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 > 第132章 苏城新政

就在这时,周明带着陈老栓和一群百姓赶来,手里拿着锄头扁担,堵住了码头的出口。“王敬之,你害死我爹,今天我要为他报仇!”周明举着火把,眼里的泪在火光下闪着光。

王敬之被吓得瘫倒在地,刀掉在泥里。卫十三上前一脚踩住他的背,咔嚓一声,骨头碎裂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

“把他绑起来,明天游街示众。”赵宸的声音传遍码头,“账本的内容,抄录百份,贴遍苏州城!让百姓都看看,他们的粮食去哪了,他们的血汗钱,养肥了什么样的蛀虫!”

百姓们齐声欢呼,声音震得水面都起了波澜。月光下,赵宸望着手里的账本,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这只是苏州的账,汴京的账,还等着他回去算。

而此时的汴京,徽宗收到了王敬之的密报,说“赵宸勾结乱民,抢夺官仓,意图谋反”。他捏着密报,指尖的玉扳指又碎了一块,却迟迟没下旨。窗外的琵琶声还在继续,可他怎么听,都觉得像在哭。

君臣之间的裂痕,已经大到能塞进整座苏州城。而赵宸知道,这道裂痕,只有用真相和公道,才能一点点填补。苏州的夜,终于有了点暖意,可汴京的冷,还长得很。

苏州的晨光,是被运河上的船桨摇醒的。

赵宸踩着露水登上城楼时,正撞见诸葛亮派来的税吏在张贴布告。黄麻纸糊在斑驳的城墙上,“新税法”三个大字用朱砂写就,格外醒目——凡囤积粮食超过百石者,需按比例缴纳“平抑税”;商户往来税银,由官府统一核算,杜绝中间盘剥;佃农向地主交租,不得超过收成的三成。

“赵大人,这布告一贴,怕是要捅马蜂窝。”周明站在旁边,手里攥着砚台,指节发白,“城西的张员外囤了千石粮,听说昨晚就派人去汴京送信了,要告您‘与民争利’。”

赵宸望着城墙下涌动的人群,百姓们围着布告,有人念,有人听,脸上的愁云渐渐散开。一个扛锄头的老汉抹了把脸,粗声道:“这才是正经规矩!去年水灾,张员外把粮价抬到十文钱一升,逼得我把小女儿都卖了……”

“卖女儿的钱,还不够他买个镶金的尿壶。”旁边的妇人啐了一口,眼眶通红。

赵宸转身下城楼,卫十三牵着马候在下面,马鞍上捆着把铁锹:“将军,河道疏浚的工头说,淤泥太深,得加人手。”

“加。”赵宸翻身上马,“让那些囤积粮食的地主派人来,就说‘以工代税’,挖一天淤泥,抵一贯钱的税。不来的,按新税法加倍收税。”

卫十三笑了:“这招高!他们要是不来,就得把吞进去的粮吐出来;来了,正好让百姓看看这些老爷们也有扛铁锹的时候。”

运河边的工地上,果然热闹起来。张员外的管家带着家丁来“监工”,却被赵宸派去的团练按住,逼着穿上粗布短褂,拿起铁锹。张员外的儿子养尊处优,刚挖了两锹就摔在泥里,引得百姓们哄笑。

“赵大人,这团练的小伙子们,比府衙的兵卒管用多了。”陈老栓扛着锄头路过,指着不远处列队的年轻人,他们穿着统一的灰布衫,手里拿着削尖的木棍,眼神里有股劲,“昨儿夜里,有海盗想摸进码头偷粮,被他们一顿打,扔到江里喂鱼了。”

那些团练,是赵云按禁军的法子训练的。赵云虽在汴京,却派了亲兵来苏州,教这些百姓扎马步、练阵型,既能防匪患,又能充实人手。赵宸望着他们整齐的步伐,忽然想起鹰嘴崖水坝上的士兵——哪里的百姓,骨子里都有股不服输的韧劲,缺的只是有人给他们撑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