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烟火里的褶皱 > 第145章 菜场秤砣彰良心

烟火里的褶皱 第145章 菜场秤砣彰良心

作者:奚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22:38:15

镜海市的晨光菜市场,凌晨四点就浸在潮湿的鱼腥气里。青灰色的水泥地面洇着昨夜的雨水,踩上去“咯吱”响,像老槐树在打盹。东边摊位的塑料袋被风卷着跑,刮过卖生姜的竹筐,带起几片枯黄的姜叶,落在公孙龢的菜摊前——那枚包着红布的老秤砣,正安安稳稳躺在木盒里,红布边角磨出了白絮,像极了父亲生前总穿的那件蓝布衫。

公孙龢蹲下来捡姜叶,指尖触到地面的凉意,猛地想起昨天父亲托的梦。梦里父亲还是老样子,灰发梳得整整齐齐,蓝布衫的扣子扣到最上面一颗,手里攥着这枚秤砣,说“称菜要凭良心,少一两都不行”。可昨天给张婶称白菜时,她分明故意把秤杆压得低了些——不是想占便宜,是父亲上周查出胃癌,化疗费像座山,她实在没辙了。

“小龢,来三斤西红柿!”

熟悉的声音拉回思绪,公孙龢抬头,看见王奶奶提着竹篮走过来。老人穿着枣红色的对襟褂子,银发用黑网兜罩着,手里的竹篮边缘磨得发亮,是父亲生前给编的。王奶奶的目光落在木盒里的秤砣上,眼神软下来:“你爸当年用这秤,给我称土豆总多抓一把,说‘老人家牙口不好,多吃点软和的’。”

公孙龢心口一紧,赶紧转身去拿西红柿。红透的西红柿堆在白瓷盘里,像一颗颗小太阳,可她的手却在抖——昨天藏在秤盘下的小铁片还没取出来,那是她从废品站捡的,垫在下面能让秤“轻”半两,一天下来能多赚三块五。

“小龢,你爸的病咋样了?”王奶奶突然问,声音压得低,“我听卖鱼的老李说,化疗一次要不少钱?”

公孙龢的手顿在半空,西红柿的汁液顺着指缝流下来,黏糊糊的。她想撒谎说“好多了”,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哽咽:“王奶奶,我……”

“哭啥!”王奶奶把竹篮往摊上一放,伸手拍了拍她的背,“你爸是啥人,我们都知道。当年我儿子下岗,没钱给娃交学费,是你爸塞给我五十块,说‘娃读书不能耽误’。现在他有难,我们能看着?”

正说着,旁边卖豆腐的张姐凑过来,手里还拿着块热乎的豆腐:“小龢,这豆腐你拿着,给你爸熬汤喝。我昨天跟几个摊主商量了,每天给你凑点钱,虽然不多,也算份心意。”

公孙龢看着眼前的人,鼻子酸得厉害。张姐的围裙上还沾着豆腐渣,卖猪肉的刘叔正挥着刀给她切瘦肉,连肥的都没带一点——这些人,平时为了一毛钱能跟顾客争半天,可现在……她突然想起父亲总说的“菜场里的人,心都热乎着”,眼泪“啪嗒”掉在西红柿上,砸出一小片湿痕。

“不行!”

一声硬邦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公孙龢回头,看见市场管理员老周走过来。老周穿着深蓝色的制服,肚子把扣子崩得快裂开,手里攥着个罚款本,脸上没一点笑:“公孙龢,有人举报你缺斤少两,我来查查你的秤。”

周围的人瞬间安静下来。王奶奶往前站了一步,刚想说话,老周就摆手:“王婶,这是市场规定,谁都不能例外。”他弯腰拿起木盒里的老秤,手指敲了敲秤杆:“这秤用多少年了?我看早该换了,说不定就是秤不准,才少称的。”

公孙龢的脸一下子白了。她知道老周是来找茬的——上周他想让父亲把菜摊往西边挪,给新来的亲戚腾地方,父亲没同意,他就一直记着仇。现在要是被查出秤盘下的铁片,不仅要罚款,还得停业整顿,父亲的化疗费就彻底没着落了。

“周叔,我没少称!”公孙龢的声音发颤,却还是梗着脖子,“你要是不信,现在就称!”

老周冷笑一声,从兜里掏出个标准砝码:“行啊,那就称称。要是少了一两,你这摊今天就别开了。”他把砝码放在秤盘上,眼睛盯着秤杆,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公孙龢的手心全是汗,心里把所有能想的办法都过了一遍——要不承认错误?可罚款怎么办?要不说是别人放的铁片?可谁会信?

就在秤杆要翘起来的瞬间,突然有人喊:“等一下!”

众人回头,看见一个穿米白色衬衫的男人快步走过来。男人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头发梳得整齐,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上的银表。他走到秤前,弯腰拿起那枚老秤砣,手指摩挲着红布:“周管理员,这秤是我爷爷当年给公孙爷爷做的,秤杆里嵌了紫檀木,比普通秤准三倍,怎么会少称?”

老周皱眉:“你谁啊?这事儿跟你没关系!”

“我叫沈知微,”男人掏出个工作证,亮在老周面前,“市计量局的,昨天接到举报,说有人在菜场用不合格砝码讹诈摊主,没想到是你啊。”

老周的脸“唰”地变了色,手里的砝码“哐当”掉在地上。沈知微弯腰捡起砝码,用手指蹭了蹭表面:“这砝码明显被动过手脚,比标准重量轻了半两。周管理员,你用这东西查秤,是想栽赃陷害吧?”

周围瞬间炸开了锅。刘叔把刀往案板上一拍:“好啊老周!难怪上次我称肉,你说我少称,原来是你砝码有问题!”张姐也跟着喊:“你就是想抢小龢的摊位!我们都看见了!”

老周想辩解,可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沈知微拿出手机,点开录音:“刚才你说‘少一两就停业’,还有你掉砝码的时候,我都录下来了。现在跟我去趟局里,还是你自己跟菜场主任解释?”

老周腿一软,差点瘫在地上,最后灰溜溜地跟着沈知微走了。看着两人的背影,公孙龢才反应过来,赶紧追上去:“沈先生,谢谢你!你怎么知道……”

沈知微回头笑了笑,阳光落在他的睫毛上,晃得公孙龢眼睛发烫:“我爷爷跟你父亲是老战友,当年你父亲救过他的命。他昨天听说你父亲病了,又听说菜场有人找事,就让我过来看看。对了,这是我爷爷让我给你带的——”他从包里掏出个信封,里面是一沓现金,“他说不够再跟他要。”

公孙龢捏着信封,指尖传来纸币的温度,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战友就是过命的交情”。她想拒绝,可沈知微已经转身:“我还有事,先走了。你父亲的病,我认识个老中医,明天给你带药方过来。”

看着沈知微的车消失在路口,公孙龢回到菜摊前,发现王奶奶正帮她整理西红柿,刘叔把切好的瘦肉放在塑料袋里:“小龢,拿着给你爸补补。”张姐也把豆腐塞给她:“熬汤的时候放点枸杞,补血。”

公孙龢突然蹲在地上哭了起来,不是因为难过,是因为心里暖得发疼。她伸手拿起那枚老秤砣,红布下的秤砣冰凉,却好像带着父亲的温度。她把昨天藏在秤盘下的小铁片拿出来,扔进垃圾桶——她想通了,父亲说的“良心”,比什么都重要。

当天下午,公孙龢去医院看父亲。父亲躺在病床上,脸色虽然苍白,但精神好了不少。她把菜场的事跟父亲说了,父亲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我就知道,菜场里的人都是好人。对了,你沈爷爷昨天来看我,说他孙子要过来帮你,没给你添麻烦吧?”

公孙龢摇摇头,把沈知微要给药方的事说了。父亲点点头:“沈爷爷认识的老中医很厉害,当年我腿受伤,就是他给治好的。你记得跟人家说谢谢。”

正说着,病房门被推开,沈知微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个牛皮纸袋:“公孙爷爷,药方带来了。”他把药方递给公孙龢,上面写着当归、黄芪、枸杞等药材,还有详细的熬制方法,“老中医说,每天熬一次,喝一个月,能缓解化疗的副作用。”

公孙龢接过药方,心里满是感激。沈知微坐在病床边,跟父亲聊起当年的事,两人笑得像个孩子。公孙龢看着他们,突然觉得,就算日子再难,只要身边有这些好人,就一定能熬过去。

晚上回到家,公孙龢按照药方熬药。药香弥漫在小屋里,她想起父亲说的“药香能驱邪”,嘴角不自觉地翘起来。她把熬好的药装在保温桶里,准备明天给父亲送去,然后突然想起沈知微还没吃饭,就煮了碗面条,往里面卧了个荷包蛋。

她刚把面条端上桌,门铃响了。打开门,看见沈知微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保温箱:“我妈煮了点鸡汤,给你父亲带过来。你还没吃饭吧?”

公孙龢愣了一下,赶紧让他进来:“我煮了面条,一起吃吧。”

沈知微点点头,走进屋里。小屋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墙上挂着公孙龢和父亲的合影。他看着桌上的面条,笑了笑:“我小时候,我妈也总给我煮这样的面条,说荷包蛋能补脑子。”

公孙龢坐在他对面,看着他吃面条的样子,突然觉得心跳得有点快。她想起白天在菜场,他帮自己解围的样子,想起他递药方时的认真,脸不自觉地红了。

“对了,”沈知微突然抬头,“明天我陪你去给你父亲送药吧?顺便跟老中医再问问注意事项。”

公孙龢点点头,小声说:“谢谢你。”

沈知微笑了笑:“不用谢,我们是朋友嘛。”

那天晚上,沈知微走后,公孙龢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路灯,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未来的日子还会有很多困难,但只要有沈知微这样的朋友,有菜场里那些好心的人,有父亲的支持,她就什么都不怕。

第二天早上,公孙龢和沈知微一起去医院。路上,沈知微给她讲了很多老中医的养生知识,比如每天要喝八杯水,要多吃蔬菜,要保持心情愉快。公孙龢认真地听着,觉得这些话比任何药都管用。

到了医院,父亲看到他们一起过来,笑得合不拢嘴。沈知微帮着把鸡汤倒进碗里,又给父亲讲了熬药的注意事项。公孙龢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就是她一直想要的。

下午,沈知微要去上班,公孙龢送他到医院门口。沈知微突然转身,看着她:“公孙龢,我……”他顿了顿,好像在鼓起勇气,“我觉得跟你在一起很开心,你……愿意做我女朋友吗?”

公孙龢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心跳得像要蹦出来。她看着沈知微认真的眼神,用力点点头:“我愿意。”

沈知微笑了,伸手握住她的手。他的手很暖,像冬天里的太阳。公孙龢看着他,突然觉得,所有的苦难都值得了——原来,幸福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有人伸出手,陪你一起走。

那天晚上,公孙龢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人。他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原本灰暗的日子。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他在,我就什么都不怕。爸爸说,做人要凭良心,要懂得感恩。我会记住爸爸的话,也会珍惜身边的人。”

窗外的月光洒在日记本上,像一层薄薄的银纱。公孙龢合上日记本,躺在床上,嘴角带着笑——她知道,明天一定会更好。

一周后,公孙龢的父亲化疗效果很好,医生说可以出院回家休养。沈知微开车来接他们,还带来了老中医的新药方。回家的路上,父亲坐在副驾驶,看着窗外的风景,笑着说:“你看,这镜海市多好啊。”

公孙龢坐在后座,握着沈知微的手,心里满是幸福。她看着窗外掠过的晨光菜市场,想起那枚包着红布的老秤砣,想起王奶奶、刘叔、张姐,想起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原来,人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不是名利,而是那些藏在平凡日子里的温暖与善良。

到家后,沈知微帮着把父亲扶到沙发上,又去厨房煮药。公孙龢坐在父亲身边,给父亲削苹果。父亲看着她,突然说:“小龢,沈小子是个好孩子,你要好好跟他过日子。”

公孙龢点点头,眼眶有点红。她知道,父亲是希望她幸福。她看着厨房里沈知微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当天晚上,沈知微留在家里吃饭。公孙龢做了父亲爱吃的红烧肉,还有沈知微爱吃的鱼香肉丝。饭桌上,父亲和沈知微聊得很开心,公孙龢看着他们,心里满是温馨。

吃完饭,沈知微要走了。公孙龢送他到门口,沈知微突然抱住她:“明天,我带你去个地方。”

公孙龢点点头,靠在他怀里,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洗衣液香味,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不管沈知微带她去哪里,只要有他在,就是最好的地方。

第二天,沈知微带公孙龢去了郊外的一个小院。小院里种满了花草,还有一个小池塘,里面养着几条金鱼。沈知微笑着说:“这是我爷爷的老房子,以后,我们可以在这里给你父亲养身体。”

公孙龢看着小院,心里满是感动。她看着沈知微,突然踮起脚尖,在他脸上亲了一下。沈知微愣住了,然后笑着抱住她,在她耳边说:“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

阳光洒在小院里,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公孙龢靠在沈知微怀里,看着远处的蓝天白云,突然觉得,原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有爱的人在身边,有温暖的家,有值得期待的未来。

三个月后,公孙龢的父亲身体基本康复,重新回到了晨光菜市场。他的菜摊前总是挤满了人,王奶奶、刘叔、张姐还是常来帮忙。沈知微也经常来,有时候帮着称菜,有时候陪父亲聊天。

有一天,沈知微拿着一枚戒指,在菜市场的老槐树下,向公孙龢求婚了。周围的人都在鼓掌,王奶奶还抹了眼泪:“真好啊,小龢终于找到幸福了。”

公孙龢看着沈知微,用力点点头:“我愿意。”

沈知微笑着把戒指戴在她手上,然后抱住她。阳光透过老槐树的叶子,洒在他们身上,像一层金色的纱。公孙龢看着周围的人,看着父亲欣慰的眼神,突然觉得,所有的苦难都变成了幸福的铺垫——原来,只要你不放弃,只要你相信善良,幸福就会在不经意间,来到你身边。

婚礼定在半年后,在郊外的小院里。那天,晨光菜市场的人都来了,王奶奶给公孙龢梳了头发,张姐给她戴了头花,刘叔还当了伴郎。沈知微穿着西装,英俊潇洒;公孙龢穿着婚纱,美丽动人。

婚礼上,父亲牵着公孙龢的手,把她交给沈知微,眼眶有点红:“沈小子,我把女儿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对她。”

沈知微用力点点头:“公孙爷爷,您放心,我会一辈子对小龢好的。”

婚礼结束后,公孙龢和沈知微站在小院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公孙龢靠在沈知微怀里,笑着说:“你知道吗?我以前总觉得,日子会一直苦下去。可现在我才知道,原来幸福就在身边。”

沈知微笑着吻了吻她的额头:“以后,我会让你更幸福。”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像一层温柔的纱。公孙龢看着沈知微,突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她遇到了一个很好的人,有一群很好的朋友,有一个很好的家。她知道,未来的日子还会有很多挑战,但只要有沈知微在,有身边的人在,她就什么都不怕。

因为她知道,人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不是名利,而是那些藏在平凡日子里的温暖与善良——就像那枚包着红布的老秤砣,虽然平凡,却承载着最珍贵的良心与爱。

当天深夜,公孙龢躺在沈知微身侧,窗外的月光透过薄纱窗帘,在被子上洒下细碎的银斑。沈知微的呼吸均匀,温热的手掌还轻轻搭在她的腰上,像怕她夜里着凉似的。她侧过身,借着月光看着他的眉眼——鼻梁挺直,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连睡着时嘴角都带着一丝温和的弧度。

她想起第一次在菜场见他时,他穿着米白色衬衫,手里拿着那枚老秤砣,语气坚定地戳破老周的把戏。那时她只觉得感激,却没料到,这个突然出现的人,会一步步走进她的生活,把灰暗的日子都染亮。她轻轻碰了碰他的手指,他似乎被惊动,无意识地攥紧了她的手,还往她身边挪了挪,像个寻求温暖的孩子。

公孙龢忍不住笑了,眼眶却有点发热。她想起父亲刚确诊胃癌时,她躲在菜场的角落里哭,觉得天好像都要塌了。那时她偷偷在秤盘下垫铁片,心里又愧疚又无奈,总怕父亲知道了会失望。可现在,父亲康复了,她有了沈知微,还有菜场里那群总记挂着她的人——王奶奶总给她带自己腌的咸菜,刘叔每次切肉都多给她称一两,张姐熬了新汤也不忘送一碗过来。

这些细碎的温暖,像一颗颗小太阳,把她心里的阴霾都驱散了。她轻轻摸了摸枕边那枚包着红布的老秤砣,红布的白絮依旧显眼,却比以前更柔软了。这秤砣跟着父亲几十年,称过无数斤菜,也称出了无数人心底的善良。现在它躺在她的枕边,像父亲的目光,温柔地看着她的幸福。

沈知微似乎醒了,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她没睡,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怎么还不睡?”

“在想事情。”公孙龢往他怀里缩了缩,鼻尖蹭到他的胸口,满是安心的味道。

“想什么?”他收紧手臂,把她抱得更紧,“是不是在想明天给爸做什么早饭?”

公孙龢笑着点头:“想给他做小米粥,再蒸个鸡蛋羹,他最近总说想吃软和的。”

“好,明天我早起去买新鲜的小米,”沈知微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对了,爷爷昨天打电话说,小院里的月季开了,让我们周末带爸过去看看。”

“真的?”公孙龢眼睛亮了,“爸之前就说想看看小院的花,一直没来得及去。”

“当然是真的,”沈知微笑着说,“到时候我们再摘点新鲜的蔬菜回来,爷爷种的黄瓜和番茄都熟了,比菜场买的甜。”

公孙龢靠在他怀里,听着他规划着未来的小事,心里满得快要溢出来。她想起日记里写的那句话——“只要有他在,我就什么都不怕”。现在她更确定了,不止有他,还有身边所有爱她的人,他们一起组成了她的铠甲,也组成了她的港湾。

月光渐渐移开,窗外的星星却更亮了。公孙龢闭上眼睛,感受着沈知微怀里的温度,感受着身边老秤砣的存在感,嘴角带着满足的笑意。她知道,明天醒来,又是充满阳光的一天——有爱的人在身边,有温暖的事可做,这样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