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星火、颤抖的坐标与深渊的脉搏
---
“磐石”基地 - “星火”神经接口实验室 - 深夜。
实验室灯火通明,与窗外的沉沉夜色形成鲜明对比。空气里弥漫着高强度运算设备散发的微热、特种冷却液的微凉,以及一种近乎凝固的专注。巨大的环形屏幕上,不再是冰冷的线条,而是流动着复杂到令人眩晕的、经过层层放大的神经电信号瀑布流。每一道微弱的涟漪,每一次不规则的尖峰,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跳。
陆远志躺在实验室中央的特制悬浮床上。他依旧昏迷,脸色在冷白灯光下显得更加苍白透明。他的头部被一个布满精密银色传感节点的、流线型头盔轻柔包裹,无数纤细如发丝的纳米导线从头盔延伸出来,接入环绕的操作台。那只包裹着厚厚纱布的左手,被小心地放置在一个特制的感应平台上。平台表面覆盖着微小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调节单元,正对着他手心的位置,是那块冰冷的、刻着“ANVIL”的兵牌。
张教授和陈博士如同两尊石像,矗立在主控台前。他们的眼睛布满血丝,死死盯着屏幕上被放大了数百万倍的信号图谱。旁边,“星火”项目组的核心成员们各司其位,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调整着复杂的谐波共振算法和量子级信号过滤参数。实验室里只有设备低沉的嗡鸣和敲击键盘的细微声响,气氛紧张得如同引信即将燃尽的炸弹。
“SQUID阵列校准完成,环境噪声压制到理论极限!”
“生物谐波模型第七次迭代加载!准备注入测试信号!”
“远志的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应激指数在安全阈值内!可以开始!”
陈博士深吸一口气,看向张教授。张教授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专注,缓缓点头。
“启动‘星火’计划第一次主动神经信号引导与放大测试。目标:诱发并放大‘触碰感知’意图信号,尝试与预设的‘灯塔’干扰频率模型建立初级谐波关联。能量输出设定:最低阈值。” 陈博士的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命令下达。
一道极其微弱、频率经过精心调制的模拟“冰冷触碰”信号,通过陆远志左手感应平台下的温度调节单元,精准地传递到包裹纱布的手背皮肤上。
几乎同时!
主屏幕上,代表陆远志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的信号瀑布流中,**一个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辨的尖峰信号骤然跳起!** 如同黑暗中猛然擦亮的一粒火星!
“捕捉到了!原生信号强度:0.003微伏!” 一名研究员的声音带着狂喜的颤抖。
紧接着,“星火”系统的生物谐波放大器启动!屏幕上,一个复杂的、由无数精密算法构建的“虚拟神经共鸣腔”模型瞬间激活!它将捕捉到的那个微弱尖峰信号的独特频率和波形模式作为“种子”,开始进行指数级的能量叠加和波形精炼!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被无形的力量层层放大、塑形!
**嗡……**
实验室里响起一阵极其轻微、却带着特殊韵律的蜂鸣。那是放大后的神经谐波信号被转换成特定频段的电磁波,通过环绕陆远志头部的发射阵列,轻柔地、却坚定地向外扩散。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住另一个屏幕——那里连接着模拟波罗的海“灯塔”空间伤疤生物-空间共振余波的发生器。屏幕上原本稳定跳动的、代表“灯塔”污染频率的红色波形,在“星火”系统发出的谐波信号接触的瞬间……**极其轻微地……扭曲了一下!** 如同平静的水面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泛起了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
“干扰有效!局部干涉发生!波形畸变率:0.15%!” 负责监测“灯塔”模拟器的研究员激动地喊了出来!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如同惊雷!
0.15%!微不足道的数字!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证明了李振那个看似疯狂的构想——用战士的微弱神经意志,通过最精密的科技桥梁,去撼动深渊的余波——在理论上,**可行**!这0.15%,是陆远志用他那几乎断裂的神经,在科技之翼的托举下,向那片黑暗投出的第一颗石子!是划破绝望的第一缕星火!
实验室里爆发出压抑的欢呼!陈博士激动地握紧了拳头,张教授长长舒了一口气,布满皱纹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虽然那笑容很快又被巨大的责任感和前路的艰难所取代。0.15%,只是开始,距离真正有效的“盾”或“干扰器”,还有天堑般的距离。信号稳定性、能量转换效率、对陆远志脆弱神经的长期影响……无数难题横亘在前。
但此刻,这微弱的星火,已足以燎原!
---
**“磐石”基地 - 神经复健室 - 数日后。**
这里的光线柔和温暖,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和一种……类似康复中心的气息。与“星火”实验室的精密冰冷不同,这里更像一个安静的战场。陆远志依旧躺在特制的悬浮床上,但头部那个充满科技感的头盔已经取下,只保留了左手的神经传感接口和生命监护设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