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 > 第249章 武大郎的劝告

婚礼的喧嚣持续了三日,水泊上下方才渐渐恢复平日的秩序,但空气中仍弥漫着喜庆后的余韵与梁山势力更上一层楼的蓬勃气象。

朱瞻基初为人夫,又新纳独龙岗三庄,正是千头万绪、诸事繁忙之际,扈三娘亦在适应新的身份与环境。

武大郎自那日被请上聚义厅作为“高堂”之一受了朱瞻基夫妇一拜,心头便如同压了一块巨石,沉甸甸的透不过气。

他虽是个老实巴交的卖炊饼小贩,见识有限,可“武天王”在江湖上搅动风云的名头、梁山这偌大的基业、还有那日婚礼上众多煞气凛然的头领和披甲执锐的喽啰,无不让他心惊肉跳。

他这几日坐立不安,越想越觉得自家弟弟干的这“买卖”,哪里是寻常占山为王?

分明就是戏文里说的……造反!

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他想找朱瞻基好好说道说道,劝他悬崖勒马,可朱瞻基要么在聚义厅与头领议事,要么陪伴新妇,要么巡视水寨,武大郎根本寻不到独处的机会。

那份焦灼和恐惧,在他心里像野草般疯长。

好不容易等到婚礼热潮稍退,这日午后,武大郎打听到朱瞻基难得在书房处理些文书,终于鼓足勇气,觑了个空子,几乎是半拖半拽地将朱瞻基拉到了后山一处僻静无人的临水凉亭。

“二……二郎!”

武大郎喘着粗气,额头冒汗,紧紧抓着朱瞻基的胳膊,仿佛怕他跑了。

他看着眼前身着玄色常服、气度愈发深沉的弟弟,眼神里充满了忧虑和惶恐,声音压得极低,带着颤音:

“你……你老实跟哥哥说,你这‘武天王’,还有这梁山……做的到底是啥营生?那日……那日厅上,哥哥我都看见了!那些好汉,那些刀枪……还有你娶的那扈家小姐,那么大阵仗……

这……这真不是占山为王那么简单吧?哥哥我虽是个粗人,可也晓得,这……这形同造反啊!”

他越说越急,脸都憋红了,

“造反是要杀头的!是要诛九族的!咱们武家……可就剩咱哥俩了!祖宗坟头还等着香火呢!你……你这是要把武家往绝路上带啊!”

说到最后,声音已带上了哭腔,浑浊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他不懂什么大道理,满心满眼都是对灭门惨祸的恐惧和对武家香火的担忧。

朱瞻基看着兄长因极度恐惧而扭曲的面容,和那几乎要滚落的泪珠,心中微微一叹。

他扶着武大郎在石凳上坐下,自己也在对面坐了,并未立刻回答,而是提起石桌上的粗陶茶壶,给武大郎倒了一碗清水。

“哥,你先喝口水,定定神。”

朱瞻基的声音平和,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待武大郎情绪稍缓,他才缓缓开口,目光坦然地迎视着兄长充满疑虑的眼睛:

“哥,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怕朝廷,怕杀头,怕武家绝后。这些,我都懂。”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而肃然:

“但你看看这天下!看看咱们一路从清河县走来,所见所闻!朝廷在哪里?官府在哪里?高俅、蔡京那些奸佞把持朝纲,贪官污吏横行无忌,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良善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卖儿鬻女,甚至……易子而食!”

朱瞻基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敲在武大郎心上,让他想起一路逃难时的凄惨景象。

“这大宋的江山,早已病入膏肓!坐在龙椅上的官家,可曾管过黎民死活?可曾想过肃清奸佞,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朱瞻基的眼神锐利起来,

“没有!他们只知穷奢极欲,鱼肉百姓!这样的朝廷,值得我们去敬畏?去遵守它那套只为维护他们权贵利益的‘王法’吗?”

武大郎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自己脑子里全是沿途见过的流民饿殍、被恶霸欺压的惨状,一时语塞。

朱瞻基语气一转,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梁山聚义,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非是为了一己私欲,更非图谋造反称帝!

我们要做的,是铲除世间不平!是给那些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百姓一条活路!是涤荡这污浊的世道!

哥,你想想,若无梁山,那恶霸泼皮之流,会放过你这种平民?若无梁山庇护,阳谷县那些被欺压的街坊邻里,能有好日子过?”

他站起身,走到亭边,望着浩渺的水泊和远处飘扬的“替天行道”大旗,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充满了力量与信念:

“我武松在此立誓,梁山行事,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中无愧于黎民百姓!我们所行之事,是堂堂正正的义举!是在为这黑暗的世道,劈开一道光!至于朝廷……”

他冷笑一声,带着睥睨天下的傲气,“他们若视我为寇,那便是寇!但我梁山的根基,是这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民心!民心所向,便是大势所趋!哥,你且看着,终有一日,这‘替天行道’的旗帜,会插遍该插的地方!”

他转过身,重新看向武大郎,眼神变得柔和而恳切:

“至于武家的香火……哥,你放宽心。我武松行事,岂会不留后路?我早已做了周密安排。即便真有万一……也必保哥哥你平安无虞,延续武家血脉。况且,”

他语气中带着强大的自信,“哥,你信我。这梁山,这‘替天行道’的大业,绝不会倒!它不仅不会给武家带来灾祸,反而会让武家之名,不再仅仅是一个卖炊饼的姓氏,而是堂堂正正,光耀门楣!”

武大郎呆呆地坐在石凳上,听着弟弟这一番慷慨激昂又条理分明的话语。他听不懂那些大道理,什么“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但他听懂了弟弟对天下不公的愤怒,听懂了梁山是在保护像他这样的穷苦人,听懂了弟弟那斩钉截铁要保护他和武家香火的誓言,更感受到了弟弟身上那股仿佛能改天换地的磅礴气势和无比的自信。

他心中的恐惧,如同阳光下的积雪,在朱瞻基那坚定、自信、又带着对兄长深切关怀的目光注视下,开始一点点消融。

虽然那份对官府的天然畏惧并未完全消失,但他看着眼前这个早已脱胎换骨、宛如顶天立地巨人的弟弟,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

或许,弟弟真的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件……他无法理解,但似乎又无比正确的大事。

良久,武大郎长长地、仿佛用尽全身力气般呼出一口浊气,肩膀垮了下来,脸上的惶恐被一种混杂着茫然、担忧,但更多是无奈认命的复杂神色取代。他抬起粗糙的手,抹了一把脸,声音沙哑而疲惫,带着一丝认命般的妥协:

“唉……二……二郎,你说的这些……哥……哥不懂。哥就知道,你是哥的亲弟弟,哥信你……哥……哥只盼着,你平平安安的,武家……能好好的……就行了。哥……哥不说了,哥……哥回去了。”

他站起身,脚步有些蹒跚,仿佛瞬间又苍老了几分,佝偻着背,慢慢地、心事重重地沿着来路往回走去。

他没有被完全说服那些大道理,但他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弟弟,选择了沉默地接受这无法抗拒的命运洪流。

朱瞻基望着兄长那孤单而沉重的背影消失在树影之后,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说服了武大郎的“理解”,却未能消除他根深蒂固的恐惧,这结果,既在预料之中,也让他心头微沉。他明白,兄长心中那道平民对皇权的敬畏之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打破。

朱瞻基默默地站了一会儿,转身,目光重新投向辽阔的水泊与天际,那眼神中的温情褪去,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剑。

前路漫漫,容不得半分软弱与迟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