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273章 打嘴仗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第273章 打嘴仗

作者:晶晶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4:52:29

汴梁,延福宫。

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徽宗赵佶的脸色比一年前更加灰败,眼袋深重,曾经的风流雅致荡然无存,只剩下被恐惧和焦虑日夜折磨的憔悴。

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疏触目惊心。

《山东流民入境乞食疏》、《京东路户口锐减急报》、《江南逃户充斥淮南西路疏》、《荆湖饥民闻风东徙恐生民变疏》……每一份都像一把刀子,戳在宋廷的心窝子上。

“反了!都反了!”

赵佶抓起一份奏疏狠狠摔在地上,声音嘶哑尖利。

“刁民!都是忘恩负义的刁民!朕的江山,朕的子民,都被那武贼蛊惑了去!”

蔡京、童贯、高俅等人侍立在下,脸色同样阴沉得可怕。

朱瞻基治下的变化和人口的流失,天下百姓人心的向往,比战场上的一时胜负更让他们感到彻骨的寒意。

这釜底抽薪,抽的是大宋的元气和根基啊!

“陛下息怒。”

蔡京的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武镇岳行此收买人心、动摇国本之毒计,其心可诛!然流民如潮,堵不如疏,更需严防其细作混入,煽动内乱。”

赵佶怒道。

“疏?如何疏?难道让朕也学他减税免赋?国库空虚,西军粮饷何来?禁军犒赏何来?”

童贯踏前一步,声音冷硬如铁。

“陛下,蔡太师,高太尉!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武镇岳以利诱民,其志昭然若揭,绝非一江南藩镇所能满足!观其治政,屯田练兵,兴工商,控舆论,此乃立国建制之象!其所谋者,乃我大宋万里河山!”

他眼中闪烁着狠厉的光芒。

“一年来,我西军并未懈怠!童贯在西北,汰弱留强,秘密整训精锐十二万!”

“新募敢战士三万!延绥、环庆、秦风诸路,粮草军械已暗中囤积!神臂弓、床子弩加紧打造,虽不如武贼火器之利,然我西军儿郎悍勇,野战攻坚,未必输他!”

高俅也急忙道。

“禁军亦在整顿!吾抽调各指挥敢战之士,重组‘捧日’、‘天武’、‘龙卫’、‘神卫’上四军,已得精兵五万!”

“虽不及西军久战,然装备精良,守卫汴梁,足堪一战!更已密令各地巡检司、乡兵,严查流民,敢有逃亡投贼者,立斩不赦!家产充公!”

蔡京浑浊的老眼扫过童贯和高俅,缓缓点头,补充道。

“陛下,童枢密、高太尉所言甚是。武贼根基已成,羽翼渐丰,若再容其休养生息,笼络民心,则大势去矣!”

“为今之计,唯有趁其江南新附未久,山东亦在消化整合,民心虽附而根基未深之时,以雷霆万钧之力,举国精锐,东西对进,南北夹击!”

他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代表朱瞻基势力的绿色已覆盖山东、两淮、江南大部,与代表宋廷的黄色区域犬牙交错),枯瘦的手指用力点在济南和扬州的位置。

“陛下请看!童枢密率西军主力出潼关,克洛阳,东进直捣武贼老巢——山东济南!”

“同时,命荆湖、京西制置使率军北上,牵制其淮南兵力!高太尉则率重组之上四军及京畿禁军精锐,沿运河南下,直取扬州,切断其江南与山东之联系!”

“再命两浙、福建残余官军及收编之地方义军,袭扰其江南腹地,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蔡京的声音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狂热。

“此战,须以狮子搏兔之力!集结倾国之兵,毕其功于一役!胜,则武贼授首,江南山东重归王化!败…”

他顿了一下,没有说下去,但殿中所有人都明白,败则大宋江山易主!

徽宗赵佶看着沙盘上那代表三路大军的箭头,仿佛看到了最后一丝翻盘的希望,又仿佛看到了无底的深渊。

他身体微微颤抖,最终,对失去一切的恐惧压倒了一切。

徽宗猛地一拍御案,声音带着一种病态的尖利和最后的疯狂。

“准!依太师、枢密之策!传朕旨意!”

“擢童贯为平北大元帅,总制陕西、京西、荆湖诸路兵马,克日东征,讨伐逆贼武镇岳,光复山东!”

“擢高俅为平南大元帅,总制京畿、淮南诸路兵马,沿运河南下,收复江南!”

“诏告天下,凡斩获武贼及麾下大将首级者,封万户侯,赏钱百万贯!凡擒献武贼者,裂土封王!”

“此战,关乎大宋国运!望诸卿…戮力同心,扫清妖氛,重振朝纲!”

“臣等领旨!誓死剿灭武贼,以报陛下!”

童贯、高俅、蔡京等人齐声应诺,眼中燃烧着野心、仇恨与背水一战的决绝。

战争的阴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浓重地笼罩在华夏大地的上空。

宋廷这台腐朽而庞大的机器,在灭亡的威胁下,终于爆发出最后、也是最疯狂的力量,隆隆开动,剑指朱瞻基刚刚焕发生机的基业。

汴梁城内外,军队调动频繁,粮草辎重堆积如山,肃杀之气弥漫。

一道道调兵檄文、征粮令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各地。

而在山东济南,镇东大将军府那巨大的沙盘前,朱瞻基的目光早已越过了眼前的繁华与安定,冰冷地锁定了北方和西方。

朱武的察听营如同最敏锐的触角,宋廷的异动,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他的案头。

“终于要来了么?”

朱瞻基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沙盘边缘,嘴角勾起一抹冷酷而期待的笑意。

“也好,这腐朽的巨木,就由本王亲手将其推倒,在这废墟之上,再立新天!”

他转身,声音如同金铁交鸣,传令四方。

“传令!山东、江南各营,一级战备!神机营,弹药满配!水军舰队,控制运河!卢俊义、关胜、呼延灼、林冲…速至济南!”

“让汴梁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摧枯拉朽!”

一场决定华夏未来命运的终极碰撞,已然拉开序幕。

汴梁的讨武檄文,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把,瞬间点燃了宋廷最后的疯狂,也彻底撕破了双方之间那层早已名存实亡的遮羞布。

檄文由蔡京亲自操刀,极尽污蔑诋毁之能事:

斥朱瞻基为“窃国之贼”、“悖逆狂徒”,言其假借招安之名,行割据之实,控诉其“僭越礼制”、“私蓄甲兵”、“收买人心”、“动摇国本”。

更将茂德帝姬下嫁一事,歪曲为“武贼”恃强凌弱,胁迫天家!

檄文最后,以徽宗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忠臣义士“共讨国贼”,“拯黎庶于水火,复大宋之河山!”

这份檄文,由八百里加急,飞马传檄四方。

宋廷统治下的州府县城,城门墙上、市集中心,皆贴满黄纸黑字,更有差役敲锣打鼓,高声宣读。

一时间,似乎天下皆惊,“讨武”之声甚嚣尘上。

然而,这喧嚣,却如同无根浮萍,只在宋廷官吏和部分食古不化的儒生士绅圈子里回荡。

在朱瞻基治下广袤的土地上,《武王周报》早已将真相播撒。

最新一期周报,头版头条便是朱瞻基亲笔撰写的《告天下书》!

书中历数宋廷之昏聩:君昏臣佞、横征暴敛、弃民不顾、屡屡背信弃义(从招安条件打折扣到陈宗善策反宋江,再到撕毁“联姻”默契发动战争)。

详述镇东军之功绩:奉旨平叛剿灭方腊、涤荡地方保境安民、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兴修水利劝课农桑、收容孤寡施以仁政!

痛斥檄文颠倒黑白。

“本王上缴岁贡,忠心可鉴;朝廷失信弃义,刀兵相向!今更发此狂悖檄文,污我清名,欲置我于死地,其心何其毒也!此非讨贼,实乃伐忠!”

最后,朱瞻基以悲愤而决绝的语气宣告。

“本王本不欲多造杀孽,然朝廷欺人太甚,步步紧逼!为保我治下千万黎庶之安宁,为护我麾下忠勇将士之性命,本王唯有……奉陪到底!战端既开,咎在朝廷!天下万民,共鉴之!”

《告天下书》言辞恳切,逻辑清晰,辅以大量铁证(如陈宗善密使身份证据、宋江通敌部分供词、宋廷加派赋税令文抄件等),通过《武王周报》的快速分发网络和军管小队的宣讲,迅速传遍控制区,并如同长了翅膀般飞向宋廷治下。

其传播速度、广度和深入人心,远非宋廷那空洞的檄文可比。

民心向背,在此刻高下立判。

朱瞻基治下,军民同仇敌忾,誓死保卫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

而在宋廷那边,除了官吏士绅的鼓噪,底层百姓多是麻木观望,甚至暗中期盼“武天王”打过来。

逃亡的洪流,在战争阴影下非但未止,反而愈演愈烈!

战争的齿轮,在宋廷的疯狂推动下,无可挽回地转动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