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洪荒纪:盘古残脉 > 第44章 鸿钧察异魂

洪荒纪:盘古残脉 第44章 鸿钧察异魂

作者:佟行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8:16:56

紫霄宫的九品莲台悬浮在殿心,每一片花瓣都泛着层次分明的淡金色道韵光 —— 最外层是通透的金莹,中层裹着朦胧的金雾,核心处则凝着一点赤金,仿佛将混沌初开时的第一缕光层层揉进莲瓣肌理,连花瓣边缘的细微纹路里,都嵌着细碎的先天符文,如同用金粉勾勒的星河轨迹。鸿钧道人盘膝而坐,白袍垂落于莲台边缘,衣纹间流淌着若有若无的鸿蒙气,那气息与周围的道韵浑然一体,若不细看,竟分不清哪是衣袍、哪是道则。他身前的玉碟悬浮半空,碟面刻满螺旋状的先天符文,有 “太极” 的黑白缠纹,有 “两仪” 的阴阳分线,还有 “四象” 的日月星辰印记,符文随着道音的余波缓缓转动,偶尔溅出的金色光点,落在莲台上便化作转瞬即逝的道则印记,印记消散时,还会留下一缕极淡的鸿蒙气,如同晨雾般萦绕。

道音虽已渐弱,殿内的先天神圣却未急于离去,各自沉浸在道韵的余泽中。老子骑在青牛背上,青牛的牛毛泛着淡白的灵气,如同蒙着一层薄纱,蹄子轻轻踏在祥云上,每一步都留下浅淡的太极印记,印记里的黑白气流会缓慢旋转三圈才消散。老子指尖轻捻太极图的黑白气流,那气流在他指间化作细如发丝的光带,时而缠成圈,时而拉成线,他的目光落在殿外的祥云上,眼神平和,似在感悟道韵余息中藏着的 “无为” 真意,连周身的道韵都变得如流水般温润。

元始天尊立于淡金祥云上,祥云表面泛着细碎的金芒,像是撒了一层碾碎的先天金晶。他将盘古幡收至腰间,幡面紧紧贴合手臂,上面的开天图案仍隐约可见 —— 图案中的盘古神像虽未动,却能感觉到一股威严的气息在流转,与他周身的秩序道韵相互呼应。元始眉头微蹙,眉心凝着一点淡金的光,周身的秩序道韵呈网状扩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 显然还在留意之前感知到的开天本源气息,生怕那股异常力量惊扰了紫霄宫的道则平衡。

通天教主靠在墨色祥云上,祥云表面泛着淡淡的剑气,如同藏着无数把微型诛仙剑。他指尖把玩着一缕道音凝成的光丝,那光丝呈墨色,表面缠绕着细碎的剑纹,偶尔会折射出一闪而过的墨色剑影,他眼中闪过孩童般的好奇,不时瞥向殿外的青芒祥云方向,嘴角勾着一抹玩味的笑,像是在期待那股异常气息再次出现,好让他有机会一探究竟。

女娲握着补天石雏形站在殿侧,那石头比之前更显温润,石面上的人形虚影也更清晰了几分 —— 有的虚影在尝试抬手,指尖泛着微弱的青光;有的虚影在缓慢迈步,脚步却滞涩得如同陷在泥沼里;还有的虚影在相互靠近,似想交流,却连简单的手势都难以完成。魂核的缺失,始终是她造人路上的最大阻碍,那虚影如同没有灵魂的木偶,空有躯体却无生机。女娲的目光掠过殿心的莲台,落在鸿钧道人的背影上,指尖微微收紧,补天石的光也随之暗了几分 —— 她心中藏着疑问,却又碍于道祖正在感悟道则,不便贸然打扰,只能将疑惑压在心底。

接引与准提并肩立于殿门附近,接引手中的十八颗念珠泛着温润的金光,每颗念珠上都刻着细微的 “卍” 字纹,“卍” 字纹在道韵中轻轻闪烁,如同呼吸般明暗。他转动念珠的速度渐渐放缓,不再像之前那样急切地收集功德气,反而将更多注意力放在殿内的氛围上。准提的七宝妙树也收敛了七色光,树叶轻轻垂落,金叶(功德气)、银叶(净化气)、琉璃叶(道韵气)的光泽都变得柔和,他与接引交换着眼神,目光里藏着一丝疑惑 —— 道祖的气息比之前更显深邃,像是透过殿宇,在关注着某种远在九天之下的未知存在,这让他们心中隐隐泛起好奇。

就在这时,鸿钧道人的眼睫微微颤动,眼睫上沾着的细微道韵光点随之飘落,落在莲台上便化作无形的道则波纹。他原本平和的气息骤然泛起一丝波动,那波动不似之前的磅礴,却带着穿透万物的力量,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在殿内的道韵中激起层层涟漪。鸿钧的目光没有看向殿内的任何一位神圣,而是透过紫霄宫的混沌石宫门 —— 那宫门由整块混沌石雕琢而成,石面上的开天纹路在道韵中轻轻发亮,他的目光穿过纹路,掠过万千层祥云,清晰地望向九天之下那道正渐行渐远的淡青流光。

那是辰离去的方向,流光中蕴含的盘古残魂气息,如同黑暗中的萤火,虽微弱却格外纯粹,即便隔着数万里的云层,也逃不过他的感知。那气息里藏着开天斧的凛冽,又裹着木灵气的生机,还带着功德气的温润,三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 “生” 之韵律,与洪荒初开时的本源气息隐隐呼应。

“盘古遗脉……” 鸿钧低声自语,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在寂静的殿内轻轻回荡,落在每位神圣的耳中,都如同清泉流过心田。他指尖微微抬起,一缕极淡的金光从指尖凝出 —— 那金光并非普通的道韵,而是蕴含着 “万物归一” 的本源之力,金光里能看到细小的先天符文在流转,有 “混沌” 的雾状纹,有 “太极” 的缠丝纹,还有 “生灵” 的人形纹,像是将整个洪荒的生机都浓缩在了这一缕光中。金光刚一出现,殿内的玉碟便微微震动,碟面的符文闪烁得愈发急促,先是 “混沌” 纹亮起,再是 “太极” 纹发光,最后 “生灵” 纹也随之闪烁,仿佛在呼应这股本源力量,整个殿内的道韵都变得活跃起来。

老子最先察觉到异常,他停下对太极图的把玩,抬手轻轻捋了捋垂在胸前的白须,目光望向莲台,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 他隐约猜到道祖的举动与那股开天本源气息有关,却没有多言,只是将太极图的黑白气流收至掌心,周身的道韵变得更平和了几分。

元始天尊的眉头缓缓舒展,眉心的淡金光也随之消散,周身的秩序道韵从网状变成了层叠的光纹,不再带着之前的锐利,显然意识到道祖的动作并非针对殿内神圣,而是另有深意。他轻轻抬手,将盘古幡又收得紧了些,幡面上的开天图案也随之暗了几分,不再像之前那样散发威严气息。

通天教主收起手中的墨色光丝,直起身,墨色道袍的衣摆扫过祥云,留下几道浅淡的剑痕,剑痕很快便被道韵抚平。他眼中满是好奇,目光在莲台与殿外之间来回扫视,却不敢贸然询问 —— 道祖的心思深邃如混沌,非他们这些先天神圣所能轻易揣测,贸然打扰,反而可能错过道则感悟的契机。

女娲握着补天石的手微微收紧,指尖泛着淡青光,那青光顺着指尖融入补天石,石面的人形虚影竟也随之亮起一丝微光,虚影的动作似乎比之前流畅了些许,像是在呼应那缕金光的道韵。她心中隐隐有所悟,却又说不出具体缘由,只觉得那缕金光的方向,与之前感知到的开天本源气息方向完全一致,二者之间似有某种隐秘的联系,像是一根无形的线,将盘古残脉与道祖的力量连在了一起。

接引与准提对视一眼,准提的七宝妙树叶片轻轻晃动,却未散出任何气息 —— 金叶的功德光、银叶的净化光都紧紧贴在叶片上,没有一丝外溢。他们虽好奇道祖的举动,却也明白此时不宜多言,只能默默观察,将疑问压在心底,等待合适的时机再探究。

鸿钧没有理会殿内神圣的反应,他指尖轻轻一弹,那缕金光便如同流星赶月般,破开紫霄宫的道韵屏障 —— 屏障上的先天符文在金光触及时自动分开,形成一道细小的通道,待金光穿过,又迅速闭合,没有惊动任何祥云,也没有引发丝毫灵气波动。金光在空中划过一道无形的光痕,悄然划过九天,沿途的鸿蒙气都自动向两侧散开,仿佛在为这股本源之力让路。

此时,辰正御气飞行在洪荒的云层之间。他的淡青衣袍在气流中展开,衣料上的青灵叶脉纹路在气流中轻轻起伏,如同活的青藤在布料下生长;衣摆处沾着的祥云金粉闪烁着细碎的光,闪烁频率与他混沌呼吸法的节奏完全一致,吸气时亮,呼气时暗,如同呼吸的指示灯。自离开紫霄宫范围后,他便按呼吸法的节奏调整吐纳,周身的灵气流动愈发顺畅 —— 魂体完全凝实后,他对灵气的掌控力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之前需凝神控制的飞行方向,此刻只需意念一动,便能灵活调整,飞行速度也比之前快了近一倍,淡青流光在云层间穿梭,如同一条灵动的青鱼。

辰低头望向下方的洪荒大地,视野比之前开阔了数倍:西昆仑的雪线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白光,雪山上的灵脉气如同白色的雾气,缓缓向山顶汇聚;黑风谷的黑风里夹杂着细微的灵气颗粒,风过之处,地面的石块都泛着淡淡的灰光;东海的碧波上有灵鸟掠过,鸟翅带起的水珠落在水面,激起一圈圈灵气涟漪;最远处的黄土坡方向,能隐约感知到浓郁的地脉气,那气息厚重而温暖,如同大地母亲的怀抱 —— 那是他此行的目的地,也是女娲计划造人的地方。

他心中正规划着抵达后的行动:先找一处地脉浓郁的山谷,借助黄土坡的地脉气彻底消除体内最后一丝魔气隐患,确保自身灵气纯净,不会影响造人;再循着女娲的气息寻找她的踪迹,用自己的开天清气助她突破造人时的魂核瓶颈 —— 他隐约明白,魂核的稳定不仅需要女娲的创造之力,还需要开天本源的支撑,二者结合,才能让造出来的生灵拥有真正的灵智。

就在这时,辰突然感觉到眉心传来一阵温热,那温热不似火焰的灼热,也不似阳光的刺眼,而是像温泉水流过眉心,带着柔和的暖意,缓缓渗透进皮肤。他下意识地抬手触摸,指尖刚触到眉心的道印,便感觉到一股温和却强大的力量顺着指尖涌入 —— 那是一缕纯粹的金光,金光里裹着熟悉的道韵气息,与紫霄宫的道音同源,却比道音更显深邃、更显厚重,像是蕴含着整个洪荒的道则精华。

金光融入道印的瞬间,辰的眉心骤然亮起,淡金色的道印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变色:先是从淡金过渡到深金,深金的表面泛起细微的金芒;再从深金变成耀眼的纯金,纯金道印上的先天符文开始浮现;最后稳定在带着微光的赤金色,符文呈螺旋状环绕,如同一个缩小的太极图,每一次闪烁,都有细微的道韵从符文间溢出,顺着辰的魂脉向全身扩散 —— 流过左臂时,之前残留的魔气痕迹彻底消失;流过躯干时,魂体的凝实度又提升了几分;流到四肢时,指尖的灵气掌控力变得更精准。

辰能清晰地感觉到,道印的防御能力大幅增强 —— 之前只能被动抵御先天神圣的法术余波,此刻竟能主动在他周身形成一层淡金色的半透明防护罩。他尝试着引动一缕周围的魔气靠近,那魔气是从黑风谷飘散而来的,带着淡淡的凶煞,刚触到防护罩,便发出 “滋滋” 的声响,如同热油滴入冷水,瞬间被净化成无色的鸿蒙气,连一丝痕迹都未留下,只在防护罩表面泛起一圈浅浅的金纹,随后便彻底消散。

“这是…… 鸿钧道祖的力量?” 辰心中闪过这个念头,眼中满是震撼与感激。他瞬间明白,这缕金光正是鸿钧道祖暗中相赠 —— 在紫霄宫外时,他便感觉到道祖的目光似有若无地落在自己身上,当时只以为是道音引发的错觉,此刻想来,道祖早已察觉他的盘古残魂身份,却没有点破,反而在他离去后暗中相助,强化道印的防御,这份恩情,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扶持,更是对洪荒生灵的守护。

辰停下飞行,悬浮在云层中,对着紫霄宫的方向深深躬身 —— 他的腰弯得极低,衣摆垂落在祥云上,周围的云层也随之微微下沉,像是在呼应他的敬意。“晚辈辰,谢过道祖相助。” 他的声音带着真诚的感激,在云层间轻轻回荡,声音里的灵气波动与周围的道韵融为一体,即便道祖远在紫霄宫,也似能感受到这份心意。辰暗暗下定决心,若日后有机会,他定要以守护洪荒、助生灵繁衍来回报这份恩情,不辜负道祖的暗中扶持。

躬身过后,辰重新调整状态,继续向黄土坡方向飞行。此时,他眉心的赤金色道印仍在微微闪烁,道印散出的防护罩不仅能抵御魔气,还能主动吸收周围的鸿蒙气 —— 防护罩表面会自动形成细小的漩涡,将周围的金色颗粒吸入,转化为滋养魂体的灵流,顺着魂脉融入全身。辰能清晰地感觉到,魂体的灵气浓度又提升了几分,对混沌呼吸法的掌控也更得心应手 —— 之前需刻意引导的灵气流动,此刻已能自然运转,吸气时灵气从四面八方汇聚,呼气时浊气自动排出,仿佛融入了他的本能,连飞行的动作都变得更轻盈。

飞行途中,辰突然感觉到道印传来一阵细微的震动,像是有什么东西被激活了。他凝神感知,竟能透过道印 “看到” 周围百里范围内的灵气流动 —— 识海中浮现出一幅无形的灵气地图,地图呈淡金色,灵脉分支是绿色的线条,线条粗细代表地脉气的浓郁程度;先天灵草是绿色的光点,光点亮度代表灵草的年份;魔气残留是黑色的雾团,雾团大小代表魔气的浓度,甚至能看到黑风谷深处有一团较大的黑雾,显然是魔气聚集之地。这是道印升级后的新能力,也是鸿钧道祖暗中赋予他的 “洪荒感知”,能让他更好地规避危险、寻找灵脉,为后续助女娲造人提供便利。

辰心中大喜,借助道印的感知,他很快便发现了一条隐藏的地脉分支 —— 这条分支从黄土坡延伸而来,途经黑风谷边缘,最终连接西昆仑的灵脉主干,地脉气浓郁且纯净,绿色线条粗得如同河流,沿途没有任何黑色雾团(魔气残留)。他决定沿着这条地脉飞行,既能借助地脉气补充灵气,又能避开黑风谷的魔气区域,加快抵达黄土坡的速度。辰调整方向,淡青流光顺着地脉的轨迹飞行,灵气地图上的绿色线条与他的飞行轨迹完全重合,如同沿着既定的路线前进。

此时,紫霄宫内,鸿钧道人已收回目光,指尖的金光也随之消散,周身的气息恢复平和,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过。殿内的先天神圣见道祖没有进一步动作,也渐渐放松下来,开始陆续向殿外走去 —— 道音已散,聆道的机缘已过,他们需尽快返回自己的领地,消化此次聆道的感悟,将道则融入自身的力量体系。

老子骑着青牛,率先走出殿门,太极图的黑白气流在他周身形成一层淡淡的光罩,光罩外的道韵自动向两侧散开。他没有立刻离去,而是回头望了一眼紫霄宫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仿佛看透了九天之下的机缘,随后便骑着青牛,踏着祥云向昆仑山的方向飞去,青牛的蹄子踏过祥云,留下的太极印记一路闪烁,如同为后续的生灵指引方向。

元始天尊收起盘古幡,对着莲台的方向微微躬身,动作恭敬而不失威严,随后便转身,带着身后的几位弟子向玉珠峰飞去 —— 弟子们身着素白道袍,跟在元始身后,周身的秩序道韵与师尊保持一致,形成一道整齐的淡金光带。

通天教主则一跃而起,墨色道袍在空中展开,如同一只巨大的墨蝶,他化作一道墨色流光,向东海的方向飞去,流光中带着细微的剑鸣,显然是想找一处安静的海岛,感悟此次聆道对 “自在” 道则的新理解,或许还想尝试将道音融入诛仙剑的力量。

女娲握着补天石雏形,最后一个走出殿门。她没有立刻向黄土坡飞去,而是站在祥云台上,望向辰离去的方向,眉心微微蹙起,眼中满是思索。她能隐约感觉到,那股开天本源气息的周围,多了一缕道祖的道韵,二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妙的平衡,仿佛在预示着某种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 —— 或许,造人的机缘,真的在那位盘古残脉身上。

“或许…… 造人的机缘,就在他身上。” 女娲轻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指尖的补天石也随之亮了几分,石面的人形虚影动作更流畅了些。她不再犹豫,化作一道白色流光,向黄土坡的方向飞去 —— 她需尽快做好造人的准备,整理黄土坡的地脉,净化周围的灵气,等待那位神秘的盘古残脉到来,助她突破最后的魂核瓶颈。

接引与准提也走出殿门,二人并肩立于祥云台上,望着辰与女娲离去的方向,交换着眼神,目光里藏着思索。

“师兄,你感觉到了吗?那股开天本源气息的周围,多了道祖的道韵。” 准提轻声说道,七宝妙树的叶片轻轻晃动,带着一丝凝重,银叶的净化光微微闪烁,似在感知那股道韵的本质。

接引点了点头,手中的念珠转动得更快了,念珠上的 “卍” 字纹亮得更明显:“道祖此举,定有深意。那盘古残脉身具开天本源,又有木灵生机,或许真如你所说,是我西方教的善缘。只是此事急不得,需慢慢观察,待摸清他的品性与志向,再寻合适的时机与之接触,方能结下真正的善缘。”

准提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二人同时化作两道流光,接引是淡金色,准提是七色,两道光带在祥云间交织,向西方灵山的方向飞去 —— 此次聆道收获颇丰,他们需尽快返回灵山,用所得的道韵与功德气滋养西方贫瘠的灵脉,改善灵山的灵气环境,为日后渡化生灵打下基础。

紫霄宫内,只剩下鸿钧道人一人。他盘膝坐在九品莲台上,身前的玉碟仍在缓缓转动,碟面的符文闪烁着淡淡的光,仿佛在记录着洪荒的每一个变数,每一次闪烁,都对应着一处生灵的机缘。鸿钧道人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望向黄土坡的方向,眼中没有波澜,却藏着对洪荒未来的期许,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盘古遗脉,女娲造人,洪荒的新秩序,终将在你们手中开启。”

说完,鸿钧道人重新闭上双眼,周身的道韵缓缓收敛,如同潮水般融入莲台之中,莲瓣上的道韵光也随之变暗,只留下核心处的一点赤金,如同混沌中的一点生机。紫霄宫恢复了寂静,只有玉碟的符文仍在缓慢闪烁,默默守护着这片孕育洪荒道则的圣地,等待着下一次道音响起的机缘。

而此时的辰,正沿着地脉分支,快速向黄土坡飞去。他眉心的赤金色道印闪烁着微光,道印散出的防护罩将他牢牢保护,周围的鸿蒙气顺着防护罩缓缓融入他的魂体,滋养着他的力量。辰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离黄土坡越来越近 —— 灵气地图上的绿色线条越来越粗,地脉气的温暖也越来越清晰,离助女娲造人的目标越来越近,离守护洪荒生灵的使命越来越近。

淡青流光在洪荒的云层间穿梭,如同一道希望的光,向着黄土坡的方向疾驰而去。阳光洒在流光上,折射出淡淡的青金色光晕,如同将生机与希望编织在一起。洪荒的新篇章,正随着这道流光的移动,缓缓拉开帷幕,而属于辰、属于女娲、属于人族的故事,也即将在黄土坡上,写下最动人的第一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