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 > 第162章 书房见面会

李承乾和朱慈烺相视一笑,似乎也觉得叶云帆说得在理,便从善如流地坐下。李承乾看着朱慈烺身上那套明显不同于唐制的蓝色盘领太子常服,好奇地问道:“修俨……呃,我是说,修俨你似乎对我大唐之事,颇为了解?”

朱慈烺点点头,脸上带着一种仿佛见到历史名人般的感慨神色,语气也真诚了许多:“不敢说了如指掌,但《旧唐书》、《新唐书》都曾仔细拜读。大唐贞观之治,海内升平,四夷宾服,文治武功,光耀千古,一直是我辈心驰神往的盛世楷模。对于开创这一伟业的太宗皇帝,以及……以及诸位皇子的生平事迹,自然格外留意,时常引以为鉴。”他措辞十分谨慎,避免触及李承乾未来的悲剧结局。

李承乾闻言,目光微微黯淡了一下,嘴角露出一丝苦涩而又豁达的笑意,他端起茶杯,轻声道:“史书所载,我李承乾,确实算得上是位……未能善终的太子。后世评价,想必也多是指责与非议吧。”他想起了在叶云帆的平板电脑上看到的那些关于自己因足疾渐生怨望,最终勾结侯君集等人意图谋反,事败被废,流放黔州而死的冰冷文字。

叶云帆正在用沸水冲洗茶具,听到这里,插话道:“哎,两位,过去的事情就让它留在史书里吧。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既然咱们仨能跨越时空,坐在这张桌子上一起喝茶,这就说明命运这玩意儿,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让你们认识,就是希望你们能成为朋友,将来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们的目标,可是一起努力,打造属于我们各自的、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李承乾对“日不落帝国”早已知晓其含义,但朱慈烺却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充满霸气的词汇,脸上露出茫然和好奇之色,“云帆兄,此言何解?日……如何能不落?”

叶云帆笑道:“这个嘛,说来话可就长了!简单说,就是帝国的疆域和影响力极其广阔,太阳无论何时照耀,总有其领土处于白昼之中。不过今天咱们初次见面,先不谈这些宏图大业。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让你们两位太子认识一下,喝喝茶,聊聊天,交流交流感情。其他的,来日方长,以后慢慢谋划。”

叶云帆巧妙地定下了今天会面的轻松基调。他深知,以大明目前内忧外患、积重难返的局面,单靠他们三人现在这点微薄的力量,根本无力回天。与其过早地将亡国的巨大压力压在年仅十六岁的朱慈烺身上,不如先让他和李承乾建立联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真正的救援和复兴计划,必须等待最合适的时机,甚至需要借助一场彻底的颠覆才能实施。

他转而问朱慈烺:“修俨,我上次提醒你的事,把御马监的那位太监方正化,调到你的东宫来任职,这件事安排得怎么样了?”

朱慈烺回答:“我已经跟王大伴说过了,他也忧虑我的安危,已欣然应允,前日已下条子,将方正化从御马监调到我东宫,负责贴身护卫之事。”

“很好。”叶云帆满意地点点头“让方正化紧跟着你,此人忠勇双全,武艺不俗,关键时刻能倚以为重。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你自己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将两杯新沏好的、香气四溢的茶分别放到李承乾和朱慈烺面前。

“我明白,一切听云帆兄安排。”朱慈烺郑重地应道

这时,叶云帆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拍了拍自己的额头,笑道:“瞧我这记性,光顾着说话了。初次见面,总得有点见面礼。我这儿也没什么稀罕物事,正好前些日子得了一批好刀,一人送你们一把,权当是个纪念,也希望你们能武运昌隆!”说着,他起身走进书房的内间,装作取东西的样子,实则意念一动,从玉佩空间中取出了两个早就准备好的长条木盒。这正是那批高端定制唐横刀中的两把精品。

他将两个沉甸甸的木盒拿到外间,分别放在李承乾和朱慈烺面前的茶桌上。

李承乾一看到那用上好紫檀木制成、表面雕刻着简洁云纹的精美木盒,眼睛顿时就亮了。他连忙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个,有些迫不及待地打开盒盖。只见盒内衬着深蓝色的软缎,一把造型古朴大气、极具唐刀风韵的横刀静静躺在其中。刀鞘是用纹理漂亮的黄花梨木制成,打磨得光滑如镜,上面包裹着优质的黑色鲛鱼皮,装饰着锃亮的黄铜镡(刀格)和尾件,显得既华贵又威武。

李承乾小心地将刀取出,握在手中,立刻感受到那沉甸甸的分量和极佳的平衡感。他拇指一推刀镡,“锵”的一声清脆吟声,刀身应声出鞘,一道寒光瞬间在略显昏暗的书房里闪过,刀身呈现出优美的直线,刃口在光线下发散着冰冷的锋芒,仔细看去,还能看到隐约的、如同流水般的手工锻造细密纹理。

他屈起中指,在靠近刀镡的刀脊上轻轻一弹,刀身立刻发出“嗡”的一声清脆而悠长的震颤之声,余音袅袅。唐人尚武,尤其是关陇贵族集团出身的皇室子弟,对宝马良弓、神兵利器的喜爱几乎是刻在基因里的。

反观朱慈烺,他的反应则要平淡和拘谨得多。他虽然也看得出眼前这把刀绝非寻常之物,无论是木盒的做工还是刀本身的形制,都透着一股不凡的气息,工艺水平远超大明宫内兵仗局的作品。但他只是礼貌性地看了看,并没有像李承乾那样立刻打开木盒取出赏玩。他自幼接受的是严格的儒家教育,讲究的是“文治”,虽然也习骑射,但更侧重于礼仪和修身,对武事的热情远不如生长于尚武之风浓厚的大唐初年的李承乾。

叶云帆将这两位太子截然不同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了然,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接下来的引导方向。他知道,想改变朱慈烺相对文弱、深受礼教束缚的性格和思维模式,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操之过急。

这需要合适的时机,需要现实的磨砺,甚至可能需要……一场足以颠覆其所有认知的、彻心彻骨的巨变。这也正是他暂时不打算将大明仅仅剩下两个多月国祚、以及他父皇即将自缢煤山、他本人也将沦为俘虏的残酷真相完全告诉朱慈烺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些道理,听别人说一千遍,不如自己亲身经历一遍。只有真正在绝望的深渊边缘走过一遭,才能打破旧有的桎梏,在废墟之上重塑起更加强大的信念和力量。或许才是为将来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大明日不落”宏伟蓝图,打下最坚实、最不可动摇的心性基础的唯一途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