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洪荒纪:盘古残脉 > 第62章 黄土塑灵胎

洪荒纪:盘古残脉 第62章 黄土塑灵胎

作者:佟行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8:16:56

黄河中游的 “黄土坡”,此刻正被一层淡得近乎透明的土金色光晕笼罩,光晕像薄纱般贴在地面,随微风轻轻起伏,连空气里都飘着若有若无的土腥气 —— 那是先天孕灵土特有的气息,混着黄河水的湿润,闻起来竟让人莫名心安。坡上的黄土细腻如筛过的脂粉,指尖捻起一撮,能感觉到土粒在掌心轻轻滚动,带着微弱的温热,像是藏着细小的火炭;松开手,土粒落在地上,竟不会扬起半分尘埃,反而顺着光晕的纹路缓缓渗入土层,仿佛与大地融为一体。这是洪荒仅存的三块先天孕灵土之一,每一粒土屑都含着滋养生灵的本源气,踩在上面软绵如云朵,脚印会在呼吸间被土气抚平,仿佛从未有人踏过。

坡下的黄河水泛着浑浊的黄浪,浪头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 “哗哗” 的声响,却在靠近土坡的三丈范围内渐渐清澈 —— 水面像被施了结界,黄浊与清透的界限清晰得如同刀切,清澈的水域里浮动着细碎的银白灵光,那是黄河深处 “灵脉水” 的气息。灵脉水顺着河床下的裂隙渗出,与坡上的先天土气交融,在岸边形成一圈半透明的水纹,水纹泛着淡蓝微光,将黄土坡与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远处山林里妖兽的嘶吼、天空中灵禽的鸣啼,都被这水纹挡在外面,坡上只余风声与水声,安静得能听到土气流动的 “簌簌” 声。坡边刚冒芽的灵禾泛着嫩黄绿,叶片上的露珠比米粒还小,折射着晨光,映出周围的土色光晕;偶尔有几只彩翼灵蝶落在禾苗上,蝶翅上的花纹泛着淡紫微光,却只敢在坡边停留片刻,便扇动翅膀飞走 —— 土坡中央萦绕着一股神圣的气息,那是女娲的功德气与孕灵土的本源气交织而成的威压,让低阶生灵本能地敬畏。

女娲身着素白长裙,跪坐在土坡中央的青石板上,裙摆沾着少许黄土,却不显凌乱,反而像特意绣上的土色花纹。她面前摊着一堆揉好的黄土,土堆泛着均匀的淡金色光,每一粒土都经过她的灵力反复淬炼:先以指尖灵力剔除土中的杂质,再用掌心功德气温养三个时辰,最后融入一滴灵脉水揉匀,才算完成 “孕灵土坯”。她手中捧着一个玉碗,碗里盛着刚取来的灵脉水,指尖悬在碗口,每落下一滴水珠,都精准地滴在黄土坯的中心 —— 水珠触土的瞬间,会激起一圈细如发丝的土纹,土纹顺着黄土的肌理蔓延,像是在绘制生灵的经脉,待土纹消散,黄土坯便会微微隆起,多一分韧性。

“需取九十九捧孕灵土,融九十九滴灵脉水,捏九十九具灵胎,缺一不可。” 女娲轻声自语,声音温柔如春风拂过湖面,却带着一丝不容错漏的庄重。她取过一块拳头大的孕灵土坯,先将其揉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再以指尖为刃,轻轻掐出人的轮廓:一尺高的身形,肩宽三寸,腰细两寸,四肢纤细却藏着力道,圆润的头颅上预留出五官的位置,却暂未雕琢 —— 这是为了待魂核注入后,让灵胎随意识自然长出契合自身的容貌,避免外力干预影响灵智。每捏好一具灵胎,她便将其轻放在身前的土台上,土台是用同一块孕灵土雕琢而成,灵胎刚接触台面,便会泛出淡淡的土光,光纹顺着灵胎的躯体流转一圈,证明躯体已具备承载灵魂的基础,才算真正完成 “塑身”。

青禾站在坡边的灵禾丛旁,手中提着一个青陶陶罐,罐口用湿布封着,里面盛着刚从黄河灵脉处取来的灵脉水。她穿着淡绿裙衫,裙摆被风吹得轻轻扬起,却始终保持着半弓的姿势,不敢站直 —— 怕挡住女娲的光线,也怕自己的气息惊扰到灵胎。每当女娲手中的玉碗快空时,她便轻手轻脚地绕开土台,走到黄河边:先蹲下身,将陶罐浸入灵脉水最清澈的水域,看着银白灵光顺着罐口缓缓漫进来,直到水面与罐口齐平,才小心翼翼地提起,双手捧着陶罐快步返回,途中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晃洒一滴灵脉水 —— 她曾听女娲说,这灵脉水每一滴都含着孕灵的力量,少一滴,灵胎的躯体就可能少一分韧性,日后承受魂核时便多一分风险。

阳光渐渐升高,从东边的山头移到土坡正上方,土台上的灵胎也从一具、两具,渐渐摆满了整个台面。九十九具灵胎围成一个圆形,每具灵胎之间的距离都精确到一寸,土光从灵胎身上溢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直径丈许的淡金色光圈,光圈将整个土坡笼罩其中,连空气都变得温热起来,灵禾叶片上的露珠也在光圈中缓缓蒸发,化作细小的水雾,融入光晕里。

当最后一具灵胎捏好,女娲终于停下动作。她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指 —— 指尖因长时间捏土而泛着淡红,却依旧灵活。她走到土台边,目光扫过每一具灵胎,眼中满是期待,像是在打量即将诞生的孩子。她深吸一口气,张口吹出一缕淡白色的先天灵气 —— 灵气如同羽毛般飘向灵胎,在空中分成九十九缕,精准地落在每一具灵胎的头顶。

奇迹在灵气触灵胎的瞬间发生:灵胎们原本平整的面部,眼睛位置缓缓凸起,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土下蠕动,片刻后,一层薄土脱落,露出一双双漆黑的眼睛,眼白与瞳仁分明,却没有丝毫神采,只是空洞地望着前方,像蒙着一层薄雾。它们尝试着活动四肢,手臂僵硬地抬起,又重重落下,腿也只是微微弯曲,动作机械得如同提线木偶,没有半分自主意识 —— 它们能感知到外界的光线与声音,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更不知道 “自己” 是谁。

“躯体已成,却缺魂核。” 女娲轻叹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失落。她走到最靠近自己的一具灵胎面前,指尖轻轻触碰灵胎的眉心,灵胎的眼睛眨了眨,头微微倾斜,像是在好奇 “这是什么”,却依旧无法做出其他反应。“没有魂核,便无法凝聚自主意识,只能沦为遵循本能活动的躯壳,算不得真正的‘人’。”

青禾也走了过来,蹲在灵胎旁边,看着灵胎空洞的眼睛,忍不住伸手碰了碰灵胎的手指 —— 灵胎的手指微凉,像刚从土里挖出来的玉石,却只是轻轻蜷缩了一下,没有其他动作。她抬头望向女娲,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娘娘,难道就没有办法给它们注入魂核吗?这些灵胎这么精致,若是成了躯壳,也太可惜了。”

“有,却需要一种特殊的灵气。” 女娲抬头望向东方,目光似乎穿透了云层,落在东海五色石滩的方向,那里还残留着盘古本源气的气息,“盘古本源气 —— 唯有开天辟地时留下的本源气,才能凝聚出具备自主意识的魂核。这种气含着‘自我’的印记,能让灵胎明白‘我是谁’,懂得思考与选择,真正拥有‘人’的特质。其他灵气要么过于驳杂,要么缺少‘自主’的印记,都无法做到。”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脚步声轻得几乎与风声融为一体,却还是被女娲与青禾察觉。两人转头望去,只见辰身着淡青衣袍,缓步走上黄土坡 —— 他的青衣袍上还沾着东海的水汽,衣角偶尔滴落一滴水珠,落在孕灵土上,瞬间被土气吸收;魂体比在东海时凝实了不少,淡青色的光晕不再像之前那般飘忽,却依旧能看出疲惫:眉宇间藏着一丝倦意,走路时虽脚步平稳,却偶尔会下意识地按住胸口,那里是之前魔伤最重的地方,即便已清除七成,本源气消耗后仍会传来细微的痛感。他手中握着女娲赠予的补天符,符纸泛着淡淡的金光,金光顺着他的指尖缓缓渗入魂体,为他补充着消耗的灵气。

“娘娘,我回来了。” 辰的声音有些沙哑,许是路上赶得太急,又或是魂体尚未完全恢复。他走到土台边,目光落在灵胎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灵胎躯体中的生机,却又察觉不到灵魂的悸动,这种 “有形无神” 的状态,让他想起了之前被魔气侵蚀的地脉图腾。“这些是……”

“是人族的灵胎。” 女娲转过身,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却依旧保持着温和,“躯体已用先天孕灵土和灵脉水塑成,连经脉的走向都与洪荒生灵契合,却缺魂核无法产生意识。我思来想去,整个洪荒,唯有你斧痕碎片中的盘古本源气,能为它们凝聚魂核。”

辰走到土台边,俯身仔细观察灵胎:灵胎的皮肤是淡土色,泛着细腻的光泽,四肢的比例恰到好处,连手指的纹路都隐约可见。他伸出手指,轻轻触碰灵胎的眉心,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灵胎的眼睛眨了眨,头微微偏向他的方向,似乎能感受到他身上的本源气,却依旧无法做出其他反应 —— 就像婴儿能感知到母亲的气息,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盘古本源气……” 辰沉吟片刻,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的斧痕碎片 —— 碎片中的本源气在东海时已消耗不少,如今只剩下三成左右,魂体也尚未完全恢复,若再分注给九十九具灵胎,每具一缕,虽不会耗尽本源气,却可能让魂体变得虚弱,甚至再次引发魔气隐患。但他看着灵胎们空洞的眼睛,想到女娲所说的 “人族将在黄河流域诞生,成为洪荒新的生灵”,又想到自己守护洪荒的使命,终究还是点了点头,语气坚定:“我愿一试。”

女娲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连忙上前一步,轻声叮嘱:“无需多,每具灵胎只需一缕本源气,精准注入眉心即可。但你需格外注意控制灵气的量:太多会撑爆灵胎的眉心,让躯体碎裂;太少则无法凝聚魂核,只能让灵胎多一分本能反应,依旧没有意识。你的混沌呼吸法能精准控气,定能做到。”

辰深吸一口气,走到土台中央,盘腿坐下。他取出斧痕碎片,碎片泛着淡青色的灵光,本源气在碎片中缓缓流转,像一条细小的溪流。他闭上眼睛,运转混沌呼吸法,将意识沉入碎片 —— 先是感知本源气的总量,再将其均匀分成九十九缕,每一缕都细如发丝,却蕴含着纯粹的开天灵气,不含半分杂质。这个过程比他想象的更难:既要保证每一缕灵气的量完全一致,又要让灵气保持纯粹,不能混入自己的魂气,否则会影响灵胎的自主意识。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却不敢分心,只专注地控制着本源气的分流。

“起。” 辰轻声喝斥,声音虽低,却带着不容错漏的力量。九十九缕本源气从斧痕碎片中飞出,在空中悬浮成一个圆形,与土台上的灵胎一一对应。他控制着灵气缓缓下落,每一缕灵气都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精准地落在每一具灵胎的眉心 —— 灵气触灵胎的瞬间,灵胎的眉心便泛起淡青色的光,光纹顺着灵胎的经脉迅速蔓延,像藤蔓般缠绕住整个躯体,原本空洞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蒙在瞳仁上的薄雾消散,露出清澈的神采,像是被阳光照亮的湖面。

第一具灵胎的眉心先亮起光芒,淡青色的光在它体内流转一圈后,它的手指轻轻动了动,接着是手臂,然后是腿 —— 它尝试着站起来,先是双腿微微弯曲,再慢慢伸直,过程中晃了晃,却没有摔倒,最后稳稳地站在土台上。它好奇地看着自己的双手,又抬头望向周围的灵胎,眼中满是疑惑与好奇,接着摇摇晃晃地走到土台边缘,伸手碰了碰灵禾的叶片,叶片轻轻晃动,它竟露出了一个懵懂的笑容。

紧接着,第二具、第三具…… 九十九具灵胎先后被本源气激活。土台上顿时热闹起来:有的灵胎好奇地摸自己的脸,有的互相打量着,伸出手触碰对方的手臂,有的则走到土台边,看着黄河水发呆。它们还不会说话,却能用稚嫩的声音发出 “咿呀”“啊啊” 的声响,声音虽不成调,却充满了生机,不再是之前那般死寂。

女娲和青禾看着这一幕,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青禾忍不住走到一具灵胎身边,蹲下身,轻声说:“你看,这是灵禾,以后会长出灵米,能填饱肚子哦。” 灵胎歪着头看着她,伸出小手想要抓她的衣袖,青禾笑着将手递过去,灵胎轻轻握住她的手指,力道很轻,却让青禾的心瞬间软了下来。

就在这时,最靠近辰的那具灵胎突然转过身,摇摇晃晃地走到他面前,仰起头看着他。这具灵胎的眉心泛着比其他灵胎更浓郁的青色光,光纹在它的胸口形成一个淡淡的斧痕形状。它的小手缓缓展开,掌心赫然露出一个淡青色的斧痕纹 —— 纹路与辰斧痕碎片上的一模一样,连每一笔的弧度都分毫不差。

“谢…… 谢……” 灵胎突然开口,声音稚嫩得像刚破壳的雏鸟,每个字都要停顿许久,却异常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激。

辰也愣住了,他低头看着灵胎掌心的斧痕纹,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他伸出手,将指尖轻轻放在灵胎的掌心,斧痕纹瞬间亮起,与他指尖的本源气产生共鸣,一股温暖的气息顺着指尖传来,让他疲惫的魂体瞬间舒服了不少。“你…… 能说话?”

灵胎点了点头,小脑袋微微倾斜,像是在思考什么,片刻后,又说道:“阿…… 黄……” 说完,它还伸出另一只手,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像是在确认这个名字属于自己,漆黑的眼睛里满是认真。

女娲走到辰身边,看着灵胎掌心的斧痕纹,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轻声解释道:“他是第一具被本源气激活的灵胎,吸收的本源气最纯粹,也最完整,所以能提前开口说话,还继承了你的斧痕纹 —— 这是人族与盘古残脉的血脉锚点,日后他将成为人族的首领,带领族人学习生存技能,繁衍生息。”

辰看着阿黄,心中满是欣慰。他能感觉到,自己体内因本源气消耗而产生的虚弱感,竟被阿黄掌心传来的共鸣气息缓解了不少,连之前隐隐作痛的魔伤处,也变得平静起来 —— 仿佛这新生的人族,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他的馈赠。“阿黄,以后你要好好照顾其他族人,守护好这片黄土坡,学会自己找食物,自己躲避危险,知道吗?”

阿黄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握紧了小小的拳头,举到辰的面前,像是在做出承诺,漆黑的眼睛里满是坚定。

其他灵胎也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阿黄掌心的斧痕纹,有的伸出手想要触摸,阿黄却小心翼翼地将手藏在身后,不让它们碰到,小脸上满是认真 —— 它似乎知道,这个纹路是特殊的,不能随便被触碰。土坡上充满了欢声笑语,灵胎们的嬉闹声、青禾的笑声、女娲的温柔叮嘱,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和谐的乐章,在黄土坡上空回荡。

女娲看着眼前的景象,眼中满是希望,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人族诞生,洪荒又多了一种生灵,也多了一份生机。辰道友,多谢你今日相助,若没有你的盘古本源气,人族恐怕还要等上许久,待我找到其他盘古本源气,才能真正诞生。”

“娘娘客气了。” 辰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黄土,土粒在光晕中缓缓飘落,“人族的诞生,是洪荒的幸事,也是天道的选择。我能参与其中,见证这新生的时刻,也是我的荣幸。” 他看了一眼围在阿黄身边的灵胎,又说道:“只是这些灵胎还很弱小,连基本的生存技能都不会,需要有人教导它们:如何分辨能吃的草木,如何躲避妖兽的攻击,如何在洪水来临时保护自己。”

“我已经安排好了。” 女娲点头道,语气笃定,“我会让巫族擅长耕作的弟子来教导它们种植灵禾,祝融族的弟子来教它们取火 —— 火不仅能取暖,还能驱赶野兽,煮熟食物;龙族的弟子熟悉水性,会教它们如何在黄河边取水,如何应对洪水。你放心,人族不会一直像现在这般弱小,它们会慢慢成长,学会在洪荒中生存。”

辰心中彻底放下心来,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太阳已升至中天,阳光透过光晕洒在土台上,灵胎们的影子被拉得很短。他知道,自己该离开了 —— 不周山的地脉虽暂时稳定,却仍需有人巡查,防止魔兵偷袭;三日后的补天也需要他提前准备,熟悉断云崖的环境,恢复魂体的状态。

“娘娘,我该回不周山了。” 辰说道,目光扫过土台上的灵胎,最后落在阿黄身上,“三日后清晨,我会准时在断云崖与你汇合,助你补天。”

女娲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枚淡土色的符纸,符纸上刻着孕灵土的纹路,泛着淡淡的土光。她将符纸递给辰,解释道:“这是‘土灵符’,用先天孕灵土的本源气炼制而成,能借助黄土坡的土气帮你恢复魂体,还能在你遇到危险时,形成一层土盾防御。你魔伤刚愈,魂体尚未完全恢复,路上要多加小心,若遇到魔兵,尽量避免硬拼。”

辰接过土灵符,符纸传来温暖的土气,顺着指尖缓缓渗入魂体,之前因分注本源气而产生的疲惫感瞬间减轻了不少,连胸口的隐痛也消失了。他对着女娲和青禾拱手行礼,又弯腰看向阿黄,轻声说:“阿黄,好好照顾其他族人,好好学习生存的技能,等我补完天,会再来看你的。”

阿黄用力点头,小嘴巴动了动,大声喊道:“辰…… 再见!” 声音虽稚嫩,却异常响亮,其他灵胎也跟着发出 “咿呀” 的声响,像是在跟着说 “再见”。

辰转身走下黄土坡,青衣袍角在风中轻轻飘动,土灵符在他手中泛着淡土光,与他身上的青灵光交织在一起。他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 土坡上,阿黄站在灵胎们中间,掌心的斧痕纹泛着淡青光,正挥着小手向他告别;女娲坐在土台边,耐心地教灵胎们认识灵禾;青禾则提着陶罐,为灵胎们舀来灵脉水,让它们洗手。阳光洒在黄土坡上,土光与灵光交织成一道神圣的光晕,像是在守护着这片人族诞生的土地,也守护着这新生的希望。

辰深吸一口气,握紧手中的补天符和土灵符,加快脚步向不周山的方向走去。他知道,三日后的补天将是一场更大的挑战,天裂处的寒气与魔气都远超想象,但看到黄土坡上那些鲜活的灵胎,看到阿黄掌心的斧痕纹,他心中便充满了力量 —— 为了守护这些新生的人族,为了守护洪荒的安宁,为了不让盘古大神开辟的天地毁于一旦,他必须全力以赴。

黄河水依旧流淌,浪头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 “哗哗” 的声响,像是在为新生的人族歌唱。黄土坡上,灵胎们在女娲和青禾的教导下,渐渐学会了行走、说话,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有的跟着青禾认识灵禾,有的蹲在地上玩黄土,有的则好奇地看着黄河水。阿黄站在土坡最高处,掌心的斧痕纹泛着淡淡的光,目光望向不周山的方向,小脸上满是期待 —— 它在等着辰回来,等着听他讲补天的故事,等着学习更多守护族人的本领。

人族的故事,就在这片充满灵气的黄土坡上,在阳光与光晕的守护下,正式拉开了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