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六零:我的时空兑换系统 > 第106章 政策风向,捕捉机遇

人群渐渐散去,林烨站在广场边上,手里还攥着那张传单的复印件。风吹得横幅一角哗啦作响,有人走过来问机器能不能租用,他点头说可以谈,但心里清楚,靠个人接活,再快也撑不起长久局面。

他转身对二哥说:“回村。”

二哥没多问,跟着他往回走。路上人来人往,都在议论刚才的演示。有夸的,也有冷言冷语的,说什么“这东西迟早出事”。林烨听着,一句话没回。

到家已是傍晚。他关上门,从布包里取出系统终端,手指在屏幕上划了几下。界面跳出来一行红字:“历史性窗口开启——中央鼓励农村发展副业,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任务:一个月内成立村级集体企业,奖励‘先进管理理念手册’。”

他盯着看了很久,拿出本子,在纸上写下几个字:组织升级。

第二天天刚亮,他就动身往大队部走。二哥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图纸和写好的材料。路上遇到几个熟人打招呼,林烨点头回应,脚步没停。

大队部门口那棵老槐树还在,树皮裂了缝,枝干歪向一边。林烨站在树下等了一会儿,听见屋里有翻纸的声音。

门开了,大队支书探出头。他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袖口磨了边,手里捏着一支钢笔。

“这么早?”支书看了看天色。

“有点事想跟您商量。”林烨说,“关于我们施工队往后怎么走。”

支书皱眉,“你们那个机器的事,县里还没给批文吧?”

“我们没等批文。”林烨说,“昨天在广场试了,大家亲眼看见了。县医院的人已经来找我们谈合作。”

支书愣了一下,“真有用?”

“三百公斤的东西,三分钟吊到位。以前二十个人抬半小时。”林烨从包里抽出一张照片,“这是棚户区项目完工那天拍的。咱们村出去的工人,每人多拿了两个月工钱。”

支书接过照片看了看,没说话。

林烨又拿出另一份资料,“这是我从上面查来的,全国已经有十几个村子办了建筑合作社。国家现在允许村办企业,搞集体经营。只要村里同意挂名,手续能走通。”

“村办企业?”支书眉头锁紧,“这不是做生意吗?咱们是农民,主业是种地。”

“不是做生意。”林烨摇头,“是把咱们现有的人力、技术整合起来,变成正规队伍。以后接工程,签合同,开票都方便。赚的钱归集体,年底分红,谁都能分一份。”

支书低头不语,手指轻轻敲着门框。

林烨继续说:“现在外面已经开始传,说我们用机器抢饭碗。可事实是,机器省力,工期短,能接更多活。人不是少了,是干的活更值钱了。如果我们还是私人队伍,人家单位不敢合作。可要是村办的,就有信用,就能做大。”

屋里静了几秒。

支书终于开口:“你这想法太大胆。万一政策变了,上面追责,谁担得起?”

“责任我来扛。”林烨看着他,“我是发起人,所有方案由我制定。您只需要点头同意,以村委会名义申报备案。出了问题,您可以说是我个人提议,您只是按程序上报。”

支书抬头看他,“你图什么?”

“我不图钱。”林烨说,“三年前咱们村多少人吃救济粮?现在能盖楼、能买设备,靠的是大家一起拼。我只是想让这条路走得更稳一点。不让王记那种人随便卡我们,也不让老百姓觉得我们在搞特殊。”

支书沉默片刻,转身进了屋。

林烨没动,站在门口等。二哥站在他身后,手搭在包带上,指节微微发紧。

过了一会儿,支书回来了,手里多了份报纸。他指着其中一段说:“这里讲‘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可没说让村里开工厂、搞机械。”

“我们不是开工厂。”林烨走近一步,“是组建施工队,名字就叫‘林家村建筑合作社’。土地还是集体的,人还是村民,只是干活的方式变了。就像生产队分工一样,有人种地,有人修房,都是为集体出力。”

支书盯着他,“你说得轻巧。万一赔了呢?欠了债,谁还?”

“先小范围试。”林烨说,“用现有设备,接村内外的小工程。收入归账,统一管理。我可以立字据,三年内不拿一分钱分红,所有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

支书缓缓坐下,把报纸放在桌上,拿起钢笔在本子上记了两行字。

“这事不能我一个人定。”他说,“得开支委会讨论。”

“我明白。”林烨从包里取出一份手写的材料,放在桌上,“这是《关于成立林家村建筑合作社的初步设想》。里面写了三条原则:资源整合、风险共担、利润分红。还有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包括培训年轻人、采购新设备、承接公家项目。”

支书翻开看了看,纸页很薄,字迹工整。每一条都列得清楚,没有空话。

“你什么时候写的?”他问。

“昨晚。”林烨说,“我知道时间不多。系统给的任务是一个月内必须完成注册。晚了,政策红利就过去了。”

“系统?”支书抬头。

“我说漏了。”林烨顿了一下,“我是说,机会不等人。”

支书没再追问,只是把材料合上,放在抽屉里。

“这样吧。”他说,“明天下午开支委会,你这个提议我会提上去。能不能过,看大家意见。”

“谢谢您。”林烨点头,“只要能上会讨论,就是往前走了一步。”

他起身准备离开。

支书忽然叫住他:“林烨。”

“您说。”

“你说这机器能让工人少受伤,是真的?”

“是真的。”林烨回头,“老李那次扭伤,要是有提升装置,根本不用人扛梁。以后高空作业、重物搬运,都由机械完成。人只负责操作和监管。”

支书点点头,“那你得保证,安全第一。别为了快,出大事。”

“我拿自己性命担保。”林烨说,“第一个上机检查的人,永远是我。”

支书没再说话,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林烨走出大队部,在门口的老槐树下站定。阳光照在树干上,斑驳的影子落在他脚边。二哥走过来,低声问:“怎么样?”

“进了支委会议程。”林烨说,“明天开会。”

二哥松了口气,“总算有盼头了。”

林烨望着远处,那里有一堆拆下来的铁架,是上次演示后报废的起重机残件。锈迹爬满了钢管,但轮轴还能转。

“不只是盼头。”他说,“是开始。”

他从包里拿出笔,在本子最后一页写下一排字:等待表决。推进组织化。打通政策通道。

写完,合上本子,塞进怀里。

二哥看着他,“接下来干啥?”

“等通知。”林烨说,“然后准备大会发言。”

他转身朝村口走去。风吹过麦田,掀起一层绿浪。大队部窗户开着,支书坐在桌前,又一次翻开那份《初步设想》,手指慢慢划过“利润分红”那一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