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 第48章 以儆效尤

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第48章 以儆效尤

作者:大力小菠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6:47:23

启祥宫的晨露还沾在阶前的青苔上,晶莹剔透,顺着青石板的纹路缓缓滑落,在地面积成一小滩水渍。金玉妍已坐在内殿的窗前,手里摩挲着一枚通透的白玉扳指——这是昨夜戌时,弘历派近侍太监李德全亲自送来的赏赐,锦盒里还附了一张小笺,上面是弘历亲笔写的“卿整顿宫苑,辛劳可知,此扳指乃和阗白玉所制,可安神定气,聊表朕意”。

玉扳指触手冰凉,温润的玉质将指尖的温度都吸了去,却没能压下金玉妍心头的警觉。她将扳指在指间转了一圈,目光落在窗棂外那棵石榴树上——枝头的花苞已日渐饱满,再过几日便能绽放,像极了那些藏在暗处的眼线,看似无害,实则暗藏锋芒。刘忠虽已被逐出宫,但昨夜梦回,前世那些被眼线包围、一举一动皆在他人监视下的窒息感,仍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她清楚,高曦月心思缜密,绝不会只安插刘忠一颗棋子在启祥宫,若不趁此时机彻底清查,将隐患连根拔起,日后待她与高曦月真正交锋时,这些潜藏的“余孽”必会成为刺向她心口的尖刀。

“娘娘,按您的吩咐,启祥宫所有宫人的名册,还有昨日初步盘问的记录,都整理好了。”澜翠端着一个黑漆托盘走进来,里面整齐叠放着三册纸册,最上面一本的封皮上用红笔写着“启祥宫宫人核查名册”,“这里面把与刘忠走得近的、在高小主宫里当差过的,还有康熙、雍正两朝留下的旧人,都用红笔标出来了,一共七位。您看今日先从这几人查起,还是按差事等级逐个盘问?”

金玉妍抬眼,接过最上面的名册,指尖划过那些被红笔圈出的名字,纸张粗糙的触感让她的思绪愈发清晰:张全(库房管事,先帝旧人)、春红(内殿洒扫宫女,曾与刘忠往来密切)、小福子(守宫门小太监,刘忠曾多次让他递东西出宫)、王妈(厨房老厨娘,与刘忠是山东同乡)、小翠(浆洗宫女,去年从翊坤宫调来)、老陈(外殿杂役太监,康熙末年入宫)、小禄子(被罚跪后调去采买,曾私下抱怨宫规严苛)。每个名字后面都附着澜翠手写的备注,何时入宫、籍贯何处、与刘忠有无金钱往来、是否与外宫嫔妃有过接触,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她的目光在“春红”二字上顿了顿,指尖轻轻点了点纸页——昨日盘问春红时,这小宫女便神色慌张,回答问题时眼神躲闪,尤其是提到“月”字玉佩时,她的手指都在发抖,显然是藏着事。而且根据澜翠的备注,春红去年从储秀宫调来启祥宫后,刘忠对她“格外关照”,不仅常把内殿洒扫这种“轻松差事”派给她,还偶尔赏她些点心、银钱,这在等级森严的后宫里,本就不合常理。

“先从春红开始吧。”金玉妍将名册放回托盘,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让她单独到正殿来见本宫,其他人先在偏殿候着,派两个可靠的小太监看着,不许他们私下交谈,谁要是敢多嘴,先掌嘴十下,再拖到院子里罚跪。记住,一定要逐个传唤,不能给他们串供的机会。”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澜翠应声,转身时特意走到殿外,对守在门口的小太监小福子嘱咐道,“你去偏殿盯着那几位要盘问的人,不管是太监还是宫女,谁要是敢交头接耳,就按娘娘的吩咐,先掌嘴,再罚跪。若是看不住人,仔细你的皮!”小福子刚被盘问过,心里本就发虚,闻言连忙躬身应下,脚步轻快地去偏殿传话了。

不多时,春红便跟着澜翠走进正殿。她依旧是一身青灰色宫女服,衣服浆洗得有些发白,领口处还缝着一块补丁——这是她入宫时内务府发的旧衣,因家境贫寒,一直没舍得换。她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用一根木簪固定着,只是脸色比昨日更白,像纸一样,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指节都泛了白,头埋得几乎要碰到胸口,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殿内寂静无声,只有金玉妍指尖敲击桌案的声音,“笃、笃、笃”,节奏缓慢却有力,像敲在春红的心上,让她身子不由自主地发颤,膝盖都在微微打晃。

“春红,抬起头来。”金玉妍先开口,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你入宫多少年了?在启祥宫待了多久?”

春红连忙屈膝行礼,声音细若蚊蚋:“回娘娘,奴才……奴才入宫三年了。康熙六十一年,奴才家乡闹旱灾,家里实在活不下去,就被选入宫当宫女,先是在储秀宫当差,负责浆洗衣物,去年冬天才调来启祥宫,负责内殿的洒扫差事。”

“调来启祥宫后,你的差事都是谁安排的?”金玉妍又问,目光落在她绞着衣角的手上——那双手粗糙得不像个十七岁姑娘的手,指缝里还残留着些许皂角的痕迹,显然是常年做粗活留下的。

春红身子一颤,声音又低了几分:“回娘娘,是……是刘公公安排的。刘公公是外殿管事,宫里下人的差事,都是他说了算。”

金玉妍点点头,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依旧平淡:“昨日清点刘忠住处时,搜出了一枚刻着‘月’字的白玉佩,边缘还镶着银线,你说你不认识。可本宫听说,前些日子你去翊坤宫给高小主送过东西,回来的时候,刘忠特意赏了你半块桂花糕,还有五十文钱,可有此事?”

这话一出,春红的脸“唰”地一下没了血色,膝盖一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眼泪瞬间涌了出来,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青砖上,留下一个个湿痕:“娘娘!奴才……奴才不是故意的!是刘公公逼我的!他说若是我不按他说的做,就把我偷偷给家里捎钱的事报给内务府,说我‘私通外臣’,让我被杖责后逐出宫去!奴才家里还有年迈的爹娘和弟弟要养活,若是被逐出宫,家里人就活不下去了!求娘娘饶命啊!”

澜翠站在一旁,眉头皱起,语气带着几分严厉:“你倒是说清楚,刘忠到底让你做什么了?你给高小主宫里送了什么东西?把你知道的都老实说出来,若是敢有半句隐瞒,仔细你的下场!”

春红哭得浑身发抖,肩膀一抽一抽的,断断续续地说道:“刘公公……刘公公让我每次洒扫完内殿,就把娘娘您的日常起居告诉他,比如您什么时候起身、什么时候用膳、见过哪些人、说了什么话、甚至您每日看的书、用的茶,都要一一告诉他。他还让我把您宫里的一些小事,比如您前日让奴婢取名册、昨日让宫人清点库房,都偷偷告诉翊坤宫的掌事宫女画春。”

她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前几日送的东西,是刘公公交给我的一个巴掌大的布包,用油纸裹了三层,说里面是‘给高小主的寻常点心’,让我趁着去翊坤宫送东西的机会,偷偷交给画春。奴才真的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也不敢问!刘公公还威胁我,说若是我敢把这事告诉任何人,就杀了我爹娘!奴才……奴才也是没办法啊!”

金玉妍静静地听着,指尖依旧搭在桌案上,神色没有丝毫波动。她早就猜到春红是刘忠的“传声筒”,只是没想到刘忠竟用“私通外臣”和家人性命来胁迫她——宫中规矩森严,宫女私自给家里捎钱虽不算重罪,但若是被安上“私通外臣”的罪名,轻则杖责,重则流放,春红一个出身贫寒的小宫女,自然招架不住这种威胁。

“你既知是错,为何昨日盘问时不说?”金玉妍放下茶盏,语气冷了几分,目光锐利地盯着春红,“昨日刘忠已被逐出宫,他再也威胁不了你,你为何还要隐瞒?”

“奴才怕……怕娘娘怪罪,也怕刘公公的余党报复。”春红磕着头,额头重重撞在青砖上,发出“咚咚”的声响,不一会儿就磕出了红印,“昨日刘公公被送走后,奴才就吓得躲在被子里哭,夜里都不敢睡,怕娘娘知道后连我一起处置了。而且……而且刘公公在宫里待了四十多年,认识不少人,奴才怕他还有同伙,会报复我和我的家人……求娘娘饶命,奴才再也不敢了!”

金玉妍看着她这副涕泪横流的模样,心中没有半分怜悯。前世她就是被这样“不得已”的人,一次次传递消息,一次次被人当枪使,最终落得万劫不复的下场。但她也清楚,春红与刘忠不同,刘忠是主动投靠高曦月,甘当眼线,而春红只是个被胁迫的小角色,若是杀了她或逐出宫,反而会让其他宫人觉得她苛待下人,落下“心狠手辣”的名声,不如借机“以儆效尤”,既敲打了其他人,又能让春红成为自己的“眼线”,一举两得。

“起来吧。”金玉妍的声音缓和了些,“念你是被刘忠胁迫,并非主动勾结外宫,又是初犯,本宫不罚你重的。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从今日起,你在正殿门外跪一日,从辰时跪到酉时,好好反省自己的过错。让宫里所有人都看看,私通外宫、传递消息,背叛主子,就是这个下场。”

春红愣了一下,没想到娘娘竟只是罚她跪一日,她原本以为至少要被杖责,甚至被逐出宫。她连忙磕头谢恩,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谢娘娘开恩!谢娘娘开恩!奴才定好好反省,日后绝不敢再犯!奴才定当忠心耿耿伺候娘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你也别高兴得太早。”金玉妍目光锐利地看着她,语气带着一丝警告,“本宫留着你,不是因为心软,而是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往后,你依旧负责内殿洒扫,但你的差事多了一项——把宫里其他人的动静,尤其是张全、王妈、小翠几人的一举一动,都悄悄告诉澜翠。他们说了什么话、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哪怕是吃饭多夹了一筷子肉,都要如实禀报。若是你敢欺瞒,或是再与外宫私通,本宫定让你比刘忠的下场还惨——不仅要把你逐出宫,还要把你‘私通外臣’的罪名昭告天下,让你和你的家人永远抬不起头!”

春红心中一凛,连忙再次跪地磕头,声音带着颤抖:“奴才明白!奴才定当如实禀报,不敢有半分欺瞒!若是有半句假话,任凭娘娘处置!”说完,便起身,在澜翠的带领下,走到正殿门外,规规矩矩地跪了下去。她跪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目光盯着地面,连眼皮都不敢抬一下。

殿外的阳光渐渐升高,从东边的宫墙移到庭院中央,晒得地面发烫。春红跪在滚烫的青砖上,不多时便额头冒汗,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浸湿了她的衣领,后背的衣服也被冷汗浸透,紧紧贴在身上。

“娘娘,这春红可信吗?”澜翠回到殿内,有些担心地问道,“她毕竟是被刘忠胁迫过,又和高小主宫里的画春有过接触,万一她阳奉阴违,把咱们让她监视别人的事,反过来告诉画春,或是故意编造假消息糊弄咱们怎么办?”

金玉妍端起桌上的茶水,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平静:“信不信,要看咱们怎么管。春红被刘忠胁迫过,又见识了本宫处置刘忠和她的手段,心里早就怕了。咱们让她监视别人,既是给她任务,也是在监视她——她每日禀报什么,咱们再派人去核实,若是有半句假话,立刻就能知道。而且,有她这个‘例子’在,其他人就算有二心,也得掂量掂量后果,不敢轻易作乱。”

她顿了顿,又道:“再说,春红家里有爹娘和弟弟要养活,这是她的软肋。若是她听话,日后本宫可以赏她些银钱,让她寄回家去;若是她不听话……”

澜翠听着,恍然大悟,连忙点头:“娘娘说得是,还是娘娘考虑得周全。那接下来,要不要传张全来盘问?他是先帝旧人,在启祥宫待了十几年,又是库房管事,手里握着不少权力,刘忠偷云锦的事,他未必一无所知,说不定还帮着隐瞒了。”

“先不急。”金玉妍放下茶盏,摇了摇头,“张全是老狐狸,在宫里混了十几年,比春红难对付得多。他心思缜密,说话滴水不漏,若是咱们现在传他来盘问,他定能找出各种理由辩解,说不定还会倒打一耙,说咱们‘冤枉老臣’。咱们先把其他几人盘问清楚,掌握足够的证据,再集中对付他,这样才能一击即中,让他无话可说。”

她指了指名册上的“小福子”:“你去把小福子叫来,就是那个守宫门的小太监。他年纪小,胆子也小,容易突破,说不定能从他嘴里问出些关于刘忠的其他事情。”

澜翠应了声“是”,转身去传唤小福子。不多时,一个身材瘦小的小太监跟着澜翠走进来,正是小福子。他约莫十五六岁,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皮肤黝黑,是个从乡下选来的小太监。他见了金玉妍,连忙“扑通”一声跪地磕头,声音有些发颤:“奴才小福子,参见嘉嫔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起来吧,站着回话。”金玉妍看着他,语气温和了些,“你在启祥宫守宫门多久了?刘忠在的时候,有没有让你做过什么特别的事?比如帮他递东西出宫,或是传递消息给外宫的人?”

小福子站起身,依旧低着头,双手放在身前,声音还是有些发颤:“回娘娘,奴才守宫门快一年了,是去年乾隆元年入宫后,就被分到启祥宫守宫门。刘公公……刘公公没让奴才做过什么特别的事,就是偶尔让奴才帮他给宫外递过几次东西,说是给老家的亲戚捎的土特产,比如山东的花生、红枣之类的。”

“递的什么东西?有登记吗?”金玉妍追问,目光紧紧盯着小福子的眼睛,“按宫规,宫人给宫外递东西,必须先登记清楚物件名称、数量、接收人姓名,还要经过掌事宫女或总管太监的同意,你都按规矩办了吗?”

小福子的头埋得更低了,声音细若蚊蚋:“奴才……奴才不知道递的是什么,都是用黑布包着的,沉甸甸的,刘公公说都是些寻常的土特产,不值钱,不用登记,还说若是奴才敢多问,就把奴才调去辛者库做苦役。奴才年纪小,胆子也小,怕被调去辛者库,就没敢多问,也没登记……娘娘,奴才真的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求娘娘饶命!”

金玉妍看着他慌张的模样,不像是在说谎。小福子刚入宫一年,没见过什么世面,又怕被责罚,刘忠只需几句吓唬,就能让他乖乖听话。她心里清楚,刘忠定是借着“给老家亲戚捎土特产”的名义,把从宫里偷的东西,比如云锦、瓷器之类的,裹在黑布里,让小福子偷偷送出宫去,再托人变卖,中饱私囊。

“罢了,”金玉妍道,“本宫不罚你,但你要记住这个教训。往后守宫门,无论谁让你递东西,哪怕是本宫身边的人,都必须登记清楚,若是有人敢不让登记,或是威胁你,立刻来告诉本宫和澜翠。若是再敢像这次一样,不登记就递东西出宫,本宫定不轻饶。记住了吗?”

小福子被这话吓得浑身一哆嗦,连忙再次跪地磕头,额头撞在青砖上“咚咚”作响:“奴才记住了!奴才往后定按规矩办事,谁让递东西都得登记,半句不敢含糊!若是有人敢威胁奴才,奴才立刻就去告诉娘娘和掌事宫女!求娘娘放心!”

金玉妍挥了挥手,语气缓和了些:“起来吧,回宫门守着去。今日这事,就当是给你提个醒,往后好好当差,本宫不会亏待你。”

小福子如蒙大赦,连忙爬起来,躬身退了出去。

小福子走后,金玉妍又陆续传唤了厨房的王妈、负责浆洗的宫女小翠、外殿杂役太监老陈和刚调去采买的小禄子。

第一个进来的是王妈。她约莫五十岁,头发已有些花白,脸上布满皱纹,是康熙末年入宫的老人。

“王妈,你在启祥宫厨房当差多少年了?”金玉妍开门见山。

“回娘娘,奴才在厨房当差快三十年了,从康熙爷那会儿就来了,看着启祥宫换了好几任主子呢。”王妈笑着回话,语气里带着几分炫耀——在后宫,能在一个宫苑待三十年的老宫人,确实少见。

“刘忠在的时候,常去厨房吗?”金玉妍又问,“他有没有让你做过什么不合规矩的事?”

王妈的笑容僵了一下,连忙说道:“刘公公是外殿管事,偶尔会来厨房吩咐一声,让奴才给娘娘准备些合口味的膳食,没做过什么不合规矩的事。”

“没登记,就是私通外宫。”金玉妍语气冷了几分,“而且,你不仅没登记,还收了刘忠给的银子,是不是?”

王妈身子一颤,连忙跪地:“娘娘恕罪!奴才一时糊涂就收下了……奴才再也不敢了,求娘娘饶命!”

金玉妍看着她,道:“念你是老宫人,又是初犯,本宫不罚你重的。罚你抄十遍宫规,明日一早交给澜翠。往后厨房的膳食,无论是送进内殿,还是送出宫去,都必须登记清楚,若是再敢私送,定不轻饶。”

王妈连忙磕头谢恩:“谢娘娘开恩!奴才定好好抄宫规,往后绝不敢再犯!”说完,便起身退了出去。

接下来传唤的是浆洗宫女小翠。

“小翠,你去年从翊坤宫调来启祥宫,是谁安排的?”金玉妍问。

“回娘娘,是……是内务府安排的。”小翠声音发颤。

“是吗?”金玉妍目光锐利地看着她,

小翠脸色瞬间惨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她知道,小翠只是个小宫女,她也不敢真的做什么。她挥了挥手:“罢了,本宫相信你。往后在启祥宫好好当差,若是有人让你做什么不合规矩的事,立刻来告诉本宫。若是敢隐瞒,后果你清楚。”

小翠连忙磕头谢恩,起身退了出去。

随后传唤的是外殿杂役太监老陈和采买太监小禄子。老陈是康熙末年入宫的老人,性子孤僻,平日里很少与人往来,与刘忠也只是点头之交,没什么牵扯;小禄子被罚跪后,早已吓得魂不守舍,盘问下来,也只是与刘忠有过些日常往来,没参与什么大事。金玉妍也没多罚,只是嘱咐他们好好当差,便让他们退下了。

一圈盘问下来,已近午时。澜翠刚让人把午膳端上来——四菜一汤,两荤两素,都是金玉妍爱吃的江南菜式,金玉妍刚拿起筷子,准备用餐,就见负责库房的小太监小庆子匆匆跑进来,神色慌张,连礼都忘了行:“娘娘!澜翠姑姑!不好了!库房出问题了!张全公公核对账目时,发现少了一匣子珍珠,还有三匹上好的蜀锦!”

金玉妍手中的筷子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冷光——果然,张全这老狐狸,还是露出了马脚。她放下筷子,对澜翠道:“走,去库房看看。”

两人快步走向库房。启祥宫的库房位于宫殿西侧,是一间宽敞的青砖房,屋顶铺着青瓦,门窗都是用厚重的实木做的,上面还挂着铜锁,平日里只有张全和刘忠有钥匙。

此时,张全正跪在库房中央,脸色难看,见金玉妍进来,连忙磕头:“娘娘恕罪!奴才……奴才不知道怎么回事,昨日核对账目时还好好的,所有物件都在,今日一早再查,就发现少了一匣子珍珠和三匹蜀锦!奴才已经把库房翻遍了,连个影子都没找到!求娘娘明察!”

金玉妍没理会他的辩解,“这匣子珍珠和蜀锦,是什么时候入库的?最近谁动过?”金玉妍问道,目光落在张全身上。

张全连忙回道:“最近一次动这些物件,是上个月刘公公说要给娘娘做件新衣裳,澜翠在一旁冷声道:“张公公这话就不对了。钥匙一直由你和刘公公分别保管,刘公公怎么可能偷偷配钥匙?而且昨日核对时还好好的,今日一早刘公公就已经出宫了,他怎么偷?依我看,不是你监守自盗,就是你故意隐瞒,想把责任推到刘公公身上!”

张全吓得连连磕头,额头都磕出了血:“奴才冤枉啊!娘娘,奴才在宫里当差十几年,从未敢私拿过宫里的一针一线!若是奴才真的监守自盗,怎么会主动禀报,让娘娘知道?定是刘公公早就计划好了,昨日核对时故意把东西藏起来,今日趁出宫的机会带走了!求娘娘明察!”

金玉妍看着他声泪俱下的模样,心中冷笑。

“本宫知道你在宫里当差多年,或许不是你偷的。”金玉妍语气缓和了些,“但库房是你负责管理,东西少了,你难辞其咎。即日起,库房管事之职,你暂且卸了,把库房的主钥匙交出来。”

张全愣了一下,连忙说道:“娘娘,奴才……”

“你不用说了。”金玉妍打断他,“本宫已经让人从储秀宫调了李嬷嬷过来,她在储秀宫管过三年库房,做事严谨细心,库房的事,就交给她了。你就去外殿协助小福子守宫门,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过错,若是表现好,日后再给你安排别的差事。”

守宫门的差事,比管库房低了不止一个等级,只能咬牙磕头:“奴才遵旨……谢娘娘恩典。”说完,从怀里掏出库房的主钥匙,双手递给澜翠。

金玉妍满意地点点头,对跟在身后的李嬷嬷道:“从今日起,库房就交给你了。若是再出半点差错,唯你是问。”

李嬷嬷是澜翠的远房表姨,年近四十,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宫女服,神色严肃。

随后,金玉妍又让人把启祥宫各宫苑的钥匙都收了上来,交给澜翠统一保管。

接下来的三日,金玉妍让澜翠牵头,对启祥宫进行了彻底的整顿。

李嬷嬷重新清点了库房,将所有物件登记造册,从绫罗绸缎到金银器皿,从珠宝首饰到瓷器玉器,每一样都核对得清清楚楚,确保账目与实物一一对应。她还在库房里安装了木架,将物件分门别类地摆放好,贴上标签,写上名称、数量、入库时间和保管人,一目了然。为了防止物件丢失,她还特意在库房门口挂了一个登记簿,每次进出库房,都要登记清楚时间、人员和事由。

春红跪完一日后,果然尽心尽责地监视着宫里的动静。她每日都会把张全、王妈、小翠等人的举动汇报给澜翠。小福子守宫门时,严格按规矩登记出入人员和物件。王妈抄完十遍宫规后,把宫规送到澜翠手里,每日都会变着花样给金玉妍准备膳食,把金玉妍的口味摸得一清二楚。

每日清晨,宫人们都会按时到正殿外请安,听澜翠安排当日差事;平日里各司其职,不敢有半分逾矩。

“娘娘,这三日的整顿情况都整理好了。”澜翠走进来。

“晚上让厨房多准备几个菜,不用太奢华,但要合大家的口味。另外,赏李嬷嬷二两银子,春红、小福子各一两,其他宫人每人五十文,算是本宫的一点心意,也让大家知道,好好当差,本宫不会亏待他们。”

澜翠连忙躬身应下:“奴婢这就去吩咐王妈准备,保证让大家都吃得舒心。娘娘这般体恤下人,宫里人定能更尽心地伺候您。”

“对了,”金玉妍忽然转头,目光落在澜翠身上,“这三日,你让人盯着翊坤宫,可有什么动静?高曦月除了去给太后请安,还见过其他人吗?有没有派人去过内务府或是养心殿?”

澜翠连忙回道:“回娘娘,奴婢一直让春杏盯着。高小主这三日确实没什么大动作,不过昨日午后,高小主宫里的掌事太监去了一趟内务府,说是给翊坤宫添些新的茶具,具体有没有说别的,春杏没听清,只看到那太监出来时,手里除了茶具,还拿了一个密封的木盒,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密封的木盒?”金玉妍眉头微蹙,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棂,“内务府掌管宫中人役调动和物资发放,高曦月这时候让太监去内务府,还带个密封木盒,恐怕不只是添茶具那么简单。你让春杏多留意些,看看那木盒里装的是什么,还有,高曦月最近有没有私下见什么人,或是给宫外递过消息。”

“是,奴婢这就去给春杏传信,让她务必查清楚。”澜翠应道,心里也暗自警惕。

两人正说着,殿外忽然传来小太监的通报声:“娘娘,内务府的刘总管来了,说是奉了皇上的旨意,给娘娘送赏赐来。”

金玉妍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哦?皇上倒是会选时候,刚整顿完宫苑,就给本宫送赏赐来,这是怕本宫累着,还是在给本宫撑场子?”

澜翠也笑着道:“定是皇上心疼娘娘,又知道娘娘把启祥宫管得井井有条,特意赏些东西来嘉奖娘娘。”

金玉妍整理了一下衣摆,对澜翠道:“走,去前殿见见刘总管。”

两人走到前殿时,内务府总管刘德海正捧着一个精致的紫檀木盒站在殿中,见了金玉妍,连忙跪地行礼:“奴才刘德海,参见嘉嫔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刘总管免礼。”金玉妍在主位上坐下,“不知皇上今日又赏了什么好东西?”

刘德海站起身,双手捧着木盒,递到澜翠手中,笑着说道:“回娘娘,这是皇上特意让奴才送来的江南新贡的丝绸,一共八匹,都是上好的云锦和蜀锦,颜色都是娘娘平日里喜欢的。”

金玉妍看着这些丝绸,心中了然——有了皇上的赏赐和支持,往后宫里人更不敢轻视她,高曦月也得掂量掂量,再想动启祥宫,是不是要先顾忌皇上的态度。

“替本宫谢皇上恩典。”金玉妍对刘德海道,“劳烦刘总管跑一趟,快请坐,喝杯茶再走。”

刘德海连忙道谢,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接过澜翠递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才笑着说道:“娘娘客气了,能为皇上和娘娘办事,是奴才的福气。说起来,奴才今日来,除了送赏赐,还有一事要禀报娘娘。”

“哦?什么事?”金玉妍问道。

刘德海放下茶盏,神色严肃了些:“回娘娘,昨日奴才在库房清点物资时,发现上个月给启祥宫送的三匹蜀锦,登记册上写着‘已领用,想必是那刘忠行窃。”

金玉妍心中冷笑——刘德海这话说得漂亮,表面上是请罪,实则是在告诉她,刘忠偷蜀锦是他个人行为,与内务府无关,免得她迁怒内务府。不过也好,既然刘德海主动提起,她正好借机敲打一下。

“刘总管不必自责。”金玉妍语气平淡,“刘忠是个老狐狸,,就算你管理得再严,他也能找到空子。只是往后内务府给各宫送东西,尤其是贵重物件,还请刘总管多留意些,免得再出现类似的事,让皇上烦心。”

刘德海连忙躬身:“娘娘说得是!奴才记下了!往后定当严加管理。”

金玉妍满意地点点头:“刘总管办事,本宫放心。时候不早了,刘总管也该回内务府复命了,就不留你了。”

刘德海连忙起身行礼:“奴才告退。娘娘若是有什么需要内务府办的事,尽管吩咐。”说完,便躬身退了出去。

她走到木盒前,拿起一匹宝蓝色的蜀锦,入手柔软丝滑,花纹精致,不由得赞叹道:“这云锦确实是好东西,用来做一身常服正好。澜翠,你让人把这匹宝蓝色的云锦送到裁缝房,让他们给本宫做一身常服,领口和袖口绣上暗纹缠枝菊,再做一条同色的裙子,裙摆绣上几片竹叶,简单些就好。”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澜翠应道,小心翼翼地把蜀锦叠好,准备送去裁缝房。

“等等。”金玉妍叫住她,“再拿一匹藕荷色的蜀锦,给陈嫔送过去。陈嫔刚生下永琪不久,身子还弱,这蜀锦柔软,正好给永琪做几件小衣裳。顺便告诉陈嫔,等过几日,本宫再去钟粹宫看她和永琪。”

澜翠恍然大悟:“娘娘想得真周全。”

金玉妍道,“后宫之中,多一个盟友,就少一个敌人。陈嫔性子温和,但也不傻,她知道谁是真心对她好。咱们帮她,她往后也会帮咱们。”

澜翠点点头,抱着两匹丝绸,转身去安排了。金玉妍走到桌案前,拿起刘德海送来的赏赐清单,仔细看了看,上面除了八匹丝绸,还有一对玉如意和一盒珍珠粉,都是些贵重又实用的东西。

她拿起那盒珍珠粉,打开盖子,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这珍珠粉是用南海珍珠磨成的,既能敷脸美容,又能入药安神,是后宫嫔妃们最喜欢的东西。她倒出一点,放在手心里,细腻光滑,不由得想起前世,弘历也曾赏过她一盒珍珠粉,只是那时候她被高曦月挑拨,误以为弘历是在嘲讽她容貌不如高曦月,竟把珍珠粉扔了,还因此惹得弘历不快。如今想来,真是愚蠢得可笑。

“娘娘,晚膳准备好了,大家都在偏殿等着呢,就等您过去了。”澜翠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金玉妍回过神,对澜翠道:“走吧,去跟大家一起用膳。”

晚膳时,宫人们围坐在偏殿的桌子旁,桌上摆满了菜肴——九转大肠、鸡汤、桂花糯米藕、当归黄芪炖鸡、炒虾仁、烧茄子,还有几样精致的小点心。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有人起身向金玉妍道谢,脸上满是感激。

春红捧着那碗当归黄芪炖鸡,眼圈红红的,对金玉妍道:“娘娘,奴才……奴才犯了错,您不仅不罚奴才,还赏奴才鸡汤,奴才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

金玉妍笑着道:“好好当差,就是对本宫最好的报答。快趁热喝了,补补身子。”

小福子也拿着一块桂花糯米藕,笑着说道:“娘娘,这糯米藕真好吃!奴才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往后奴才一定好好守宫门!”

张全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吃着饭,见金玉妍看过来,连忙低下头,不敢与她对视。晚膳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启祥宫的人心,总算是收拢了。

回到内殿,澜翠递给金玉妍一封密信,是春杏送来的:“娘娘,春杏传来消息,说翊坤宫那个密封的木盒,里面装的是几封书信,高小主让太监把书信送到了养心殿,交给了皇上身边的近侍太监。春杏没看清书信的内容,但听翊坤宫的宫女说,高小主写的是‘启祥宫近日苛待下人,恐失宫闱体统’,想让皇上责罚娘娘。”

金玉妍看完密信,冷笑一声:“高曦月果然没安分多久,竟想用‘苛待下人’的罪名来弹劾本宫。可惜她忘了,本宫刚赏了宫人们饭菜和银子,宫里人都念着本宫的好,她这封信,只会让皇上觉得她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澜翠也笑道:“可不是嘛!高贵妃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皇上英明,定不会相信她的话。”

“往后咱们更要小心,高曦月第一次弹劾不成,定会想出其他法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