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爱你就在今生 > 第44章 法庭上的灵魂

爱你就在今生 第44章 法庭上的灵魂

作者:天苍山脉的苍沼桐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06:04:25

法律承认姚浏为“特殊意识状态”的裁决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反响。反对组织迅速提起上诉,于是,一场关乎生命定义、法律边界和人类认同的终极辩论在高等法院展开。

庭审那天,法院外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民众,支持者和反对者各自举着标语,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场内,气氛庄严肃穆,法官席上坐着三位资深法官,他们的判决将可能改变人类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

李静雯律师身着深色西装,目光坚定地站在原告席上。她的对面是反对组织聘请的着名保守派律师罗伯特·朗,一位以犀利和传统价值观着称的法律界重量级人物。

“尊敬的法官大人,”朗律师开场便定下基调,“本案不是在讨论一个医学奇迹,而是在挑战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秩序——生死界限。一旦这界限被打破,法律、伦理乃至社会结构将面临无法预料的后果。”

李静雯则平静回应:“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石头,而是随着人类认知进步而流动的河流。今天,我们站在认知突破的门槛上,法律应当引导而非阻碍这一进步。”

第一轮辩论聚焦于科学证据。严教授和姚教授作为专家证人出庭,展示了四年来的详细记录:脑电波活动、能量波动、物理效应监测等。他们谨慎地避免超自然术语,而是用“未解现象”和“意识异常持续状态”来描述。

朗律师的交叉询问极具攻击性:“这些所谓的‘现象’能否在控制环境下重复?其他实验室能否复制?还是仅限于你们这个高度投入的团队?”

这个问题切中要害。严教授坦诚回应:“目前确实难以完全复制,因为现象与特定的情感连接密切相关。但这不意味着不真实——早期量子实验也难以复制,直到理解加深。”

第二轮辩论进入哲学层面。双方请来了哲学教授,讨论“人格”和“身份”的本质。支持方的哲学家认为,身份基于连续的记忆和意识,而非物理载体;反对方则坚持身心合一论,认为没有大脑活动的意识是不可能的。

辩论白热化时,朗律师使出了王牌:他请来一位神经伦理学家,声称即使姚浏以某种形式存在,也不应法律承认,因为“这将导致无数类似案例,社会无法承受”。

李静雯则请来了回响计划的成员作证。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含泪陈述:“法律承认这种连接不是鼓励迷信,而是尊重人类最深层的情感需求。爱不应该有法律界限。”

最戏剧性的时刻出现在姚浏“亲自”作证的环节。在法庭特别许可下,设置了能量监测设备。当木曲儿作为媒介让姚浏与法庭交流时,整个房间的气氛变得异常。

“我是姚浏,”通过木曲儿的声音,但语调明显不同,“我不是在要求特权,而是在寻求基本的保护——保护我存在的权利,保护我与所爱之人连接的权利。”

朗律师尖锐质疑:“你如何证明你不是木曲儿女士的潜意识创造?”

姚浏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回应:他通过能量影响法庭的录音设备,播放了一段姚浏生前最喜欢的音乐——不是通过扬声器,而是直接让设备显示音频信号,同时木曲儿完全不知道这个选择。

更惊人的是,音乐播放时,监测设备显示法庭内的能量场发生了变化,与姚浏已知的能量特征完全匹配。

三位法官明显被震撼了,交头接耳地讨论。

辩论随后转向宗教层面。各大宗教的代表各抒己见:有些认为这是亵渎神权,有些则认为爱能创造奇迹本身就是神性的体现。一位进步的宗教领袖甚至说:“如果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那么人的爱能超越死亡,正是神性的反映。”

下午的辩论更加白热化,焦点转向法律实践层面:如果承认姚浏的法律人格,将如何影响财产权、婚姻关系、社会责任等具体问题。

李静雯提出了创新的“有限人格”概念:“不是完全的法律人格,而是针对特定保护的特殊身份。就像公司是法律虚拟人格一样,意识存续状态可以有自己的法律定位。”

朗律师则警告这将打开潘多拉魔盒:“接下来是什么?动物权利?人工智能?法律将变得毫无边界!”

双方争论不休,法官们时而深思,时而困惑。显然,这个案件超出了常规法律的范畴,触及了更深层的哲学和存在论问题。

傍晚时分,就在大家期待判决时,主审法官做出了出乎意料的决定:“本庭认识到此案的重大性和复杂性,涉及科学、哲学、宗教和法律多个层面的根本问题。我们需要更多时间研究这些深层次问题。判决推迟两周。”

法庭内一片哗然。支持者感到失望但理解,反对者则宣称这是他们的胜利。

退庭后,团队聚集在会议室,情绪复杂。李静雯却露出微笑:“推迟是好事。法官们不是拒绝,而是在认真考虑。如果他们打算简单驳回,今天就可以做出判决。”

木曲儿关心的是姚浏的状态。整个庭审过程中,他的能量消耗极大,现在变得异常微弱。

“值得吗?”她轻声问,“这样暴露在质疑和审视下?”

姚浏通过微弱的能量波动回应:“如果我们的经历能帮助未来类似情况的人,值得。法律变革总是从个别案例开始。”

当晚,媒体报道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庭审。全球学术界、法律界、宗教界展开激烈讨论。社交媒体上,#生死界限#、#爱的法律地位#等话题成为热点。

最令人惊讶的是,普通民众的反应。一个民意调查显示,尽管许多人对此现象持怀疑态度,但超过60%的人认为“如果真实,法律应该提供保护”。

“社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开放,”苏雨分析道,“人们可能不相信具体案例,但普遍认同爱应该被尊重和保护。”

两周的等待期间,团队没有闲着。他们准备了更详细的材料,回应法官可能有的疑问。更重要的是,全球范围内的支持者发起了“爱的权利”运动,收集签名支持法律承认意识存续状态。

姚浏的能量在这段时间逐渐恢复,甚至显示出新的特质——能够更精确地控制能量输出,仿佛庭审的压力锻造了更强大的能力。

最终庭审前一天,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主审法官私下参观医院,亲眼目睹了姚浏身体的最新进展——不仅脑活动更加活跃,甚至出现了明确的睡眠-觉醒周期。

“我看到的不再是一具尸体,而是处于特殊状态的生命,”法官后来在私人笔记中写道。

最终判决日,法院再次挤满人群。三位法官面无表情地入场,宣读判决书的时间似乎格外漫长。

当主审法官最终开口时,整个法庭静得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法律的核心是保护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随着人类认知的扩展,这些概念也需要重新审视...”

判决书长达五十页,详细讨论了每一个论点。最终,法院以2比1的多数意见,承认姚浏为“意识存续体”,享有基本权利保护,同时建议立法机构建立相关法律框架。

历史性的判决引发了全场震动。木曲儿泪流满面,姚教授和严教授紧紧握手,李静雯律师平静地收拾文件,眼中闪着胜利的光芒。

反对律师立即表示将上诉至最高法院,但这一刻的胜利属于爱与包容。

当晚,姚浏的能量体异常明亮稳定:“今天,法律终于看见了爱创造的奇迹。”

木曲儿握着他的手:“不,是爱让法律睁开了眼睛。”

在星光闪烁的夜空下,团队明白这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法律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承认了生命的可能性比传统理解更加丰富。在这个历史性的夜晚,生与死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而爱的力量则更加清晰地显现为连接一切的存在本质。

法庭上的灵魂不仅为姚浏赢得了保护,也为所有超越常规理解的生命形式打开了法律的大门。在这个悄然进行的革命中,人类对自身的理解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扩展,而爱始终是指引这一旅程的北极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