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 > 第187章 专家莅临 勘察蓝图

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 第187章 专家莅临 勘察蓝图

作者:杨二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15:51:14

虎头山根据地在紧张而有序的备战氛围中,又增添了几分热切的期盼。这种期盼,聚焦于一位尚未谋面的学者身上——来自北平的杨教授。他的到来,意味着困扰新一旅兵工厂许久的电力问题,或许即将迎来破局的曙光。

连日来,李云龙几乎每天都要问一遍赵刚:“老赵,北平那边还没消息吗?杨教授到哪儿了?”其急切的心情,丝毫不亚于筹划一场大战役。

赵刚总是耐心地安抚:“老李,沉住气。地下党的同志要保证绝对安全,路线迂回曲折,需要时间。应该快了。”

这一日午后,旅部通讯连的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通讯员接起电话听了片刻,立刻捂住话筒,激动地向李云龙和赵刚报告:“旅长!政委!外围三号哨所电话!他们报告,杨教授和护送的地下党同志已经安全抵达!”

为了确保根据地核心区的安全以及与外围警戒点的快速联络,新一旅利用缴获的电话线和设备,沿着进山的主要通道,建立起了一套简易却有效的有线电话通讯网络。

在一些关键的外围隘口和制高点上,利用天然山洞或开辟出的小型掩体,设立了隐蔽的通讯哨所,内部安装了电话,并有战士24小时值守,甚至铺设了备用线路以防被破坏。这套系统虽然简陋,却极大地缩短了情报传递的时间。

“太好了!”李云龙一把抢过电话,亲自确认了消息,脸上瞬间乐开了花,像个孩子般搓着手,“快!老赵,安排车!咱们亲自去接!把周婉、王瑶那几个学生娃娃也叫上,他们老师来了,得让他们去迎迎!”

很快,一辆缴获的日式卡车和几匹战马准备停当。李云龙、赵刚,以及闻讯赶来、激动不已的周婉、王瑶等七八个北平学生,登上了卡车。卡车沿着新一旅官兵和根据地群众耗时数月、硬是靠人力开辟和夯实的山道,向着外围驶去。

这条主干道虽然依旧蜿蜒于山岭之间,但相比以往只能通行骡马的小径,已是天壤之别。路面被拓宽和压实,最窄处也能容纳一辆卡车单向通行,而在一些关键路段甚至拓宽到了可容两车交错而过的程度。

这是根据地为了应对日益繁重的物资运输和部队机动需求而进行的重大建设成果。卡车行驶其上,虽然依旧颠簸,但速度远比骑马或步行快得多。

约莫一个多小时后,卡车抵达了位于虎头山外围的三号哨所附近。这里地势险要,原本是土匪盘踞时设立关卡的地方,现在则成了新一旅保卫根据地的前哨阵地之一。哨所依托山势而建,十分隐蔽。

车刚停稳,周婉、王瑶等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激动地望向前方。李云龙和赵刚也紧随其后。

只见前方山路上,几位精干的便装汉子(地下党护送人员)护卫着一位年约五旬、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长衫、戴着圆框眼镜、面容清癯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正站在那里。他虽风尘仆仆,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神明亮而睿智,举止间透着学者的儒雅与沉稳。

“杨教授!”周婉和王瑶几乎同时喊出声,眼眶瞬间就红了,快步跑了过去。其他学生也激动地围了上去。

“周婉?王瑶?是你们啊!”杨教授看到自己的学生,脸上露出了慈祥而欣慰的笑容,仔细打量着她们,“好,好!看到你们都好好的,精神头也不错,老师就放心了!看来你们在这里确实得到了锻炼!”

学生们围着老师,七嘴八舌地问候着,诉说着别后情形和根据地的见闻,气氛热烈而感人。

李云龙和赵刚走上前来,地下党的同志连忙低声向杨教授介绍。杨教授听闻,立刻整理了一下衣襟,郑重地看向李云龙和赵刚。

李云龙率先伸出大手,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敬重和热情:“杨教授!哎呀,可把您给盼来了!我是李云龙,这位是我们旅政委赵刚。

您老不远千里,冒着天大的风险来到我们这穷山沟,支援我们抗日,我李云龙和新一旅全体官兵,感谢您!”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真诚的力量。

赵刚也上前紧紧握住杨教授的手,语气沉稳而恳切:“杨教授,万分感谢!您这是雪中送炭啊!您的到来,对我们根据地的建设,对抗战事业,都是巨大的支持!一路上辛苦了!”

杨教授看着眼前这两位声名赫赫的八路军将领,一位威猛豪爽,一位儒雅干练,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连忙说道:“李旅长,赵政委,你们太客气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辈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像诸位将军一样上前线杀敌报国,唯有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略尽绵薄之力,心中方能稍安。

在此国家危难之际,能有机会用自己的知识为抗战出一份力,是杨某的荣幸,义不容辞!若不是年纪大了,筋骨不堪驱使,杨某也真想弃笔从戎,和你们一样,拿起枪,将日寇赶出中国!”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李云龙,语气中带着由衷的钦佩:“李将军,你的大名,杨某在北平时就如雷贯耳了!先是全歼山崎大队,后又重创第九旅团,报纸上传得沸沸扬扬,令人振奋!没想到此次前来,途中又听闻将军率部全歼日军一个整编联队,光复县城!

如此赫赫战功,当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悍将!令国人欢欣鼓舞!当初周婉、王瑶她们几个年轻人,深受将军事迹感召,执意要来投军,我是万分支持的!能追随这样的英雄抗击日寇,是他们的造化!”

李云龙被杨教授这一通夸,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嘿嘿一笑,摆摆手道:“教授您可别再夸了,再夸我李云龙尾巴都要翘上天了!打鬼子嘛,就是找准机会,往死里揍!没啥大不了的。

主要是战士们不怕死,老百姓支持!哦对了,您这一路辛苦,咱们别在这站着了,赶紧回旅部,我们已经给您安排了住处,您先好好休息一下,洗个澡,吃口热乎饭!”

然而,杨教授却摆了摆手,态度坚决地说:“李旅长,赵政委,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时间不等人,抗战事业更是耽误不起。我这点旅途劳顿不算什么。听说设备都已经运到了?

当务之急,是先去看看地形!听周婉她们在信里说,贵部后山有一处瀑布,水量充沛,四季不枯,地形也颇为有利?咱们还是先办正事,勘察现场要紧!”

李云龙和赵刚对视一眼,心中对这位老教授的敬业精神和急切心情更是敬佩不已。

“好!教授您真是快人快语,一心为公!那我李云龙也不矫情了!”李云龙一拍大腿,“走!咱们这就去看地方!”

考虑到杨教授年事已高,且旅途疲惫,李云龙坚持请他乘坐卡车返回,自己和赵刚等人则骑马随行。他又对那几位护送的地下党同志表示了衷心的感谢,让警卫连长虎子先带他们去休息用餐,妥善安置。

一行人再次上路,朝着虎头山核心区域行进。越往里走,山势愈发险峻,但道路维护得不错。杨教授透过车窗,仔细观察着沿途的地形地貌和根据地军民的精神面貌,不时微微点头。

到达旅部驻地后,并未停留,而是直接绕向后山。卡车只能开到山脚下,剩下的一段崎岖山路需要步行。

来到后山,还未见瀑布,已闻其声。如同雷鸣般轰隆的水声越来越近。穿过一片树林,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一道巨大的瀑布如同银练般从数十米高的悬崖上奔腾而下,砸入下方的深潭,激起漫天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小小的彩虹。水流湍急,水量极其充沛,轰鸣声震耳欲聋,显示着大自然磅礴的力量。瀑布下方,河流蜿蜒流出,水流速度依然很快。

“好!好地方!”杨教授一看到这景象,疲惫顿消,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快步走到瀑布下方和河流沿岸,仔细勘察起来。

他时而目测高度和落差,时而观察两岸岩石的质地和稳定性,时而抓起一把泥土捻一捻,还不时地向身边的周婉、王瑶等人询问一些细节,比如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量变化等等。

李云龙、赵刚以及学生们都安静地跟在后面,不敢打扰老教授的勘察。

良久,杨教授才直起身,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对李云龙和赵刚说道:“李旅长,赵政委,此地地形条件非常理想!堪称建设小型水力发电站的绝佳场所!”

他指着瀑布和河流,开始详细解释,语气中充满了专业自信:“首先,瀑布落差大,目测超过三十米,这意味着水流的势能足够强劲,能够驱动较大功率的水轮机。

其次,水量极其充沛且稳定,根据你们提供的情况和我的观察,这条河应是山间溪流汇集,源头较远,若非特大旱年,水流不会断绝,能保证发电的持续性。

第三,峡谷地形有利于筑坝蓄水,调节水量,并能集中水头,提高发电效率。你们看这两岸的岩石,质地坚硬,是修建引水渠、压力管道和发电厂房的良好基础。”

他的话语让李云龙和赵刚听得心花怒放,虽然有些专业术语不太明白,但“绝佳场所”、“发电效率”这些词他们是懂的。

“太好了!”李云龙兴奋地说,“教授,有您这话,咱们这心里就踏实了!需要什么材料、多少人手,您尽管开口!咱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这水电站给建起来!”

赵刚也关切地问:“杨教授,您看咱们缴获的那套水力发电设备,和这里的地形匹配吗?还需要添置什么?”

杨教授沉吟了一下,说道:“来的路上,周婉已经把设备的型号和大致参数告诉我了。从数据上看,与这里的条件匹配度很高,完全可以利用。当然,具体安装时可能还需要一些本地化的改造和适配。至于材料……”

他看向赵刚:“赵政委,水泥、钢材、砂石这些基础建材是否齐全?这是筑坝、建房、铺设管道所必需的。”

赵刚立刻回答:“教授请放心,上次攻克灵石县,我们在鬼子的仓库里缴获了不少水泥和钢材,数量应该可观。如果后续不够,我们还可以通过地下渠道购买或者想办法自己烧制土水泥。砂石漫山遍野都是,人手我们也有的是,根据地群众支援建设的热情非常高!”

“好!很好!”杨教授连连点头,“有基础材料,有群众支持,这事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技术设计和施工了。事不宜迟,我回去之后就立刻开始绘制图纸,计算相关参数。争取尽快拿出施工方案!”

李云龙大喜:“哎呀!教授,您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您可是我们新一旅的贵人啊!”

杨教授摆摆手,肃容道:“李旅长言重了。能为前线将士们改善一些条件,让兵工厂多生产一颗子弹,多造一枚手榴弹去打鬼子,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勘察完毕,夕阳已将群山染上一层金辉。李云龙见杨教授脸上确实露出了疲态,便不再坚持,吩咐道:“周婉,王瑶!”

“到!”两个女学生立刻立正。

“杨教授一路辛苦,现在勘察也结束了。我命令你们,还有你们这几个同学,”李云龙指着另外几个学生,“负责照顾好老师的生活起居!老师有什么需要,直接向政委或者我报告,必须第一时间满足!一定要让老师吃好、休息好,听到了没有?”

“是!旅长!保证完成任务!”周婉、王瑶等人高声应答,脸上洋溢着能为老师做点事的喜悦和责任感。

杨教授看着李云龙这粗中有细的安排,看着学生们青春而认真的脸庞,心中暖流涌动,再次感受到了这支军队的不同寻常。他相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的知识一定能真正转化为抗击日寇的力量。

在学生的簇拥下,杨教授向着临时为他安排的住处走去,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水电站的蓝图。而李云龙和赵刚站在瀑布前,望着奔腾不息的水流,仿佛已经听到了未来兵工厂里机器更加欢快的轰鸣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