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疯批太子妃要摆烂 > 第163章 疯设善,堂初立

重生之疯批太子妃要摆烂 第163章 疯设善,堂初立

作者:眉宝柒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06:43:39

《范氏农经》的推广让大夏朝的百姓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范柔柔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一个国家,总有一些阳光照不到的角落。

京城繁华,天子脚下,却依然有那么一群人,活在社会的边缘。他们是战乱中失去子女的孤寡老人,是天生残疾被家人遗弃的孩童,是走投无路、流落街头的女子,还有那些在太平盛世里,依旧找不到活路的流民。

每当范柔柔从宫人的汇报中,或从玄衣带回的情报里,听到这些人的境况时,她那颗在菜园子里被养得无比踏实的心,总会隐隐作痛。

她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为别人撑把伞。

前世,她无能为力。这一世,她身为皇后,手握着无上的尊荣和李承稷毫无保留的信任,她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但她不想用传统的方式。

她不想像那些贵妇一样,在佛前点几盏长明灯,施舍几碗米粥,然后换一个“乐善好施”的好名声。那种居高临下的、带着怜悯的施舍,对那些真正挣扎在底层的人来说,有时候比冷漠更伤人。

她要做的,是给他们一个真正的“家”,一个能让他们活得有尊严的地方。

于是,一个“疯批”的念头,又在范柔柔的脑海里形成了。

她让玄衣出面,用皇后的私库银两,在京城一个偏僻的角落,买下了一座早已荒废、据说还“闹鬼”的破庙。

那地方阴森破败,杂草丛生,白日里都少有人经过。

所有人都觉得皇后娘娘这次是真的疯了,买这么个鬼地方做什么?

范柔柔却毫不在意。她亲自带着工匠,指挥他们修缮庙宇,清理院落。她不要雕梁画栋,也不要金碧辉煌,只要房子结实,能遮风挡雨,院子干净,能晒到太阳。

半个月后,破庙焕然一新。

范柔柔让人在庙宇的大门上,挂上了一块巨大的牌匾。

牌匾上没有写什么“慈安堂”、“济世堂”之类文雅的名字,而是龙飞凤舞地刻着四个大字——“疯批善堂”。

这两个字,是范柔柔亲手写的。笔锋张扬,肆意不羁,带着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疯”劲儿。

消息传出,整个京城都炸了锅。

“疯批善堂?这是什么名字?皇后娘娘也太……太不拘小节了吧!”

“善堂就善堂,为何要叫‘疯批’?这不是骂人吗?”

“我看啊,皇后娘娘是想告诉大家,只有她这样的‘疯子’,才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李承稷听到这个名字,也是哭笑不得。他找到范柔柔,委婉地建议:“柔柔,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太惊世骇俗了?要不,换一个?”

范柔柔正在给善堂设计菜单,她头也不抬地说道:“不换!就叫这个!”

她抬起头,看着李承稷,眼神亮晶晶的:“陛下,您想啊,那些被社会抛弃的人,在世人眼里,他们不就是‘疯子’、‘废物’、‘不正常’的人吗?我这个善堂,就是要告诉他们,这里,是所有‘疯子’的家。我也是‘疯子’,咱们是一家人,谁也别嫌弃谁。”

她又掰着手指头算:“再说了,叫这个名字,那些要面子的伪君子、假善人,就不好意思把钱捐到我这儿来了。省得我还要费心跟他们打交道。能接受这个名字,还愿意来帮忙的,那肯定都是真心实意的‘同道中人’。”

李承稷被她这番“疯言疯语”再次说服了。

他发现,他的皇后,总能用最离经叛道的方式,达到最纯粹、最直接的目的。

他点了点头,无奈又宠溺地说道:“好,都依你。就叫‘疯批善堂’。缺什么,跟朕说,朕的国库,就是你的后盾。”

于是,在开张那天,范柔柔又颁布了一系列让世人瞠目结舌的“堂规”。

第一,善堂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书:“凡入此堂者,无论男女老幼,过往身份,皆为‘堂人’。堂内不分贵贱,人人平等。”

第二,善堂提供食宿、医药,但不白养闲人。凡有劳动能力者,都必须参与善堂的日常工作。男人负责修缮、劈柴、种地(善堂后院被范柔柔开辟成了一个小菜园);女人负责纺纱、织布、洗衣、做饭。

第三,善堂设立“学堂”,由范柔柔亲自挑选的落魄秀才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也教成年人学一门手艺。

第四,也是最“疯”的一条:善堂门口常年摆着一个“疯话箱”。任何人,无论堂内堂外,有任何冤屈、不平、或者想骂人的话,都可以写在纸上,投进箱子里。范柔柔会定期亲自查看。

她给出的理由是:“心里有气,憋着会生病。骂出来,写出来,气就顺了。本宫脸皮厚,不怕骂。”

就这样,大夏朝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疯批”为名的善堂,在京城的角落里,正式开张了。

“疯批善堂”开张的消息,像一阵风,吹遍了京城的每一个阴暗角落。

起初,并没有多少人敢来。

那些流浪街头的人,见惯了白眼和驱赶,他们不相信,这世上真有免费的午餐,更不相信,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会真心实意地接纳他们这些“垃圾”。

他们远远地观望着,看到那座干净整洁的院子,闻到从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味,却迟迟不敢迈出一步。

第一个走进“疯批善堂”的,是一个断了腿的退伍老兵。

他衣衫褴褛,拄着一根破木棍,浑身散发着酸臭味。他是在战场上为国断的腿,退伍后,那点微薄的抚恤金很快就花光了。他没有家人,只能靠乞讨为生。

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一瘸一拐地走进了善堂的大门。

他以为会看到嫌弃的眼神,或者被要求跪下磕头谢恩。

然而,迎接他的,是一个笑容温和的妇人,她就是小桃,如今已是凤仪宫的管事女官,被范柔柔派来管理善堂的日常。

小桃没有半分嫌弃,她扶住老兵,柔声说:“老人家,您来了。累了吧?先坐下歇歇脚,喝口热水。”

随后,一个看起来有些严肃,但眼神清亮的老婆婆走了过来,她就是药婆婆。

药婆婆蹲下身,亲自查看老兵的断腿,那上面已经化脓流血。她皱了皱眉,对旁边的人说:“快,打盆干净的热水,拿金疮药和干净的布条来。他的腿得马上处理,不然就废了。”

老兵愣住了。

他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有人这样关心过他的腿了。

他被扶到一张干净的床上,药婆婆亲自为他清洗伤口,上药,包扎。动作麻利,没有一丝一毫的敷衍。

包扎完,一碗热气腾腾的肉粥,端到了他的面前。

老兵捧着那碗粥,看着里面清晰可见的肉末和青菜,眼泪“唰”地一下就流了下来。他狼吞虎咽地喝着粥,那温暖的食物滑进胃里,驱散了多年的饥寒,也温暖了他那颗早已冰冷的心。

他哽咽着,想要跪下磕头。

小桃连忙扶住他:“老人家,使不得!我们皇后娘娘说了,进了这善堂,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兴跪来跪去的。您安心住下,把身体养好才是正经。”

老兵的故事,很快就在流民圈子里传开了。

越来越多的人,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走进了“疯批善堂”。

有被夫家赶出家门,无处可去的寡妇;有生下来就带残疾,被父母扔在街边的孩童;有家乡遭了灾,一路逃难到京城的流民……

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善堂的接纳。

有病治病,有伤疗伤。

药婆婆成了善堂的“定海神神针”。她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从“奇珍试验田”药圃里采来的草药,治好了许多人的顽疾。她的名声,甚至比一些太医院的太医还要响亮。

范柔柔也经常会来善堂。

她不穿凤袍,不带仪仗,就穿着一身普通的粗布衣裳,像个邻家妇人。

她会陪着那些孤寡老人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

她会抱着那些残疾的孩子,给他们讲“辣椒”和“萝卜”的故事,逗得他们咯咯直笑。

她会拉着那些流落风尘的女子的手,告诉她们:“过去的都过去了,在这里,没有人会看不起你们。学门手艺,将来堂堂正正地活下去。”

有一次,一个因战乱流落至此,性格孤僻的少年,在善堂里和人打架。小桃怎么劝都劝不住。

范柔柔正好过来,她没有呵斥,也没有讲大道理。

她走到那少年面前,递给他一把锄头,指着后院的菜地说:“心里有气是吧?别跟人打,跟地使劲儿。去,把那块地给我翻一遍。什么时候气消了,什么时候回来吃饭。”

那少年愣愣地接过锄头,真的跑到菜地里,疯狂地刨起地来。他把所有的愤怒和委屈,都发泄在了土地上。

等他满身大汗,精疲力尽地回来时,范柔柔已经让厨房给他留了饭。

她看着他,平静地说:“记住,力气,是用来种地的,是用来保护人的,不是用来伤害跟你一样可怜的人的。”

从那天起,那个少年再也没有打过架。他成了善堂菜园里最勤快的人。

“疯批善堂”的名声,渐渐地,不再是因为它那个古怪的名字,而是因为它里面流传出的,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