满密密麻麻气泡、毫无通透感可言的琉璃疙瘩。每一件失败品,都记录着一次艰辛的尝试。

“将军……您看,这一炉,怕是又失败了。”老匠人王铁手用铁钳小心翼翼地从尚有余温的窑中取出一块泛着诡异深绿色、表面凹凸不平的琉璃块,脸上写满了沮丧与疲惫,声音也带着沙哑。

凌云接过那块尚有余温的残片,就着旁边炉火跳动的光芒,翻来覆去地仔细端详,他的指尖感受着那粗糙的质感,眉头微蹙,却并无气馁之色。

“看这些密集的气泡,说明炉内各处的温度还是不够均匀,受热差异太大。不过……”他话锋一转,指向那块琉璃的某个边缘,“你们看这部分的绿色,比起上次那一炉,已经纯正了不少,杂质似乎也少了一些。这是进步。”

他的目光始终坚定如铁,随即吩咐道,“详细记录:此炉用料,石英砂七分,纯碱两分,石灰石一分,炉火持续煅烧六个时辰。所有细节,不得遗漏。”

就在冬日的寒意渐渐退去,泥土开始变得松软,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之际,苦苦追寻的转机,终于如同石缝中挣扎出的嫩芽般,出现了。

当王铁手用微微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打开经过最新改进、密闭性更好的窑炉门时,所有围在窑边、屏息凝神的人,都感到心脏仿佛停止了跳动——炉膛内,几块呈现出淡雅绿色、厚度均匀的琉璃片,在尚未熄灭的煤火映照下,竟然首次清晰地呈现出了一种令人惊喜的半透明状态!

“成了!将军,您快看!成了!真的成了!”年轻的工匠李二狗第一个按捺不住,激动得声音发颤,几乎要跳起来,脸上被烟火熏黑的地方也掩盖不住那狂喜的红光。

尽管这几片琉璃内部仍能看到些许细微如沙的气泡,边缘也因打磨技术所限而显得不够光滑平整,但这无疑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证明了方向的正确。

凌云用厚布垫着,拿起其中一片温度尚高的琉璃,缓缓举到眼前,透过它看向工坊内那跳跃不定的炉火。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原本寻常的火焰光芒,在穿过这淡绿色的琉璃片时,竟被折射、散射开来,形成了一圈朦胧而迷离的光晕,宛如梦境中的光彩。

“还差得远。”凌云的语气依旧保持着惯有的平静,但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有点点星火在跳跃闪烁,显示出内心的波澜,“但要记住今天这个日子——我们用自己的手,证明了这平凡的沙石,确实拥有化作璀璨珍宝的可能!”

在凌云专注于这两方小天地,或享受温情,或攻坚克难的同时,整个朔方郡的发展步伐,非但没有因严寒而停滞,反而迈得更加坚实而有力。

各县城墙之下,军民协作的热潮并未被风雪阻挡。

壮年男子们喊着雄浑有力的号子,协力抬起巨大的石料;妇孺们穿梭其间,忙着传递各种工具,送上热水热汤;连须发皆白的老翁也闲不住,拄着拐杖在一旁,凭借毕生经验,指点着年轻人如何砌墙更稳固、更省料。而在广阔的校场上,各营的训练更是热火朝天,与严寒抗争——

高顺的陷阵营将士,在齐膝深的皑皑积雪中,如同钢铁雕塑般演练着复杂的阵型变换,呵出的浓重白气在须臾间便凝结成晶莹的霜花,挂在他们的眉睫、鬓角之上,仿佛冰雪战士;

张辽麾下的精锐骑兵,则如一道无坚不摧的银色洪流,呐喊着掠过被冰雪覆盖的辽阔原野,急促的马蹄踏碎地表脆弱的薄冰,溅起漫天雪沫,在冬日苍白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气势如虹;

李进负责操练的新兵营里,一张张年轻的面庞被如同刀割般的寒风吹得通红发紫,但那一双双紧握长枪的手臂,却稳如磐石,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与坚毅;

程黑牛统领的预备役,则完美诠释着亦兵亦农的理念,他们一边操练着基础的战阵配合与格杀技巧,一边认真学习着屯田垦荒、兴修水利的各种知识,俨然是朔方郡扎根土地的多面手。

最令人感到振奋与希望的,是人口的持续涌入,如同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河。至冬雪初融,大地开始显露斑驳的黑色肌肤时,朔方郡在册的户籍人口,已然突破了十二万大关!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

新建的村落,如同雨后春笋般,星罗棋布地出现在朔方辽阔的原野上,炊烟袅袅,鸡犬相闻。郡城及各县城内的市集,也比往年更加繁华热闹,南腔北调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从清晨持续到日暮。

来自幽州的铁匠在街边支起了叮当作响的打铁铺,并州来的皮匠开设了散发着鞣制气息的皮货店,甚至还有从中原地区辗转逃难而来的落魄读书人,在街角摆上一张简陋的小桌,为人代写书信、誊抄文书,换取微薄收入以维持生计。

一个从冀州逃荒而来的老农,在官署领到了足额的过冬粮食和黑亮的蜂窝煤后,激动得老泪纵横,对着发放物资的官吏连连作揖。

“活了六十三个年头,走南闯北,头一回……头一回见到当官的不仅不盘剥,还主动给咱们老百姓发东西过冬!凌将军……凌将军他,真是活菩萨转世啊!”

这个冬天,朔方郡就如同一位蛰伏于北疆的巨人,在看似寂静的冰雪覆盖之下,悄然壮大着自己的筋骨,积蓄着磅礴的力量。

潜龙所居之深渊,已然深不可测,其中蕴藏的无尽生机与惊世力量,只待一声春雷炸响,便要破开冻土,冲天而起,震惊整个世间。

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无论是军人、百姓、工匠还是士人,都能清晰地感觉到,当来年温暖的春风吹拂过这片土地时,朔方和它的主宰者凌云,必将挣脱蛰伏的束缚,迎来一片更加广阔、任其翱翔的天地。

而此刻冬日里的这份静谧与默默积蓄,正是为了在来年,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