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 > 第231章 淬火成钢 信念如磐

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 第231章 淬火成钢 信念如磐

作者:杨二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15:51:14

时光在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中飞快流逝。转眼间,近半年的抗大高级科培训已近尾声。对于李云龙以及众多旅、纵队级干部而言,这段脱产学习的日子,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理论升华。

系统的课程学习,让他们得以暂时跳出烽火连天的具体战斗,从更高的层面审视抗战的全局与未来。

课堂上,关于持久战、游击战、运动战的深入研讨;宿舍里,战友间围绕一个个战例的激烈争辩;乃至灯光下,逐字逐句研读理论着作的潜心思考……所有这些,都如涓涓细流,汇入这些百战将领的心田,滋润着他们原本更多依赖于实战经验的指挥艺术,使其变得更加系统、更加深邃。

在此期间,一场深刻的整风整肃运动也在党内、军内展开。运动中,重点批判了原四方面军某主要领导所犯的严重错误路线。

通过学习和讨论,李云龙和所有学员一样,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必须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定不移地跟随以陕北中央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这场思想上的“洗礼”,剥去了历史的迷雾,涤荡了队伍的尘埃,让所有人的信念更加纯粹,步伐更加坚定——跟党走,跟着陕北首长,这就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这一天,一个让李云龙激动万分的消息传来:陕北首长要专门接见他。

怀着难以言喻的崇敬与些许紧张,李云龙走进了那间熟悉的窑洞。窑洞内陈设简朴,但空气中仿佛都凝聚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

当看到那位面容清癯、目光却如星辰般深邃的首长时,李云龙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在剧烈跳动。他,一个两世灵魂融合的见证者,此刻就站在决定华夏命运的伟大舵手面前,这种跨越时空的震撼与激动,几乎让他哽咽。

“李云龙同志,请坐。”首长温和地笑着,指了指旁边的凳子,“你在抗大的学习情况,我都听说了。热情很高,理论联系实际也做得不错,这很好嘛。”

李云龙努力平复着心绪,挺直腰板坐下:“报告首长!我……我就是个粗人,以前光知道猛打猛冲,现在才知道,这打仗的学问大着呢!必须好好学习!”

首长赞许地点点头:“能认识到这一点,就是很大的进步。你不仅在学习上肯下功夫,在战场上更是屡建奇功啊。一线天、李家峪,还有前不久吃掉鬼子加强联队,打得都很漂亮,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民的抗战士气!”

听到首长的肯定,李云龙心中暖流涌动,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回答:“这都是首长指挥得好,是战士们不怕牺牲!我个人算不了什么!”

话题随即转到了对华北敌后战场态势的认知上。首长饶有兴致地询问李云龙的看法。

李云龙收敛心神,将自己思考许久并结合了“前世”模糊认知的观点娓娓道来:“首长,我认为您之前的论断完全正确!眼下正是敌我双方的战略相持阶段。小鬼子别看现在还张牙舞爪,但它先天不足!”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语气也愈发坚定:“日本是个岛国,战略资源极度匮乏,兵源也有限。它想把我们偌大的华夏一口吞下,那是痴心妄想!在我们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它已经被拖住了!

我亲眼所见,开战初期那些凶悍的老鬼子兵,这几年消耗得差不多了,新补充来的兵员,无论是战斗经验还是战斗意志,都明显下降。这说明它的战争潜力在衰减,战斗力已呈下降趋势!”

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继续说道:“而且,它资源不够!光靠在咱们这掠夺,根本填不满它那个战争无底洞。我琢磨着,狗急跳墙,它恐怕迟早还得在别的地方开辟新战场,到时候兵力更分散,我们的机会就更多了!”

首长认真地听着,不时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欣赏的神色。待李云龙说完,他欣慰地说道:“云龙同志,你的这些分析很有见地,看问题能看到本质,这说明你的大局观增强了!不错,非常不错!

日军确实是强弩之末,但其疯狂性不容忽视。你们在敌后,就是要抓住一切机会,灵活机动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要把我们的根据地建设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任务艰巨,但意义重大啊!”

“请首长放心!”李云龙唰地站起来,斩钉截铁地保证,“我们一定坚决执行命令,多打胜仗,建设好根据地,绝不给您和中央丢脸!”

除了紧张的学习,李云龙和所有学员还积极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投身到大生产运动中。延安的黄土坡上,一时间镐头起落,热火朝天。

李云龙抡起一把磨得锃亮的锄头,狠狠刨向坚硬的土地,额头上很快渗出了汗珠。他直起腰,用袖子抹了把汗,对着旁边同样干得卖力的老战友陈旅长和许旅长笑道:“老陈,老许,你们算算,咱老李有多少年没正经摸过这锄头把子了?”

陈旅长闻言,也停了下来,拄着锄头柄喘了口气,笑道:“多少年?从我跟着队伍离开鄂豫皖老家算起,少说也有十来年喽!这手以前是握锄头的,后来握了枪,现在再握回这锄头,还真他娘的有点不习惯!”

许旅长在一旁接过话头,也带着感慨:“是啊,当年在家,谁还不是个庄稼把式?可这十几年,净跟枪炮打交道了。不过话说回来,首长们让咱们自力更生,这决策太对了!咱们八路军,不能光伸手向老百姓要,自己能动弹,就能减轻群众的负担,这叫做……对,叫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没错!”李云龙重重地点了下头,眼神里充满了认同,“根据地的难处。鬼子封锁得紧,咱们要是光等着上面拨粮饷,那不得饿肚子?现在咱们自己开荒,种上粮食、蔬菜,到时候不仅能吃饱,说不定还能支援前线哩!这跟在战场上打鬼子一样,都是为革命做贡献!”

他环顾四周正在奋力垦荒的同志们,提高了嗓门,带着他特有的鼓动性说道:“同志们,加把劲啊!咱们比比看,看哪个小组开的地多,种的菜好!可不能光会打仗,不会种地,那不成了一手硬一手软了?咱们是既能扛枪打仗,也能挥锄种田的革命队伍!”

一番话引得大家哄笑起来,干劲也更足了。有人喊道:“李旅长,听说你打仗是能手,这种地怕是不如我们吧?”

李云龙一瞪眼,笑骂道:“放屁!老子当年在家,也是一把好手!这地里的活儿,捡起来就会!不信咱们秋后看收成!”

汗水在黄土地上挥洒,笑声在山谷间回荡。这些平日里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指挥员们,此刻如同普通的农夫,在土地上辛勤耕耘。

紧张的学习与快乐的生产劳动交织,不仅锻炼了他们的体魄,更深化了他们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信念,构成了这段岁月独特而珍贵的旋律。

为期近半年的培训即将结束。李云龙站在延安的窑洞前,眺望着远方的山峦,心中充满了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充实感和即将返回前线大干一场的渴望。

他的行囊里,装满了笔记和书籍,他的头脑中,武装了更先进的理论和更坚定的信念。淬火成钢,利剑即将再次出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