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星光系统,我带人干翻整个娱乐圈 > 第123章 苏晚的“文化宣言”

瑞士,日内瓦,国际文化论坛。

穹顶高耸的会议厅里,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评论家和文化官员,空气中弥漫着高级香水和精英主义的味道。每个人都表情严肃,姿态优雅,仿佛他们讨论的不是文化,而是某种可以改变世界运转的精密公式。

苏晚坐在后台的准备室里,一身剪裁得体的米白色长裙,领口和袖口处以极内敛的苏绣工艺绣着几朵淡雅的兰草,既有东方韵味,又不失现代感。她安静地看着手中的演讲稿,神态自若。

这次论坛的专题讨论,主持人是一位在国际上颇有名气的美国文化评论家,阿利斯泰尔·芬奇博士。他以言辞犀利、视角傲慢着称,尤其喜欢解构和批判非西方的文化叙事,常把它们轻蔑地归为“包装精美的民族主义宣传”。

此刻,芬奇博士正与一位法国学者低声交谈,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待会儿听听来自东方的新‘神话’,不知道这次他们又准备向世界输出什么样的‘古老智慧’。”

轮到苏晚发言时,她款步走上讲台,整个大厅都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这个过分年轻美丽的东方女性身上,不少人的眼神里都带着审视和几分居高临下的好奇。

她没有像前面的发言者那样,一上来就抛出宏大的理论和枯燥的数据。

“在我来日内瓦之前,”她用流利而纯正的英语开口,声音温润,却清晰地传到大厅的每一个角落,“我的一个朋友,送给我一件礼物。那是一块云锦。”

她没有展示任何图片,只是用语言描绘。

“它从一粒小小的蚕茧开始,经过缫丝、纺织、染色,再由最富经验的匠人,在古老的织机上,用上万根丝线,耗费数月光阴,才织就出流光溢彩的图案。这块锦缎的美,不仅仅在于它最终的华丽,更在于它从一粒种子到一个完整作品的过程。这个过程里,有顺应自然的智慧,有恰到好处的克制,有精益求精的耐心,还有对最终‘和谐’的追求。”

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许多人没料到她会以这样一种诗意的方式开场。

“今天,我想与各位探讨的‘新东方美学’,内核便在于此。”

她的演讲,就此展开。

她没有高喊口号,而是像一位高明的向导,引领着听众走进东方哲学的花园。她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在西方人看来刻板的“中国元素”——没有龙,没有红灯笼,没有功夫。

她谈的是“留白”。“西方的油画,追求的是满,是用色彩和光影填满整个画布。而我们的水墨画,最精髓处,往往在于那些没有落笔的空白。那不是空无一物,而是留给观者的想象,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种‘留白’的艺术,同样可以运用在现代电影的叙事节奏里,给观众喘息和思考的空间。”

她谈的是“风骨”。“它不是简单的英雄主义,而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是一种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优雅与尊严的姿态。一个真正有风骨的角色,他的力量,更多来自于内心,而非肌肉。”

她没有提《让子弹非》一个字,但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在为这部电影铺路。她谈论的,正是周星在电影里疯狂追求的那种独特的节奏感,是孟龙饰演的张麻子身上那种痞气与理想主义交织的复杂气质。

她在做的,不是推销一部电影,而是在推销一种全新的、足以和好莱坞范式相抗衡的审美体系。

演讲结束,掌声响起。

到了问答环节,芬奇博士果然亲自下场了。他慢条斯理地走上台,拿起话筒,脸上带着学者式的、礼貌的微笑,问题却是一把淬了毒的刀。

“苏小姐,非常感谢您诗意的分享。但是,请允许我提出一个疑问。”他故意拖长了音调,“您所描绘的‘新东方美学’,听起来固然美好。但这会不会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壁垒?一种包装得极其精美的民族主义宣言?毕竟,真正伟大的、普世的艺术,比如好莱坞的电影,它的魅力在于能超越国别。您现在所做的,是否是在宣扬一种‘东方特殊论’,一边高喊着与世界对话,一边却在建造一堵新的、名为‘美学’的墙?”

这个问题太尖锐了。他直接将苏晚的理论,定义为与“普世价值”对立的“民族主义”,用心极其险恶。

大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苏晚,想看她如何应对这几乎是诛心之论的质问。

苏晚脸上依旧挂着淡然的微笑,她等芬奇说完,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感谢您的提问,芬奇博士。您的这个问题,恰恰反映了许多西方朋友在看待东方时,一个普遍的,请恕我直言,一个有些过时的误区。”

一句“过时的误区”,让芬奇博士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您提到了好莱坞的‘普世性’。但我们是否可以反思一下,一个由单一文化作为主导声音,并被定义为‘普世’的世界,真的是一个健康而多元的全球化世界吗?那更像是一场文化的‘独白’,而不是‘对话’。”

台下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苏晚的话,正中靶心。

“‘新东方美学’的目的,不是要对抗或取代谁。它的存在,是为了让世界的文化合唱团,多一种独特的声部。我们认为,真正的普世性,并非来自于抹杀差异,而是在于从不同的文化表达中,找到共通的人性共鸣。我们不想取代好莱坞的独唱,我们只是单纯地相信,这个世界的舞台足够大,容得下一个合唱团。”

她向前一步,目光直视芬奇博士,语气平和,却字字铿锵。

“所以,我们不是在建墙,博士先生。我们只是想在被定义了上百年的世界餐桌上,摆上我们自己的一把椅子。这把椅子,或许是用五千年的木头雕刻而成,样式有些古老,但我们相信,坐在这把椅子上,我们讲述的故事,同样值得全世界侧耳倾听。”

话音落下。

沉默了足足三秒之后,雷鸣般的掌声,从大厅的后排开始,如潮水般向前蔓延,最终席卷了整个会场。

芬奇博士站在那里,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论坛结束后,数名欧洲主流电影节的主席和资深选片人主动上前,与苏晚交换了名片,言语间充满了对她所说的“新故事”的浓厚兴趣。

当天下午,“新东方美学”和苏晚那段“椅子论”的视频片段,开始在海外的社交媒体上悄然流传,热度不断攀升。

乌克兰,制片厂内。江川和顾倾城正通过直播看着这一幕。

顾倾城端着咖啡,嘴角挑起一个好看的弧度:“舆论的舞台已经搭好,全世界的好奇心都被勾起来了。”

江川看着屏幕上,被一群国际文化名人包围,依旧从容优雅的苏晚,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