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阵来自地底深处的、如同巨兽翻身般的微弱震动,虽未造成实质破坏,却像一柄冰冷的凿子,在每个人心头刻下了深深的刻痕。刚刚因与“摇篮”建立连接而燃起的希望之火,仿佛被投入了冰水,虽未熄灭,却摇曳不定,光芒被骤然压下的阴影所吞噬。
临时营地内的气氛绷紧到了极点。设备运行的嗡鸣声似乎都刻意压低了,队员们检查武器和装备的动作变得更加频繁且用力,目光不时扫向脚下那片仿佛隐藏着无尽噩梦的大地,以及远方盆地中心那愈发不祥的暗红雾霭。
杨萤几乎是将自己焊在了仪器前。她调动了所有探测单元,全力监控着地下任何细微的能量和物理波动。之前与“摇篮守卫协议”的短暂连接记录被反复分析,试图从中找出关于那个“空洞”的蛛丝马迹。同时,她也开始着手研究阿雅与“摇篮”建立能量连接的详细数据,这超越常规的能量协同现象,或许能成为他们对抗未知威胁的关键。
“震动源深度……无法精确测算,至少在地表以下数公里。”杨萤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光屏上错综复杂的波形图如同紊乱的心电图,“能量特征……极其晦涩,与噬能体的‘冰冷空洞’有相似之处,但规模……放大了成千上万倍。它更像是一个……能量的‘真空地带’,或者说,‘吞噬’本身的概念实体。”
她调出葬骨平原的宏观能量分布图,指向盆地核心下方一个巨大的、几乎没有任何能量反馈的黑暗区域。“看这里,我们之前一直以为是能量雾霭的屏蔽效应,但现在看来,这本身就是异常。这个‘空洞’……我们暂时称它为‘巨噬’,它一直在那里,只是处于极深度的休眠。我们清理7B导管和‘摇篮’的主动干预,产生的能量涟漪,可能……惊扰了它。”
“‘巨噬’……”黄凌重复着这个命名,它能吞噬什么?能量?物质?还是……一切?
“阿雅,‘摇篮’还能提供更多关于这个‘巨噬’的信息吗?”黄凌转向坐在一旁,脸色依旧苍白的女孩。她此刻是唯一能与那片古老意识直接沟通的桥梁。
阿雅双手紧握着晶石,闭目努力感知,但很快便痛苦地摇了摇头。“不行……一靠近那个方向,所有的‘声音’和‘感觉’都被吸走了……只有一片……虚无的黑暗。‘摇篮’也很害怕……它对‘巨噬’的了解似乎也不多,只知道它非常古老,甚至在‘摇篮’被创造出来之前,就可能以某种形式存在于这片土地之下……大灾变时,它似乎……‘醒’过一次,吞掉了附近很大一片区域的一切……然后才又陷入沉睡……”
一个比旧世界“盖亚计划”更古老、更恐怖的存在?这个可能性让所有人的脊背都窜起一股寒意。葬骨平原的“葬骨”之名,恐怕并非仅仅指代旧世界的废墟。
“它现在的活跃度如何?有没有可能再次陷入沉睡?”苏茜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杨萤看着监控数据,眉头紧锁:“震动频率在最初那次后有所降低,但能量‘真空’的范围……正在以极其缓慢但确实存在的速度……向外扩张。虽然慢,但趋势明确。它可能没有完全醒来,但确实从沉睡中‘上浮’了一点。”
就像一头冬眠的熊,被惊扰后,虽然没有立刻出洞捕猎,却在巢穴里翻了个身,露出了獠牙。威胁等级,已然提升。
“我们必须在它完全苏醒,或者其影响扩大到不可收拾之前,找到应对方法。”黄凌的声音斩钉截铁,打破了压抑的沉默,“‘摇篮’提到的‘记忆碎片’是关键。杨萤,结合我们已有的所有数据——旧世界地图、‘摇篮’提供的模糊感觉、地下结构扫描,还有葬骨平原的能量分布——能否圈定几个最有可能藏有‘碎片’的区域?”
“我在尝试。”杨萤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多个图层的数据在她面前叠加、比对,“‘摇篮’的意识是基于地脉能量网络的,它感觉到的‘记忆碎片’,很可能也储存在与地脉能量相关的特殊载体或设施中。排除掉已被噬能体严重侵蚀和结构完全坍塌的区域……有三个地点可能性较高。”
光屏上出现了三个被高亮标记的区域:
第一处,位于盆地西北方向,一片被称为“镜湖”的干涸盐碱地中心,扫描显示地下有强烈的、异常有序的能量反应,与环境格格不入。
第二处,在盆地正东,靠近“巨噬”活动区域的边缘,是一处标识为“零号生态实验室”的旧世界遗址,资料显示这里曾进行过与地脉能量生物适应性相关的绝密研究。
第三处,则是在他们目前所在峡谷的更深层,那片之前探测到的、结构异常复杂庞大的地下设施网络的核心区,那里能量反应最为密集,但也最靠近可能存在的“摇篮守卫”主控中心,风险未知。
“三个方向,三种可能。”黄凌凝视着地图,“‘镜湖’距离相对安全,但信息不明。‘零号实验室’可能直接关联‘盖亚计划’,但靠近‘巨噬’,风险最高。地下设施核心可能藏着守卫协议的中枢,但内部情况最复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