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摄政王家小祖宗,她靠玄毒横着走 > 第343章 丹房淬精

太医院的丹房里,炉火熊熊燃烧,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秘密。然而,这热烈的火焰却无法驱散萧夭眉宇间那一抹深深的急色。

萧夭站在丹炉前,双手紧紧握着拳头,他的眉头紧紧皱起,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汗。她的目光紧紧盯着丹炉,似乎想要透过那厚重的炉壁,看到里面丹药炼制的情况。

就在这时,太医院院首匆匆赶来,气喘吁吁道:“萧郡主,这丹药炼制凶险,火候、时辰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您莫要太过心急。”萧夭咬了咬嘴唇,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院首大人,这丹药关乎皇城里全部人的性命,我怎能不急?”院首叹了口气,道:“郡主,我明白您的担忧,可这炼丹之事急不得。”正说着,院首额头上也布满汗珠,他一边稳定心神,一边指挥着众人调整火候。 萧夭刚把父亲萧逸辰安置在隔壁厢房,转身就抱着装阳炎草的药篮冲进丹房,药篮里的阳炎草叶片虽还泛着暗红,可叶缘已有些发卷——方才在乱葬岗折腾半日,又赶路回来,草里的“至阳精气”怕是散了不少。

“得赶紧炼符,沈砚还在淮南等着,爹的毒伤也等不起。”萧夭咬着唇,将阳炎草摊在青石案上,指尖轻轻抚过叶片。这草性烈,是破邪符的魂,按玄门古法,需用烈火烧炙,逼出草里的精气,再混着朱砂、雄鸡血画符。可她方才试着捏起一片草叶,凑到炉火边,不过片刻,叶片就焦了边,凑近闻时,那股子本该灼热的阳气,竟散成了淡淡的焦糊味。

“不行,烈火太燥,把草里的真劲儿都烧没了。”萧夭皱紧眉头,脑海里忽然闪过小时候跟着娘亲学辨药的场景——那会儿师父说,有些草药的“气”娇贵,不能用猛火,得用温水慢慢“养”出来,就像熬参汤,急不得。

她猛地一拍额头,对啊!沈砚送的那本《毒经补注》里,不就写着“取草木之精,避烈阳猛火,以温养为上”?以前她处理那些怕热的毒草,都是用陶瓮盛着,底下垫温水,让药性慢慢渗出来,这不就是一个道理?

萧夭转身冲到丹房角落,那里堆着太医院煎药用的铜壶,最大的那只肚圆口宽,壶身厚实,正好能用。她搬起铜壶,又找来一把小錾子,对着壶盖琢磨——要让阳炎草的精气跑出来,还得有地方接住才行。她想起镇上酒坊蒸酒的法子,酒坊师傅用大瓮蒸粮食,蒸汽顺着竹管凝在罐子里,就成了酒。

“若是把阳炎草放进铜壶,底下用温水蒸,精气变成水汽,再顺着管子凝住,不就能保住那股阳气了?”萧夭眼睛一亮,立刻喊来太医院的铜匠,让他在壶盖上钻个小孔,又接了一段细细的铜管,铜管另一头对准一个干净的瓷瓶,瓷瓶外再套个装着冷水的铜盆——这样水汽一碰到凉瓷瓶,就能凝成汁液,刚好把阳炎草的精气锁在里面。

铜匠来得快,没半炷香就改好了铜壶。萧夭小心地把阳炎草切成碎末,放进铜壶里,又往壶里加了少量温水,刚好没过草末。接着她在丹房中央支起架子,把铜壶放在架子上,壶底下架着小炭炉,炉子里只放了几块慢慢烧的银丝炭——这炭火力温和,不会像柴火那样猛蹿火苗,正好用来“温养”阳炎草的精气。

“慢慢来,别急。”萧夭蹲在炉边,时不时添一块炭,眼睛紧紧盯着铜壶的盖子。没一会儿,壶里就冒出细细的白汽,白汽顺着铜管钻进瓷瓶,遇着外面的冷水,很快就在瓶壁上凝结成小小的水珠,水珠越积越多,慢慢汇成一股暗红色的汁液,顺着瓶壁往下淌,像极了融化的胭脂。

可等着等着,萧夭又发现了新问题——这汁液虽浓,可倒在朱砂里搅拌时,总有些散,不像玄门古法炼出的“阳炎膏”那样,能牢牢粘在符纸上。她抓着头发坐在案前,目光扫过案上的药盒,忽然看到里面装着的薄荷——那是前几日她特意晾的,夏天用薄荷煮水喝能解暑,这会儿叶子已经干透,捏碎了有股清凉的气。

她忽然想起,以前处理黏性差的药膏时,师父会加一点“凝露”,那东西是从凉性草药里凝出来的,能让药膏更稠。薄荷性凉,要是能从里面提炼出点“凉精”,说不定能让阳炎草的汁液和朱砂更好地融合?

萧夭立刻起身,去太医院的冰窖里抱了一块冰——这冰是冬天存下的,专门给中暑的官员降温用。她把薄荷碎末铺在瓷盘里,上面盖一层纱布,再把冰块压在纱布上,然后把瓷盘放在通风的窗台上。没过多久,纱布上就凝结出一层薄薄的白霜,用指尖一碰,凉丝丝的,还带着薄荷的清香。

“就是这个!”萧夭小心地把白霜刮下来,放进阳炎草汁液里,用银簪轻轻搅拌。奇迹发生了——原本有些散的汁液,瞬间变得浓稠起来,暗红色的液体里泛着淡淡的金光,凑近闻时,既有阳炎草的灼热之气,又带着一丝薄荷的清凉,两种气息不仅不冲突,反而像是拧成了一股绳,更显凝练。

“夭儿,您这是在做什么?”丹房门口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萧夭回头一看,竟是萧逸辰扶着门框站在那里,脸色苍白,嘴角还沾着淡淡的药味,显然是刚从床上爬起来。

“爹!您怎么起来了?快回去躺着!”萧夭急忙跑过去,扶住父亲的胳膊,能明显感觉到他手臂的颤抖——刚才在乱葬岗为了护她,父亲的毒伤又重了,这会儿强撑着起身,肯定是担心她。

萧逸辰笑着摆了摆手,目光落在案上的铜壶和瓷瓶上,眼神里满是欣慰:“我在房里听见动静,就过来看看。你这法子倒是新奇,不用烈火,反而用温水蒸,还加了薄荷的霜,比古法更巧。”

“我就是想着,草里的精气怕烧,用温水慢慢养出来,再加点薄荷霜让它凝住,这样画符的时候,效力也能更稳。”萧夭扶着父亲坐在椅子上,给她倒了杯温水,“您放心,我已经提炼出汁液了,等会儿混上朱砂和雄鸡血,就能画符了。”

萧逸辰接过水杯,却没喝,而是伸手摸了摸铜壶的温度,又拿起瓷瓶看了看里面的汁液,眉头微微皱起:“这汁液虽好,可画符时还得引动玄门心法,才能让阳气附在符纸上。你试试用‘凝神诀’搅拌,一边念咒,一边转银簪,顺时针转三十六圈,再逆时针转二十四圈,这样能让精气和心法融在一起。”

萧夭眼睛一亮,她只想着用草药的法子提纯,倒忘了玄门术法的关键。她按照父亲说的,拿起银簪,指尖凝聚起微弱的灵力,一边念着“破邪镇煞,阴阳调和”的咒语,一边转动银簪。随着咒语声,瓷瓶里的汁液开始微微晃动,金光越来越盛,甚至在银簪周围形成了小小的旋涡,原本浓稠的液体,竟泛起了细密的金纹,像极了符纸上的纹路。

“成了!”萧夭惊喜地喊道,停下动作时,才发现额角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引动心法需要灵力,她刚才太专注,竟有些脱力。

萧逸辰看着女儿的模样,心疼地拿出帕子,替她擦去额角的汗:“累了吧?歇会儿再弄。我已经让小吏炖了鸡汤,等会儿喝一碗补补力气。”他说着,咳嗽了两声,帕子上瞬间染了点红,却急忙把帕子藏在身后,不想让萧夭看见。

可萧夭还是看见了,她眼眶一热,抓住父亲的手:“爹,您别管我了,快回去休息!您的毒伤还没好,要是再累着,我……”

“傻丫头,爹没事。”萧逸辰打断她的话,语气温柔,“你做的这些,是为了还在淮南冒险的沈砚等人,更是为了整个皇城的百姓,爹能帮上忙,高兴还来不及。再说,看着你这么能干,爹心里踏实。”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锦囊,递给萧夭,“这里面是我画的‘聚灵符’,你画破邪符的时候,把它放在符纸下面,能帮你稳住灵力,省点力气。”

萧夭接过锦囊,里面的符纸还带着父亲的体温,她攥紧锦囊,强忍着眼泪:“谢谢爹。”

“跟爹客气什么。”萧逸辰拍了拍她的手,“你继续忙,我在旁边坐着陪你,不打扰你。”

萧夭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然后轻点了下头,表示明白。她轻盈地转过身,迈着优雅的步伐回到案前。案几上摆放着各种画符所需的材料,有朱砂、黄纸、毛笔等等。

萧夭先将黄纸平整地铺在案几上,然后拿起毛笔,蘸取适量的朱砂。她把朱砂倒进阳炎草汁液里,加入雄鸡血,再按父亲说的,用“凝神诀”搅拌均匀,然后将聚灵符放在符纸下面,拿起狼毫笔,蘸满暗红色的汁液,开始临摹破邪符的纹路。

笔尖落下,暗红色的液体在符纸上蜿蜒,随着她的咒语声,符纸上的纹路竟泛起了淡淡的金光,金光顺着纹路游走,最后在符纸中央凝成一个小小的“镇”字。萧夭屏住呼吸,一笔一划,不敢有丝毫差错——这不仅是破邪符,更是父亲的心血,是沈砚的希望,是皇城的屏障。

萧逸辰坐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女儿的身影,嘴角带着欣慰的笑,可胸口的闷痛却越来越强烈,他只能悄悄用手按住胸口,尽量不让自己咳出声。他看着女儿认真的侧脸,想起她小时候第一次握药杵的模样,那时候她才三四岁,踮着脚尖,费力地捣着草药,却笑得一脸开心,说要当像娘一样的医者,护着百姓。如今,女儿真的长大了,不仅医术精湛,还能结合自己的巧思,破解古法的困境,他这个做爹的,既骄傲又心疼。

“爹,您看!”萧夭忽然喊道,举起手中的破邪符,符纸上的金光还未散去,带着一股凛然的阳气,“成了!破邪符成了!”

萧逸辰急忙起身,走到案前,拿起符纸仔细看了看,眼中满是赞许:“好,好!夭儿,你做得好!这符的阳气比古法炼的更足,还带着一丝清凉,既能破阴阵,又能解阴毒,比我预想的还要好!”

“都是多亏了爹的指点,还有您的聚灵符。”萧夭笑着说,可看着父亲苍白的脸,又忍不住叮嘱,“爹,现在符成了,您赶紧回去休息,我让小吏把鸡汤端到您房里。”

“好好好,听你的。”萧逸辰点点头,被萧夭扶着,慢慢走回厢房。看着父亲躺下,喝了鸡汤,又服了药,萧夭才放心地回到丹房。

丹房里,炉火依旧噼啪作响,案上的破邪符泛着淡淡的金光,瓷瓶里的阳炎草汁液还剩下不少。萧夭坐在案前,看着手中的符纸,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她的法子虽巧,可若是没有父亲的玄门心法指点,没有他的聚灵符,没有他默默的守护,这破邪符也未必能成。

她拿起银簪,又开始提炼新的阳炎草汁液——沈砚在淮南需要破邪符,京城的暗卫也需要,她得尽快多炼一些。炉火映着她的身影,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案上的薄荷和阳炎草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草药,却在她的巧思下,融合成了最有力的破邪之力。

而厢房里,萧逸辰躺在床上,手里攥着一张刚画好的“护符”,这是他用仅剩的内力画的,上面刻着“萧夭平安”四字。他看着护符,嘴角露出一抹微笑,轻声呢喃:“夭儿,爹会一直护着你,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夜色渐深,太医院的丹房里,灯火通明,那盏小小的铜壶还在冒着白汽,一点一滴,淬炼着破邪的力量,也凝聚着父女俩的心意。而远在淮南的沈砚,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力量,在密道中加快了脚步——他知道,萧夭一定不会让他失望,而他,也必须尽快赶到聚阴阵前,等着破邪符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