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涌苍茫 > 第117章 汪鹏程第一次担任企业改制工作组组长

第一百一十七章

第二天下午,副县长吴志伟召集县经贸委、体改委、人劳局、社保局、财政局、房管局以及农机厂负责人开会,正式布置县委决定启动的农机厂改制试点工作。会议决定,即日成立改制工作组,由县经贸委副主任汪鹏程任组长,成员包括县人劳、社保、房管、财政、土管等相关单位人员。

工作组进驻农机厂,最棘手的宣传发动工作开始了。早有“买断工龄”传闻的职工们炸开了锅。这个在县属十二家预算内工业企业以彪悍“闻名”的老牌县属企业,第一次全体职工大会就给了工作组一个下马威。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汪鹏程刚开口讲话,工人们便吵闹着涌向主席台,麦克风线被人一把剪断!几个带头的怒吼着,将汪鹏程团团围住……

几十个情绪激动的工人瞬间围拢上来,将汪鹏程堵在主席台前,唾沫星子几乎喷到他脸上,七嘴八舌地吼着要“说法”。

“我们要说法!凭什么就这么改了?”有人带头喊。

“对!中断改制!我们不答应!”立刻有人附和。

“买断也行,一年工龄至少得赔一万块!”另一个声音高叫着。

“要么把我们调到县啤酒厂去!”

各种要求像炸开的锅,混乱地冲击着汪鹏程的耳膜,他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几乎要被这汹涌的声浪淹没。工人们推搡着,场面眼看就要失控。

就在这时,一声炸雷般的怒喝响起:“干什么?!都想干什么!”陈大志一步跨到汪鹏程身前,像一堵墙挡在前面。他眼神凌厉地扫视人群,声音洪亮而充满威严:“改制是大势所趋,不是谁想挡就能挡住的!厂子怎么改,关系到每个人的饭碗,不是今天拍脑门就能定!下一步,我们会一个车间一个车间地开座谈会,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听意见,职工代表会更要充分讨论!今天,是第一次大会,是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改!你们连听都没听完,就闹成这样,像什么样子?!还有没有点我们农机厂人的素质和觉悟?!”

陈大志这番话,尤其是最后那句“农机厂人的素质”,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不少人心头的躁火。工人们面面相觑,喧闹声渐渐低落下去,推搡的动作也停了。现场出现了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安静。

工作人员趁机迅速接好麦克风线,调试好设备。汪鹏程深吸一口气,走到麦克风前。他没有立刻讲大道理,而是首先看向台下那一张张或愤怒、或犹疑、或茫然的脸,诚恳地说:“同志们,首先,我必须要肯定咱们农机厂!在座的,很多都是老师傅,技术过硬!大部分职工,都是能吃苦、肯实干的好同志!我们厂有这份家底,靠的就是大家!” 这几句肯定,让紧绷的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不少人紧绷的肩膀松弛下来。

看到大家情绪稍稳,汪鹏程才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而清晰:“但是,同志们,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现状!我们厂年产值才1800万,却要养活160多号职工,负担太重了!外面还欠着债!管理人员臃肿,我们的产品呢?还是十几年前的老样子,市场早就变了!农机市场前景广阔,可我们没钱更新设备,没钱搞技术研发!银行现在也不是政府的‘出纳’了,没钱借给我们!厂子的治理结构、激励机制都跟不上时代,死气沉沉!不改,就是等死!”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希望的光亮:“改革,就是要引入专业的投资方,带来我们急需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让厂子活起来,让大家的日子有奔头!”

台下黑压压的人头安静地听着,没有了之前的喧哗,只有麦克风里传出的声音在车间里回荡。汪鹏程条分缕析的讲述,第一次让工人们如此清晰地看到了厂子的困境和可能的出路。第一次宣传发动会,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波后,终于艰难地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工人们的眼中,除了疑虑,也悄然燃起了一丝微弱的希望。

厂长熊坤态度冷淡,干脆称病不出,农机厂一时群龙无首。汪鹏程没有立刻向吴志伟报告,农村出身养成的韧劲让他认定,一点小事就惊动领导,绝非自己的风格。

生产副厂长陈大志是位转业军人。几天的接触下来,汪鹏程发现此人富有激情、一身正气,在工人中威信颇高。当晚,汪鹏程约陈大志到厂子对面的小巷鱼馆吃饭。一锅招牌干锅鱼,两碟小炒,就着一瓶53度的谷烧,两人聊起农机厂的前景,越聊越投机。一顿酒喝完,竟已生出“相见恨晚”之感。

第二天,汪鹏程与熊坤通气后,立即召集农机厂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会议,宣布任命陈大志为改制工作组常务副组长。任命刚宣布完,正商议宣传分组事宜,电镀车间老程气喘吁吁地冲进来:“不好了,陈庄又闹事了!”

汪鹏程果断中断会议,带上陈大志和电镀车间主任王大壮赶赴现场。只见几十个陈庄村民正围着电镀车间外墙,挥舞着工具撅墙!陈大志在陈庄有个伯父,村民认得他。陈大志上前询问缘由,村民激愤地喊道:“你们厂的电镀废水漏了!老孙家的鱼塘全完了!”陈大志心知不妙,与汪鹏程、王大壮急忙奔向鱼塘查看。果然,整个鱼塘白花花一片死鱼翻着肚皮,一个农妇瘫坐在塘边嚎啕大哭。王大壮跑过去想安慰,鱼塘主老孙迎面就是一顿拳脚!汪鹏程冲上去抱住鱼塘主,不料脚下一滑,自己“扑通”一声栽进了鱼塘!陈大志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扯了上来,浑身湿透。汪鹏程顾不得狼狈,抹了把脸上的泥水,朝着愤怒的村民大喊:“我是县经贸委的!大家放心,给我两天时间,一定给你们一个交代!”他这一声喊,总算让躁动的人群暂时平静下来。

回到农机厂,陈大志赶紧找来一套新工装给汪鹏程换上。三人穿戴好防护装备,再次进入电镀车间仔细勘查。果然,车间西南角墙体有一处裂缝,前日暴雨的雨水正顺着裂缝流入。电镀漕边缘有少量液体漫溢出来,沿着东北角渗流,最终汇入了靠近车间的鱼塘。汪鹏程立即联系县环保局,请求派遣专业环境修复公司的专家前来。在专家确认漕体本身无渗漏后,工作组迅速组织人力,严格按专家意见对缺口和渗流路径进行紧急修复封堵。同时,立即评估鱼塘损失,与陈庄村长、鱼塘主协商后,照价赔偿,并依据环保专家方案对受污染鱼塘进行处理。

这次事件让汪鹏程深刻意识到,农机厂小小的电镀车间竟是个巨大的安全隐患。看来下一步的改制方案中,必须将电镀车间的撤销或搬迁纳入考虑。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倒成了不幸中的万幸,提前暴露了致命问题。

经过一个月耐心细致的宣传发动和思想工作,工人们渐渐理解了改革的初衷。汪鹏程引导大家考虑“控股式股份制改造”模式,职工的安置费可以自愿折为股金入股。为避免平均股权、重吃大锅饭,根据农机厂现有160名在职职工估算,职工股总额约300万。汪鹏程与陈大志商议,初步意向将新组建的“向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定为650万元。控股者必须拿出51%(约331.5万)的现金注资才能获得控股权。方案规定:符合条件的最高出资者为控股人,其投入资金必须全程接受县工高局监管,日后若有抽逃将严惩重罚。现有的厂领导班子和普通工人无力拿出这笔现金,汪鹏程与陈大志商量后,决定先悄悄向社会摸底。因这方案尚属两人高度机密,他们借着评估组评估资产的机会,悄然前往温州考察。在宏海集团董事长程大水的引荐下,走访了十来家企业,他们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职业,谎称他们俩想收购湖南的一家农机厂,交流中,俩人初步摸清了意向投资者的底细。

考察归来,汪鹏程着手起草改制方案,明确了“股份制改造,职工安置费可自愿入股,向社会公开引入专业控股经营者”的核心思路。同时,将“厂领导班子身份置换、离退休人员待遇保障、电镀车间整体搬迁审批报建”三大关键问题一并写入方案。厂领导班子中,唯有厂长熊坤是副科级干部。吴志伟副县长亲自找熊坤谈话,晓以利害,最终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陈大志干劲十足,表示自己有些积蓄,加上安置费和向亲友借款,可以凑出二十万入股。汪鹏程闻言,自是高兴。

汪鹏程将改制方案向吴志伟汇报,吴志伟补充完善后,又向于书记作了汇报。两位领导原则同意,将方案提交农机厂职代会审议。职代会顺利通过后,方案很快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获得原则性通过。

吴志伟叮嘱汪鹏程,公开募股务必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专业”,并郑重交代:“特殊情况下如果顶不住了,随时给我打电话,我第一时间赶到!”

为确保“三公一专”,汪鹏程和陈大志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天,将所有可能发生的细节——投资人资格资信审查、报名截止时间、以最高出资额为唯一控股人、现金缴款截止时间、现场安保措施等——逐一梳理清楚,起草了《关于向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募股的决定》,交吴县长审定后,以农机厂改制工作组第三号通知正式发出。

一个月后,报名截止,共有六位县内外的老板报名。

募股前夜,汪鹏程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人自称是县农用车厂的老员工俞有建(原农用车厂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后转管销售,已辞职多年),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手提包。汪鹏程问其来意,俞有建声称在浙江经商多年,攒了些钱,听闻家乡农机厂改制,特意报名,想回报桑梓。说着,便将那沉甸甸的提包往汪鹏程手里塞,并许诺:如果汪鹏程能“操作”顺利,让他成为新的农机股份公司控股人,事成后再奉送汪鹏程5%的干股。汪鹏程当即一口回绝:“俞老板,欢迎你来投资!这些话免谈,请你把东西拿回去!”

工作组发出第四号募股通知后,为确保缴款信息绝对保密,汪鹏程做了万全安排。募股时间定在九月五日下午两点至五点整。汪鹏程严令:在此时间段内,收款室只允许会计、出纳、陈大志、两名现场监督的职工代表刘海生和于小艳、他本人以及三名银行工作人员(备有三台点钞机)共九人在场。房门从内反锁,门外加派两名公安干警守卫。汪鹏程还临时找来五块手表交给五人(除银行工作人员外),仔细调校好分针秒针,与所有在场人员对表,严阵以待。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意向投资人陆续前来缴款,一切看似正常。唯独让汪鹏程心生警觉的是,那个职工代表刘海生,眼神总是不自觉地瞟向会计,盯着填写收款收据的动作。时针指向四点五十七分,离募股截止仅剩三分钟。汪鹏程再次与大家核对时间。

突然,刘海生捂着肚子大声叫唤起来:“哎哟!肚子疼死了!我要出去方便!”汪鹏程断然拒绝。刘海生与他吵嚷起来:“管天管地,你还管人拉屎放屁?!”汪鹏程耐心解释现场纪律。刘海生却猛地扑向窗户,一边奋力拉扯窗栓,一边扯着嗓子高喊:“你个汪鹏程个三百八!快放我出去!快放我出去!”连喊两遍,尤其那“三百八”三个字,喊得格外响亮刺耳。汪鹏程顿感不妙,第一反应是必须拖到五点整!秒针终于垂直指向五点整的位置,汪鹏程果断下令:“关窗!结束!”就在窗口即将落下的电光石火之间——五点零二秒——一只手猛地扳住了窗口缝隙,俞有建的脸挤了进来,嘶声喊道:“交款!交款!”

汪鹏程再次厉声命令:“关窗!”俞有建急叫:“还有三十秒!没到点!”

汪鹏程立刻指示门外公安干警强制清场。突然,俞有建身后齐刷刷涌出二三十人,叫嚣着欲强行冲击财务室!俞有建更是猖狂地煽动:“工作组暗箱操作!五点没到就关窗!卖厂啦!”现场瞬间失控。

汪鹏程飞快地拨通吴志伟的电话,只吼出一句:“有人闹事!”

五分钟后,尖锐的警笛声由远及近,吴志伟亲自带着三辆警车风驰电掣般赶到。公安干警迅速驱散围观人群,将闹事的三十多人强行隔离。吴志伟不愧是乡镇书记出身,显然早有预案!

他迅速向汪鹏程问明情况。打蛇打七寸!吴志伟当即命令带队的治安大队长将刘海生带到隔壁房间突击审讯。审讯期间,俞有建及其同伙仍在疯狂叫嚣:“工作组违规!”“工作组卖厂!”“我们要告到中央去!”

约二十分钟后,治安大队长押着面如死灰的刘海生走向闹事人群,用扩音喇叭高声宣布:“现在,让刘海生自己告诉大家真相!刘海生,拿着喇叭,大声说!继续执迷不悟是什么下场,你心里清楚!”

刘海生耷拉着脑袋,接过喇叭,声音颤抖:“是我……是我犯了糊涂……俞老板……叫我做内线……让我在五点前……给他通风报信……”

“那‘三百八’是什么意思?!”治安大队长厉声喝问。

“是……是……是当时交款最高的金额!三百八十万!”刘海生彻底崩溃。

公安人员闻讯,立即上前控制俞有建。那三十多个闹事者,眼见阴谋败露,瞬间作鸟兽散!

汪鹏程望向吴志伟,心中涌起一万个佩服。这位在千钧一发之际出现的县长,如同定海神针。吴志伟走上前,重重地拍了一下汪鹏程的肩膀。这一拍,饱含着赞许与认可,更像是一位可靠的大哥,对坚韧小弟的由衷钟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