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尘镜的威力,如同一块巨石砸入三一门众弟子平静的心湖,激起的波澜久久未曾平息。
那块凭空化为齑粉的巨石,成了所有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那不是力量的碾压,而是规则层面的抹杀。
自那以后,整个三一门的修炼氛围变得更加诡异。弟子们不再仅仅是埋头苦修,眼神中多了几分思索,几分敬畏。他们开始真正理解掌门所说的“道”与“术”的天壤之别。
然而,李玄霄似乎嫌这潭水还不够深。
灵尘镜展示后的第三天,三声集令钟再次响彻山门。
这一次,地点并非议事大殿,而是试剑峰之巅。
当所有弟子气喘吁吁地赶到时,都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
峰顶之上,最平坦开阔处,不知何时被人立起了一个个剑架。十余柄样式古朴的青铜剑,整齐地陈列其上,剑身在晨光下反射着冷冽的青光,剑刃虽未开锋,却自有一股锐气扑面而来。
这些剑,与弟子们平日里用的精钢剑截然不同。它们更短,更薄,造型简约,甚至有些粗糙,像是从某个古墓里挖出来的陪葬品。
“掌门,这又是要……?”刘得水看着这些铜疙瘩,挠了挠头,满脸困惑。
上次是炼镜子,这次是发古董?
李慕玄抱着手臂,靠在一块山石旁,嘴角挂着玩味的笑意,懒洋洋地开口:“怎么,灵尘镜的零件不够了,拆几把破铜烂铁来凑数?”
他的话引来几声低笑,却没人敢大声附和。
李玄霄负手立于剑架之前,并未理会李慕玄的调侃。他目光扫过众人,尤其是在陆瑾、刘得水这些精英弟子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玄虚真解》,你们悟得如何了?”
他没头没尾地问了这么一句。
众人一愣,随即纷纷点头。经过幽冥谷的试炼,他们对“以神驭气”的理解早已今非昔比。
“很好。”李玄霄点了点头,随手从剑架上拿起一柄青铜剑。
他将剑横于胸前,屈指在剑身上轻轻一弹。
“嗡——”
一声清越的剑鸣,如龙吟出谷,瞬间盖过了山巅的呼啸风声,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这声音……不对劲!
所有弟子都变了脸色。
寻常刀剑,声音再清脆,也只是金铁交鸣之音。可这柄剑发出的声音,竟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仿佛能与人的心跳、与体内的炁产生共鸣!
“这些剑,以玄铁为骨,赤铜为皮,内部刻有聚灵符文,是专为‘神’与‘炁’准备的载体。”
李玄霄淡淡地解释着,像是在介绍一件平平无奇的工具。
“你们之前所学,无论是逆生三重还是八门遁甲,都是在锤炼己身。但人的拳脚,终有极限。”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今日,我便教你们,如何让自己的手,伸得更长一些。”
话音未落,他手腕一抖。
那柄青铜剑并未飞出,而是静静地悬浮在了他身前一尺之处,剑尖斜指苍穹,微微颤动,仿佛拥有自己的生命。
全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那柄悬空的剑,连呼吸都忘了。
御物!
这是传说中才能见到的手段!
“看好了。”
李玄霄神情平静,目光落在十丈开外,一丛迎风摇曳的翠竹上。
他没有掐诀,没有念咒,甚至连手指都没有动一下。
只是那么看着。
咻!
一道青色的电光,撕裂空气!
悬浮的铜剑瞬间消失在原地,下一秒,十丈外那丛翠竹最粗的一根,悄无声息地断成两截,切口平滑如镜。
这还没完!
青铜剑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速度不减反增,陡然一个折返,朝着百丈之外山崖边的一根枯黄芦苇激射而去!
“太远了!”
“不可能打中!”
有弟子失声惊呼。
百丈之遥,目标只是一根随风摆动的芦苇,这要何等恐怖的眼力与控制力?
然而,在所有人惊骇的注视下,那道青色流光精准地从芦苇秆中间一穿而过!
啪。
芦苇应声而断。
而那柄青铜剑,则如同倦鸟归巢,一个盘旋,悄无声息地飞回李玄霄手中,稳稳落入剑鞘。
整个山顶,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咒,化作了一座座石雕。
李慕玄脸上那玩世不恭的笑容,早已僵住。他死死盯着李玄霄手中的剑,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名为“震撼”的情绪。
刘得水张大了嘴巴,口水快流出来了都毫无察觉。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那道快到极致的青色电光。
陆瑾的双眼,则亮得惊人。他没有看那神乎其技的结果,而是紧紧盯着李玄霄本人。他能感觉到,从始至终,师尊的炁都没有任何剧烈的波动。
那不是用炁在“推”剑。
而是用“神”在“驾”剑!
“这……这便是《玄虚真解》的真正用法?”澄真声音干涩地开口,打破了死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