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 > 第145章 巨匠

开机第二天的片场,比第一天更加肃穆,也更加凝重。

所有剧组人员都心知肚明,今天要拍摄的,是《大明王朝1566》全剧开篇的重头戏——嘉靖皇帝与内阁首辅严嵩的“云中对”。

这场戏,没有刀光剑影的激烈冲突,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却藏着嘉靖一朝权力斗争最核心的精髓:帝王的深沉猜忌与老臣的步步自保。

它是一场无声的战争,一场心理的博弈,足以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西暖阁的布景,在昨天的基础上又做了精心的调整。

嘉靖皇帝盘坐的蒲团旁,多了一个小巧精致的炼丹炉,炉中燃着特制的凝神香,烟雾细如丝线,在空气中缓慢而优雅地散开,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丝神秘而超脱的气息。

书案上的奏疏被重新整理过,最上面放着一本摊开的《道德经》,书页上有几处用朱笔圈画的痕迹。这是陈保国老师特意让道具组加上的细节。

“嘉靖修道,不可能不读《道德经》,这些细节能让角色更真,让观众更信服。”每一个微小的改动,都凝聚着艺术家们对历史和角色的敬畏与考究。

李红星穿着太监服,静静地站在片场的角落里,手里拿着剧本,却一眼未看。

他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死死地盯着片场中央,生怕错过前辈们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眼神的流转。今天,他的角色依然是“活道具”:跪在嘉靖身后,手持拂尘,不能动,不能说话,却要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见证这场惊心动魄的君臣对决。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戏,更是一堂生动的表演大师课,他必须全神贯注,汲取其中的精髓。

“各部门准备!Action!”

张立导演的声音落下,片场瞬间安静得能听到炼丹炉里香料燃烧发出的“滋滋”轻响。陈保国老师饰演的嘉靖皇帝,缓缓走到蒲团旁,动作从容而缓慢,仿佛每一步都带着帝王的沉重。

他盘腿坐下,没有立刻闭眼,而是拿起桌上的沉香手串,手指轻轻转动。手串的木质珠子相互碰撞,发出“嗒嗒”的轻响,在安静的暖阁里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引人注目。

这细微的声响,仿佛是嘉靖帝内心深处思绪的具象化,暗示着他虽然表面平静,内心却波涛汹涌。

他的道袍宽大,几乎遮住了大半个身体,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

那眼神里,没有寻常帝王的威严霸气,反而透着一种久居深宫的疲惫与厌倦,仿佛看透了世间的一切虚妄。

然而,在这疲惫之下,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像一只在暗中观察猎物的鹰,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掌控着全局。

这种复杂而矛盾的眼神,瞬间将嘉靖帝的形象立体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过了大概十秒,倪大虹老师饰演的严嵩,在一名小太监的引领下,缓缓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深紫色的官服,衣服的袖口和下摆,却有着明显的补丁痕迹。

这是道具组特意做的旧化处理,按照史料记载,严嵩晚年生活节俭,衣服破了也舍不得换。

这个细节,无声地诉说着严嵩的清贫与忠诚,也为他接下来的表演埋下了伏笔。

他的背驼得很厉害,像一张被岁月和重担压弯的弓,每走一步都显得有些摇晃,仿佛随时都会摔倒。

那份老态龙钟,那份风烛残年,被倪大虹老师演绎得淋漓尽致。

走到嘉靖皇帝面前三步远的地方,他噗通一声跪下,动作熟练得让人心酸——膝盖落地时没有丝毫犹豫,双手放在身侧,头埋得很低,额头几乎要碰到地面,姿态卑微到了极致。

“老臣……严嵩,叩见皇上。”他的声音苍老沙哑,像被砂纸磨过一般,每一个字都带着颤音,却又清晰地传到片场的每一个角落。

那声音里,充满了巨大的惶恐与不安,仿佛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在等待着父亲的审判。

陈保国老师没有睁眼,甚至没有动一下手指,只是用那沙哑的、带着一丝睡意的声音,淡淡地问了一句:“外面……下雪了吗?”

这句话,是剧本里没有的——是陈保国老师的即兴发挥,也是他对倪大虹老师,乃至整个剧组的一次无声的考验。

片场里的工作人员都屏住了呼吸,连张立导演都从监视器后探起身子,眼睛死死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李红星跪在地上,心脏猛地一跳,手里的拂尘差点掉在地上——他知道,这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藏着嘉靖皇帝最深的猜忌:

你严嵩掌控朝堂这么久,是不是连外面的风向都看不清了?是不是老糊涂了?你还有没有能力,还有没有资格,继续坐在那个位置上?

倪大虹老师的反应,堪称神来之笔,瞬间将这场戏推向了**。

他先是愣了一下,肩膀微微一僵,大概过了两秒,才把埋在地上的头压得更低,声音里充满了巨大的惶恐与自责:“回……回皇上的话,外面……没……没下雪。是……是老臣的眼睛,花了。老臣……罪该万死。”

他没有辩解没下雪,也没有解释为什么看错,而是直接承认自己眼睛花了,把所有的罪责都揽到自己身上。这不是懦弱,这是最聪明的自保。

他在告诉嘉靖皇帝:“皇上,我老了,糊涂了,再也没有能力跟您争权了,您放心。”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将严嵩的生存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用最卑微的姿态,化解了帝王最深沉的猜忌,保住了自己最后的体面。

李红星跪在后面,感觉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他看着倪大虹老师的后背——那后背因为用力低头而绷得很紧,肩膀微微颤抖,不是真正的害怕,而是在精准地演绎害怕;

他看着陈保国老师的手指——那手指依旧在转动手串,速度却慢了半拍,暗示着嘉靖皇帝对这个答案很满意,心中的疑虑得到了暂时的平息。

这场对话,只有短短三句,却像一场无声的战争。

没有刀光剑影,却比任何激烈的打斗都更惊心动魄,更扣人心弦。

它展现了帝王与权臣之间,那种微妙而又致命的平衡,那种你来我往的心理攻防战。

陈保国老师终于缓缓睁开眼睛,目光落在严嵩身上。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对老臣的怜悯,有对权力的掌控,还有一丝猫捉老鼠般的玩味。

这种眼神,让严嵩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嘉靖帝的深不可测。过了大概五秒,他才轻轻“嗯”了一声,声音里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意味。

就是这一声“嗯”,让跪在地上的严嵩明显松了口气——后背的紧绷感消失了,肩膀微微下垂,连呼吸都变得顺畅了些。

他知道,自己又一次,从帝王的猜忌中,全身而退。

“咔!完美!”

张立导演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他从监视器后跳起来,快步走到片场中央,脸上洋溢着罕见的笑容:“保国老师,大虹老师,你们这戏演得,绝了!那句‘下雪了吗’,还有大虹老师的反应,比剧本写的还精彩!这才是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表演!”

陈保国老师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为长时间盘坐而有些僵硬的膝盖,笑着说:“不是我厉害,是大虹老师接得好。我要是即兴说一句,他接不上,这戏就砸了。”他将功劳归于对手,展现了艺术家的风度和对同行的尊重。

倪大虹老师慢慢从地上站起来,助理赶紧上前扶他——他刚才跪得太投入,腿麻得站不稳。

他摆了摆手,声音依旧沙哑,却比刚才多了一丝释然:“是保国老师带得好。你那句‘下雪了吗’,把嘉靖的猜忌演透了,我要是不那么接,就不像严嵩了。”

两位老戏骨之间的互相成就,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李红星还跪在地上,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他看着眼前两位前辈互相谦让,互相成就,突然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表演”——不是靠台词和动作,是靠眼神里的潜台词,是靠对角色处境的深刻理解,是靠两位演员之间那种心有灵犀的默契。

这种默契,是建立在对艺术的共同追求和对角色的深入理解之上的。

他慢慢从地上站起来,腿麻得差点摔倒,旁边的场务赶紧扶住他。“没事吧?”场务关切地问。

“没事,”李红星摇摇头,目光依旧盯着片场中央,眼中充满了震撼和敬意,“我就是……太震撼了。我看到了真正的巨匠,真正的艺术。”

张立导演注意到他,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红星,看明白了吗?这就是巨匠的表演——他们演的不是角色,是人。

他们把角色当成了活生生的人,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理解他们的挣扎与无奈。

你要学的,就是这种把角色当人演的本事,把你的冯保,也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

“我明白了,张导。”李红星重重点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激荡不已。

以前他总觉得,演好角色要靠技巧,靠琢磨动作和台词,可今天他才知道,真正的表演,是共情——你要走进角色的心里,感受他的恐惧、他的无奈、他的算计,然后把这些藏在心里的东西,通过眼神和细微的动作,传递给观众。

这种共情,才是表演的灵魂,才是打动人心的力量。

李红星依然是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嘉靖的‘问’,是帝王的猜忌与试探;严嵩的‘认’,是权臣的自保与智慧。真正的表演,是藏在台词背后的人心,是演员之间无声的默契与灵魂的碰撞。”

今天他不仅见证了两位巨匠的精彩表演,更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灵感。

他要将这份感悟,融入到自己对冯保的诠释中,让冯保这个角色,也拥有同样的深度和生命力。

他在脑海中,反复回放嘉靖和严嵩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

他试图去分析,去理解,他们是如何通过这些细微之处,构建起一个宏大而复杂的权力世界。

他要让自己的冯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挣扎,有无奈,有野心,也有悲剧色彩的复杂人物。

他要让观众看到,冯保的狠毒,并非天性使然,而是环境所迫,是生存的本能。他要让观众在恨他的同时,也能理解他,甚至同情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