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群美传 > 第40章 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了。

三国群美传 第40章 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了。

作者:关羽不吹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3 06:56:47

就在朔方城内外一片热火朝天、欣欣向荣之际,来自洛阳朝廷的一纸诏书,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颗石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涟漪。

未央宫中,龙涎香的气息依旧浓郁,却掩盖不住殿宇间弥漫的陈腐与权谋的味道。龙椅上,汉灵帝刘宏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朝会进行到一半,话题不知怎的,就转到了北疆边塞之事。

大将军何进出班,声音洪亮:“陛下,去岁朔方有捷报,称有义士凌云,聚流民,破胡虏,保境安民,功勋卓着。然朔方自郡治废弃后,久无朝廷命官主持大局,长此以往,恐生边患。

前议郎蔡邕,因罪流放朔方,已历一年。臣闻其在朔方,教化边民,颇有贤名。如今北疆多事,正当用人之际,可否赦免其过,令其戴罪立功,主持朔方事务?”

何进此言,既有拉拢清流名士之意,也确实有稳定边陲的考量。他话音刚落,卢植立刻出列附和:“陛下,蔡伯喈学贯古今,名满天下,昔日虽有不当之言,然流放数载,惩戒已足。朔方新复,百废待兴,正需此等德高望重之臣坐镇,以安民心,以慑胡虏。臣附议大将军之言,请陛下赦免蔡邕,并委以朔方重任。”

清流一脉的几位官员也纷纷出言支持。蔡邕的名声和才学,在士林中确有分量。

然而,就在灵帝面露思索,似有意动之时,一个阴柔的声音响了起来,如同毒蛇吐信。

“陛下,奴婢以为,此事还需慎重。”中常侍张让手持拂尘,微微躬身,脸上带着惯有的谄媚笑容,眼神却闪烁不定,“蔡邕当年妄议朝政,诽谤圣听,其罪非轻。

若轻易赦免,恐天下罪臣皆存侥幸之心,于法度不利。再者,朔方偏远,民风彪悍,蔡邕一介文人,能否真正掌控局面,尚未可知。奴婢听闻,那所谓的义士凌云,在朔方声望极高,俨然一方之主。若贸然让蔡邕委以重任,万一……养虎为患,岂非得不偿失?”

张让的话,阴险而刁钻,既扣住了蔡邕的“罪臣”身份,又隐晦地点出了凌云这个不确定因素,挑动了皇帝对地方势力坐大的敏感神经。他身后几位常侍也纷纷附和,言语间将朔方描绘成一个可能失控的是非之地。

何进与卢植等人闻言,心中大怒,知道这是十常侍不愿看到清流势力在边郡扎根,更不愿看到朔方真的被有效治理,从而断了他们某些可能的灰色利益。双方就在这金殿之上,引经据典,各执一词,争执起来。

龙椅上的灵帝被吵得头疼,他既不想完全得罪何进代表的军方和外戚,也不愿拂了身边这些贴心“阿母”(指张让等宦官)的意思,更懒得去深思北疆那点“小事”。他打了个哈欠,摆了摆手。

“够了!”灵帝不耐烦地打断争吵,“蔡邕嘛……确有才名,流放边陲一年,也够了。赦免其罪,准了。”

张让等人脸色微变,正想再进言,却听灵帝话锋一转:“不过,张常侍所言,也不无道理。朔方那地方,穷山恶水,胡汉杂处,确实不好管。这样吧,蔡邕原职就不必恢复了。他不是在朔方待得挺好嘛,那就让他留在那儿。嗯……索性把朔方郡给他管起来吧!辖临戎、三封、朔方、沃野、广牧、大城六县。反正那几县也没几个人,让他自己去折腾。”

这看似升迁,实则是将蔡邕彻底钉在了边塞,远离了权力中心洛阳。张让等人一听,心中暗喜,这结果虽未阻止蔡邕起复,却达到了将其边缘化的目的,便不再多言。

卢植与何进对视一眼,也知这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至少,蔡邕得到了郡守的正式名分,朔方郡在法理上得以重建,这对稳定边疆有利。卢植立刻趁热打铁:“陛下圣明!然朔方新复,民生凋敝,还需朝廷扶持。可否减免其赋税,以示皇恩浩荡,助其休养生息,更好地为陛下守御北疆?”

灵帝对减免边郡赋税这等“小事”并不在意,只要能让他耳根清净,便随口应允:“准了,免朔方郡三年赋税。拟旨吧!”

当朝廷的使者,带着赦免诏书和升迁的旨意,一路风尘仆仆抵达朔方城时,整个朔方高层都被惊动了。

接旨的仪式在将军府简单举行。蔡邕跪在最前,凌云、顾雍等人跪在其后。当使者用那特有的腔调,宣读完毕诏书内容——“赦免前议郎蔡邕之罪,迁为朔方郡太守,总领临戎、三封、朔方、沃野、广牧、大城六县军政民事,并免朔方郡三年赋税”时,在场众人心情各异。

顾雍、王璨等文士面露喜色,这意味着朔方终于有了朝廷正式承认的行政建制,名正言顺,对未来招揽流民、与周边郡县交往都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免赋三年,这是天大的利好,足以让朔方的根基打得更加牢固!

典韦、张辽等武将则更关注“总领军政”这几个字,目光不由得看向凌云。他们心中只认凌云为主,这圣旨……似乎有些微妙。

凌云面色平静,心中却是念头飞转。他瞬间就明白了这封诏书背后必然经历了朝堂博弈。蔡邕老师得以赦免并升迁,是卢植等人努力的结果,值得庆贺;但未光复原职,且被“发配”般留在朔方郡,显然是十常侍捣鬼,意在边缘化。

不过,这对目前的他而言,利远大于弊!朔方郡太守的正式名分落在了他最信任的老师身上,而免赋三年,更是解了燃眉之急,提供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至于那“总领军政”……凌云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朔方的军权,从来只在他凌云手中。

而此刻,心情最为复杂的,莫过于跪在最前面的蔡邕。

听到“赦免其罪”四字时,他眼眶微微一热,数年冤屈,虽未彻底昭雪,但总算得到了官方的解除,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与释然。

紧接着,“迁为朔方郡太守”,让他心神一震。太守!这已是一郡长官,封疆大吏,远非他之前的议郎可比。

这意味着他不仅恢复了名誉,更获得了实权,可以真正实践自己的抱负,为这一方百姓做些实事。然而,他同样瞬间洞悉了这任命背后的政治算计——自己被朝廷彻底“放逐”了,此生恐怕再难回中枢。一股淡淡的失落与无奈萦绕心头。

但当他听到“免赋三年”时,心中那点失落迅速被巨大的惊喜和责任感所取代。他太清楚这笔赋税对朔方意味着什么!这是朝廷给予朔方最宝贵的支持,是这片土地休养生息、强筋健骨的最大保障!

他缓缓抬起头,接过那沉甸甸的诏书,双手微微颤抖。目光扫过身后的凌云、顾雍、典韦、张辽……这一张张熟悉而坚毅的面孔。他知道,这朔方郡的未来,早已与身边这个年轻人紧紧捆绑在一起。

朝廷的这道旨意,与其说是给了他蔡邕权力,不如说是为凌云正在开创的基业,送上了一份名正言顺的“大礼”和宝贵的发育时间。

“臣,蔡邕,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蔡邕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与坚定。

起身后,他看向凌云,师徒二人目光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凌云微微点头,眼中是信任与祝贺。

圣旨北来,名分已定。朔方郡,这个在帝国版图上沉寂多年的名字,将在这对师徒的手中,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登上历史的舞台!潜龙之势,至此,更添风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