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洪荒纪:盘古残脉 > 第48章 离宫寻灵脉

洪荒纪:盘古残脉 第48章 离宫寻灵脉

作者:佟行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8:16:56

紫霄宫下的祥云已褪去四象与八卦的绚烂光晕,重新恢复成柔和的七彩,如同被道韵反复浸润过的云锦,在九天微风中缓缓舒展。云絮间仍残留着淡淡的道则气息,指尖轻触,能感受到一丝温润的灵韵,像是将紫霄聆道的余温封存在了云丝里。辰立于祥云边缘,淡青色衣袍的下摆随气流轻晃,布料表面的青灵叶脉纹路清晰得能看清每一条支脉 —— 那是用青灵坡最坚韧的灵草纤维织就,纤维间还缠绕着极细的灵气丝,风过时,灵气丝会轻轻颤动,带起细碎的光粒,落在云絮上便化作转瞬即逝的青莹。

他抬手划过衣料,指尖能清晰感知到纤维的细腻质感,不再是魂体时灵韵凝聚的虚浮,而是带着布料特有的垂坠与柔韧,连衣缝处的针脚都清晰可触。辰深吸一口气,鸿蒙气顺着鼻腔涌入肺腑,带着淡淡的清甜味,还夹杂着一丝青灵草的幽香 —— 这口呼吸不再是魂体时象征性的吐纳,而是能清晰感知到气流在胸腔起伏的实感,吸入时,胸口微微扩张,呼出时,浊气混着微量的灵气缓缓排出,在身前凝成一缕极淡的白气,片刻后才融入祥云。这种 “真实呼吸” 的感觉,让他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踏实,仿佛终于真正 “扎根” 在了洪荒大地。

“该动身了。” 辰轻声自语,声音带着实体化后的温润质感,不再是之前灵韵传音的缥缈,而是能在空气中留下清晰的声波,落在祥云上,还激起了一圈极淡的灵气涟漪。他抬手摸向怀中,指尖触到一枚温润的角状物体 —— 正是从麒麟崖接住的麒麟角。角身约莫半尺长,呈淡褐色,表面布满细密的 “地脉共鸣纹”,纹路泛着极淡的金光,像是沉睡的灵脉在角中蛰伏。辰用指尖轻轻摩挲纹路,能感觉到角身传来的微弱震颤,如同地脉在遥远的地方与它呼应,只需注入少许灵气,便能在识海中显化出洪荒的地脉脉络。

辰按掌握的短距飞行之法,双脚轻轻一踏祥云。脚掌与云絮接触的瞬间,一股柔和的灵气从祥云涌入脚底,将他的身体缓缓托起 —— 不再是魂体时的轻盈无物,而是带着实体的重量感,却又被灵气巧妙托举,如同踩在坚实却柔软的云端。飞行时,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气流划过皮肤的微凉,从脸颊到手腕,每一寸皮肤都能分辨出气流的流向;衣袍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细微声响,“簌簌” 地落在耳边,与远处洪荒大地传来的灵鸟啼鸣交织在一起;甚至能看到下方洪荒地貌的清晰轮廓:西昆仑的雪线如同银色的丝带缠绕在山峦间,雪山顶上有灵鹤展开雪白的翅膀,缓缓掠过云端;黑风谷的黑雾已淡了许多,不再是之前的浓如墨汁,而是化作薄薄的灰雾,谷底隐约能看到几株嫩绿的灵植破土而出,正努力吸收着稀薄的灵气;青灵坡的草木泛着浓郁的青莹,如同一块镶嵌在大地上的翡翠,这些曾留下他足迹的地方,此刻都成了飞行途中的路标,默默见证着他从魂体虚影到实体生灵的蜕变。

飞行约莫半个时辰后,辰突然感觉到前方传来两股强大的气息 —— 一股如同正午骄阳,带着炽热的金芒,仿佛能融化沿途的寒气;另一股如同深夜寒月,带着清冷的银辉,能让周围的灵气都变得平缓。他心中一凛,迅速调动混沌呼吸法,将自身气息压至最低:吸气时,将淡青灵光与周围祥云的灵韵紧紧缠绕;呼气时,将多余的灵气缓缓排出,融入祥云,让自己的气息如同水滴融入大海,不留丝毫痕迹。同时,他引动眉心的淡金道印,道印泛出极淡的光,在周身形成一层透明的防护罩,不仅能隐匿气息,还能反弹周围的探查灵气。

辰放缓飞行速度,如同一片随风飘动的云絮,悄悄向气息来源处望去 —— 只见前方云层间,两位生灵正相对而立,周身的灵气形成鲜明却和谐的对比:

左侧的生灵身着金纹黑袍,黑袍的底色如同深邃的夜空,袍角与袖口绣着一轮微型的太阳图腾,图腾的金线并非静止,而是随着他的呼吸缓缓流动,泛着炽热的金光,仿佛有一轮小太阳在袍上燃烧,能融化周围的寒气。他身形挺拔,面容威严,周身散出的气息如同正午的骄阳,温暖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他手中托着一枚直径约一尺的金色日轮,日轮表面刻着繁复的 “太阳符文”,符文呈螺旋状,转动时会散出细密的金芒,将周围的祥云染成淡金色,连空气都带着温暖的气息,吸入一口,能感觉到一股热流顺着喉咙滑入丹田。辰认出,这便是大纲中提及的帝俊 —— 洪荒太阳之力的掌控者,日后天庭的筹建者之一,也是妖族的重要领袖。

右侧的生灵身着银纹黑袍,黑袍的底色如同深夜的寒潭,袍角绣着一轮微型的月亮图腾,图腾的银线泛着清冷的辉光,与帝俊的金芒形成微妙的平衡。他身形稍显清瘦,面容沉静,周身散出的气息如同深夜的寒月,清冷却不刺骨,能让周围躁动的灵气变得平缓。他手中托着一枚直径约一尺的银色月轮,月轮表面刻着 “太阴符文”,符文呈环形,转动时会散出淡淡的银辉,银辉所过之处,祥云的边缘会凝结出细小的露珠,露珠中倒映着月轮的虚影,如同将夜空的月光封存在了水珠里。这便是太一,帝俊的弟弟,太阴之力的掌控者,与帝俊共同谋划筹建天庭,手中的月轮更是蕴含着强大的太阴本源。

“兄长,天庭选址定在东海之滨的‘天庭峰’如何?” 太一的声音带着清冷的质感,如同月光洒在冰面,清晰却不刺耳,“那里地脉稳固,深处有一条先天灵脉贯穿,足以支撑天庭的灵气消耗;且靠近龙族领地,日后若龙族有异动,我们也能及时约束,避免四海生乱。” 他说话时,月轮上的太阴符文转动得更快,银辉中浮现出天庭峰的虚影 —— 那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峰顶直插云霄,周围环绕着四海的水汽,地脉在山体中如同金色的巨龙,缓缓流动。

帝俊微微颔首,日轮上的太阳符文转动得更快,金芒中浮现出一幅微型的洪荒地图,地图上东海之滨的位置泛着浓郁的金光,比其他区域的光更盛:“天庭峰地脉虽好,却需加固灵脉枢纽,否则长期支撑天庭的灵气消耗,恐会导致地脉枯竭。我意将‘太阳神殿’建于峰顶,以日轮为阵眼,引太阳本源气滋养地脉;你将‘太阴神殿’建于峰侧,以月轮为阵眼,引太阴本源气调和灵气,二者的灵气交织,可形成天然的护山大阵,既能防御外敌,又能稳固地脉。” 他的声音带着威严,如同太阳普照大地,让周围的祥云都变得更加温暖。

“兄长所言极是。” 太一的月轮也随之亮起,太阴符文与帝俊的太阳符文在半空中交织,形成一道金白相间的光链,光链上的符文如同活物般游动,“只是洪荒生灵众多,妖族、巫族、精怪各占一方,仅靠你我二人,恐难管理全局秩序。需邀请三清、女娲等先天神圣共掌天庭,借助他们的道统与威望,方能让各族生灵信服,避免战乱再起。”

帝俊眼中闪过一丝深思,日轮的金芒微微收敛,不再像之前那般炽热:“三清重道则,向来不喜涉凡尘事务,老子师兄更是主张‘无为而治’,未必愿参与天庭之事;女娲心系造人,如今正专注于黄土坡的生灵孕育,恐也无暇分心。不如我们先稳固东海周边的秩序,整合妖族力量,待时机成熟,再以洪荒大义邀请众神圣共商,届时他们想必不会拒绝。” 他抬手一挥,日轮上的地图随之变化,显示出东海周边的妖族部落分布,每一处部落都泛着淡金光,代表着已臣服的势力。

二人的对话清晰地传入辰的耳中,他心中暗自记下 “天庭峰”“太阳神殿”“太阴神殿” 等信息 —— 这正是大纲中提及的天庭筹建核心,日后将成为洪荒秩序的核心枢纽,掌控着各族生灵的生息与纷争。辰没有贸然现身,他知道,自己的盘古残脉身份若过早暴露,恐会引起帝俊与太一的高度关注:帝俊野心勃勃,若知晓他拥有开天本源,或许会试图拉拢或控制;太一虽沉稳,却也以妖族利益为先,未必会放任他这股未知力量自由发展。这与他前往不周山寻找通天泉、巩固实力的计划不符,也可能打乱他后续协助女娲造人的安排。

就在这时,帝俊突然皱了皱眉,原本平和的面容多了几分警惕,日轮上的太阳符文骤然亮起,金芒如同探照灯般向辰所在的方向扩散:“附近有盘古本源的气息,纯净而厚重,不似寻常生灵所有,不知是哪位道友在此?还请现身一见。” 金芒扫过祥云时,祥云的颜色会瞬间变浅,如同被阳光照透,连云絮间的灵气都变得清晰可见,仿佛要穿透辰的隐灵术,看清他的真实形态。

辰心中一紧,没想到自己已将气息压至最低,甚至借助了道印的隐匿效果,仍被帝俊敏锐地察觉。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帝俊的金芒中蕴含着 “太阳探查术”,每一缕金芒都带着细微的太阳符文,触碰到生灵气息便会产生共鸣,即便隐藏得再深,也难以完全避开。

太一也随之警惕起来,月轮上的太阴符文亮起,银辉与帝俊的金芒交织,形成一张无形的光网 —— 光网的网眼是太阴符文的形状,泛着清冷的辉光,将周围数十里的祥云都笼罩在内。光网触碰到的祥云会留下银色的印记,若有生灵隐匿其中,印记便会变得更加清晰:“这气息很纯净,不含丝毫魔气,倒像是盘古大人开天后残留的残脉气息。洪荒之中,竟还有如此纯粹的开天本源存在,倒是少见。” 他的声音带着好奇,目光在光网范围内仔细搜索,试图找到气息的来源。

辰没有犹豫,立刻调动觉醒的 “地脉遁术”—— 这是他融合四象法则与地脉气后掌握的遁术,比普通遁术更隐蔽,且能借助地脉气息干扰探查。意念一动,周身的淡青灵光化作一道极细的流光,如同青芒划过天际,顺着祥云的缝隙向不周山方向遁去。遁走时,他特意引动麒麟角的戊土气,在原地留下一道微弱的地脉气痕 —— 气痕看起来如同一块普通的土疙瘩,表面泛着与周围地脉完全一致的淡褐光,气息也与地脉融为一体,即便帝俊与太一探查,也只会以为是地脉自然形成的气息,不会察觉异常。更巧妙的是,这道气痕会随着地脉的流动慢慢融入山体,不出半个时辰,便会彻底消失,不留任何痕迹。

“好快的遁速!且能借助地脉隐匿气息,倒是位高手。” 帝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日轮的金芒追着流光的方向延伸,却只捕捉到一缕淡淡的盘古气息,那气息如同风中的柳絮,转瞬即逝,再也无法锁定,“这道友不愿现身,想必有自己的缘由,强行追查反而不美。”

太一收起月轮的银辉,光网也随之消散,他目光望向辰遁走的方向,眼中带着好奇与欣赏:“此等遁速与盘古本源,绝非寻常生灵,日后定是洪荒的重要力量。若有机会,当与他结交一番,或许能成为我妖族的助力。”

帝俊微微点头,重新将注意力放在天庭筹建的讨论上,日轮的金芒再次浮现出天庭峰的地图,只是这一次,地图上多了一道淡淡的青痕,标注着辰遁走的方向:“先不管这位道友,我们需尽快确定灵脉加固之法,绘制护山大阵的符文图谱,以免夜长梦多。东海龙族近期动作频频,恐会对天庭峰的选址有所不满,需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辰遁出约百里后,才缓缓停下飞行,落在一片泛着淡绿的祥云上。这片祥云生长着细小的 “云草”,草叶泛着淡绿,触碰时会轻轻蜷缩,带着微弱的灵气。他回头望了一眼帝俊与太一所在的方向,确认二人没有追来,才松了口气 —— 额头上渗出的细微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祥云的云草上,汗珠泛着淡青的光,落在草叶上便化作细小的灵气颗粒,被云草吸收,让草叶的绿色更亮了几分。这是实体化后才有的生理反应,汗水带着身体的温热,灵气颗粒带着魂体的本源,让他更真切地感受到 “活着” 的实感,不再是之前漂浮不定的虚影。

“帝俊与太一的感知果然敏锐,尤其是帝俊的太阳探查术,几乎能穿透大部分隐匿手段,日后需更加谨慎。” 辰暗自提醒自己,抬手擦去额头的余汗,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怀中的麒麟角上。他将少许灵气注入角身的地脉共鸣纹,灵气刚一进入,麒麟角便瞬间亮起淡金光,从角尖到角根,纹路如同被唤醒的地脉,依次亮起,在他的识海中显化出一幅清晰的洪荒地脉图 ——

地脉图的底色是淡褐色,代表着洪荒的大地根基,淡金色的线条代表着贯穿洪荒的主要灵脉,这些线条粗壮而明亮,如同大地的主动脉,缓缓流动;淡绿色的线条代表木灵脉,多分布在东方的青灵坡、南方的丛林,线条纤细却密集,如同植物的根系;淡红色的线条代表火灵脉,集中在南方的不死火山、西方的熔岩地带,线条带着炽热的光,偶尔会有细小的火花闪过;淡蓝色的线条代表水灵脉,环绕在四海、江河、泉眼周围,线条流畅而平缓,如同水流的轨迹;淡褐色的线条代表土灵脉,遍布洪荒各地,是其他灵脉的基础,线条沉稳而厚重。

而不周山的位置,被一团浓郁的金光标注着,金光比其他区域更盛,如同大地的心脏,金光中央有一处泛着淡蓝的光点 —— 正是大纲中提及的 “通天泉”,光点周围有细小的光纹,如同泉水在流动,光点旁还标注着一行先天符文,辰借助之前在符文洞的领悟,能清晰看懂符文的含义:“先天灵液,滋养实体,固本培元,开天本源辅之,可臻至魂体巅峰。”

辰的目光顺着地脉图上的路线延伸:从紫霄宫出发,途经黑风谷的西侧(避开黑雾残留区域)、青灵坡的北侧(靠近灵源洞)、不死火山的东侧(避开熔岩活跃地带),最终抵达不周山的半山腰,全程约千里。地脉图上还标注着沿途的灵脉节点,比如青灵坡的灵源洞(木灵脉核心)、不死火山的熔岩洞(火灵脉分支)、黑风谷的风眼(风灵脉节点),这些都是他曾吸收过灵气的地方,此刻在图上泛着微弱的光,像是在与他的气息产生共鸣,指引着正确的方向。

“按这个路线,以我现在的飞行速度,约莫三个时辰便能抵达不周山。” 辰心中估算着时间,调整了一下飞行姿态 —— 他将混沌呼吸法与短距飞行结合,吸气时借助灵气托举身体,呼气时顺着气流加速,让飞行变得更省力,速度也比之前快了近半。飞行途中,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地脉图的指引:每当靠近灵脉节点,麒麟角便会微微震动,散出淡金光,提醒他方向正确;遇到魔气残留的区域(比如黑风谷的深处),麒麟角则会泛出淡青光,青光中带着细微的警示符文,让他及时避开,避免魔气侵蚀魂体。

途经青灵坡时,辰特意放缓飞行速度,低头望向下方的灵源洞 —— 洞外的青灵草比他上次离开时更茂盛,泛着浓郁的青莹,草叶的长度已达半尺,叶片上的纹路清晰可见,草间还点缀着细小的 “灵果”,如同绿色的珍珠,泛着淡青的光。木精们在草间穿梭,它们的身形比之前更凝实,不再是半透明的灵韵,而是有了类似植物的实体,有的木精手持灵草编织的篮子,采摘着灵果;有的木精则围在一起,用灵气交流着什么,灵气在空中形成细小的符文,如同在对话。辰的心中涌起一丝暖意,这里是他掌握 “木灵缠” 的地方,也是他魂体塑形的重要节点,如今故地重游,看着熟悉的景象变得愈发生机勃勃,更坚定了他守护洪荒生灵、助女娲造人的决心。

飞过不死火山时,辰能感知到火山口的火灵气比之前更温和,不再是之前的躁动不安 —— 火山口的熔岩不再向外喷发,而是在火山内部缓缓流动,泛着淡红色的光,如同大地的血液。熔岩洞的火纹石泛着淡红光,石面上的纹路更清晰,能看到火灵气在纹路中流动,不再有之前的紊乱。他知道,这是他用斧痕清气压制魔气后的效果:当时火山口的魔气引发了火灵气的躁动,险些导致火山喷发,他用斧痕中的开天清气净化了魔气,让火灵气恢复了自然流动,如今火山的地脉已逐渐恢复稳定,不再有喷发的隐患,甚至有火灵虫在火山口附近飞舞,虫身泛着淡红的光,翅膀扇动时会留下细小的火痕,却不伤人,反而能净化周围的浊气。

随着飞行距离的缩短,辰能越来越清晰地感知到不周山方向传来的灵气 —— 那灵气带着温润的淡蓝,如同深海的灵泉,又带着厚重的淡褐,如同大地的本源,两种气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 “天柱灵气”,纯净而厚重,正是通天泉的先天灵液所散出的气息。这股气息比他之前吸收过的任何灵气都更浓郁,仿佛能穿透云层,直接传入他的识海,让他的魂体都随之微微颤动,胸口的斧痕碎片也开始自发亮起,淡青色的清光与通天泉的灵气产生共鸣,像是在期待着灵液的滋养。

辰的心中涌起强烈的期待 —— 通天泉的先天灵液,不仅能进一步巩固他的实体,修复魂体中最后一丝因魔气残留的隐患,还能滋养他胸口的斧痕碎片,提升碎片中的开天本源浓度,让他对 “混沌呼吸法” 的掌握更上一层。他能想象到,自己在通天泉旁盘膝而坐,灵液顺着毛孔涌入魂体,如同温暖的溪流滋润干涸的土地,每一缕灵液都带着先天本源的力量,修复着魂脉的细微瑕疵,让魂体变得更加纯粹、更加强大;斧痕碎片在灵液的滋养下,表面的纹路会变得更加清晰,散出的清光也会更盛,甚至可能唤醒更多的开天记忆,让他对盘古开天的道则有更深的领悟。

飞行约莫两个时辰后,辰终于看到了不周山的轮廓 —— 那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山体呈淡褐色,表面布满了天然形成的地脉符文,符文泛着淡金光,如同镶嵌在山体上的金色宝石,将整座山峰笼罩在一层半透明的光膜中。光膜带着 “天柱” 的威严,能自动抵御外界的浊气与攻击,守护着山体的稳固。山峰的顶端直插云霄,与天际的祥云融为一体,仿佛连接着天地两端,正是洪荒的 “天柱”,支撑着洪荒的天地秩序,若天柱倾倒,整个洪荒都可能陷入混乱。

通天泉位于不周山的半山腰,距离山顶约三里,距离山脚约五里,处于地脉最浓郁的区域。泉眼周围泛着淡蓝的灵光,灵光中夹杂着细小的金色颗粒,如同将星星碎入了泉水,正是先天灵液的特征。灵液从泉眼缓缓涌出,流速平缓,不会溅起太大的水花,顺着山体的沟壑,形成一条细小的溪流,流向下方的巫族部落 —— 溪流的两岸长满了 “通天草”,草叶泛着淡蓝光泽,叶片修长,约有一尺高,叶片上的纹路与泉眼的灵气流动同步,如同在吸收灵液的灵气,草叶轻轻摆动时,会散出淡淡的清香,吸入一口,能感觉到灵气在体内缓缓流动。

辰能清晰地感知到,通天泉的灵液中蕴含着浓郁的 “先天本源气”,比他之前在紫霄宫吸收的道韵、在功德池吸收的功德气都更纯粹、更厚重,灵液中还夹杂着极淡的开天清气,与他胸口的斧痕碎片本源相通,正是他巩固实体、提升实力所急需的。他抑制住立刻飞过去吸收灵液的冲动,先调动麒麟角的地脉共鸣纹,仔细感知不周山周围的气息 —— 泉眼附近有三股明显的气血气,泛着淡红,气息中带着巫族特有的 “祖巫之力”,应该是共工麾下的弟子在此守护通天泉。这与大纲中 “共工率巫族弟子在不周山取水,守护通天泉” 的设定一致:巫族以大地为母,依赖地脉与气血修炼,通天泉的灵液对他们的修炼至关重要,因此共工特意派弟子在此值守,防止灵液被其他族群盗取。

“需先隐藏气息,待巫族弟子巡查结束、返回部落汇报后,再趁机吸收灵液。” 辰暗自决定,将自身气息再次压至最低,甚至收敛了斧痕碎片的清光,让自己如同一片落叶,悄无声息地向通天泉附近的一块巨石飞去。那块巨石位于泉眼东侧的阴影处,高约三丈,宽约两丈,表面覆盖着一层淡绿色的青苔,青苔带着湿润的气息,能进一步掩盖他的气息。巨石的位置极佳,既能完全遮挡他的身形,又能透过石缝清晰地观察泉眼周围的动静,不会被巫族弟子发现。

落在巨石上,辰能更清晰地看到通天泉的细节:泉眼直径约一丈,呈圆形,泉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泉底的鹅卵石,鹅卵石泛着淡蓝的光,是被灵液长期滋养的结果;灵液从泉眼中央缓缓涌出,形成一个细小的水柱,水柱高度约一尺,落下时会溅起细小的水花,水花落地后会化作淡蓝的灵珠,灵珠在泉边滚动片刻,便会融入地脉,不留痕迹;泉眼周围的地面,刻着简单的 “聚灵阵”,阵纹呈环形,泛着淡褐的土灵气,将灵液的灵气牢牢锁在泉眼附近,防止灵气过快逸散 —— 阵纹的每一个节点都镶嵌着细小的土灵晶,土灵晶泛着淡褐光,为阵纹提供着持续的灵气支持。

不远处,三名巫族弟子正手持水神杖,围绕泉眼缓慢巡查。他们身着淡蓝的巫袍,巫袍的材质是用四海的水蚕丝织成,防水且能吸收水灵气息,袍角绣着水纹图腾,图腾泛着淡蓝的光,是共工部落的象征。每走一步,他们手中的水神杖便会泛出淡蓝光,杖顶端的蓝色宝石会随着灵液浓度变化亮度 —— 灵液浓度越高,宝石的光越亮。

“今日灵液浓度比昨日更浓郁,宝石的光比昨天亮了三成,共工大人定会满意。” 一名巫族弟子笑着说道,声音带着年轻的活力,他约莫二十岁左右,面容刚毅,眉宇间带着对共工的崇敬。说话时,他还抬手摸了摸水神杖的宝石,眼中满是欣喜 —— 灵液浓度高,意味着他们的汇报能得到共工的夸奖,甚至可能获得额外的修炼资源。

“是啊,有了这些灵液,我们部落的灵脉就能更稳固,族人们的修炼速度也能加快,再也不用担心火域的祝融部落来抢灵液了。” 另一名弟子附和道,他的年纪稍大,约莫三十岁,声音带着沉稳,眼中却闪过一丝警惕,“上次祝融部落的人偷偷潜入这里,想盗取灵液,幸好被共工大人及时发现,才没让他们得手。这段时间我们更要小心,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名弟子则一直警惕地望向四周,他手持水神杖,不时用杖尖触碰地面,检测是否有外来气息:“大家小心些,最近总感觉有异常气息在附近徘徊,虽然每次都很快消失,但还是要多加留意,别让外人偷了灵液,否则我们没法向共工大人交代。” 他的目光扫过辰藏身的巨石方向,却没有停留 —— 巨石的青苔与阴影完美掩盖了辰的气息,水神杖的探查也被巨石的土灵气反弹,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辰躲在巨石后,屏住呼吸,借助混沌呼吸法与道印的隐匿效果,将自身气息与巨石的土灵气、青苔的木灵气完美融合,连心跳都调整到了极慢的节奏,避免产生多余的气息波动。他能清晰地听到巫族弟子的对话,也能感知到他们的气血气中带着对共工的绝对忠诚,以及对祝融部落的深深警惕 —— 这正是大纲中 “共工与祝融因灵脉与灵液争夺产生冲突” 的伏笔:共工属水,祝融属火,二者分别掌控洪荒的水灵与火灵资源,长期因灵脉归属、灵液分配产生矛盾,日后这场矛盾将彻底爆发,引发 “水火大战”,甚至导致不周山天柱倾倒,改变洪荒的格局。

辰没有急于行动,而是耐心地等待着 —— 他知道,巫族弟子的巡查时间约为一个时辰,巡查结束后,他们会留下一人看守泉眼,另外两人返回部落向共工汇报灵液情况,待汇报完毕,留下的弟子也会被替换,届时泉眼会有短暂的无人看守时间,正是他吸收灵液的最佳时机。他的目光落在泉眼的灵液上,眼中满是期待,心中默默规划着吸收灵液的步骤:第一步,先吸收少量灵液,测试灵液对实体的滋养效果,避免因灵液过于浓郁导致魂体不适;第二步,逐步增加吸收量,用灵液修复魂体中最后一丝因魔气残留的细微瑕疵,让魂体变得更加纯净;第三步,借助灵液的先天本源气,滋养斧痕碎片,提升碎片中的开天本源浓度,同时提升混沌呼吸法的境界,让自己的实力更上一层,为后续协助女娲造人、应对洪荒动荡做好准备。

不周山的风缓缓吹过,带着通天泉的灵液气息,拂过辰的脸颊,气息温润而纯净,让他心中涌起平静与坚定。他知道,不周山不仅是他巩固实力的地方,更是他未来参与洪荒大事的重要节点 —— 天柱的稳固、灵脉的平衡、巫族与妖族的冲突、甚至日后的天地浩劫,都将与这座山峰息息相关。而他的洪荒之旅,也将在这座天柱之巅,翻开新的、更重要的篇章,从一个寻求生存的盘古残脉,真正成长为守护洪荒生灵的重要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