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六零:我的时空兑换系统 > 第105章 公开演示,破除谣言

林烨坐在床沿,手里捏着那张残片。火苗燎过的边角有些发脆,背面“时间”两个字写得用力。他盯着看了几秒,把纸折好塞进本子,起身点亮油灯。

光落在桌面上,布包打开,结构图摊开。右下角那个圈还在,旁边多了行小字:三日内完成。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林烨就到了仓库。二哥已经在了,正蹲在底座旁敲水泥面。听见脚步声抬头,脸上有熬夜的痕迹。

“昨晚又熬了?”林烨问。

“睡不踏实。”二哥站起身,“外面那些话越传越邪乎,说咱们要搞什么铁魔头吃人。”

林烨没接这话,走到图纸架前展开设计图。“今天开始,所有人手停掉杂活,只做一件事——把这东西立起来。”

二哥凑近看图,“真要在广场上弄?”

“对。”林烨点头,“三天后,机器要能动,能吊货。”

“可批文还没下来。”

“不用批文也能演示。”林烨说,“我们不申报,不走流程,就在公开场合试一次。谁都能看。”

二哥皱眉,“王记不会让这事顺当。”

“他们拦不住。”林烨收起图,“只要东西能转,数据能算,人亲眼看见,嘴就闭上了。”

当天中午,核心技工全被叫到仓库。林烨站在中间,把图纸挂上墙。

“接下来三天,不准外人进。”他说,“滑轮组、钢丝绳、底座平衡,每一处都要按图来。差一分都不行。”

没人说话,几个老工人低头抽烟。

“我知道你们也听到了外面的话。”林烨继续说,“有人说我们用机器抢饭碗。那我问一句,棚户区项目多用了十五个人,是不是真的?老李抬梁扭伤躺了二十天,是不是真的?如果一台机器能让大家少扛、少爬、少受伤,还能多接工程,这活,该不该干?”

一个老师傅掐灭烟头,“你说得轻巧,万一出事呢?”

“我会先试。”林烨说,“第一个上去检查钢丝绳的人是我。”

众人沉默。最后还是二哥开口:“干吧。三儿从来不做没谱的事。”

下午三点,第一次试吊。

木箱绑好,钢丝绳收紧。林烨站在控制杆旁,二哥在侧面盯着滑轮。

启动按钮按下,电机嗡鸣。底座轻微晃动,滑轮转动半圈后突然卡住。钢丝绳偏移轨道,发出刺耳摩擦声。

“停!”林烨立刻喊。

机器停下。二哥冲过去检查,回头脸色发白:“轴承歪了,再转下去要崩。”

林烨蹲下身,打开系统终端。界面弹出设计参数,他一项项核对,手指停在轴承固定角度上。

“差五度。”他说,“底座左侧垫片少了两毫米。”

技工立刻动手调整。林烨亲自扶着支架,看着垫片加进去,重新校准水平。

第二次试吊在下午三点四十分。

这次启动后,机器平稳运转。钢丝绳缓缓上升,一吨重的木箱离地、抬高、横移,稳稳落在指定位置。

现场没人说话。几秒后,有人拍了下手,接着掌声响起来。

林烨翻开笔记本,写下一行字:演示可行,申请场地。

县广场的使用申请当天下午提交。办事员看到名字愣了一下,“你们不是被卡住了?”

“这次不是办手续。”林烨说,“是公开演示,任何人都能来看。”

办事员犹豫,“上面有没有打招呼?”

“不需要。”林烨把登记表递过去,“只要时间档期空着,我就填。”

对方最终盖了章。

演示定在第三天上午十点。

前一天晚上,林烨带着二哥最后一次检查设备。所有螺丝紧固,电路测试三次,备用钢丝绳装进工具箱。

“明天你会紧张吗?”二哥忽然问。

“不会。”林烨说,“事实摆在那儿,怕也没用。”

“我是怕。”二哥搓着手,“万一不动了,或者掉下来,以后没人信咱们了。”

“那就让它不动一下,也不掉一下。”林烨拍了拍他肩膀,“你负责操作台,我在旁边盯着。有问题立刻喊停。”

二哥点点头,没再说话。

演示当天,县广场东侧围出一片空地。早上八点,起重机已经运到现场,组装完毕。红色横幅挂在架子上:机械化施工效率展示。

九点半,人群开始聚集。有工人、有街坊、也有闻讯赶来的闲人。角落里站着几个穿工装的男人,眼神不停往设备上扫。

十点整,林烨走上临时搭起的台子。

“今天我们不说别的。”他声音不高,但全场听得清楚,“只做一件事——让大家看看,什么叫省力不减工。”

他转身挥手。

二哥按下启动键。

电机运转,钢丝绳收紧。一捆三百公斤的梁木被缓缓吊起,升到两米高,横向移动十米,精准落在标记线上。

整个过程用了不到三分钟。

人群安静了几秒。

“以前这种活,得二十个人抬半小时。”林烨说,“现在两个人操作,三分钟完成。剩下的时间,可以去挖地基、砌墙、搭脚手架。工程进度快了,活更多,钱也分得更匀。”

台下有人喊:“那咱们工人是不是就能少累点了?”

“对。”林烨回答,“机器不是来砸饭碗的,是来帮干活的。”

这时角落里传出声音:“这铁架子结实吗?别一会儿塌了砸人!”

林烨顺着声音看去,几个陌生面孔挤在人群中。

他没反驳,只对二哥说:“再来一次,加重量。”

二哥点头,指挥工人换上六百公斤的水泥预制板。

第二次吊装开始。机器平稳运行,吊臂抬起,横移,落位。全程无抖动,无异响。

现场有工人低声议论:“这要是能用上,腰椎间盘突出都少好几个。”

“可不是,咱们还能多接几个项目。”

一名穿干部制服的人从外围走进来,看了看设备铭牌,又翻了记录本,对身边人说了句什么。

十点四十分,第三次演示结束。

林烨正准备宣布收场,广场入口处一阵骚动。一辆吉普车停下,下来两个穿白大褂的人,手里拿着相机和本子。

“县医院的?”有人认出来。

其中一人径直走向林烨:“你们这个设备,能不能去我们工地试试?搬运药品和器械太费人了。”

林烨还没回答,旁边一个老瓦匠挤上前:“林工,啥时候咱也能用上这机器?”

林烨看向人群,声音沉下来:“快了。”

风吹过广场,卷起一角横幅。远处,一个提着录音机的人正朝这边走来,肩上斜挎着“县广播站”的布包。

林烨手里还拿着那份传单的复印件,背面已经写满新的数据和修改意见。他的手指停在“操作培训周期”那一行,笔尖压着纸面。

人群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问题。

二哥站在他身边,脸上终于有了笑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