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摄政王家小祖宗,她靠玄毒横着走 > 第187章 被“遗忘”的血脉

慕清漪在冷宫的烈火中化为灰烬时,萧逸辰刚满八岁。

彼时他正被寄养在京郊的静安别苑,一座被高大宫墙圈起来的孤城。别苑里的嬷嬷们从不敢直呼他的名字,私下都叫他“那个罪妃的孽种”。他的名字是先帝在他满月时随口赐的——“逸辰”,取“逸群之才,辰宿之辉”之意,可这两个字从没人正经念过,反倒像根刺,扎在他单薄的脊背上。

深秋的风卷着枯叶穿过别苑的回廊,五岁的萧逸辰缩在廊下的石凳旁,怀里紧紧揣着半块玉佩。那是母亲临走前托人塞给他的,玉佩是暖白色的羊脂玉,边缘有一道月牙形的缺口,像被啃过的月亮。他不懂母亲为什么突然消失,只记得那天嬷嬷们冲进他的房间,把绣着“清”字的襁褓扔在地上,用沾了灰的脚碾了又碾。他追上去想捡,被一个胖嬷嬷狠狠推倒在门槛上,额头磕出的血珠滴在玉佩上,晕开一小片暗红。

“你娘是个狐狸精,用巫蛊害了皇嗣,早就该烧死了!”嬷嬷的声音像淬了冰,“往后再敢提她,就把你也扔进火里!”

从那天起,萧逸辰学会了闭嘴。他不再问“娘什么时候回来”,不再对着玉佩说话,甚至学会了在别人看他时立刻低下头,像株见了霜的野草,把所有的尖刺都藏进土里。别苑的先生教他读书,他便把《论语》背得滚瓜烂熟;侍卫们练剑,他就趴在墙头看,夜里偷偷用树枝在地上比划。他知道,在这里,软弱只会被踩得更碎。

十岁那年,太傅奉旨带皇子们去江南游学,不知是哪个环节出了错,名单里竟混进了他的名字。马车驶出京城时,萧逸辰扒着车窗,看那座困住他两年的宫墙越来越远,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颈间的玉佩——那道月牙缺口被他摸得光滑温润,像块长在肉里的骨头。

江南的雨总是缠绵的。队伍在一座临水的镇子歇脚时,萧逸辰趁太傅与人应酬,溜到巷子里闲逛。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亮,两旁的木楼挂着褪色的灯笼,风一吹,晃出细碎的光晕。他在一家银铺前停住脚,铺子里陈列着些寻常银饰,柜台后坐着个穿蓝布短衫的掌柜,鬓角已白,正低头擦拭一只银锁。

“掌柜的,这锁怎么卖?”萧逸辰指着那只锁,声音还有些奶气,却带着刻意压低的谨慎。

掌柜抬头时,目光先落在他脸上,随即猛地顿住,视线直直盯在他胸前——那半块玉佩从领口滑出来,月牙缺口在雨雾里泛着淡淡的光。掌柜的脸色“唰”地褪尽血色,手里的银锁“当啷”一声掉在柜台上,他慌忙捡起,手指却抖得厉害,像是见了什么鬼神。

“小……小公子,”掌柜的声音发紧,眼睛飞快地扫过巷口,确认没人后,从袖中摸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趁递银锁的功夫塞到萧逸辰手里,“这锁……送你了。快走吧,别回头。”

萧逸辰捏着纸条,只觉得那纸粗糙得像砂纸。他还想问什么,掌柜已转过身去,背对着他挥手,肩膀却在微微发抖。他攥紧纸条跑回客栈,关上门才敢展开——上面是用炭笔写的四个字:“三生若梦”。

字迹苍劲,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道,像刻在纸上似的。萧逸辰不懂,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是母亲的遗言?还是这陌生掌柜的胡言乱语?他把纸条塞进枕下,夜里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三更天的时候,他终于沉沉睡去。梦里是片白茫茫的雾气,一个老者从雾里走来,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木簪绾着。老者的脸很模糊,看不清眉眼,却让人觉得莫名亲切。

“孩子,”老者的声音像浸在温水里,“别怕。”

萧逸辰想问“你是谁”,喉咙却像被堵住。老者蹲下身,枯瘦的手轻轻落在他头顶,那触感竟和记忆里母亲的手有些像——温暖,带着淡淡的皂角香。

“你母族在等你,”老者说,“等你足够强,强到能护住自己,强到能看清这宫里的迷雾,自会明白一切。”

话音落时,雾气猛地散开,老者的身影也随之淡去。萧逸辰惊醒时,冷汗浸透了中衣,枕下的纸条硌得他后颈生疼。他摸出纸条,借着月光再看“三生若梦”四个字,忽然觉得那“生”字的最后一笔,像极了母亲玉佩上的月牙缺口。

第二天一早,他想再去找那银铺掌柜,却发现队伍要提前启程。他扒着马车窗户看那座镇子渐渐远去,银铺的招牌在雨里只剩个模糊的影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空了一块。

那之后的十年,是萧逸辰一生中最漫长的蛰伏。

先帝对他始终不闻不问,朝臣们见风使舵,连别苑的嬷嬷都敢克扣他的月例。他学会了在寒冬里用冷水洗澡,逼自己习惯刺骨的冷;学会了在别人嘲讽时低头微笑,把恨意嚼碎了咽进肚子里;学会了在太傅讲课时假装愚钝,暗地里却把《孙子兵法》背得一字不差。

他偷偷攒下每一个铜板,托去江南采办的小太监打听“三生若梦”的含义,打听有月牙缺口的玉佩,打听那个银铺掌柜,得到的却只有摇头。有一次,他乔装成书生,跟着商队偷偷去了那座镇子,银铺还在,掌柜却换了个年轻的,说老掌柜三年前就病逝了。

“他临终前说过什么吗?”萧逸辰追问,手心捏出了汗。

年轻掌柜想了想,说:“好像说过,等一个带月牙佩的人来,要是等不到,就把后院那棵老桂树刨了,树根下有东西。”

萧逸辰冲到后院,那棵老桂树长得枝繁叶茂,他徒手刨了半天,指甲缝里全是泥,却什么也没找到。后来才知道,他走后第二天,就有人来把桂树移走了,连土都铲得干干净净。

他明白了,有人在盯着他,也有人在护着他。那股隐藏的力量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总在他快要撑不住的时候,递来一丝喘息的缝隙——比如,在他被皇子们围殴时,总会突然跑来一队巡逻侍卫;在他被诬陷偷了贡品时,证物总会“恰好”被毁。

他开始刻意结交那些不得志的朝臣,在他们落难时递上一碗热汤,在他们被排挤时说句公道话。他的手总是暖的,笑起来时眼角有浅浅的纹路,让人觉得可靠,却没人知道,他袖中藏着一把磨得锋利的匕首,夜夜在月下擦拭。

二十岁那年,先帝突然驾崩,留下了一个身体羸弱、多病缠身的新帝。这位新帝乃是萧逸辰的兄长,由于自身身体状况不佳,难以承担繁重的政务,于是特别册封萧逸辰为摄政王,委以处理朝堂纷乱的重任。

然而,就在此时,朝堂局势风起云涌,外戚与藩王相互勾结,企图趁机夺取政权。他们暗中策划,煽动禁军哗变,一时间宫城陷入一片混乱,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萧逸辰毫不畏惧。他身披染血的铠甲,手持寒光闪闪的长剑,如战神降临一般,冲入敌阵。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他终于斩杀了叛军首领,并将其首级高高悬挂在太和殿前。

这一夜,萧逸辰以一己之力平定了叛乱,拯救了摇摇欲坠的王朝。他的英勇事迹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对他赞不绝口,称他为“护国战神”。

当百官跪在阶下,齐呼“摄政王千岁”时,他站在丹陛之上,望着晨光里的宫墙,忽然觉得颈间的玉佩烫得惊人。他伸手去摸,那半块羊脂玉像被火烧过似的,连带着袖中那枚从江南得来的银锁,也一起发烫,仿佛有两股暖流顺着血脉往上涌,汇在心脏的位置。

他回到王府,屏退左右,打开房门时,看见四个老者坐在堂中。为首的那个,穿着青布长衫,用木簪绾着头发,眉眼间的轮廓,竟和十年前梦里的老者渐渐重合。

老者抬起头,目光落在他胸前的玉佩上,声音带着颤抖:“逸辰,我们终于等到你了。”

他身后的三位长老同时起身,对着萧逸辰深深一揖,动作整齐划一,带着一种穿越了时光的郑重。

那一刻,萧逸辰忽然明白了“三生若梦”的含义。那些年的冷落与隐忍,那些莫名的助力与阻碍,那些藏在暗处的目光与守护,原来都不是梦。他母族的等待,母亲的牺牲,还有他自己熬过的无数个寒夜,都在这一刻有了归宿。

他摸出枕下那张泛黄的纸条,“三生若梦”四个字早已被摩挲得模糊。窗外的月光落在纸上,像极了江南那道被雨打湿的巷口,而这一次,再也没有人会让他“别回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