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内,之前疯狂闪烁的红色警报灯大多已经熄灭,并非因为故障修复,而是因为能源已无法支撑它们持续报警,只剩下几盏最重要的、闪烁着微弱黄光的指示灯,如同垂死病人监护仪上最后的心跳。
林虞看向能源读数,核心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已经跌落至维持基础维生的临界线以下。
常规动力推进器的能量槽几乎见底,别说再次跃迁,就连进行大幅度的航线调整都变得奢侈。
他们像是在一片无边无际的黑色沙漠里,骑着一匹即将累毙的骆驼。
艇身不再剧烈震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无法抑制的缓慢翻滚和偏航。
兰曦脸色发青,强忍着失重带来的眩晕和呕吐感。
空气循环扇发出断断续续的、如同哮喘病人般的杂音,舱内的温度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流失,冰冷的金属壁开始凝结出水珠,继而泛起白霜。
透过舷窗,能看到艇身外侧有几道明显的、被离子风暴撕裂的创口,边缘扭曲,闪烁着不祥的电火花。
虽然尚未完全破裂,但任何人都知道,它再也经不起任何一次稍大一点的撞击。
这艘救生艇已经不再是交通工具,它是一个漂浮的、正在逐渐失去生命体征的金属棺材,每一秒都在向着最终的解体靠近。
“遗忘回廊”的真实面貌在他们面前缓缓展开,它并非一片虚无,而是一个充满恶意、陷阱重重的狩猎场。
控制台上的星图一片混乱,标准的导航系统屏幕上满是雪花和乱码,定位坐标疯狂跳动,彻底失去了参考价值。
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不断变化的迷宫,唯一的指引只剩下林虞脑海中记忆的“幽灵航道”大致方向,以及她凭借自身灵敏感知捕捉到的、从远方那个“荆棘信标”传来的、如同风中残烛般微弱的能量波动。
这无异于在蒙着眼睛走钢丝。
一块体积巨大的、棱角分明的小行星碎片悄无声息地从艇身侧上方掠过,若非林虞在最后关头凭借直觉微调了方向,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星际残骸如同黑暗中的冰山,难以被提前探测。
远处,一片看似平静的星域突然泛起肉眼可见的空间涟漪,那是隐性的引力陷阱,一旦被卷入,救生艇会像被无形大手捏碎的玩具。
更可怕的是那些随机迸发的小型离子喷流,它们如同蛰伏的毒蛇,毫无征兆地从某个方向喷射而出,带着毁灭性的能量。
林虞必须时刻保持最高度的警惕,依靠瞬间反应进行规避,每一次都让本已濒临极限的救生艇发出痛苦的呻吟。
他们像是在雷区中蹒跚前行,每一步都可能踩中死亡。
救生艇的能源读数仍在无情下跌,维生系统的报警声越来越频繁。
希望,正随着能源的耗尽和环境的压迫,一点点地被这片“遗忘”之地吞噬。
救生艇内的空气变得稀薄而冰冷,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白雾。
维生系统发出的不再是刺耳的警报,而是一种断断续续、电量不足的微弱蜂鸣,如同生命最后的倒计时。
能源读数早已跌入红色深渊,仅存的动力勉强维持着最基本的姿态控制,让他们像一块无力的漂流物,在危险的空域中随波逐流。
“氧气浓度低于安全阈值……温度……”兰曦的声音虚弱,他看着控制台上最后几个即将熄灭的指示灯,眼中充满了绝望。
林虞紧抿着唇,她的感知如同张到极致的网,在绝望的边缘搜寻着任何一丝可能的生机。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幽灵航道”的细节,同时抵抗着低温和缺氧带来的晕眩。
就在视野开始变得模糊,意识仿佛也要被这片星域吞噬之时,林虞的目光猛地锁定在舷窗外一块巨大、形状不规则的小行星上。
“那边!”她的声音因为缺氧而有些沙哑,但带着不容错辨的锐利,“那块小行星的阴影区……结构不对!那不是自然的岩石棱角!”
兰曦强打起精神,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
起初,那里只有一片深邃的黑暗,但在救生艇残破的外部探照灯扫过时,光线在某个平面上产生了极其微弱的、规则的反射——那是金属和复合材料的反光!
林虞用尽最后一点可控动力,操纵着几乎失去响应的救生艇,艰难地、歪歪斜斜地向那块小行星背后靠拢。
随着距离拉近,那隐藏在阴影中的物体逐渐清晰。那是一个依附在小行星主体上的、明显人造的结构!
它通体覆盖着厚厚的宇宙尘埃和微型陨石撞击的疤痕,颜色与周围的岩石几乎融为一体,但其方正的外形、明显是合金的骨架以及一侧已经扭曲变形、但依稀可辨的气密闸门,都昭示着它曾经的用途——一个废弃的小型前哨站。
其建筑风格带着数百年前星际大扩张时期的粗犷和实用主义特征,很可能是早期联邦或帝国勘探队留下的遗迹。
“找到对接接口……或者任何能让我们进去的地方!”林虞命令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急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