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商会的到来,如同在星火同盟这片相对平静的水域投入了一块巨石。涟漪迅速扩散,搅动了原本就并非铁板一块的各方势力。维克托·兰斯那彬彬有礼却寸步不让的外交辞令,以及商会舰队所展示出的、远超同盟水平的科技与武力,像一层无形的压力,笼罩在每一个决策者的心头。
锈锚岛内部,分歧开始显现。以白石砦石坚为首的一部分代表,公开表示应积极与商会合作。“他们拥有我们急需的技术和资源!看看他们的舰队,看看他们承诺的能量核心!只要达成合作,我们就能立刻摆脱能源短缺的困境,甚至有能力扩大屏障范围,收复更多失地!”石坚在一次扩大议会上声音洪亮,引得不少来自资源匮乏小岛的代表暗自点头。恐惧与贪婪,往往是投降主义最好的温床。
而风铃屿的老隼和绿洲站站长等较为谨慎的代表,则坚持必须摸清商会底细,设定严格的红线。“与虎谋皮,终被虎噬。他们要求的驻地和信息权,就是插进我们心脏的楔子。一旦答应,星火同盟名存实亡!”老隼的话语掷地有声,但也掩盖不住一丝底气不足——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强硬需要付出代价。
黄凌作为同盟的实际核心,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深知,无论是彻底拒绝还是全盘接受,都可能将同盟推向深渊。他必须在这两者之间,走出一条如履薄冰的险路。
会议结束后,黄凌没有返回自己的居所,而是来到了岛屿边缘一处僻静的观测塔。这里远离中心的喧嚣,可以清晰地看到远方如同乌云般压境的商会舰队,也能感受到脚下锈锚岛地脉能量那熟悉而微弱的流动。杨萤很快也找了过来,手中拿着最新的数据分析报告。
“商会的技术扫描有结果了,”杨萤的声音带着疲惫,却也有一丝兴奋,“他们舰队的能量核心,并非纯粹的地脉能源,似乎融合了一种……我们未曾记录的高效粒子约束技术。其能量输出效率和稳定性,确实远超我们现有的任何装置。而且,他们的外层装甲有吸收和偏转能量攻击的特性,对我们的防御武器系统构成了天然克制。”
坏消息。这意味着一旦发生冲突,星火同盟在技术和装备上将处于绝对劣势。
“但是,”杨萤话锋一转,调出了另一组数据,“我分析了他们公开演示的‘农业技术’和部分‘医疗物资’,发现其中几种关键催化酶和生物制剂,其分子结构与我们从‘摇篮守卫’残骸中解析出的某种有机润滑剂和修复凝胶高度同源。”
黄凌目光一凝:“你的意思是?”
“我怀疑,”杨萤压低声音,“新纪元商会,很可能也发掘并利用了一处旧世界的遗迹,甚至可能也是一个‘盖亚节点’的附属设施!他们的技术飞跃,并非无源之水。只是他们的发展方向,似乎更侧重于应用和武装,而非……理解和共存。”
这个推测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商会并非天外来客,他们同样是旧世界遗产的继承者,只是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更具侵略性和掠夺性的道路。
“如果我们能找到‘破碎穹顶’的记忆碎片,获得更完整的旧世界知识体系,或许就能在技术上与他们分庭抗礼,甚至找到他们的弱点。”杨萤总结道,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
正在这时,苏茜也匆匆赶来,脸色凝重:“队长,我们安排在商会临时驻地外围的暗哨报告,维克托的副手,一个叫‘蝰蛇’的女人,最近几天频繁与石坚的人私下接触。而且,我们监测到有微弱的、未经授权的信号从白石砦的驻地方向,试图与商会舰队建立联系。”
内忧外患,已然勾连在一起。
“不能再等了。”黄凌望着远方商会的旗舰,那艘被称为“方舟”的巨舰如同悬浮的钢铁山脉,散发着冰冷的威慑力。“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打破这个僵局。‘破碎穹顶’的计划,必须提前。”
“太冒险了!”苏茜立刻反对,“永寂海的能量乱流是已知最危险的区域之一,我们对‘破碎穹顶’内部情况一无所知!而且,一旦我们主力离开,商会和石坚那些人……”
“正因为危险,才要尽快去。”黄凌打断她,语气决然,“商会之所以还能保持表面的‘礼貌’,是因为他们尚未完全摸清我们的底牌,也对葬骨平原的能量异变心存忌惮。一旦他们确认我们外强中干,或者与石坚达成某种交易,锈锚岛和同盟顷刻间就会易主。我们必须在他们动手之前,拿到能改变力量对比的筹码。”
他看向杨萤:“我们需要一艘船,一艘足够快、足够隐蔽、足够坚固,能够穿越永寂海边缘乱流的船。还需要一个精干的行动小队。”
杨萤沉吟片刻:“利用新解析的轻型装甲技术和能量矩阵,对‘疾风号’进行极限改造,或许可以一试。但时间至少需要十天。而且,船员……必须是绝对可靠,且有能力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和作战的精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