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 > 第69章 野菜充饥守河山

靖安营的炊烟已断了三日。

伙房的灶台积了层薄灰,往日里飘着麦香的空气,如今只剩下旷野的风带着土腥味灌进帐篷。赵宸握着剑柄在营中巡查,脚边的石子踢得咯吱响,目光扫过每一张蜡黄的脸——士兵们或坐或靠,有的低头用石头磨着生锈的兵器,有的望着黄河对岸金兵的营帐出神,肚子里的咕噜声此起彼伏,却没人说一句软话。

“将军。”一个瘸腿的老兵拄着长枪站起来,他袖口磨破了,露出冻得青紫的胳膊,“伙房后面的坡上,挖着些荠菜和苦苣,能填填肚子。”

赵宸跟着他走到坡下,果然见十几个士兵正蹲在地里,用刺刀小心翼翼剜着野菜。泥土沾在他们干裂的手上,冻得通红的指关节僵硬地弯曲着,挖出来的野菜带着根须,抖掉泥土就往怀里揣。

“这东西苦得很。”赵宸蹲下身,捏起一棵荠菜,叶子边缘已经有些枯黄。

“总比饿肚子强。”旁边的年轻士兵咧嘴笑,露出两排白牙,“我娘说,吃苦菜能壮胆。等打跑了金兵,回家种两亩地,天天吃白面馒头。”

众人跟着笑起来,笑声里带着涩味,却没半分颓唐。

到了傍晚,伙房终于飘起微弱的水汽。一口大锅里煮着满满当当的野菜,加点盐巴,咕嘟咕嘟冒着泡,苦涩的气味弥漫开来。士兵们排着队,每人捧着粗瓷碗,领一勺野菜汤,就着半块硬得能硌掉牙的陈米饼子吃。

“慢点吃,别噎着。”苏清婉提着陶罐走来,罐里是她从自己行囊里翻出的几块麦芽糖,敲碎了分给伤兵,“这汤得趁热喝,发点汗。”

一个伤兵捧着碗,眼泪掉在汤里,溅起细小的涟漪:“苏姑娘,俺们……俺们对不住你和将军,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还得让你贴补。”

“说啥呢。”苏清婉蹲下身,帮他把被子掖好,“你们守着这里,汴京的百姓才能安稳过日子。这点东西算什么?等打了胜仗,我让后厨给你们做油饼,管够。”

夜色降临时,对岸金兵突然擂鼓呐喊,似有进攻的迹象。赵宸拔刀出鞘,一声令下:“各就各位!”

士兵们瞬间像被点燃的柴薪,猛地直起身。挖野菜时磨破的手紧紧攥住兵器,饿空的肚子叫嚣着,可脚下的阵地却站得比磐石还稳。他们列成阵型,望着对岸昏黄的火把,没人后退半步。

冷风卷着黄河的浪声掠过阵前,赵宸望着身边这些靠野菜撑着的士兵,突然想起出征前父亲说的话:“兵者,气也。气在,阵地就在。”

他举起刀,刀锋映着星光:“兄弟们,守住这河,守住这土!等天亮了,咱们就有粮了!”

“守住!”“守住!”

沙哑的吼声撕破夜空,惊飞了河滩上的水鸟。那些握着刀枪的手,或许还在因为饥饿发颤,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坚定——他们守的不只是阵地,是身后千里沃野里的炊烟,是妻儿倚门等待的归期。

夜色深沉,靖安营的篝火只燃了零星几点,却比对岸金兵的连片火把更亮。因为那火里,烧着的是不肯弯的脊梁,是咽着野菜也咽不下的家国大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