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 > 第128章 街途相送

赵宸离京的那天,汴京下了场小雨。

雨丝细得像绣娘的线,斜斜地织着,把州桥的青石板润得发亮。可这雨,却没挡住沿街的百姓。

天还没亮,南薰门外就挤满了人。穿粗布衫的汉子扛着锄头,戴头巾的妇人挎着竹篮,连刚会走路的小童都被爹娘抱在怀里,手里攥着自家蒸的馒头。他们没人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雨打湿了衣衫,也没人在乎。

“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人群顿时涌动起来。

赵宸骑着匹黑马,没穿朝服,只着件素色长衫,背上捆着个旧包袱,里面是几件换洗衣物和那本沾着黄河泥沙的《孙子兵法》。他身后跟着卫十三和五十名亲兵,都穿着便装,兵器藏在行囊里——按童贯的“旨意”,赴任的官员不得带甲士,这些人,是偷偷跟来的。

“赵将军!”卖糖画的老汉挤到马前,手里举着个糖做的小将军,糖人肩上的长枪歪歪扭扭,却看得人眼眶发热,“您带着这个,路上吃糖,甜!”

赵宸翻身下马,接过糖人,指尖触到老汉冻得发红的手:“多谢老伯。”

“将军不能走啊!”穿红袄的小童扑过来,抱住马腿,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掉,“我爹说,您走了,坏人又要欺负我们了!”

小童的爹是汴河口的老兵,断了条腿,全靠赵宸给的抚恤金过活。赵宸蹲下身,替小童擦了擦脸:“乖,好好读书,等你长大了,就能自己保护爹娘了。”

人群里忽然有人喊:“将军,我们跟您去苏州!”

“对!我们跟您走!”扛锄头的汉子们齐声应和,他们多是江南来的流民,被赵宸安置在汴京城外垦荒,刚过上安稳日子。

赵宸站起身,望着黑压压的人群,声音有些发哑:“诸位的心意,赵某领了。汴京需要你们,这里的田要种,这里的家要守。我去苏州,是为了让那里的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就像咱们现在这样。”

他翻身上马,刚要扬鞭,却见李若水带着几位正直的官员赶来。李若水手里捧着个酒坛,酒液晃出坛口,溅在青石板上,散发出醇香。

“赵兄,这是我家藏的‘女儿红’,埋了十八年。”李若水将酒坛递过来,眼眶通红,“送你上路,盼你……早日归来。”

赵宸接过酒坛,拔开塞子,仰头饮了一大口,酒液顺着嘴角流进脖子里,又热又辣:“谢李大人。待我在苏州站稳脚跟,定请你喝苏州的‘碧螺春’。”

队伍缓缓前行,百姓们跟在后面,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和雨声混在一起,像首无声的歌。走到十里亭时,赵宸勒住马,回头望去——南薰门的城楼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城楼下的人群像片黑压压的海,波浪里翻涌的,是不舍,是期盼,是乱世里难得的真情。

“都回去吧!”他扬声道,声音穿透雨幕,“好好过日子,等我回来!”

人群里有人哭出了声,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哭声越来越大,像积蓄了许久的山洪,终于决堤。

卫十三在旁边抹了把脸,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将军,这些百姓……”

赵宸没说话,只是策马前行。雨水打在他的长衫上,却浇不灭心里的火。他知道,自己肩上扛的,不只是个旧包袱,是这满城百姓的指望。

而此时的皇宫里,徽宗正站在角楼上,望着南薰门外的方向。雨雾中,那支小小的队伍像粒尘埃,正慢慢消失在路的尽头。

“陛下,百姓都在哭呢。”蔡京站在身后,语气里带着幸灾乐祸,“看来赵宸是把民心都笼络到自己身上了。”

徽宗没回头,只是望着那片模糊的黑影,忽然觉得眼睛有些涩。他想起登基时的誓言,说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可现在,百姓却在为一个被贬的臣子哭泣——这到底是赵宸的错,还是他的错?

“传旨。”徽宗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股寒意,“让苏州知府衙门的人‘好好伺候’赵将军,一举一动,都要报给朕。”

蔡京躬身:“老臣遵旨。”

雨还在下,打在角楼的琉璃瓦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徽宗望着空荡荡的路,忽然觉得,这汴京的春天,好像被这场雨,浇得有些冷了。

而赵宸的队伍,已经走出了很远。雨幕里,他仿佛还能听见身后的哭声,那声音像根鞭子,抽着他往前赶。苏州的路还长,但他知道,自己必须走下去——为了那些哭泣的百姓,为了那句“等我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