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 > 第26章 意外收获

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 第26章 意外收获

作者:再次我的人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23:03:49

走了一个时辰左右,林呈发觉不对劲 , 马走得越来越慢,起初他以为是路面打滑,可到了平坦地段,马依旧慢吞吞的。

他从马背上的布袋里掏出一把大豆,递到马嘴边,这豆子是马平时最喜欢吃的,可这次马只吃了两口,就偏过头不愿再碰。

林呈心里一紧,仔细检查马的状况:马耳耷拉着,眼神萎靡,嘴角甚至带了些白沫。

他赶紧喊来老爹来看:“爹,您来瞅瞅,这马是不是生病了?”

林老头摸了摸马的肚子,又掰开马嘴查看马的舌头,皱着眉道:“瞧着没外伤,也没明显病状,会不会是拉的东西太多,累着了?”

可再检查家里的其他两匹马,竟都有类似症状。

当即叫了林有过来看,林有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没等众人想出对策,其他人家里的牛、马等也陆续出现异常状况:有的口吐白沫、食欲不振,有的连水都不愿喝,更甚者直接趴在地上不动弹。

谁都知道,这些牲口是生病了。

它们是逃荒路上拉东西家当的苦力,现在走不了几步就要歇,任凭人怎么推都不愿动,可队伍还得靠它们拉货。

林呈只能下令:“先停下休息,等看看情况再说。”

此时才过未时不久,按现代时间算,下午 4 点多,往常要等到酉时,下午 6 点多天黑了才会扎营,可眼下牲畜都病了,也只能破例。

林呈蹲在马身边,和林有一起分析病因:“吃的草料、喝的水都跟之前一样,没道理突然生病啊?”

他摸着自己身上的厚衣服,突然灵光一闪:“会不会是喝了冷水的缘故?现在天气转冷,牲畜拉货出了一身汗,再喝冰凉的河水就容易闹病?”

林有犹豫道:“可之前在南关村,大冷天牛喝冰水也没生病啊。”

“那不一样。” 林呈道,“在老家时,牲口哪需要一天拉着货物走几十里?现在它们累得满身汗,再猛灌冷水,肯定受不了。我听人说过这种病,给它们煮点姜枣汤,喝温水就行。”

有办法总比坐着等强。

众人立刻分工:一部分人留在营地生火做饭、煮姜枣汤,给牲畜喂温水;另一部分人则带着竹筐上山,寻找酸枣和新鲜草料 。

这个季节,山上草木大都枯黄,大家只能仔细搜寻残余的绿叶。

林呈带着十几人往山里走,不知不觉攀上一处山脊。

那山脊连接着对面山峰,窄窄的小道旁歪斜着几株酸枣树,树上只剩零星几颗干瘪的红果,地下落了厚厚一层,不少已腐烂,能吃的都被众人捡进筐里。

“你们看!对面山上是不是栗子树?” 林世安突然指着远处喊道。

距离太远,林呈看得不太清楚,可几个眼尖的少年都点头:“是栗子树!上面还有栗子!”

栗子不仅能果腹,还能长期存放,一行人当即沿着山脊小心穿行,来到对面山上。

到了这里才发现,这里竟是一片栗子林!

地上落满了栗子,散落在地上,草丛里...这些栗子有的还裹在黄褐色的刺壳里。

树上剩余不多的栗球壳也都裂开了缝,一阵风刮过,“噼里啪啦” 掉下来好几颗栗子。

“快捡!” 众人一拥而上,有的蹲在地上捡散落的栗子,有的用石头砸开栗球,取出里面的栗子。

地上的栗子捡得差不多了,便对付树上的。

小树就直接抱住树干晃,将树上的栗子全部摇下来。

大树摇不动,就用木棍敲打枝桠,没一会儿,树下就堆起了小山似的栗子。

“这么多怎么带下去?” 有人犯了难,“竹筐装不下,总不能揣在衣兜里吧?”

林呈看向林世安几个少年:“你们年纪小,跑得快,下山去拿些麻袋上来。”

“我们再去别处瞅瞅,看看有没有其他果子。”

林世安等人早就习惯了跑腿,立马往山下跑。

林呈则带着其他人分成四组,在附近寻找 ,或许能找其他的栗子树呢。

最后只找到一两棵胡桃树,收了十来斤核桃,再没其他收获。

等林世安他们拿着一捆麻袋上来,众人将栗子和核桃装好,一共装满了六个麻袋,第七个麻袋也装了一半。

这种麻袋每袋能装一百斤,算下来,这次足足捡了六百五十斤左右的栗子,运气着实不错。

回到营地,众人都围过来看新鲜 , 白捡到这么多能果腹的东西,大家都高兴不已。

栗子能生吃,林呈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拿起一颗栗子,剥开壳和内皮,咬了一口:挂在树上久了,栗子里的水分少了些,吃起来绵绵的,带着清甜,味道竟意外地好。

他没忍住,又多吃了几颗。

“这东西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胀气放屁。” 林山走过来劝道。

在他眼里,三弟是读书当官的,一直是礼仪周全的斯文人,若是因为吃多了栗子,没忍住在人前失礼,肯定觉得面上无光,所以他才会过来劝。

林呈愣了一下,道:“那我再吃最后一颗。”

在这么多人面前放屁确实不雅观。

尤其是林海,混在孩子堆里,一颗接一颗地往嘴里丢,嚼几下吐出栗子皮,速度飞快。眼见那半袋约五十斤的栗子迅速见底。

林呈道:“先别吃了!再吃就没了!剩下的分好带回去慢慢吃。”

这次去捡栗子的都是林氏族人,林呈便没分给吴冬山的流民队伍 ,除了参与捡栗子的人每人额外分五斤,其余的按户平均分配。

核桃数量少,就全部分给了参与采摘的人。

最后每户分到十几斤栗子,林呈和林世安作为参与者,各自多拿了五斤栗子和一斤多核桃。

分完栗子没多久,吴冬山提着一筐核桃过来了:“林大人,这是我们在附近山上找到的,给您尝尝鲜。”

林呈只意思意思的抓了一把,道:“我今天也捡了些核桃,家里有就不收你的了,这些你拿回去给兄弟们分着吃,能填肚子。”

见林呈态度坚决,吴冬山也不再推辞,提着筐子去给林氏几个老爷子送了些,其余的带回去了。

按照林呈的吩咐,张秀儿和大嫂王氏煮完姜枣汤,又将二十几斤栗子和两三斤核桃煮熟,分给家里人。

大人每人一斤栗子,小孩半斤,装在布兜里,路上饿了就能当零食;核桃,在林呈说 “核桃能补脑子”后,便全留给了孩子们吃。

这会儿,林呈正给马喂姜枣汤和温水,泰哥儿和贤哥儿围着他,举着核桃喊:“爹,帮我开一下!”“爹,先帮我开!”

两人又争了起来。

林呈故意将刚掰过马嘴巴的手凑到他们鼻子前:“你们闻闻,臭不臭?”

孩子们嫌弃地别过脸:“好臭!”

“臭就对了,没看见我正给马喂食吗?” 林呈道,“要么去找哥哥们帮忙开,要么自己用石头砸 ,这东西皮薄,一敲就开。”

两人找来小石头,蹲在地上砸核桃。

林呈专心给马添草料,没注意两人的动作 ,等他回头看时,发现兄弟俩竟把核桃往泥土里砸,砸开后用手抠出果仁丢进嘴里,弄得满手是泥,身上也沾了不少泥巴。

“你们怎么不去那边的石头上砸?” 林呈皱眉,“在石头上砸,核桃壳不会沾泥,你们也不会弄得一手脏。”

两人互相指责:“哥哥没去!”

“你也没去!”

互相较劲,宁愿吃带泥的核桃,也不愿主动去石头边。

林呈只说了一句,以后记得找干净的石头上去砸,就也没再多说 。

小孩子的别扭脾气而已,不是大事,他现在要是将两人教训了, 保不准后面又会引发什么,你偏心之类的战争。

通过上次两个孩子抢肉打架的事,他已经总结出来了,两小孩在一起闹别扭时,他不能帮任何一个,也不能一起教训,只能寻单独两孩子不在一起时单独的教训,这样张秀儿反而不会有意见。

马喝了姜枣汤和温水后,精神好了不少,第二天就能继续赶路了。

穿过河谷后,浅山完全消失,眼前变成一马平川的平原,可林呈的心却丝毫不敢放松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队伍抵达丰润县后,从丰润驿向西,沿蓟运河北岸的官路前进。

蓟运河是连接顺天府与北方的重要漕运水道,北岸官路上设有关卡,专门核查往来人员、征收商税。

林呈带着数百人、几十辆车马,目标实在太大,很容易引起注意。

他就想了个办法,主动收拢了沿途遇到的零散流民,混进一支两千多人的流民队伍里 。

人多眼杂,反而不容易被单独针对。

即便如此,经过几轮地方保甲、巡捕的盘查后,他们还是被一队兵卒拦了下来。

十几个持刀的兵卒挡住去路,为首的人大声喊道:“稽查奸细!尔等速速打开行李,接受检查!”

见到官兵,不少流民慌了神,有的往道路两边跑,被兵卒逮住了三人,捆起来丢在众人面前。

一个胖子用刀柄拍打着地上汉子的脸:“这么急着跑,难道你是金人的奸细?”

“大人,我不是奸细!您饶了我吧!” 汉子吓得声音发颤。

“不是奸细,你跑什么?” 胖兵卒冷哼一声,“你是良民?户籍路引给我瞅瞅!”

汉子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逃荒路上,他哪来的户籍和路引?

胖兵卒一脚踹在他肚子上,汉子疼得蜷缩起来。

他的妻子从流民堆里爬出来,跪在地上磕头:“大人,求您高抬贵手,我们真是良民!”

胖兵卒不耐烦地挥挥手:“口说无凭,交点保证金就饶了他。”

就在这时,林呈穿过人群走了出来,对兵卒道:“这位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为首的兵卒上下打量着他:“你又是谁?”

“他们都听我的。” 林呈微微一笑,“若是大人想收保证金,还是跟我谈更方便。”

兵卒看向流民,见众人都没反对,知道林呈是这支队伍的领头人,便点头同意了。

其实他心里也松了口气 , 他只带了十几个手下,若是真把两千多流民惹毛了,说不定会出乱子。

他不过是想趁机捞点钱,可不想丢了性命,刚才打人也留了力气,没敢下重手。

林呈跟着领头兵卒走到远处,李大根带着几个汉子留在原地,与其他兵卒对峙,防止对方动手。

林呈报上自己清河县县丞的身份:“实不相瞒,我乃清河县县丞,家母不幸逝世,本官告假丁忧,现在带家人南下探亲。”

“这是我的身份文书,您可核对!”

核查过后,他惊讶地问:“您真是清河县县丞?幸好你告假了,那地方早就被金人占了。”

林呈顺势打听“现在前线战事怎么样了?”

这人知道林呈的身份后,态度也客气了些,将他知道的都说了,“现在金人占了北方好些城池,现在已经停止进攻了,朝廷也在派大军往边关赶....具体战况却不甚了了”

林呈耐心听着,趁机道:“我想去蓟州,不知你有没有路子帮忙绕过中途的盘查?我愿出五十两银子作为酬金。”

“五十两?”领头官兵面露不满,“这哪够打点上下?一百两!我保你们平安到蓟州,否则免谈!”

“可以。”林呈爽快应下。

有了这队官兵“护送”,林呈他们果然顺利抵达蓟州地界。

这里盛产栗子和核桃,官道两旁的老槐树下,竟有妇人摆摊售卖,这是林呈逃荒以来,第一次见到女人单独在外摆摊,看样子这里的治安确实不错。

他走到摊位前,问了价格:栗子五文钱一斤,核桃八文钱一斤,很便宜。

林呈与妇人攀谈:“大嫂,您在这里摆摊,就不怕有人抢?”

妇人笑着道:“我家男人在前面驿站做事,这附近没人敢动我。客官要买点核桃吗?我这儿还有栗子糕,刚做的,甜得很。”

林呈买了几块栗子糕,又问:“从这里到通州,大致需几天?”

“脚程快的话三四天,慢的话十几天都有可能。” 妇人道,“你们这老人孩子多,最好找个商队一起走,不然在大平原上会迷路的”。

知道从这儿往三河县再到通州,要经过华北平原北部边缘,沿途少有村镇,只能在野外找靠近水源露宿,没个向导确实容易走偏后,林呈就让人去寻找了几个带路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