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淬炼、低语与重量
李振增加的百分之二十训练量,绝非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将他本已逼近极限的康复进程,强行推入了一片名为“淬炼”的烈火地狱。
水疗池不再仅仅是提供浮力与阻力的辅助媒介,此刻它仿佛化作了粘稠的液态铅。每一次标准化的下肢抗阻运动,都像是要撕裂那些刚刚重新建立神经连接的脆弱肌纤维。水波不再是温柔的抚慰,而是无数根冰冷的针,随着他每一个因剧痛而微微颤抖的动作,刺入骨髓深处。汗水瞬间涌出,与池水混合,分不清哪是水,哪是汗,唯有他紧绷如岩石的下颌线和脖颈上暴起的青筋,昭示着正在承受的非人痛楚。
物理治疗师在一旁紧抿着嘴唇,监控着李振的生命体征数据,几次想要开口建议减少强度或暂停,但都被李振那近乎凶狠的、死死盯住前方虚拟耐力条的目光逼退了回去。那目光里,没有对痛苦的屈服,只有一种要将自身彻底打碎、再在灰烬中重生的决绝。
陆地训练室更是成了意志力的角斗场。原本需要依靠器械辅助才能完成的支撑站立,现在被他要求必须独立完成更长时间。他的双臂剧烈颤抖着,支撑着大部分体重,受伤的左腿如同被无数电流反复穿刺,虚软得不听使唤,每一次微小的平衡调整,都伴随着钻心的酸麻和刺痛。身体的本能疯狂呐喊着“放弃”,但脑海中,陆远志那只紧握兵牌、流淌着不屈蓝光的手,以及那份死寂中的坚守,像一道永不熄灭的烙印,灼烧着他的神经。
“还不够……”他在心里低吼,牙齿咬得咯咯作响,“这点痛……算什么……”
他强迫自己在那非人的痛苦中,去感受肌肉最深层次的细微颤动,去捕捉那稍纵即逝的、属于他自己的神经信号。痛苦不再是需要抵御的敌人,反而成了他最敏锐的导师,指引着他去重新认识、重新掌控这具曾经无比熟悉、如今却陌生而叛逆的身体。
一天的训练结束,他被护工几乎是半抱着抬回病房时,整个人如同从水里捞出来,脸色苍白如纸,连抬起一根手指的力气都仿佛被抽空。林晚红着眼眶,用温热的毛巾小心翼翼地擦拭他额头的冷汗和身上淋漓的汗渍,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
“何必……这么逼自己……”她声音哽咽,几乎说不下去。
李振闭着眼,剧烈地喘息着,过了好一会儿,才用尽全身力气,从喉咙深处挤出几个破碎却坚定的字眼:“远志……等不了……我……慢不得……”
极致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淹没了他,几乎在话音落下的瞬间,他就陷入了昏睡。然而,即使在睡梦中,他的身体仍会时不时地抽搐一下,眉头紧锁,仿佛那场与自身极限的残酷战争,从未停歇。
这淬炼的痛楚,是他选择的道路,是他回应那遥远沉寂的唯一方式。他用肉身的苦难,丈量着通往战友的距离。
---
“星火”核心舱的控制室内,气氛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高度凝聚的紧张。巨大的全息屏幕上,数据流如瀑布般奔涌,复杂的波形图交错闪烁。陈博士和他的团队,正在试图解读那场“凝望”之后,纽带持续荡漾开的、细微到近乎幻觉的“情感涟漪”。
“对比结果出来了。”助手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指向并排显示的两组数据模型,“确认无疑,李将军探视时引发的神经谐振‘震颤’模式,其核心频率特征,与我们之前捕获的、标记为‘铁血-责任-守护’的强信号簇高度吻合!而‘白鸽’同志引发的‘涟漪’模式,则与另一组标记为‘纯净-探寻-连接’的弱信号簇存在显着关联!”
陈博士目光灼灼,手指在全息交互界面上快速划动,调出更深层的分析图谱:“看能量场的微观拓扑结构变化。在李将军的‘震颤’模式下,能量场在兵牌周围呈现出一种‘向内聚合、强化核心’的趋势,像是在……加固着什么。而在‘白鸽’的‘涟漪’模式下,能量场则表现为‘向外舒缓、扩散边界’,更像是在……尝试接触和渗透。”
他猛地转过身,面向团队成员,声音因激动而带着金属般的质感:“同志们,这不再是简单的能量反射!这条纽带,这条由陆远志同志不屈意志和未知技术共同铸就的生命线,它拥有‘记忆’!它能够识别并区分不同来源的‘情感印记’,并做出与之对应的、具有功能倾向性的反应!”
这个发现,石破天惊!
它意味着,陆远志那沉寂的意识深处,并非一片虚无。那里存在着对特定情感、特定对象的“记忆烙印”。李振所代表的“铁血与守护”,能激发纽带“巩固自身”的反应;而“白鸽”所代表的“纯净与连接”,则可能引导纽带“探索外界”!
“立刻调整外部干预策略!”陈博士果断下令,“制定差异化刺激方案!我们需要更多像李将军这样具有强烈‘守护’印记的探视,也需要像‘白鸽’同志这样具有‘连接’特质的外部互动!我们要利用这条纽带的情感记忆,从内部巩固他的存在基石,从外部拓宽他的感知边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