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六零:我的时空兑换系统 > 第43章 系统的任务,办个木工班!

林烨的手指还搭在账本边缘,纸页上的“团队分工表”墨迹未干。屋里没人起身,母亲端来的菜还在桌上冒着热气,父亲的烟锅刚点上,火头明明灭灭。

他没合眼,脑子还在转。

白天工地上那个新来的小伙计,刨梁时手一抖,木料斜出去半寸。要不是他正好路过,一眼看出偏差,及时叫停,这根主梁就得报废。可就算换了料,工期也耽误了两个时辰。这种事不是一次两次了,村里能干活的人不少,但真正懂规矩、守尺寸的,掰着指头都数得过来。

他正想着,脑子里忽然响起一道声音:

“新任务:开办一个木工培训班,教授十人以上。奖励贡献点五十,财富值二百。”

林烨眼皮跳了一下。

这不是小事。系统从不无缘无故发布任务,越是看着简单的要求,背后越藏着深意。他低头翻开账本最后一页,笔尖落在空白处,写下三个字——**育人才**。

写完,他合上本子,轻轻放在桌上。

“娘,爹,”他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屋里所有人都抬起了头,“这回赚的钱,不能全花掉。我想办个班。”

母亲夹菜的手顿住:“办啥班?”

“教年轻人做木工。”林烨说,“咱们接的活越来越多,可会手艺的就这几个人,再大的工程也扛不动。”

二哥皱眉:“你是说,白教他们?”

“不是白教。”林烨摇头,“是把人练出来,将来进咱们的队伍。统一管,统一派活。谁做得好,谁多接活,多拿钱。”

大哥挠了挠后脑勺:“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话也不是白说的。真把本事传出去,人家单干去了呢?”

“那就看咱们能不能让人愿意留下。”林烨看着他,“咱们给活路,给工钱,给规矩。别人单打独斗,接不到大单,修不了整宅,挣的还是零碎钱。可进了咱们这儿,材料有人供,工程有人谈,出了问题有人兜底。你说,他是自己折腾,还是跟着干?”

二哥盯着桌角那张工业券,没说话。

他知道林烨说得对。上次青砖被扣,要不是林烨手里有票,货郎也不敢冒风险调货。那些散工,遇到事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只能认栽。可要是有个靠山,情况就不一样了。

“可办班得花钱。”二哥终于开口,“工具、场地、材料,哪样不要钱?学生又不给工钱,还得管饭?”

“工具不用新的。”林烨早想好了,“家里那几把旧刨子、锯子先用着,不够再添。场地我看了,村西头老张家那间牛棚空着,屋顶塌了一角,墙也歪了,可修一修就能用。材料也不用买整料,这次工程剩下的边角料够他们练三个月。”

“那你打算教多久?”大哥问。

“三个月。”林烨说,“第一月识木、辨纹、练基本功;第二月学结构、做小件,比如板凳、门框;第三月实操,跟着工地打下手。只要能独立做完一张结实的条凳,就算出师。”

二哥眼睛动了动:“你定这么短时间,真能教会?”

“我不是要他们成大师。”林烨说,“是要他们懂规矩,知道什么尺寸该留缝,什么木材怕潮,哪里该加撑。这些细节,才是不出错的关键。”

屋里静了会儿。

母亲放下筷子,看着林烨:“你打算收多少人?”

“至少十个。”他说,“最好是十五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手脚利索,肯听规矩。家里困难的优先,毕竟他们更需要这份活路。”

“那你准备怎么招?”二哥问。

“贴告示。”林烨说,“就在村口、供销社门口、碾坊墙上都贴。写明时间、地点、内容,再加一句——‘包教包会,学会为止’。”

“万一来了混日子的呢?”大哥担心。

“第一天就筛。”林烨语气沉下来,“迟到一次,警告;迟到两次,退出。练刨子练得不合格,加练到合格为止。我不缺人,缺的是能顶上来的人。”

二哥慢慢点头。

他忽然想起那天在工地,林烨蹲在坑边画排水图的样子。那时候他还不懂,现在才明白,有些东西不是靠力气拼出来的,是靠脑子、靠规划、靠提前一步想好十步。

“你要办,我就帮你张罗去。”二哥说,“告示我来写,地方我去找老张谈。他家牛棚闲了好几年,修一修也算废物利用。”

“白天我能搭把手。”大哥也开口,“反正地里活不忙,带人练练锯木、搬料没问题。”

母亲叹了口气:“你们一个个都不歇着,刚干完一场大活,身子还没缓过来。”

“娘,”林烨看着她,“这一千块我们拿得不容易,可更不容易的是,以后还有没有第二个一千块。现在有人信我们,是因为这次活干得漂亮。可下次呢?要是没人顶上来,咱们接了单也只能推掉。钱摆在眼前,拿不着,才是真可惜。”

母亲没再反对。

她只是站起身,把锅里的汤热了热,又盛了一碗放到林烨面前:“喝点,别光说。”

父亲一直没说话,抽完一锅烟,把烟锅在鞋底磕了磕,放回怀里。他抬头看了看林烨,又看了看两个儿子,低声道:“三儿有主意,你们跟着干吧。”

话不多,却像钉子落了地。

林烨没动那碗汤,而是重新打开账本,翻到最后一页。他拿起铅笔,在“育人才”下面画了三条线,开始写:

**教学周期:三个月**

**招生人数:十至十五人**

**课程安排:**

**第一阶段:识木辨材,工具使用,安全规范**

**第二阶段:基础构件制作(凳、桌、门框)**

**第三阶段:工地实操,配合施工**

他一边写,一边低声念出来。

二哥凑过去看,看到“安全规范”四个字时,眉头一跳:“你还专门列这个?”

“当然。”林烨笔没停,“上次有个小伙计拿斧头削木,站着劈,差点伤到脚。这种事不能再出。第一课就得讲清楚——工具怎么拿,站位怎么站,眼睛盯哪儿,手放哪儿。”

“你还准备讲课?”大哥有点惊讶。

“不讲清楚,他们怎么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林烨说,“比如为啥门框要做成上窄下宽?因为木头会胀缩。为啥横梁不能有节疤?因为承重会裂。这些道理不说透,他们只会照葫芦画瓢,换块料就懵。”

二哥听得认真,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着,像是在比划刨子的走向。

“你是想……把咱们这支队伍,变成人人都能接活的班子?”他问。

“不止是班子。”林烨抬头,“是要让十里八村的人知道,想找靠谱木工,就得找咱们培训出来的人。以后谁家盖房、打家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林家班’。”

“林家班?”二哥念了一遍,嘴角慢慢扬起来。

“这名字响亮。”他说,“比什么‘老王木匠铺’‘李记手工’强多了。”

“那就这么叫。”林烨落笔写下三个字,在底下画了个方框,用力描粗。

屋外风轻,窗纸微微颤动,煤油灯的火苗晃了一下,映得墙上几个人影来回摇曳。

林烨还在写,笔尖沙沙作响。账本上已经列满了条目,连吃饭时间、休息安排都标了进去。

二哥忽然开口:“你打算啥时候开始?”

“地基一交工,立马启动。”林烨说,“先把牛棚收拾出来,工具归拢,告示贴出去。等工人一撤,咱们这边就能开班。”

“那你得尽快去跟老张谈。”二哥提醒,“那屋子虽说空着,可毕竟是人家的,得先说好租不租、修不修。”

“明天我就去。”林烨合上账本,手指按在封皮上,“你跟我一起去。你嘴皮子利索,谈条件比我强。”

二哥没推辞,点点头:“行,我去。”

大哥也说:“要修房子,我也能叫上几个信得过的,一块帮忙。”

母亲站在灶边,看着三个儿子围在桌前商量事,一句话没插。她转身把剩下的菜全热了,端上桌。

父亲默默掏出火柴,又给每人点了一支烟。

林烨接过烟,没急着点,而是望着账本上那个新画的方框,低声说:

“从明天起,咱们不只是干活的,也是教人干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