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回到东汉当赵云 > 第123章 才女初入名士圈

回到东汉当赵云 第123章 才女初入名士圈

作者:一只爱吃榴莲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3 03:31:59

蔡琰在父亲蔡邕那带着疏离与审视的目光中,依礼入座。赵云则如铁塔般静立其身后,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全场。他们这对组合——一位是近来声名鹊起的才女纸商,一位是英武逼人的年轻武官,在满座儒冠博带的文士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厅内宾客的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射过来。有好奇,有探究,有欣赏,自然也少不了几分士大夫对“商贾”与“武夫”本能的轻视。蔡琰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目光中的温度差异。与荀攸、杨彪交好的一些清流官员,目光相对和善;而几位靠近少府监系统或与宦官有旧的官员,则眼神闪烁,带着审视与算计。

蔡邕作为主人,待宾客到齐后,简单致了开场词,无非是“以文会友,切磋学问”之类的场面话。随后,文会便进入了自由交流的环节。仆役们奉上香茗果品,宾客们开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天说地。

很快,便有人将话题引到了近日风头最盛的“云琰纸”上。一位与杨彪交好的光禄大夫抚须笑道:“伯喈公(蔡邕字),令嫒所造‘云琰纸’,如今可是洛阳纸贵啊!洁白胜雪,韧而受墨,实乃文房佳品!老夫近日习字,非‘云琰纸’不能尽兴矣!”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不少附和。

“是啊!蔡姑娘巧思妙手,改良古法,惠及士林,功莫大焉!”

“听闻此纸制作工艺极为繁复,不知蔡姑娘可否为我等解惑一二?”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蔡琰身上。这既是好奇,也是一种无形的考较——想看看这位以造纸闻名的蔡邕之女,是否真有才学,还是徒有虚名。

蔡邕也看向女儿,眼神平静,看不出喜怒。

蔡琰心知这是自己融入这个圈子的关键一步。她从容起身,向众人微微一礼,声音清越悦耳:“诸位前辈谬赞了。琰愧不敢当。造纸之术,乃先贤智慧,琰不过偶得皮毛,加以改良,实不足道。若论纸之优劣,无非‘料、工、心’三字。”

她侃侃而谈,从选料之精(楮皮、麻、藤的配比与处理),到工艺之繁(浸泡、蒸煮、漂洗、打浆、抄纸、压光等七十二道工序),再到匠人之用心(火候、力道、时机的把握),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既展现了精湛的专业知识,又不失文雅,将一门工匠技艺,阐述得如同艺术一般。

她并不刻意炫耀秘方,而是着重讲述造纸的原理与不易,言语间充满了对技艺的尊重和对工匠的感念。这番言论,既满足了众人的好奇心,又彰显了自身的学识与格局,顿时让不少原本心存轻视的士大夫刮目相看。

“好!好一个‘料、工、心’!”那位光禄大夫击掌赞叹,“蔡姑娘不仅手艺精湛,见解亦是不凡!将匠作之术,提升至‘道’的层面,难得!难得啊!”

荀攸也含笑点头,投来赞许的目光。连主位上的蔡邕,紧绷的脸色也似乎缓和了一丝。

然而,总有不合时宜的声音。一位与卫家走得近的博士,带着几分酸意开口道:“蔡姑娘高论。不过,自古士农工商,各有其序。吾辈读书人,当以经史子集为要,这工匠之事,终究是末业。姑娘身为蔡公之后,沉溺于此,未免有些……舍本逐末了吧?”

这话就带着明显的挑衅和贬低了,暗示蔡琰不务正业,丢了士族的脸面。

厅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蔡琰,看她如何应对。

赵云在后面听得火起,拳头捏紧,恨不得上去给那酸儒一拳,被蔡琰用眼神制止。

蔡琰神色不变,微微一笑,反问道:“敢问这位先生,仓颉造字,可否算‘工匠之事’?蔡伦造纸,又可否算‘末业’?若无纸,经史子集何以传承?文明何以延续?琰以为,无论治学抑或技艺,但能利国利民,便非末业。君子不器,然君子亦需器以载道。纸,便是承载我辈学人道心之器,岂可轻贱?”

她引经据典,逻辑严密,一番话既驳斥了对方的谬论,又抬高了造纸术的意义,可谓掷地有声!

“说得好!”杨彪率先出声支持,“器以载道!此言大善!若无知纸,我等今日焉能在此谈经论道?蔡姑娘此举,乃是功在千秋的实事!”

“不错!纸上谈兵易,脚踏实地难!蔡姑娘知行合一,令人敬佩!”不少清流官员纷纷附和。

那出言挑衅的博士顿时面红耳赤,讪讪地说不出话来。

经此一役,蔡琰算是真正在名士圈中初步立住了脚跟。她不仅展示了才学,更展现了不卑不亢的气度,赢得了不少人的尊重。

随后,文会进入诗词唱和环节。有人以“纸”为题,请蔡琰赋诗。蔡琰略一沉吟,便口占一绝,诗句清丽,意境高远,既咏纸之德,又抒己之志,再次博得满堂彩。

就连一向严苛的蔡邕,在听到女儿的诗句后,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他或许仍不喜女儿“操持贱业”,但女儿的才学,确实无可指摘。

蔡琰趁热打铁,将带来的“云琰文会笺”分赠给在座诸位名士,请大家品评。纸张的精美绝伦,再次让众人赞叹不已,纷纷表示以后要用此纸书写。

文会的气氛,因蔡琰的出色表现而变得更加热烈融洽。她巧妙地周旋于诸位名士之间,谈诗论文,应对得体,既不过分张扬,又充分展示了才华,迅速成为了场中的焦点之一。

赵云看着师姐在众多大人物面前侃侃而谈,游刃有余,心中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暗暗松了口气。看来,师姐这一步是走对了。

然而,就在文会气氛一片祥和之际,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厅堂角落,几位与宦官关系密切的官员,正低声交换着眼神,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风暴,往往孕育在平静之下。

(本章完)

喜欢回到东汉当赵云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回到东汉当赵云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