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塑之路与暗涌之潮
特护病房内,陆远志指尖那一次微弱的、意念驱动的自主颤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荡起希望的涟漪,也标志着他的复健之路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神经重塑与意念耦合训练**。
王岚医生和林小芳在短暂的震惊后,立刻意识到这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不仅仅是感觉信号的恢复,更是运动意图向肢体传递的萌芽!是神经通路重建最珍贵的火种!
“陆队长!这太关键了!” 王岚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这说明你大脑发出的运动指令,已经有极其微弱的信号,开始‘穿透’受损的神经屏障,抵达肌肉了!这是从‘感觉’迈向‘动作’的关键一步!”
她迅速调整了复健方案:
1. **强化意念聚焦训练**:在NMES电刺激期间,要求陆远志将全部意念集中在目标肌肉(如食指屈肌)上,想象它收缩、动作,并努力“感受”电刺激带来的肌肉跳动,将其与意念结合。
2. **镜像疗法**:利用一面特制的镜子,遮挡住陆远志受伤的左臂,反射他完好的右臂动作。通过视觉欺骗大脑,激活控制左臂的镜像神经元网络,促进神经通路的重建。
3. **生物反馈训练**:在目标肌肉(如食指)连接更精密的肌电传感器,将极其微弱的肌电信号放大并转化为视觉或听觉反馈(如屏幕上的光点闪烁或音调变化)。让陆远志能“看到”或“听到”自己意念努力的结果,进行精准的意念-肌肉耦合练习。
4. **被动活动升级**:在治疗师被动活动他手指时,要求他同步进行强烈的意念“跟随”,想象自己主动做出同样的动作。
训练强度和要求呈指数级提升。如果说之前的复健是承受酷刑,那么现在就是在酷刑中进行最精密的微雕!每一次训练,陆远志都必须保持绝对的、近乎冥想般的专注。意念的聚焦、神经信号的捕捉、与电刺激或被动活动的同步…每一个环节都耗费着巨大的精神力。汗水依旧浸透他的衣衫,但痛苦之外,更添了一种精神高度透支后的眩晕和疲惫。
然而,效果也在缓慢显现。虽然自主的、有意识的动作依旧遥不可及,但王岚通过肌电传感器捕捉到的、代表意念努力的微弱信号脉冲,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在艰难却持续地提升!那如同风中残烛般的神经连接,正在意念的浇灌下,顽强地尝试着重新点亮!
支撑陆远志的,除了心中那永不熄灭的守护之火,还有安全点传来的“补给”。小七那幅“勇敢爸爸”的画作被打印出来,贴在了他病床对面的墙上。每天,女兵都会录制一段小七的视频传过来:有时是她奶声奶气地唱新学的儿歌;有时是她炫耀自己搭好的积木城堡;更多的时候,是她对着镜头握紧小拳头,认真地说:“爸爸加油!小七等爸爸回家!爸爸的手一定会好的!”
女儿纯净的笑容和充满希望的鼓励,是陆远志在精神濒临枯竭时最强大的能量源泉。他会在训练间隙,一遍遍地看着这些视频,疲惫的脸上露出温柔而坚定的笑容。
---
与此同时,“萤火虫”项目临时实验室内,气氛紧张而充满突破的亢奋。
张浩的双眼因连续熬夜而布满血丝,但眼神却亮得惊人。他面前的几块屏幕上,复杂的基因序列、蛋白质结构、信号通路图谱如同星辰般铺展开来。林小芳传来的陆远志血清报告数据,被嵌入到一个庞大的分析模型中。
“找到了!关联点就在这里!” 张浩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嘶哑却带着狂喜,指着屏幕上一条被高亮标注的基因链和旁边一个复杂的蛋白质三维结构模型。“陆队血清中异常高表达的IL-10、TGF-β等抗炎和促修复因子,其上游调控区域,存在一段与小七‘**密码’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的**调控增强子**!”
他调出对比图:“看!这段序列在小七的基因里,是‘**密码’的核心组成部分,赋予了它对‘钥匙’武器的精准引导能力!而在陆队的基因里,它更像是一个…被‘弱化’或‘沉默’的版本!它无法像小七那样引导外部武器,但它被激活后,却能持续、稳定地**强化陆队自身的免疫调节和创伤修复能力**!这就是他‘抗性因子’的来源!”
“换句话说,” 张浩激动地总结道,“陆队体内,天然携带了一个‘弱化版’的守护基因!这个基因在他经历极端创伤和生命威胁时被深度激活,形成强大的内源性保护屏障!这解释了他为什么能在矿洞和ICU的绝境中挣扎回来!解释了他左臂局部炎症控制异常良好!甚至…很可能解释了他神经恢复出现早期信号的生理基础!这种内源性强化,为神经修复提供了相对有利的微环境!”
这个发现如同拨云见日!
“弱化版的守护基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