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烟火里的褶皱 > 第95章 灯塔灯碎浪拍岸

烟火里的褶皱 第95章 灯塔灯碎浪拍岸

作者:奚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22:38:15

镜海市东海岸的灯塔往南三里,有片月牙形的滩涂。退潮时能看见黑黢黢的礁石趴在泥里,像没睡醒的老龟;涨潮了就全浸在水里,只留些尖尖的角,等着划破晚归渔船的船底。壤驷黻蹲在灯塔底层的石阶上擦铜座时,总能听见滩涂那边传来咔啦咔啦的响——是礁石在浪里互相磕碰,也像是谁在咬碎什么硬东西。

她手里的抹布浸了煤油,擦过铜锈时会泛起绿莹莹的沫子。这铜座是灯塔建成时就有的,比她岁数还大,上面刻着缠枝莲纹样,只是如今大半被锈吃了,只剩几朵花瓣还能看出轮廓。石阶缝里的海沙又积厚了些,是昨夜的南风带过来的,细得像面粉,被风一吹就往她布鞋里钻,顺着脚趾缝往肉里硌。她蜷了蜷脚,后腰地响了声,这是今早爬礁石捡海菜时扭的——灯塔的米缸见了底,阿海正是长身子的时候,顿顿喝玉米糊糊填不饱。

阿姐,灯芯又跳了。

铁梯上传来阿海的声音,混着他爬梯时铁环哐当哐当的颤响。这娃总爱扒着栏杆往下喊,好像怕她在底层被海沙埋了似的。壤驷黻抬头时,看见他手里攥着的铁皮饭盒晃了晃,盒缝里飘出的玉米糊糊香裹着海风落下来,馋得她嗓子眼发紧——今早她只啃了半块昨天剩下的玉米饼,这会儿胃里正空得发慌。

知道了。她应着,把抹布往石阶上一扔,布角沾着的铜锈在灰石上印了个淡绿的印子。你先把糊糊放桌上,凉了该结坨了。

阿海了一声,转身往上爬。他的草鞋底子磨得快透了,踩在铁梯上总打滑,刚才爬的时候差点摔下来,幸好扒住了栏杆。壤驷黻看着他黑瘦的背影,后颈的骨头像串起来的算盘珠,心里揪了揪——这娃跟着她快两年了,当年他娘生他弟弟时难产没了,他爹出海又遇上台风,船翻在离灯塔不远的地方,是她划着小舢板把漂在水里的阿海捞上来的。那会儿阿海才十二岁,抱着块破船板哭,嗓子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说爹临走前还攥着给弟弟扯的花布。

她站起身时,顺手拍了拍裤腿上的海沙,却没拍掉粘在布纹里的铜绿。这灯塔她守了十五年,从丈夫沈砚走那年开始。那天也是这样的南风,码头的幡旗被吹得直往旗杆顶上蹿,像要跟着沈砚的船一起走。沈砚是大副,船叫海鸥号,出港时还朝她挥了挥手里的蓝布衫——那是她前晚熬夜给他补好的,袖口磨破的地方缝了朵小小的海浪花。可第二天一早,码头的人就敲她家门,说海鸥号在灯塔附近触了礁,沉得连块船板都没剩下。

往上爬时,铁梯的锈屑簌簌往下掉,落进她的衣领里,扎得后颈发痒。顶层灯房的门没关严,风从缝里钻进去,把煤油灯的光吹得晃了晃。灯芯是今早刚换的,她特意挑了最粗的那段棉芯,泡在煤油里胀得鼓鼓的,烧得响,把橘黄色的光投在墙上,映出她和阿海的影子——她的影子歪着,是因为后腰还疼;阿海的影子缩在窗边,正用手指划着玻璃上的盐渍。

你看这灯芯,阿海突然转头,手里捏着根细针晃了晃,针鼻上缠着点灯芯灰,刚才结了个大灯花,我挑了半天才挑掉,差点把灯弄灭了。

壤驷黻没说话,伸手摸了摸灯座。灯座是青石做的,被十五年的煤油熏得发黑,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第1天等你第2天等你...如今已经刻到了第5478天。字缝里积着灰,摸上去糙得像沈砚当年磨出茧子的手掌。她记得沈砚总爱用指腹蹭她的脸,说她的脸比灯座上的字还软。

我爹说,当年就是这灯救了他。阿海蹲在窗边,望着远处黑沉沉的海面。他的声音很轻,被风吹得忽断忽续,有次他跟船去宁波,回来时遇上雾,船差点撞在礁石上,是这灯照得亮,才绕过去了。他说这灯是海神爷点的,能护着出海的人。

壤驷黻了一声,从怀里掏出个蓝布包。布包边角磨得发毛,里面裹着半块干硬的玉米饼,是她今早特意留的。她咬了一口,饼渣卡在牙缝里,剌得牙龈发疼。以前沈砚在时,总爱把玉米饼掰碎了泡在热汤里给她吃,说这样不伤牙。可现在汤是奢侈品,米缸里的米只够煮糊糊,还是前几天阿海他远房叔送的。

正啃着饼,突然听见一声巨响,像有块巨石砸在了灯塔的铁皮外壳上。阿海吓得一哆嗦,手里的饭盒地掉在地上,玉米糊糊洒了一地,白花花的在灯影里晃,像摊碎了的月光。

啥动静?阿海的声音发颤,往壤驷黻身后缩了缩。他的手抓住她的衣角,冰凉的,像刚从海水里捞出来。

壤驷黻把饼往布包里一塞,抄起墙角的铁撬棍——这是沈砚留下的,当年用来撬礁石上的牡蛎,后来她就用来防备偷灯油的人。灯房的窗户是圆的,玻璃厚得很,她凑过去往外看,海面上黑得像泼了墨,只有浪头撞礁石的声音,轰隆轰隆的,震得脚底都麻。远处的渔船早回港了,按理说这时候不该有东西靠近灯塔。

莫怕,许是浪把礁石卷起来撞着了。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发紧。这灯塔建在离岸不远的礁石上,根基是用钢筋水泥浇的,当年建的时候说能抗住十级台风,浪头从来撞不动的。

刚说完,又是一声,这次更响,灯房的玻璃都震得嗡嗡响,挂在墙上的油灯盏晃了晃,油洒出来一点,在墙上烧出个小黑点。阿海地哭了,拽着壤驷黻的衣角说:阿姐,我怕,咱下去吧,回村里去。

壤驷黻没动,眼睛盯着海面。忽然,她看见远处有个黑影,贴着水面往灯塔这边飘。黑影不大,像块破木板,可移动得挺快,转眼就离灯塔只有几十米远。浪头把它往这边推一下,它就晃一下,却没被卷走,倒像是有人在底下推着似的。

那是啥?阿海也看见了,哭声停了,眼睛瞪得溜圆。他忘了害怕,指着黑影问:是船吗?

壤驷黻没吭声,握紧了铁撬棍。黑影飘得更近了,借着灯塔的光,她看清了——是个木筏,用几根树干捆的,绳子都快磨断了,在浪里摇得像片叶子。木筏上好像还躺着个人,趴在筏子上,一动不动,不知道是死是活。身上穿的衣服是深色的,被海水泡得紧紧贴在身上,看着倒像...像沈砚当年穿的那种海员服。

是人!阿海喊出声,阿姐,有人!可能是落难的海员!

壤驷黻的心猛地一跳,撞得肋骨生疼。这一带是险滩,暗礁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平时除了本村的渔船敢靠近,外船根本不来。怎么会有人乘木筏漂到这?她往木筏上看,那人的头发被海水泡得乱糟糟的,遮住了脸,可露出来的后颈...她眯起眼,突然想起沈砚后颈有颗小小的痣,就在脊椎旁边。

拿绳子来。她突然对阿海说,声音有点抖。阿海愣了一下,赶紧跑去墙角翻出盘粗麻绳——这是上次送补给的船留下的,棕麻做的,硬邦邦的,上面还沾着盐渍。

壤驷黻把绳子的一头牢牢系在灯房的铁栏杆上,另一头往海里扔。绳子在空中划了个弧线,地掉进水里,溅起片水花。可木筏离灯塔还有段距离,绳子够不着。浪头把木筏往灯塔这边推了推,又猛地拉回去,像在逗它玩。

再放长点!阿海在旁边喊,帮着往外拽绳子。绳子又放出一截,可还是差了几米。木筏上的人突然动了一下,好像是抬起了头,朝着灯塔的方向看了一眼。

就这一眼,壤驷黻的心跳差点停了。那人的侧脸在灯光下映得清楚,高鼻梁,薄嘴唇,连眉骨上那块小小的疤痕都和沈砚一模一样——当年沈砚二十岁时跟人争码头的泊位,被人用碎瓷片划了道口子,留了这么个疤。她记得当时她还哭了,说破了相不好看,沈砚却笑着说:这样你在人群里一眼就能认出我。

是他...她喃喃地说,声音轻得像梦话。眼泪突然涌了出来,糊得眼睛都看不清,手里的绳子滑了一下,差点掉下去。

阿海没听清,问:阿姐你说啥?

她没回答,突然把铁撬棍往地上一扔,扒着窗户就想往下爬。灯塔的外墙是铁皮的,上面焊着些铁环当落脚点,平时她给灯塔外墙刷漆时也爬过,可这会儿浪大,铁皮被海水打得湿漉漉的,滑得很。

阿姐你干啥!阿海赶紧拽住她的胳膊,危险!浪这么大,你下去会被卷走的!

是他回来了...壤驷黻的眼泪掉在阿海的手背上,烫得阿海一哆嗦。十五年了,他终于回来了...她使劲挣开阿海的手,脚踩着铁环往下挪。海风把她的蓝布衫吹得鼓鼓的,像只快要飞起来的鸟。离木筏还有两米远时,一个大浪拍过来,木筏猛地往灯塔这边撞,地一声撞在铁皮上,震得她手都麻了。

那人被撞得晃了一下,又趴在了筏子上。壤驷黻伸手去抓他的胳膊,手指刚碰到他的衣服,突然看见他后颈上有个印记——是个小小的船锚纹身,沈砚当年在港口偷偷纹的,说这是家的记号。那天他还跟她保证,以后再也不惹她生气了,不然就让这船锚他。

真的是你...她哭出声,用尽全力把他往灯塔这边拉。那人好像没了力气,软乎乎的,全靠她拽。阿海在上面喊:阿姐我放绳子!哗啦啦地放下来,落在她脚边。

她刚要去捡绳子,突然听见一声脆响——是头顶的灯!那盏亮了十五年的煤油灯,灯罩突然裂开了道缝,橘黄色的光猛地暗了一下,接着一声,整个灯罩碎了,玻璃碴子像雨一样往下掉。有块碎片擦过她的脸颊,疼得她倒吸一口凉气,血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那人的海员服上,晕开一小片暗红。

灯灭了。

四周突然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只有浪头撞礁石的声音,还有阿海在上面惊恐的喊叫:灯灭了!阿姐!灯灭了!

壤驷黻愣在原地,手里还攥着那人的胳膊。海风更猛了,把她的头发吹得乱蓬蓬的,脸上的血和眼泪混在一起,又咸又涩。她低头想再看看那人的脸,可黑夜里什么也看不见,只有他身上传来的海水腥气,和十五年前她在码头闻到的一模一样。

突然,那人动了。他不是往灯塔上爬,而是反手抓住了壤驷黻的手腕,力气大得像铁钳。她想挣开,可挣不动。接着,她听见一个沙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不是沈砚的声音,陌生得很:

你是谁?这灯...怎么灭了?

浪头又拍了过来,木筏在她脚下晃了晃,差点翻了。她低头一看,才发现刚才拽着的木筏绳子已经断了,木筏正随着浪往深海漂,而她的手还被那人死死攥着,身体悬在半空中,离海面只有一米远。海水漫过她的布鞋,凉得刺骨。

放开我...她终于喊出声,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可那人没放,反而更用力了。她看见他另一只手从怀里掏出个东西,在黑夜里闪了一下寒光——是把刀。

就在这时,阿海在上面喊:阿姐!我把绳子扔下去了!你抓着!啪地落在她手边,可她的手被那人攥着,根本腾不出来。她急得去踢木筏,想把木筏踹远些,可木筏被浪推着,反而更往深海漂。

别乱动!那人低喝一声,刀往她眼前晃了晃,这灯灭了,附近的船看不见礁石,会撞上来的!你快让上面的人把灯点上!

壤驷黻一愣。她倒忘了这茬——灯塔是这一带唯一的航标,灯灭了,晚归的渔船很可能触礁。可现在灯罩碎了,灯芯也被玻璃碴子砸灭了,怎么点?就算能点,她现在悬在半空,怎么上去?

灯碎了,点不了!她咬着牙说,试图掰开那人的手,你先放开我,我上去看看能不能修!

那人却不信,手抓得更紧了:骗谁?灯塔的灯哪能说灭就灭?肯定是你故意弄灭的!是不是想害船上的人?他的声音里带着狠劲,刀离她的脖子又近了些。

壤驷黻这才看清他的脸——不是沈砚。虽然眉眼有些像,可眼角的皱纹比沈砚走时深多了,而且他的左耳缺了一小块,沈砚的耳朵是完好的。她心里一沉,刚才是被执念迷了眼,竟把个陌生人当成了沈砚。可这人是谁?他怎么会有船锚纹身?又为什么要逼着点灯塔?

我没骗你!她急得眼泪又掉了下来,灯罩碎了,灯芯也断了,不信你看!她抬头往灯房的方向指,可上面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见。

突然,远处传来呜——的一声汽笛,闷闷的,像是从雾里钻出来的。那人脸色一变,猛地拽了拽壤驷黻的手:是船!快让灯亮起来!不然船会撞礁的!

壤驷黻也听见了。这汽笛声她熟,是村里的福顺号,船长是王大叔,今晚应该是去外海收网了。福顺号吨位小,抗浪能力差,要是撞上暗礁,肯定得沉。

可现在怎么亮灯?她悬在半空,阿海一个娃在上面,就算能找到备用灯罩,也未必能把灯点上。而且这人还攥着她的手,刀就架在她脖子上,稍一动就可能被划到。

你先放开我!壤驷黻急道,我上去修灯!你攥着我,我怎么上去?

那人犹豫了一下,好像在权衡。浪头又涌过来,木筏往下沉了沉,海水漫到了他的腰上。他咬了咬牙,松了松手,但没完全放开:我跟你一起上去。你要是敢耍花样,我就把你推下去。

壤驷黻没时间跟他争,赶紧用另一只手抓住阿海扔下的绳子,往铁环上缠。可她只有一只手能用,绳子总打滑。阿海在上面喊:阿姐我拉你!绳子突然被往上拽,她借着力往上爬了两步,那人也跟着往上挪,刀始终没离开她的脖子。

爬到灯房窗口时,阿海伸手来拉她。可那人紧跟在后面,几乎是贴着她的背。壤驷黻刚一进灯房,就被那人推到墙上,刀顶着她的胸口:快!点灯!

灯房里一片狼藉,玻璃碴子撒了一地,煤油灯倒在地上,灯芯断成了几截。阿海吓得缩在墙角,抱着头不敢看。壤驷黻扫了一眼墙角的木箱——里面有备用的灯芯和灯罩,是上个月补给时送的。可现在那人盯着她,她根本没法去拿。

灯罩碎了,得换个新的。她喘着气说,在墙角的箱子里,你让他去拿。她指了指阿海。

那人看了看阿海,又看了看墙角,犹豫了一下,对阿海说:去!把箱子打开,拿新灯罩和灯芯来!快点!

阿海哆哆嗦嗦地站起来,往墙角挪。他的脚被地上的玻璃碴子扎了一下,疼得了一声,却不敢停。好不容易打开箱子,拿出新的玻璃灯罩和灯芯,递了过来。

壤驷黻接过灯罩,刚要往灯座上安,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声巨响——是船撞礁石的声音!那人脸色大变,刀又往前顶了顶:快点!

壤驷黻手忙脚乱地安灯罩,换灯芯,倒煤油。可越急越乱,灯芯总也插不牢。那人急得踹了她一脚:废物!

就在这时,灯房的门突然被撞开了!几个穿着蓑衣的人冲了进来,手里拿着鱼叉和扁担。为首的是王大叔——他的船没沉,只是撞坏了船舵,他带着人游泳过来的。

就是他!刚才在海里想凿我们的船!王大叔指着那人喊道,手里的鱼叉就刺了过去。

那人没想到会有人进来,吓了一跳,赶紧松开壤驷黻,往旁边躲。鱼叉扎在墙上,留下个窟窿。那人转身就想跳窗户,却被王大叔的儿子一把拽住了胳膊。两人扭打起来,灯房里顿时一片混乱。

壤驷黻趁机捡起地上的铁撬棍,刚要上前帮忙,突然看见那人怀里掉出个东西——是个小小的蓝布包,和她装玉米饼的那个一模一样。布包掉在地上,散开了,里面滚出个银镯子,上面刻着字。

壤驷黻的眼睛一下子直了——这镯子是她当年给沈砚打的,他一直戴在手上,怎么会在这人身上?

她走过去捡起镯子,手指摸着上面的字,突然想起刚才那人后颈的船锚纹身——难道...她猛地抬头看向那人,正好看见他在扭打中露出了左耳——那缺口不是天生的,是新伤,边缘还红肿着。

住手!她突然喊了一声,声音大得自己都吓了一跳。

所有人都停了下来,看向她。那人也愣住了,看着她手里的银镯子,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

这镯子...是你的?壤驷黻问,声音抖得厉害。

那人张了张嘴,没说话。王大叔在旁边说:阿黻你别管!这人不是好东西,刚才我们在海里看见他划着木筏,手里拿着凿子想凿船底!要不是我们发现得早,船就沉了!

那人突然开口了,声音沙哑得厉害:这镯子...是沈砚的。

壤驷黻的心猛地一沉:你认识他?

我是他弟弟,沈砚的弟弟,沈墨。那人说,眼睛盯着她手里的镯子,海鸥号沉的时候,我也在船上。我哥把我推上了一块木板,他自己...没上来。

所有人都愣住了。壤驷黻手里的镯子地掉在地上,她看着沈墨,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沈墨...她记得沈砚提过这个弟弟,比他小五岁,当年跟着他在船上当学徒。沈砚说他弟弟调皮,总爱偷拿船上的钉子去换糖吃。

你...你还活着?她终于问出这句话,眼泪又涌了出来。

沈墨点了点头,眼圈也红了:漂了两天两夜,被一艘路过的商船救了。这些年一直在找回家的路,可商船到了国外就被扣了,我在那边做苦工,直到上个月才逃出来,划着木筏往回走...刚才看见灯塔的灯,以为能靠岸了,可灯突然灭了,我怕撞上礁石,就想靠近看看...看见你往下爬,我以为是坏人...

王大叔在旁边皱了皱眉:那你刚才为啥要拿凿子凿我们的船?

沈墨低下头,声音有些含糊:我...我以为你们是追我的人。那些抓我做苦工的人,总爱开着船在海上巡逻...我看见你们的船过来,慌了神...

原来是这样。壤驷黻心里又酸又涩,走上前想拉沈墨的手,却突然想起什么,问道:那你后颈的船锚纹身...

是我哥给我纹的。沈墨摸了摸后颈,那年我十五岁,跟我哥闹着要纹身,他就偷偷拿针给我纹了这个,说跟他的一样...他说等我长大了,就让我当船长,开着船带着你出海...

壤驷黻再也忍不住,抱着沈墨哭了起来。十五年的等待,十五年的思念,这一刻好像都找到了归宿。阿海在旁边看着,也抹了抹眼泪。王大叔叹了口气,把鱼叉收了起来:误会,都是误会。

可哭了没一会儿,壤驷黻突然想起灯塔的灯还没亮。快!点灯!她推开沈墨,跑去捡地上的煤油灯。王大叔也反应过来:对!灯灭了,其他船可能会出事!

几个人一起动手,很快就把新的灯芯安好,倒上煤油。壤驷黻划着火柴,往灯芯上一凑,的一声,橘黄色的火苗窜了起来,把灯房照得亮堂堂的。她把灯放在灯座上,看着光透过玻璃罩子洒向海面,心里踏实了不少。

沈墨看着灯座上刻的字,第5478天等你...一行一行地看下去,眼泪掉了下来:我哥他...真是个傻子...

壤驷黻没说话,只是摸了摸那些字。是啊,他是个傻子,她也是个傻子,可傻子的等待,终究还是等来了一点念想。

就在这时,阿海突然指着窗外喊:快看!那边还有个木筏!

所有人都往窗外看去,只见远处的海面上,还有一个木筏在浪里漂,上面好像也躺着个人。沈墨脸色一变:是跟我一起逃出来的人!他生病了,一直昏迷着!

壤驷黻心里一紧——刚才光顾着说话,忘了还有人在海里。快!放绳子!她喊道。

王大叔和他儿子赶紧跑去拿绳子,往窗外扔。可这次的木筏离灯塔更远,浪也更大,绳子怎么也够不着。沈墨急得直跺脚:我下去!

不行!壤驷黻拉住他,浪太大了,你下去会被卷走的!

可他快不行了!沈墨挣开她的手,他是为了救我才生病的!我不能不管他!

王大叔皱了皱眉:我去!我水性好!他脱下蓑衣,就要往窗外爬。

壤驷黻突然喊道,用小舢板!灯塔底下拴着小舢板!

对!小舢板!当年沈砚留下的,平时用来去村里买东西。王大叔眼睛一亮:好!我去划舢板!

他跟着沈墨往楼下跑,阿海也想跟着去,被壤驷黻拉住了:你在上面看着灯,别让灯再灭了。阿海点点头,站在灯座旁边,一动不动地盯着火苗。

壤驷黻趴在窗边,看着王大叔和沈墨解开小舢板的绳子,划着桨往远处的木筏去。浪很大,舢板在浪里颠得像片叶子,好几次差点被浪打翻。她的心揪得紧紧的,不停地在心里祈祷。

可没划多远,突然刮起一阵狂风,把舢板往礁石那边吹。王大叔使劲划桨,可根本抵不住风。沈墨在舢板上喊着什么,被风吹得听不清。壤驷黻急得直跺脚,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突然,一声,舢板撞上了一块暗礁,翻了!王大叔和沈墨都掉进了水里。壤驷黻吓得魂都没了,大喊着他们的名字,可回应她的只有浪涛声。

阿海在旁边哭了起来:王大叔!沈大哥!

壤驷黻看着沈墨在水里挣扎,想往木筏那边游,可浪太大,他游两步就被卷回来一步。王大叔水性好,倒是游得快些,已经快到木筏旁边了。可就在这时,又一个大浪拍过来,把木筏掀翻了!上面的人掉进了水里,没了踪影。

王大叔赶紧去捞,可捞了半天也没捞到。沈墨在后面喊:别管了!先上来!浪太大了!

王大叔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沉下去的木筏,又看了看在水里挣扎的沈墨,最终还是游向了沈墨,把他往灯塔这边拉。两人互相搀扶着,一点点往岸边挪。

壤驷黻赶紧让阿海放下绳子,可他们离灯塔还有段距离,够不着。只能看着他们在水里挣扎,被浪打得东倒西歪。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汽笛声,不止一艘船!是村里的渔船!大概是听见了刚才的巨响,过来看看情况。壤驷黻赶紧让阿海把灯芯调大,让光更亮些,好给渔船指路。

渔船很快就靠近了,放下了救生艇。王大叔和沈墨被救上了救生艇,总算没事了。可那个躺在木筏上的人,却再也找不到了。

沈墨被拉上灯塔时,浑身湿透,冻得瑟瑟发抖。他看着海面,眼泪不停地掉:是我对不起他...要不是我,他也不会死...

壤驷黻递给他一条干毛巾,轻声说:不怪你。你能活着回来,就已经很好了。

王大叔也叹了口气:海上的事,谁说得准呢。能捡回一条命就不错了。

灯房里又安静下来,只有煤油灯燃烧的声。沈墨裹着毛巾,坐在角落里,低着头不说话。壤驷黻看着他,想起沈砚,心里五味杂陈。

过了一会儿,沈墨突然抬起头,看着壤驷黻说:嫂子,我哥他...其实当年没死。

壤驷黻猛地站起来:你说啥?

我哥他被礁石卡住了腿,没沉下去。沈墨的声音很轻,却像炸雷一样在灯房里响起来,我漂走的时候,看见他在礁石上喊我的名字...可我当时被吓坏了,只顾着自己漂...后来我在国外听说,有人在附近的岛上见过一个像他的人,只是瞎了一只眼...

壤驷黻的脑子的一声,像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沈砚还活着?瞎了一只眼?在附近的岛上?

哪个岛?她抓住沈墨的胳膊,急道,你说的是哪个岛?

沈墨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岛...听说那岛很小,在灯塔往南几十里的地方,荒无人烟...

往南几十里...壤驷黻想起那片海域有很多小岛,都是礁石岛,没人住。可就算知道在那附近,要找一个人也像大海捞针。而且沈砚瞎了一只眼,怎么在岛上活这么多年?

我去找他。她突然说。

王大叔吓了一跳:阿黻你疯了?那片海域全是暗礁,而且那些岛根本没法住人!

可他是沈砚啊!壤驷黻看着海面,眼睛里闪着光,他等了我十五年,我不能让他一个人在岛上!

沈墨也站起来:嫂子,我跟你一起去!我熟悉海路!

不行!王大叔拦住他们,现在天这么黑,浪又大,出海就是送死!要去也得等天亮了,准备好船和补给再说!

壤驷黻看着窗外的海面,灯塔的光在海面上铺出一条光带,像一条通往未知的路。她知道王大叔说得对,可心里的焦急像火一样烧着她。十五年都等了,她实在等不及天亮了。

就在这时,阿海突然说:阿姐,我知道有个岛!上次我跟我爹去收网,在南边见过一个小岛,岛上有棵大榕树!我爹说那岛叫独树岛

独树岛...壤驷黻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也许沈砚就在那里。

她看向王大叔:王大叔,借你的船用用行吗?等天亮了就走。

王大叔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叹了口气:唉,你这性子,跟沈砚一个样。行吧,船虽然撞坏了船舵,但还能划。我让我儿子跟你们一起去,他熟悉那片海域。

壤驷黻点点头,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看着灯塔的灯,橘黄色的光温暖而明亮。也许这一次,等待真的能有结果。

可她没注意到,沈墨站在角落里,看着灯座上的字,眼神有些复杂。他手里悄悄攥着什么东西,在灯光下闪了一下,很快又藏进了怀里。

浪还在拍打着灯塔,海风卷着咸腥的气息涌进灯房。远处的海面上,一艘小小的渔船静静地泊着,等待着天亮。而那盏刚刚重新点亮的灯塔灯,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仿佛在指引着什么,又仿佛在守护着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