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摄政王家小祖宗,她靠玄毒横着走 > 第222章 灵光尽头的传承·前传:微光渐起

萧逸辰的指尖抚过锁魂玉温润的表面时,三更的梆子声正从山下的镇子里传来。窗棂外,月光如练,将他鬓边新添的白发染成霜色。玉盏中的灵泉水泛起细碎的涟漪,锁魂玉悬浮在水面上,周身萦绕着若有若无的白雾,隐约可见一道素裙人影在玉中轻轻晃动。

“今日夭夭在演武场练了新的剑法。”他对着玉盏轻声开口,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招式倒是利落,就是性子太急,总想着一蹴而就。像您,也像她。”最后几个字消散在空气中时,锁魂玉突然微微震颤,白雾中浮出半张模糊的面容,眉眼神态竟与萧夭有七分相似。

这是他温养锁魂玉的第三个年头。三年前在慕清漪的衣冠冢前,他用心头血唤醒了这块沉睡的玉佩,从此每个月的月圆之夜,都会将自身灵力渡入玉中。起初只是微弱的灵光,后来渐渐有了温度,直到上个月的药王谷深渊之行后,玉中竟传出了细碎的女声,问起孙女是否还记得桃花糕的做法。

“她长到齐我胸口高了,”萧逸辰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泛黄的描像,那是他偷偷画的萧夭练剑图,“眉眼随你,性子却像苏苏,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昨日她偷偷去后山采药,说是要给我调理旧伤,结果采了半筐毒草回来。”

锁魂玉突然发出柔和的光晕,白雾中的人影轻轻晃动,仿佛在低笑。一道温润的声音穿透玉壁传来,带着水汽般的朦胧:“让她少碰那些生冷的草药,女孩子家……该学学女红才是。”话音未落,玉中的光晕便黯淡下去,只留下淡淡的余温。萧逸辰将玉佩小心收入锦盒,指尖触到盒底刻着的“漪”字,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桃花纷飞的午后,百里苏苏也是这样嗔怪他总把女儿带得野气十足。

同一时刻,城南的谢府书房里还亮着烛火。谢慕白踩着木梯取下最高层的紫檀木匣时,烛芯突然爆出一朵灯花。他借着烛光打开铜锁,一股混合着墨香与樟木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母亲苏婉清的遗物,整整三匣子的书卷,他花了半年才整理到最后一箱。

匣底压着本蓝布封皮的册子,边角已经磨损,封面上用瘦金体写着《玄门阵法要略》,字迹清隽如竹。谢慕白翻到扉页,看到母亲落款的日期时心头一紧——这竟是她离世前三个月才开始撰写的手稿。书页间夹着的半张桃花笺应声飘落,他弯腰去捡时,忽然僵住了动作。

笺纸上没有题诗,而是画着两幅并列的草图。左侧是慕清漪擅长的银线蛊,纤细的银线缠绕着花蕊,旁边用小字标注着“以心头血饲蛊,可护主心脉”;右侧则是母亲自创的星斗阵,七枚银针按北斗方位排列,批注着“引星辉入阵,能破阴邪之气”。更让他震惊的是,两张图的交汇处画着个小小的太极符号,旁边批注着“双术合璧,可解生死劫”。

烛火摇曳中,谢慕白突然想起幼时的片段。那时他总躲在书房屏风后,看母亲与慕清漪围着沙盘推演阵法,慕清漪素白的指尖捏着银针,母亲则用朱砂笔在纸上画符,两人偶尔低声争执,最后总会相视而笑。有一次他不小心打翻了砚台,慕清漪笑着用银线帮他系好松动的发带,母亲则在一旁嗔怪:“慕白要学阵法,先得学稳当。”

他继续翻阅手稿,发现后半部分的字迹明显潦草,有些页面还沾着深色的痕迹。在“阴阳相济”那一页,母亲用红笔写着:“漪妹之术属阴,我之阵法属阳,若能找到承继双脉之人……”墨迹在此戛然而止,仿佛被突然打断。谢慕白的指尖抚过那未写完的句子,忽然明白母亲临终前为何要将这手稿藏得如此隐秘——她在寻找能同时承继两种秘术的人。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谢慕白将桃花笺夹回手稿,突然注意到笺纸背面还有一行极轻的字迹:“七月初七,祭坛见。”他心中一动,这个日期正是下个月的月圆之夜,也是萧逸辰每月温养锁魂玉的日子。三日前萧逸辰派人送来的信中,曾隐晦提及要带女儿去祭坛“完成一件旧事”,当时他只当是寻常的家族仪式,此刻想来,或许母亲与慕清漪早有约定。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最上层的青铜灯台。转动灯座机关后,暗格里滑出个小巧的木盒,里面装着半枚青铜令牌,上面刻着与桃花笺上相同的星斗图案。这是母亲临终前交给他的,只说“将来慕家用得上”。谢慕白摩挲着令牌上的纹路,忽然明白这不是简单的遗物传承,而是一场跨越生死的约定。

晨光微熹时,萧逸辰的锦盒与谢慕白的手稿同时透出微光。锁魂玉在锦盒中轻轻震颤,与远处青铜令牌的星辉遥相呼应。谢慕白将手稿与桃花笺小心收好,提笔给萧逸辰写了封短信,窗外的第一缕阳光刚好照在信纸上,将“七月初七,共赴祭坛”八个字染成金色。

此时的萧王府府后院,萧夭正对着石桌上的草药发愁。她捏着株叶片带刺的“活血草”,忽然想起父亲昨晚说的话:“下个月带你去见两位故人。”掌心的玉佩突然微微发烫,她抬头望向天边渐亮的晨光,隐约觉得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正在悄然临近。而她不知道的是,两份跨越时光的守护,正沿着血脉与传承的脉络,朝着同一个终点汇聚。

谢慕白将信笺折成纸鹤放飞时,看见萧府的方向升起袅袅炊烟。他回到书房,将母亲的手稿与桃花笺放入贴身的行囊,青铜令牌在囊中发出细碎的轻响。远处的山峦在晨光中舒展轮廓,他仿佛看见十六年前的月光下,母亲与慕清漪并肩站在祭坛上,银线与星辉交织成网,在夜空中织出璀璨的光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