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 > 第5章 家底厚,机枪吼

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 第5章 家底厚,机枪吼

作者:杨二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15:51:14

破祠堂里烟气缭绕,混杂着汗味、血腥味和劣质烟草的味道,却压不住那股子蓬勃的、近乎沸腾的亢奋。新一团的家当,此刻正杂乱而丰盛地堆满了大半个祠堂地面,像一场突然降临的暴富。

战士们挤在门口、窗边,伸长了脖子往里看,脸上交织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和一种近乎虔诚的敬畏。他们的团长李云龙,正背着手,踱着步,像个巡视自家粮仓的地主老财,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目光贪婪地扫过每一堆缴获。

沈泉蹲在地上,乌黑油亮的算盘再次被他从包袱里请了出来。他脸上依旧是那副八风不动的沉稳相,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和比平时更清脆响亮的算盘珠碰撞声,暴露了他内心的激荡。

文书蹲在旁边,捧着小本子,笔尖在粗糙的纸上飞速划动,记录着沈泉口中报出的每一个数字。

“报告团长!”沈泉的声音在祠堂里回荡,带着一种报捷般的庄严,“ 战利品清点完毕! ”

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武器: ”

沈泉的手指在算盘上拨下关键的几颗珠子:

“ 重机枪:马克沁水冷重机枪一挺! 状态…**存疑!**” 沈泉的声音顿了一下,抬头看向李云龙,“**是在炮楼院子的棚子底下找到的,伪军根本不会摆弄,水冷套筒接口处有渗漏痕迹,他们嫌麻烦又怕担责任,干脆弃置不用了。 枪身主体完好,附带备用枪管一根,子弹链两条!”

(张大彪闻言,下意识地挺了挺胸膛,这铁家伙是他亲手扛回来的,但听到“存疑”两字,眉头也皱了起来)。

“ 轻机枪:捷克式轻机枪一挺! 七九口径,状态良好,附带备用弹匣三个!”(这是在炮楼底层一个军官房间里搜出来的,被油布裹得严严实实,显然是伪军头目的私藏)。

“ 步枪: ”

“三八大盖: 十二支! 状态良好,刺刀齐全!”(伪军装备的部分主力)。

“汉阳造: 四十五支! 膛线尚可,大部分能用!”(伪军装备及缴获库存主力)。

“老套筒: 三十支! 需挑拣修理。”(伪军替换下来的破烂及缴获)。

“ 驳壳枪\/手枪: 五支! 型号杂乱,子弹不多。”

“ 手榴弹: 木柄手榴弹 二百三十颗! 日式香瓜手雷 五十颗! ”

“ 弹药: ”

沈泉的报数声更加洪亮:

“ 七九尖头弹(配汉阳造、捷克式、马克沁): 八千五百发! ”(整箱整箱的子弹,让新兵们看得眼睛发直)。

“ 六五有坂弹(配三八大盖): 二千发! ”

“ 驳壳枪弹: 三百余发! ”

“ 手榴弹\/手雷: 280颗。”

“ 原歪八子六五子弹: 二十三发! ”(那挺报废歪把子的遗产,显得格外可怜)。

“ 粮食被服: ”

“ 小米、高粱、麦子: 合计六十五石! ”(堆成小山的粮食口袋,散发着诱人的谷物香气)。

“ 骡马: 健壮骡子四头! ”(栓在祠堂外,打着响鼻)。

“ 棉军服(伪军制式): 八十套! 新旧不一。”

“ 棉被: 五十床! ”

“ 大洋: 三百二十块! ”

“ 其他杂物: 食盐、咸菜、药品(少量)、煤油、工具若干。**还有几副废弃的自行车内胎,也一并缴获了。**”

沈泉报完最后一个数字,手指在算盘上重重一拍,发出“啪”的一声脆响,仿佛给这场大丰收钉上了最后一颗钉。他抬起头,看向李云龙,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团长,清点完毕!”

祠堂里死寂了一瞬,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欢呼和倒吸冷气的声音!新兵们看着那堆积如山的武器弹药和粮食,感觉像在做梦!

几天前,他们还是只有几杆破枪、人均不到五发子弹的叫花子兵!现在,竟然有了重机枪!轻机枪!几十条好枪!近万发子弹!还有能吃几个月的粮食!

李云龙脸上的笑容几乎咧到了耳根,他用力搓着手,**却没有立刻走向武器堆,而是大步流星地走向祠堂角落那挺被单独放置的马克沁。

他粗糙的大手抚摸着冰冷的枪身,目光锐利地扫过水冷套筒的连接处,那里果然残留着水渍干涸后的白痕和些许锈迹。

“哼,一帮子蠢驴!”李云龙嗤笑一声,眼中却闪过属于“杨毅”的精光。他蹲下身,双手熟练地开始拆卸水冷套筒的连接螺栓。**“马克沁这铁疙瘩,精贵就精贵在这水冷套子上!

密封圈(或者石棉垫)一老化,高温水汽一顶,可不就漏得跟筛子似的?伪军那群草包,懂个屁!”** 他一边拆解,一边像是对战士们讲解,又像是自言自语。

**很快,几个已经变形、失去弹性的橡胶(或硬化碎裂的石棉)密封件被取了出来。李云龙站起身,走到那堆杂物旁,翻出那几副破旧的自行车内胎。

他掏出刺刀,比划着密封件的尺寸和形状,极其精准地裁切下几块厚实的橡胶片。又让虎子找来一小罐缴获的煤油,把橡胶片泡进去软化。** 祠堂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看着团长如同老匠人般摆弄着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

片刻后,李云龙捞出泡软的橡胶片,仔细擦拭干净。他回到马克沁旁,小心翼翼地将自制的橡胶垫片嵌入水冷套筒的连接处,然后用力拧紧螺栓。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奇异的稳定和自信。

“张大彪!去,弄桶干净水来!”

“是!”张大彪飞奔而去,很快提来一桶清水。

李云龙将水缓缓注入水冷套筒的注水口,直至加满。他紧紧盯着刚才渗漏的位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连接处干爽如新,一滴水也没渗出来!

李云龙站起身,拍了拍冰冷的枪身,脸上露出满意的狞笑:“成了!老子给它接上‘新肠子’了!这祖宗,活了!”

祠堂里再次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张大彪激动得脸膛通红,看着那挺恢复“健康”的马克沁,仿佛看着失而复得的宝贝!

李云龙这才豪气干云地走到那挺乌黑锃亮的捷克式旁边,用力拍了拍,又目光扫过地上整齐码放的三八大盖和更多的汉阳造、老套筒,吼道:

“看见没?!都他娘的看见没?!这就是老子的‘收账’!这就是咱们新一团的家底!穷?怕个球!只要手里有家伙,腰杆子就硬!小鬼子汉奸有的,老子也能有!他们不给,老子就去抢!他们不会修的,老子能修!”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祠堂里所有兴奋的脸庞,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家当厚了,规矩也得立起来!队伍,也得给老子整编利索!”

“沈泉!”李云龙第一个点到。

“到!”沈泉啪地立正,看向李云龙的眼神除了敬佩,更多了一丝深沉的探究——团长什么时候会修重机枪了,自己怎么不知道?刚才修枪的手法,那股子精确和知其所以然的劲头,不像是他认识的那个“泥腿子”团长该有的!

“从今天起,你就是新一团 二连连长! ”李云龙指着地上那堆数量最多的汉阳造和老套筒,“你的连,以咱们带来的老班底为主,加上这次愿意跟咱们干的十几个前伪军兄弟!给老子把架子搭起来!把新兵蛋子给老子练成铁打的兵!那挺捷克式,归你二连!”

“是!保证完成任务!”沈泉沉声应道。二连,将是新一团最坚实的基干力量。

李云龙的目光转向如同铁塔般矗立的张大彪:“张大彪!”

“到!”张大彪挺胸应道,声音洪亮,目光灼灼地盯着那挺马克沁。

“你小子力气大,刀法狠,是条真汉子!从今天起,你就是新一团 一连连长! ”李云龙指着地上那十二支闪着烤蓝幽光的三八大盖,“你的连,就用这些鬼子造!给老子练出一支刺刀见红的尖刀!那挺马克沁,也先归你一连管着!**老子刚给它续上命,** 老子要它响起来的时候,别他娘的给老子卡壳!”

张大彪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一连长!装备着团里最好的步枪(虽然只有十二支),还掌管着团里这挺失而复得的“重锤”!这是何等的信任!他激动得脸膛更红,啪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震屋瓦:“是!团长!一连在,马克沁在!一连亡,马克沁炸!**绝不让您白修它!**”

“好!”李云龙满意地点头,目光扫向那十二名眼巴巴看着的老兵骨干。这些从鄂豫皖就跟着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兄弟,才是新一团真正的筋骨。

“王喜奎!”

“到!”瘦高的神射手挺直腰板。

“你枪打得准,给老子当 团直属神枪班班长! 从全团给老子挑十个眼神好、手稳的苗子!子弹管够!老子要你练出十颗指哪打哪的钉子!”

“是!”王喜奎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

“王成柱!”

“到!”敦实的汉子应道。

“你小子摆弄过炮,懂点门道。现在没炮,但你给老子当 团直属掷弹组组长! 手榴弹、香瓜雷,怎么扔得远扔得准,怎么在墙根底下开花,给老子琢磨透了!带十个人,练!”

“明白!团长!”王成柱摩拳擦掌。

“小五、小六!”

“到!”两兄弟齐声应道。

“你俩眼贼腿快,给老子当 团直属侦察班正副班长! 以后团里的眼睛耳朵,就靠你们了!”

“保证把鬼子汉奸的裤衩颜色都给您看清楚!”小五机灵地喊道,引来一阵哄笑。

李云龙又说道林骁,你身手不错,就去侦察班和老兵学着点。林骁高声答道,是团长。

李云龙挨个点将:

“赵铁牛!力气大, 一连一排排长! 给老子练拼刺!”

“钱串子!脑子活, 二连司务长! 管好咱们的粮袋子!”

“孙老蔫!下手黑, 二连一排排长! 练近身格斗!”

“周大眼!夜猫子, 侦察班骨干! ”

“吴老歪!跑得快, 传令班班长! ”

“郑铁头!脑袋硬, 一连二排排长! ”“冯瘸子!打仗狠, 二连二排排长! 腿瘸心不瘸!”

“虎子! 团长警卫员! 兼 团部通讯班班长! 给老子把传令兵练利索了!”

十二名骨干,个个都有了明确的职责和位置,如同十二根钢钉,深深楔入了新一团刚刚丰满起来的骨架之中。他们眼中闪烁着被信任的激动和沉甸甸的责任感。

“剩下的人,按班排编入一连、二连! 一连优先装备三八大盖,二连主要装备汉阳造和老套筒! ”李云龙大手一挥,“沈泉!张大彪!人枪都给你们了!怎么带,怎么练,是你们的事!老子只要结果!一个月后,老子要看到一支嗷嗷叫、拉出去就能咬人的队伍!”

“是!团长!”沈泉和张大彪同时挺胸怒吼。

“还有!”李云龙走到那堆缴获的伪军棉服前,抓起一件黄狗皮,嫌弃地抖了抖,“这身皮,看着就晦气!但是,”他话锋一转,看向那些衣衫褴褛、冻得瑟瑟发抖的新兵,“总比冻死强!沈泉!把棉服都发下去!黄狗皮给老子翻过来穿!或者拆了重染!总之,不许再穿这身汉奸皮招摇!”

“是!”沈泉立刻应道。

“粮食!按人头,每天定量,给老子省着吃!但要让兄弟们肚子里有食儿,身上有劲儿!”李云龙看向钱串子,“司务长,精打细算,交给你了!”

“团长放心!一粒米也糟蹋不了!”钱串子拍着胸脯保证。

“最后!”李云龙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扫过在场的每一名骨干和战士,“武器弹药,是咱们的命根子! 谁他娘的敢不爱惜,敢糟蹋,老子扒了他的皮!

沈泉!张大彪!给老子立下规矩:枪弹分离!专人保管!擦拭保养,一天都不能落!特别是那两挺机枪,给老子当祖宗供起来!听明白没有?!”

“明白!”吼声几乎掀翻了破祠堂的屋顶。

整编令下,小王庄顿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热火朝天的兵营和工坊。

村西头的晒谷场,是主要的训练场。

一连(张大彪部): 优先装备的十二支三八大盖上了刺刀,在张大彪如同闷雷般的吼声中,由赵铁牛、郑铁头带领着骨干和新兵,一遍遍练习着突刺、格挡、突进!

张大彪亲自示范,动作大开大阖,带着西北军大刀队的狠辣遗风,刺刀尖在阳光下划出森冷的轨迹。

“杀!杀!杀!”的吼声震天动地。练完拼刺就是据枪瞄准,枪管下吊着砖头,新兵们龇牙咧嘴,汗流浃背。其余装备汉阳造的一连战士也在旁边苦练射击。

二连(沈泉部): 装备以汉阳造和老套筒为主,训练侧重射击基础。沈泉亲自讲解射击要领,王喜奎带着他的神枪班做精准示范。砰砰砰的实弹射击声(用的是缴获的伪军子弹)不再是稀罕物,虽然枪法还稀烂,但新兵们扣动扳机时眼中闪烁的光芒,与几天前已截然不同。

孙老蔫则带着他的排,在角落里练习近身格斗和匕首刺杀,动作阴狠刁钻。

团直属单位: 王喜奎的神枪班趴在远处的土坡上,对着画在土墙上的靶心,进行着近乎苛刻的精度射击训练,每一发子弹都力求价值最大化

王成柱的掷弹组则在一个废弃的窑洞前,练习着手榴弹投掷的抛物线、落地时间和破片杀伤范围模拟,用土块代替手雷反复练习臂力和准头。

小五小六的侦察班神出鬼没,练习着潜行、伪装、地形判读和简易地图绘制。吴老歪的传令兵则像兔子一样在庄子内外穿梭,熟悉每一条小路。

祠堂后面成了临时的后勤和枪械所。

钱串子带着几个帮手,守着堆积的粮食口袋,拿着小秤,一丝不苟地计算着每日口粮分配,炊事班的大锅里终于飘出了实实在在的粮食香味。

沈泉亲自坐镇,组织人手将缴获的伪军黄棉衣拆开,用草木灰、锅底灰混合染成灰扑扑的颜色,再一针一线缝制起来。虽然粗糙,但厚实保暖。

最热闹的是枪械保养区。所有枪支,无论新旧,都被彻底分解。李云龙亲自示范,用缴获的煤油仔细清洗每一个零件,刮除锈迹油泥,再用能找到的猪油、菜油甚至提炼的动物油脂进行润滑防护。

那挺马克沁和捷克式更是得到了最高待遇,张大彪和王喜奎像伺候祖宗一样擦拭着它们复杂的部件。连那挺基本报废的歪把子也没被丢弃,能用的零件被小心拆下留作备用。空气中弥漫着煤油和枪油的味道。

李云龙的身影无处不在。他时而站在晒谷场边,抱着膀子看张大彪操练拼刺,冷不丁吼一嗓子:“张大彪!你他娘的没吃饭?刺刀要见血!软绵绵的给鬼子挠痒痒呢?!”

时而蹲在神枪班旁边,看着王喜奎指导新兵瞄准,嘴里嘀咕着:“风速…提前量…呼吸节奏…杨毅(现代特种兵)那些玩意儿还真他娘的有点用…” 时而又钻进祠堂后院,抓起一把刚染好、还带着湿气的灰布棉衣,用力搓了搓,点点头:“嗯,这还像点咱们八路的样!”

沈泉跟在李云龙身边,看着他融合了“泥腿子”的彪悍和“杨毅”带来的某种难以言喻的精确与效率,眼神复杂而敬佩。团长变了,变得更可怕,也更让人信服。

这天下午,李云龙溜达到掷弹组的训练场。王成柱正满头大汗地给几个新兵讲解手榴弹投掷的发力技巧。

“手腕要抖!要像甩鞭子梢那样!别光用膀子傻抡!看俺的!”王成柱拿起一颗训练用的木柄手榴弹(实心的),后退几步,助跑,拧身,甩臂!木柄手榴弹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远远地飞过五十多米的距离,精准地落在一个画了圈的土坑里。

“好!”新兵们一阵喝彩。

李云龙却皱起了眉头。他走过去,捡起一颗木柄手榴弹,在手里掂了掂,又看了看边区造实弹那粗糙的木柄和铸铁弹体。

“柱子,”李云龙开口,“光扔得远、扔得准,还不够。”

王成柱一愣:“团长?那还要咋样?”

李云龙没说话,走到一堵半人高的残墙后面,示意王成柱也过来。他拿起一颗实弹(训练弹),指着墙根:“鬼子汉奸缩在墙后头、窗户后面,你正面扔,炸不着,咋办?”

王成柱挠挠头:“那…那只能想办法绕过去,或者靠近了从侧面扔…”

“扯淡!”李云龙打断他,“等你绕过去,黄花菜都凉了!看好了!”

他身体紧贴着墙根,手臂以一种非常规的角度,几乎是贴着地面向上猛地一撩!那颗训练手榴弹像一只低飞的鸟,嗖地一声贴着墙根内侧的墙面飞了出去,越过墙头,然后以一个刁钻的角度向下坠落!

“这…这叫啥?”王成柱看得目瞪口呆。

“这叫‘隔墙抛物’!也叫‘吊射’!”李云龙拍拍手上的土,眼中闪烁着属于“杨毅”的战术智慧,“利用墙面反弹或者低角度高抛,让手榴弹越过障碍物,掉到敌人头顶上或者脚底下!

特别是对付躲在矮墙、窗户后面的敌人,或者战壕里的鬼子,贼好用!练!给老子往死里练这个!还有,琢磨琢磨怎么利用地形,把手榴弹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扔进炮楼的射击孔!”

王成柱如同醍醐灌顶,兴奋得满脸通红:“明白了!团长!这招神了!俺们这就练!” 他立刻招呼新兵,围着那堵破墙开始练习这“阴险”的投弹技巧。

沈泉在一旁看着,心中震动更大。团长这种对武器运用和战术细节的挖掘,完全超出了他以往的经验,透着一种近乎冷酷的高效和致命性。

夜幕降临,祠堂团部。油灯的火苗跳跃着,映照着墙上那幅被炭笔画满标记的破地图。地图上,马家集的标记被一个大大的红叉覆盖。

旁边,还有几个被沈泉等人侦察后标记的圈:赵庄据点(有鬼子)、白风口伪军、柳林镇维持会(钱禄)。

李云龙叼着缴获来的、带着点霉味的烟卷,眯着眼睛,手指在柳林镇“钱禄”和白风口伪军的标记上反复摩挲。

他脑海中,沈泉侦察记录里的信息清晰浮现:柳林镇钱禄,囤积居奇的大肥猪,十几个护院,快枪;白风口,地形险要但伪军不多,相对孤立。

“沈泉,”李云龙吐出一口烟圈,声音低沉而有力,“马家集这块肉,算是给咱们新一团垫了个底儿,开了个张。弟兄们手里有家伙了,身上有棉衣了,肚子里也有食儿了,胆气也壮了!这刀,算是沾了点血,磨出了点光!”

他手指猛地戳在柳林镇“钱禄”的标记上,又点了点白风口:

“可这光,还不够亮!刀口,还不够快!老子要趁热打铁,把这股子劲儿,这股子杀气,彻底给老子练出来!磨出来!”

“柳林镇的钱禄,这头肥猪,仗着鬼子撑腰,囤粮居奇,鱼肉乡里,养着十几个狗腿子!还有白风口那帮占山为王的二鬼子,以为天高皇帝远!”

“这些,都是现成的‘磨刀石’!比马家集硬不了多少,但油水更足!正好给咱们一连二连的新兵蛋子,还有侦察班、掷弹组,都拉出去见见真章!练练胆!练练配合!”

李云龙直起身,烟头狠狠摁灭在地图上,留下一个焦黑的印记。他的目光扫过沈泉和张大彪,带着一种饿狼锁定猎物般的凶悍和精准:

“给老子好好琢磨琢磨!柳林镇的钱禄,白风口的伪军,怎么用最小的动静,最快的刀子,最狠的手段,给老子把肉割下来!”

“老子要钱禄的粮!要白风口的枪!要这些祸害的人头,给咱们新一团祭旗!”

油灯的火苗猛地一跳,将李云龙映在墙上的影子拉得巨大而狰狞,如同一头在黑暗中逡巡、择人而噬的猛兽。

新一团这把刚刚淬火、初露锋芒的尖刀,在李云龙野心的驱使下,已然对准了下一个、更为具体且“肥美”的目标。磨刀霍霍之声,在寂静的寒夜中愈发清晰刺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