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孟医生的学霸小青梅又双叒怀孕了 > 小河番外 55岁正是闯的年纪(1)

时光荏苒,王小河在学术道路上的步伐稳健而迅速。

凭借过硬的学术成果和那份独有的、冷静到近乎钝感的专注力,她在国内城市规划领域声名鹊起。

每天,她的邮箱和办公桌上都堆满了雪花般的邀约。

高端学术论坛、政府咨询会议、业界颁奖典礼、媒体专访……她已然成为一颗耀眼的学术明星。

然而,内核里的她,依旧是那个带点自闭特质、热爱知识和思考远胜于人际交往的王小河。

对于这些喧嚣的社交活动,她保持着一种近乎缺心眼子的直率态度。

感兴趣的、对学术有益的,她会认真准备参与。

纯粹应酬和刷脸性质的,她一律礼貌回绝,从不勉强自己。

她的日常快乐依旧简单。

泡在实验室里,读文献,带学生,坐在电脑前爬格子,码出一篇篇论文。

外界的社交名利场仿佛与她隔着一层透明的屏障,她安然地活在自己纯粹而高效的世界里。

时光的流逝好像在她身上停止了。

在孟燕臣的保护下,她一直是那个天真、好奇和独立的王小河。

……

王小河与孟燕臣共育有二子二女,每个孩子都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大儿子孟星晖完美继承了母亲的智商与专注,从小就是个数学天才。

他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每一步都走得比同龄人更快更受瞩目。

如今34岁的他已是中科院最年轻的数学研究所所长,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连续两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被《自然》杂志列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40位青年科学家之一。

他醉心于黎曼猜想,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像极了当年的陈景润,可以为了一篇论文三天不眠不休,却经常忘记吃饭穿衣。

小河常开玩笑说:

“我虽然生了星晖,但这个孩子并不属于我,他的生命是献给全人类科技进步的。”

大女儿孟月明则选择了另一条路。

这个32岁就成为贫困县县委书记的姑娘,像极了年轻时的孟燕臣,理想主义,坚韧不拔。

她扎根西部十二年,把最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

小河既心疼又骄傲:

“月明是献给国家的。”

最让小河放心不下的是小女儿孟霁景。

今年20岁的孟霁景正就读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立志将来继承爸爸的专业,要做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

好在Emma常常跟她打视频电话,一声声妈妈总能叫得她心软。

每年圣诞假期,Emma都会从万里之外的美国回到沪市看望父母,跟他们一起度过自己的生日。

真正常伴王小河和孟燕臣身边的,只有小儿子孟晨曦。

这个25岁的年轻人,成长轨迹和性格脾气都与哥哥姐姐完全不同。

星晖和月明出生在爸妈还年轻的时候。

那时父母离异、分居两地,妈妈还在读书,本科、硕士、博士一路读上去,毕业之后又换了两次工作。

他们的童年就是跟着妈妈到处旅居、颠沛流离,在不同城市之间搬家、租房,不停地转校。

他们从小目睹了妈妈的奋斗,王小河的辛苦也激励了两个孩子。

这让他们早熟、独立、懂事、坚强。

而晨曦出生时,父母事业已稳定,家庭富足,他是在全家的期盼和守护中出生的孩子,从小受尽家人宠爱,一直被爸爸和奶奶带在身边,连大学都是走读的。

他性格毫不骄纵,继承了奶奶傅闻樱的商业头脑,把家族企业发展成沪上知名民营企业,更难得的是情商极高,长袖善舞,把每个跟他打交道的人都哄得服服帖帖。

不管应酬再多,孟晨曦坚持每周三天,去故园陪父母共进晚餐。

……

办好退休手续的第二天,55岁的王小河站在故园卧室的镜子前,小心翼翼地把那头漂亮蜷曲的奶奶灰银发扎成马尾,套上宽松的卫衣和帆布鞋。

她对着镜中的自己做了个鬼脸,然后郑重地将荷兰莱顿大学考古系的录取通知书、荷兰语教程、护照和欧洲旅游地图塞进背包。

客厅里,孟晨曦已经等候多时。

看到妈妈这身打扮,他吹了个口哨:

“哇哦,王同学今天看起来很青春嘛!”

王小河笑着转了个圈:

“怎么样?像不像大学生?”

“像极了!”

晨曦竖起大拇指,递过一个信封,“喏,家庭半额奖学金第一期。说好的,每门课都要拿A哦!”

王小河打开信封,里面是一沓大面额欧元现钞,还有一张像模像样的奖学金协议,条款包括但不限于:

GpA不得低于3.8、每周视频汇报学习进度、毕业论文要拿A等……

“孟晨曦,你这奖学金条件怎么比学校还苛刻啊?”

王小河哭笑不得。

“那当然,这可是我的投资基金,要看到回报的。”

孟晨曦俏皮地眨眨眼:

“妈妈前半生为了生养我们几个孩子,推迟了太多属于自己的梦想。现在你退休了,该换我支持你去追梦了。”

这话让小河眼眶微热。

是啊,晨曦来的时候,星星哥哥都10岁、月儿姐姐都8岁了。

为了这个迟来的儿子,她又多经历了一次艰难的怀孕、分娩、堵奶、熬夜、哄睡……

那时,她还是系里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被安排高达320个课时的教学任务。

即使孕反吐得一塌糊涂,还要给全年级学生上课,两个小时的大课站着讲下来,眼前直发黑。

为了职称晋升,挺着大肚子没日没夜写论文,预产期了还在卷国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差点生在答辩现场。

在产床上辗转呻吟的间隙,还在抓紧时间,给系里的学术秘书回消息。

一边给孩子喂奶、一边坐在电脑前写课题、阅卷。

上面流泪,中间流奶,下面流血。

即使经济宽裕、爱人体贴、长辈关怀,也总有些身体上的烦恼痛苦是别人替代不了的。

年轻的岁月,那些曾经艰难奋斗的日子,仿佛历历在目……

如今退休了,孩子们也都大了,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一次了。

……

65岁的孟燕臣站在省委组织部的办公室窗前,身姿依然挺拔如松。

夕阳为他染上金边,剪影依稀可见年轻时的俊朗轮廓。

那是被岁月打磨后更显醇厚的魅力,如同典藏的法拉利,老了依旧是法拉利。

“孟书记,省委真的希望您再考虑一下。”

组织部长诚恳地说:

“顾问委员会的位置一直给您留着,待遇都是按正部级标准……”

孟燕臣转身,金丝眼镜后的目光睿智而平和:

“老周,我的心意已定。这些年,我欠家人的太多了。”

他想起王小河生四个孩子时的情景:

生星晖时她在参加研究生考试,他只能站在教室外干着急。

生月明时他还在给自己带的学生改论文,她一个人在房间里阵痛,忍到宫口都开全了,才被他发现。

只有生晨曦时提前住进医院等待,他却在阵痛开始后,因为工作原因被迫中途离开,丢下她一个人,承受催生的烈焰剧痛。

怀Emma的前七个月,他都被瞒得死死的,豪不知情。分娩更是在台风暴雨天气,她在家里疼了整整一天一夜,最后生在楼梯间里……洪水已经淹到脚下了,孩子的头却迟迟出不来,他只好……

孟燕臣的声音罕见地哽咽了:

“我太太……年轻时付出了许多时间和身体健康上的代价,让我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让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现在该换我陪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