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的青春恋爱绝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 第15章 军训缓冲期

当为期两周、全封闭军训的通知下达时,江淮内心涌起的,并非其他同学的哀嚎与抱怨,而是一种近乎奢侈的解脱感。两周,十四天,三百三十六小时。这意味着他将暂时逃离那个围绕着他旋转的、光怪陆离的“扭曲”星系——远离苏玖玖无处不在的掌控网,林芷甜腻危险的黏附,月岛绫带着权力芬芳的“辅导”,伊丽莎白冰冷蚀骨的“进食”,甚至叶雪那如同不定时炸弹般的“关照”。连同对林清许那份刚刚萌芽却前途未卜的好感,以及对妹妹江时雨过度保护带来的沉重温暖,都可以暂时封存。

军训基地坐落在远离市区的山脚下,条件简陋,纪律如铁。统一的迷彩服像是最有效的伪装,抹平了所有家世、背景与过往的棱角。在这里,没有“扭曲奇点”,没有“后宫男主”,只有一群在烈日和口令下被反复锤炼的、代号为“新生”的绿色植株。

训练从站军姿开始。九月的日头依旧毒辣,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而下,将训练场的水泥地烤得滚烫。汗水顺着额角、鬓角、下巴汇聚成溪流,滑落,浸透厚重的迷彩服,在后背和前胸洇开深色的地图。脚底由酸麻转为刺痛,最后近乎失去知觉。江淮咬紧牙关,目视前方,将所有纷乱的思绪强行压下,脑子里只剩下教官威严的口令和身体本能的坚持:挺直,再挺直一点。

他的五位室友,在这片纯粹的“物理”战场上,各自显露出了本色:

· 雷震 如同回到了主场。他强健的体魄和出色的运动神经让他轻松成为连队的标杆,动作标准,步伐铿锵,经常被教官拎出来示范,赢得一片(主要是其他连队女生)若有若无的惊叹目光。休息时,他总能变魔术般弄来几瓶透心凉的矿泉水,像分发战利品一样塞给气喘吁吁的室友们。

· 林珂 试图用理性解构苦难。他私下计算站军姿时重心分布的最优解,分析正步走时摆臂角度与省力程度的关联,甚至试图优化水壶的饮水节奏以减少水分流失。虽然他的“军训生存算法”在教官一声粗吼下往往瞬间崩溃,但他推着并不存在的眼镜(训练不允许佩戴),一脸严肃探讨如何“科学摸鱼”的样子,成了艰苦训练中一抹另类的幽默。

· 沈渊 的风流倜傥在严酷环境下大幅贬值。他被晒成了小麦色,精心打理的发型在军帽的摧残下奄奄一息。但他那张嘴依旧不肯闲着,能用三寸不烂之舌把铁面教官逗得嘴角抽搐,又能在休息间隙,凭借“人间观察家”的敏锐,将隔壁女兵连的方阵成员特点分析得头头是道,尽管只是过过眼瘾和嘴瘾。

· 周铭 是训练场上的“困难户”。他纤细的胳膊举起仿真枪时抖若筛糠,每次低姿匍匐都像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结束时整个人如同从水里捞出,瘫在地上动弹不得。但他骨子里有股艺术家的执拗,从不叫苦叫累,只是抿着苍白的唇,一遍遍重复动作。他的速写本成了记录这段岁月的最佳载体,累瘫的雷震、蹙眉计算的林珂、甚至教官发火时狰狞的表情,都被他生动地捕捉下来。

· 李慕白 则是最稳定的那一个。他的动作或许不够彪悍,但自带一种沉静的气场,如古井深潭。他会在雷震因被挑衅而冲动时,用一个眼神让其冷静;会在林珂陷入数据死胡同时,用一句“尽信书不如无书”点醒;会在周铭体力透支时,默默伸出手托住他的背脊。他像团队的粘合剂,无声地弥合着躁动与疲惫。

一天的训练结束,江淮拖着仿佛不属于自己的身体爬回硬板床,肌肉酸痛得如同被拆解重组,但大脑却异常放空。没有无止境的信息轰炸,没有需要反复揣度的言外之意,只有身体最原始的疲惫和满足。他几乎头一沾枕头就陷入了沉睡,连梦都未曾打扰。

军训进入第二周,适应了最初的强度后,集体的凝聚力开始显现。夜晚的拉歌比赛,各个连队吼得声嘶力竭,嗓子沙哑却情绪高涨。江淮也被这种纯粹的热情感染,跟着大伙儿放声高歌,将积压已久的郁气随歌声倾泻而出。

某个没有集体活动的夜晚,熄灯号过后,501寝室的六人偷偷溜到宿舍楼后一块背风的空地。这是他们发现的“秘密基地”,可以暂时逃避严格的熄灯管制。

“妈的,老子这辈子没这么馋过!”沈渊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毛巾小心翼翼包裹的物件——两包红烧牛肉面,如同捧出绝世珍宝。

“卧槽!渊哥牛逼!”雷震的眼睛瞬间亮了,如同饿狼看到猎物。

几个人默契地分工合作,有人望风,有人用暖水瓶里所剩不多的热水泡面。当那熟悉的、带着浓郁添加剂香气的味道在夜风中弥漫开来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两包面,六个人分,每人只能分到小半碗面汤和几根面条。但此刻,这无疑是世间最美味的珍馐。大家围坐成一圈,小心翼翼地吸溜着,连汤底都喝得一滴不剩。

“哎,我说江淮,”沈渊抹了把嘴,压低声音,在星光下看向身旁沉默的江淮,“这两周清净了吧?不用应付那些……呃,莺莺燕燕。”

气氛微妙地顿了一下。雷震意识到说错了话,尴尬地挠头;林珂推了推空气眼镜;周铭低头摆弄着速写本;李慕白则目光温和地看着江淮。

江淮捧着手里空了的泡面碗,感受着残留的余温,看着身边这些虽然性格迥异,却在这两周里同甘共苦、分享最后一口粮食的室友,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他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疲惫。

“嗯,清净了。”他轻声说,抬头望着城市边缘格外清晰的星空,“虽然累得像条狗,但心里……没那么累了。”

他顿了顿,第一次主动提及那个他一直回避的话题:“有时候觉得,像做了一场混乱又疲惫的梦。醒来在这里,虽然身体受罪,但至少……脑子是清醒的。”

沈渊拍了拍他的肩膀,难得收起了戏谑:“兄弟,甭管外面多少狂风暴雨,咱501,永远是你的避风港。虽然这港湾可能有点……呃,吵。”他瞥了一眼正在跟周铭抢最后一口面汤的雷震。

李慕白微笑道:“《诗经》有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内部虽有玩闹,但对外,我们同心。”

林珂冷不丁补充数据:“根据行为模式分析,封闭式集体生活对缓解因复杂人际关系导致的精神内耗,有效率高达78.3%。”

连周铭也小声而坚定地说:“江哥……你很好。是她们……太复杂。”

听着这些或直白或含蓄的支持,江淮感觉鼻腔有些发酸。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将那份感动与温暖牢牢刻在心里。这份由汗水、星光和泡面构筑的兄弟情谊,简单、粗糙,却无比真实有力,像一副坚实的铠甲,在他重返“战场”前,为他注入了一丝宝贵的勇气。

军训的最后一天是汇报表演。当501寝室所在的方阵,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高喊着口号,精神抖擞地通过主席台时,一种前所未有的集体荣誉感在江淮胸中激荡。这两周,他不仅收获了身体的锤炼,更收获了对“正常”集体生活的真切体验。

告别仪式结束后,大巴车缓缓驶离军训基地。车厢里弥漫着汗味、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解脱的欢快和即将归家的兴奋。

江淮靠在窗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和山峦,心情复杂。他晒黑了,皮肤粗糙了,但眼神却比来时更加清亮,少了那份挥之不去的阴郁与惶惑。口袋里,是周铭送给他的、画着六人军训合影的速写;手机里,存着林珂那套基本没派上用场的“军训生存指南”;脑海里,烙印着雷震的豪爽、沈渊的狡黠、李慕白的沉稳,以及无数个一起流汗、一起抢食、一起在星空下聊天的夜晚。

这两周,像一场短暂而深刻的修行。他暂时卸下了“扭曲奇点”的身份,回归到一个普通的、会累会饿、会和兄弟打闹的新生。

然而,当熟悉的城市轮廓逐渐清晰,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反射着刺眼阳光时,一种无形的压力也开始悄然复苏。他知道,梦醒了。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依旧在那里,那些“麻烦”或许早已在校门口布下了新的罗网。

大巴车终于停在了久违的校门口。江淮深吸一口气,随着人流走下汽车。炽热的阳光扑面而来,与军训基地的并无二致,但他却感到一丝不同。

他摸了摸脖颈上似乎还残留着伊丽莎白印记的位置,又感受了一下口袋里那张粗糙却温暖的速写。

“走了,江淮!发什么呆呢!”雷震一把揽过他的肩膀,粗声粗气地喊道。

“赶紧回宿舍冲个澡,身上都快馊了!”沈渊捏着鼻子,夸张地扇着风。

林珂已经开始低头操作手机:“需要我提前预约浴室位置吗?根据历史数据,这个时间点拥堵概率高达……”

周铭抱着他的速写本,腼腆地笑着。李慕白则提着几人的行李,温和地看着他们打闹。

看着身边这群吵吵闹闹、却无比真实的室友,江淮笑了笑,抬脚跟上了他们的步伐。

是的,风暴或许依旧,纠缠不会停止。但他的体内,已经悄然滋生出一股由汗水、友谊和集体荣誉感淬炼出的微光。这光芒或许微弱,不足以驱散所有“扭曲”的阴霾,但至少,能让他看清脚下泥泞的道路,以及身边并肩同行的、真实不虚的温暖。

迷彩下的喘息已经结束,但烙印在骨子里的某些东西,将伴随他走向未知的、注定不会平凡的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