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 > 第14章 荆襄才俊初汇聚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冬。襄阳城西,黄承彦府邸。

一场小雪悄然落下,为荆襄大地披上了一层素雅的银装。黄府之内,却因几位客人的到来而暖意融融,谈笑风生。今日,黄承彦邀约了几位荆襄名士与晚辈俊杰在家中小聚,名为赏雪论道,实则有为爱女暗中观察、铺垫人脉之意。

客堂之内,炭火烧得正旺,茶香袅袅。主位上自然是主人黄承彦,其身旁坐着夫人蔡氏。下首宾客中,有德高望重的长者,如庞德公(庞统叔父),有名声在外的青年才俊,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坐在左侧上首的两位年轻人。

一人身长八尺,姿容伟岸,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虽静坐不言,但顾盼之间,自有从容气度,仿佛山间青松,云中白鹤,正是隐居隆中、已声名鹊起的“卧龙”诸葛亮,字孔明,年方十九。

另一人坐于诸葛亮下首,容貌……嗯,颇为古拙,甚至可说有些“粗放”,浓眉掀鼻,黑面短髯,与诸葛亮的俊朗形成鲜明对比。但他双目开阖间精光闪烁,言辞敏捷,神态自信,正是被庞德公誉为“凤雏”的庞统,字士元,年纪稍轻于诸葛亮。

黄承彦捻须微笑,看着满堂俊彦,心中颇感欣慰。他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坐在母亲蔡氏身旁、安静聆听的女儿月英。月英今日未着男装,穿着一身月白色的曲裾深衣,外罩一件浅碧色比甲,墨发如云,仅以一支简单的玉簪绾住,显得娴静文雅,与平日里那个运筹帷幄、男装示人的“黄英”判若两人。但她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眸中,偶尔流转过的慧黠与沉静,却无法完全掩盖。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天下大势。官渡之战的结果已然传开,曹操大胜,威震华夏,北地格局剧变,这股强大的压力,已然隐隐传至南方。

庞统性情率直,首先按捺不住,他放下茶杯,声音洪亮,带着一丝激愤:“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新胜,其势如日中天!反观我荆州,刘景升(刘表)公年老体衰,近年来愈发优柔寡断,只知保境安民,却无进取之志!更可虑者,州牧府内,蔡瑁、蒯越等大族,只知结党营私,谋求家族富贵,长子刘琦与次子刘琮之争亦渐露端倪!如此内部,若曹操铁骑南下,凭何抵挡?恐届时,荆襄九郡,皆要易主!”他这番话可谓犀利至极,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荆州繁华表象下的深刻危机。

在座几位与蔡、蒯两家关系密切的宾客,脸上顿时露出不豫之色,但碍于庞统才名及其叔父庞德公在场,不便直接反驳,只是气氛瞬间有些凝滞。

这时,诸葛亮轻轻放下羽扇(他已开始使用此物,更添几分飘逸),神色平和,声音清朗如泉,缓缓开口:“士元兄所言,确是荆州眼下之痼疾。曹操势大,北方渐趋一统,其兵锋南指,只是时间问题。”他先肯定了庞统的判断,随即话锋一转,条分缕析,“然,事在人为。曹操虽强,然亦有隐忧。其一,河北新定,袁绍余部未靖,其需时日消化,稳定内部;其二,其若南下,必先经宛城、叶县,欲破荆州,首当其冲便是襄阳。我有汉水之利,水军亦可依托,江夏黄祖,虽非大才,然水战经验丰富,依托长江,亦能周旋。其三,荆州带甲十余万,钱粮丰足,民心……尚未完全离散。若能上下一心,用人得当,择险固守,御敌于境外,亦非毫无胜算。”

他并未空谈仁义,而是从军事、地理、资源、人心等实际角度进行分析,既指出了危险,也点出了希望所在,比庞统的直言抨击更显沉稳和老练,也让在座众人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

黄承彦听得连连点头,看向诸葛亮的目光愈发欣赏。蔡氏也暗暗打量着这位未来的女婿(虽未明言,但两家已有默契),越看越是满意。

当话题转到如何具体强兵富民,以应对未来危机时,黄承彦有意让女儿展露才学,便温和地看向月英,问道:“英儿,你平日也喜读些杂书,对此有何看法?不妨说来听听,权当稚子妄言,诸位莫要见笑。”

月英知道父亲用意,她抬起眼帘,目光清澈,并未怯场,声音轻柔却清晰地开口道:“父亲,诸位叔伯兄长,小女子浅见,以为强兵之基在于富国,富国之本在于农桑工贾,而非一味加重赋敛。”她顿了顿,见众人目光汇聚过来,便继续道,“譬如农事,若能仿效古籍,兴修陂塘水渠,改良翻车、曲辕等农具,使灌溉更便,耕作的力,一亩之田或可多收三五斗谷,则民间仓廪渐实,人心自安。”

“再如工贾,”她声音平稳,条理清晰,“荆州本有丝帛、漆器、药材之利,若能扶持工匠,改良织机,提升品质;再以商队畅通南北,甚至……借大江之便,沟通江东、巴蜀,将荆襄之物产行销四方,换回急需之铜铁、战马,则财用可足。财用足,则军械可利,粮饷可备。如此,方是长久固本之策,而非临渴掘井。”

她这番话,从一个未出阁的少女口中说出,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没有空泛的道德文章,只有务实的经济民生见解,其眼光之长远,思虑之周全,让在座不少人都露出了讶异之色。

庞统闻言,眼睛一亮,抚掌笑道:“妙啊!黄小姐此言,深得我心!富国强兵,正该如此!空谈玄理,何如实干兴邦!不想小姐深居闺中,竟有如此见识!统,佩服!”他性情真率,毫不掩饰赞赏之意。

诸葛亮也首次将目光正式、认真地投向了月英。他早就听闻黄承彦之女聪慧异常,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其见解不仅务实,更隐隐透出一种超越当下时代的格局,尤其是“沟通江东、巴蜀”的商路设想,绝非寻常女子所能企及。他心中微动,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探究与欣赏的光芒。

“黄小姐高见。”诸葛亮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却带着真诚的赞许,“农桑工贾,实为根基。富民方能强兵,强兵方可御侮。亮于隆中躬耕,亦常思此道,如何引水灌田,如何改善农具。小姐之言,与亮心中所想,颇有相通之处。”

月英对上他那清澈而睿智的目光,心中亦是泛起微澜。这就是历史上那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如今还是一位心怀大志、尚未出山的青年。她坦然回道:“孔明先生过誉了。小女子只是偶有所感,胡乱言之罢了。先生高才,日后若有机会,还望多多指点。”

这次看似寻常的聚会,实则是荆襄年轻一代顶尖才智之士的一次非正式碰撞。月英凭借其独特的见识,不仅给庞统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在诸葛亮心中,种下了一颗特殊的种子。她不再仅仅是“黄承彦之女”,更是一个拥有独立思想、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的独特存在。而月英也再次确认,这位未来的蜀汉丞相,其才华与格局,确实值得她未来倾力相助,甚至……共同开创一番迥异于历史的新天地。荆襄的人才网络,因这次雪夜小聚,无形中又紧密了一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