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涌苍茫 > 第172章 读青干班,结识黄竹梅。

潮涌苍茫 第172章 读青干班,结识黄竹梅。

作者:用户50268071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23:05:14

第一百七十二章

黄毛岭的火刚刚扑灭三天,汪鹏程便接到了前往市委党校青干班学习的通知。学习期为三个半月,这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市委党校的青干班素来有“黄埔预备营”之称,一年两届,春秋各一。能收到调学通知的,多是各县(市、区排名一二位的县级后备干部,或是市委、市直机关中拟提拔的副县职人选。那是一张无声的入场券,意味着一只脚已踏上了更广阔的台阶。

2008年,“八项规定”尚未出台。一期青干班读下来,若没个铁打的肠胃,还真招架不住。班上四十五名学员正值盛年,意气风发,且多是乡镇党委书记或部门一把手,人情练达,场面往来自是寻常。每人轮着做一回东,再加上市里各单位同乡的接风洗尘,每日课后便是笙歌鼎沸,酒盏交错,空气里都飘着微醺的热闹。

学员中有九名女性。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市政府办的黄竹梅。三十二岁,却在市政府机关已深耕十二年——细算下来,竟是二十岁就大学毕业了。她个子不算高,生得娇小玲珑,眉眼间却透着一股逼人的伶俐和果决,柔美外表与干练气场形成奇妙的张力。

五月的第二周周一,轮到了汪鹏程所在的小组推荐学员讲课。他既有县直部门一把手的经历,又在乡镇任党委书记,经验丰富,课题便早早定下:《原南落后地区县域工业的提升和促进发展的思考》。

五月十二日下午两点,课准时开始。汪鹏程刚剖析完落后地区县域工业的特点,窗外风云突变。方才还澄澈如洗的天际,骤然狂风大作,没有雷鸣电闪,天地却于一瞬间昏沉下来。汪鹏程下意识瞥了一眼腕表——下午两点二十八分。

“奇了怪了,刚才还晴空万里,怎么霎时间天昏地暗?莫非是日全食?”有学员低声惊呼。教室里响起一阵不安的骚动。班主任敲了敲桌面,示意保持安静。汪鹏程定了定神,继续讲课。不过半分钟,天色复又明朗,恍若一场幻象。

约莫十分钟后,后排来自市委宣传部的学员与同桌窃窃私语:“刚收到消息,四川地震了,震级好像很大。”消息像水滴入油锅,迅速在教室里炸开。班主任面露愠色:“课堂上交头接耳,成何体统?尊重一下讲课的同学!汪鹏程同志准备了很久,请大家安静听讲!”

教室重归寂静。坐在第一排的黄竹梅听得格外专注,目光始终追随着讲台上的人。

一个半小时后,课程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也正在此时,汶川八级大地震的噩耗已传遍党校每一个角落。

黄竹梅是第一个行动的。她当即在班内倡议捐款支援抗震救灾,并呼吁自此暂停一切宴请聚会。她率先捐出六百元,态度坚决,行动如风。

当晚,市委党校正式发出通知,要求所有主体班次严肃学风,并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

五月十九日下午,全校学员集体肃立,在长鸣的汽笛声中与全国人民一同默哀。山河齐哀,举国同悲,那一刻,一种沉重的凝聚力在无声中弥漫。

五月二十六日,青干班按计划恢复每周的学生讲堂。这次轮到了黄竹梅。她选择的课题令所有人大吃一惊——《谈林黛玉的诗词风格》。

这位班上最漂亮泼辣的“班花”,竟要讲那位多愁善感的绛珠仙草?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黄竹梅从容开讲。她从千古绝唱《葬花吟》入手,声情并茂,引经据典,竟将林黛玉的诗词风格梳理得透彻清晰:

她总结黛玉诗风核心为“哀婉凄清,缠绵悲戚”,但其诗绝非一味沉溺悲苦,而是“诗思敏捷,构思奇巧”,其想象之新奇、立意之新颖、语言之灵动,堪称“别致”;更深处,是“孤标傲世,清新脱俗”,其诗如其人,偏爱高洁意象,内含不与世俗同流之傲骨;最终归于“才情横溢,诗如其人”,其诗多是即兴挥洒却总能艳压群芳。

她引用《咏白海棠》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解析其想象之奇绝;用《咏菊》中“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说明其立意之高超;更以《问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点明黛玉诗魂中的孤高自许。

两个小时的课程,听得全班学员如痴如醉。自此,黄竹梅身边总是环绕着敬佩的目光,课后的酒宴上,她更成了班上众多优秀男学员竞相敬酒的焦点。以致于后来女学员们若知有她在场,便常寻借口推脱。黄竹梅却依旧爽朗大方,来者不拒,有时兴起,还会以其伶牙俐齿反客为主,灌得那些意图“挑战”的男生连连告饶。

六月初,青干班赴贵州遵义党校进行为期十天的异地交流。名曰交流,实则课程仅安排三天,其余皆是沿途考察。行程排得满满当当:火车往返四天,桂林一日,贵阳一日,遵义三日,黄果树一日。

在原南火车站站台,汪鹏程拖着行李箱找到自己的铺位。放好行李,他刚直起身,目光便是一顿——对面上铺,那个正利落地将行李举上行李架的娇小身影,不是黄竹梅是谁?

她似乎也刚发现他,动作微微一滞,随即转过头来,眼中掠过一丝同样的惊讶,继而莞尔一笑:“汪书记,这么巧?”

“是啊,真巧。”汪鹏程也笑了,下意识地抬手帮她托了一下那个看起来有点沉的旅行包。

车厢里人声嘈杂,光线透过车窗照进来,在她利落的短发边缘勾勒出一层柔和的光晕。她动作间散发出的那种饱满的生命力,与课堂上剖析黛玉诗词时那份细腻深情截然不同,却又奇妙地融合在同一个人身上。汪鹏程发现,自己竟有些欣赏这种矛盾的特质——就像她既能于震后第一时间飒爽地倡议捐款,又能将林黛玉的哀婉诗心讲得那般透彻动人。

黄竹梅看似专注于安置行李,眼角的余光却将汪鹏程方才那个细微的帮扶动作和一瞬间的愣神收于心底。她心下觉得有些趣致,这位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县域工业的党委书记,此刻竟流露出一种与身份不符的怔忡。她不禁想起他讲课时的从容自信,以及地震发生时他镇定续讲的身影,与此刻形成一种微妙的对比。她嘴角不易察觉地弯了弯,继续整理着床铺,心底却漾开一丝极浅的、连自己都未曾深究的波澜。

火车缓缓启动,载着一车年轻的希望与未知的际遇,向着西南方向驶去。新的故事,似乎正随着铁轨的哐当声,悄然铺展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