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雅的苏醒,如同在锈锚岛沉寂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虽不汹涌,却悄然改变了许多东西。她不再是最初那个懵懂而带着惊恐的女孩,也不再仅仅是能与“摇篮”共鸣的特殊个体。她的眼神里沉淀了太多难以言说的东西——星空的低语、大地的创痛、一个古老AI的决绝,以及那份与盖亚节点短暂融合后留下的、近乎神性的辽阔与悲悯。
她变得异常安静,大部分时间只是坐在医疗中心花园的长椅上,望着被能量屏障过滤后显得有些失真的天空,或是用手指轻轻触摸着泥土中顽强生长的、经过辐射适应的苔藓。她与人的交流变少了,却似乎与整个世界建立起了更深的连接。偶尔,她会向杨萤描述一些模糊的“感觉”——某个方向的地脉能量流动变得滞涩,或者远方某个未曾标记的区域传来微弱的、类似“摇篮”初醒时的“悸动”。这些信息起初显得零碎而难以验证,直到杨萤调动远程探测器进行针对性扫描后,才震惊地发现其惊人的准确性。
阿雅,正在从一个“感知者”,向着某种意义上的“地脉**图谱”进化。
与此同时,星火同盟内部,一场无声的博弈正在暗流下进行。黄凌带回的关于葬骨平原、盖亚节点和“巨噬”的真相,被严格控制在最高决策层。但这并不意味着外界毫无察觉。远征队的惨烈伤亡、带回来的珍贵却破损的旧世界科技造物、以及黄凌等人身上那无法完全掩饰的、经历过大震撼后的沉郁气质,都让其他岛屿的代表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风铃屿的老隼和绿洲站的站长是知情者,他们选择了暂时观望和支持,但疑虑与日俱增。他们需要看到锈锚岛,或者说黄凌,能将这些惊天秘密转化为切实的、对同盟有利的行动或资源。而新加入不久、态度一直有些暧昧的白石砦首领石坚,则更加直接。他几次在非正式场合试探,言语间透露出对“独占”旧世界遗产的不满,以及对锈锚岛是否具备领导同盟应对未来风险的质疑。
“他们觉得我们把最好的东西藏起来了,”苏茜在一次核心会议上汇报,语气带着不屑,“石坚的手下最近在酒吧里散播言论,说我们的人在葬骨平原发现了能彻底解决能源问题的‘宝藏’,却想独吞。”
“人心总是趋利避害,也总是倾向于相信简单的解释。”黄凌并不意外。他将目光投向杨萤,“技术解析的进展如何?我们需要一些能够展示的‘成果’,哪怕是阶段性的,来稳定人心,也堵住某些人的嘴。”
杨萤面前的光屏上数据流动,她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从‘摇篮守卫’残骸和伊西斯数据库碎片中,我们确实还原出了一些东西。一种高效的地脉能量被动采集矩阵,效率比我们现有的技术高出三倍,而且对地脉本身的扰动极小。还有一种基于那种特殊合金的轻型装甲锻造工艺,防御性能提升显着,重量却减轻了百分之二十。”
她顿了顿,调出另一份文件,神色更加严肃:“但最重要的,是关于‘记忆碎片’的线索。伊西斯的数据库里提到,旧世界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盖亚网络’崩溃,曾将关键的维护数据和节点坐标封存在数个物理载体中,分散储存在不同的‘避难所’或‘观测站’。其中一处可能的坐标……指向了‘破碎穹顶’。”
“破碎穹顶?”苏茜皱眉,“那个传说中旧世界的全球通讯中枢?不是说早就被深渊带吞没了吗?”
“坐标显示它可能还在,只是位置……极其险恶,位于一片被称为‘永寂海’的剧烈能量乱流区边缘。”杨萤将坐标图投射到空中,那是一片被标记为深红色的、生人勿近的区域,“如果那里真的存在‘记忆碎片’,我们或许能从中找到修复甚至强化其他盖亚节点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这个世界的互动方式。”
机遇与风险并存,而且风险高到令人窒息。
“这件事,仅限于我们几人知道。”黄凌立刻下了封口令,“在做好万全准备之前,绝不能泄露半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几天后,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锈锚岛表面的平静:一支来自遥远西方、自称“新纪元商会”的大型贸易船队,请求进入星火同盟的空域,并进行“友好访问与资源互通”。
这支船队规模庞大,拥有数艘经过重度改装、堪比小型移动堡垒的巨型浮空舰,护卫舰队装备精良,其科技水平明显高于星火同盟。他们发送的通讯信号稳定而清晰,措辞礼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势。
商会代表是一个名叫“维克托·兰斯”的中年男人,衣着体面,笑容可掬,但那双精明的眼睛里却毫无温度。在星火大厅举行的欢迎仪式上,他侃侃而谈,描绘着商会拥有的丰富物资——从高纯度的能量晶核、先进的农业技术,到强大的防御武器系统。他声称商会旨在“重建文明秩序,促进资源共享”,愿意与星火同盟这样的“区域性稳定力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